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语文课堂情感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奠定情感基调
巧妙的课堂导语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导入新课的环节在一节课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富有情感的导语可以先声夺人,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为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做好铺垫。
1 教师的导入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还要具有激发性,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如《春》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青春,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散步的、放风筝的、耕种的、插秧的……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学生听到这儿,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2 教师的导入语应具有感染力,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学习鲁迅的《社戏》一课时,我首先用浓郁的抒情语调为学生朗诵了一首小诗:“树/如果我是一棵树/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小麻雀会柔顺地在我臂上/挂一串音符/顽皮的蝴蝶啊/悄悄滑一线尘土/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编一网树阴/还有可恶的啄木鸟/用它的尖嘴咯咯向我搔痒。”然后我饱含深情地对学生说:“是啊,当我们回忆童年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浪漫的理想的色彩,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平桥村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生活呢?”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3 示范朗读导入新课,可以传达文本的情感信息。“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以声传情的过程。通过调节自己语音的高低轻重、语速的快慢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将课文中语言文字及其所蕴含的感情传达给学生,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
二、运用背景音乐,感染学生情绪
音乐给人的感染作用是直接而强烈的。在导入新课或范读课文时配以背景音乐,可以给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强烈的情感氛围。当然,背景音乐的选择要和文本本身的情感色彩相协调。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配上钢琴曲《月光奏鸣曲》,同样恬静柔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可以配以慷慨激昂的乐曲。另外,“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营造课堂氛围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调节情绪。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就要求学生学习的情绪也要不同。学习萧乾的《枣核》,如果学生兴高采烈,就很难被课文所表达的乡思乡愁所感染。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听唱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在深沉而略带伤感的歌声中,学生的心会渐渐沉浸在对故乡的怀恋之中,很容易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可以引入意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上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胸中伟大的抱负,我就把豪情万丈的《沁园春·雪》歌曲播放了一下,这样的效果不是口头语言所能达到的。
3 可以调动感情,掀起高潮。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的才具,也反映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总结到文章的中心时,我请全班同学齐唱《烛光里的妈妈》,一下子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三、设置教学疑难,激发求知欲望
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的是显露的,有的是含蓄的。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语句,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于细微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我们的学生阅历浅,视野比较狭窄,对课文中作者的感情以及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经常理解得比较片面。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巧妙地设置疑难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情感的最好的方式。
1 设置悬念,激发求知欲。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设置了悬念。她说:“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后,就可以得到回答。”于漪老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往下讲述的效果自然很好。
2 设置疑难,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我在教《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利用课余时间请同学观看了话剧《孔乙己》,并请同学说说话剧在细节处理上和小说本身的情节有什么不同。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文本后发现,文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里来买酒喝时,小伙计“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而话剧中的小伙计是直接将酒放在孔乙己的手中。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哪个情节设置得好,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将酒放在门槛上,更能表现“小伙计”这个孩子也鄙视孔乙己,作者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更显出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这样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四、组织课堂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我认为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和辩论等教学手段能够起到直接的作用。
1 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课文中的角色所应具有的心理特点、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文中的角色朗读活脱。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描写了外祖母慈爱的形象,文中的人物语言不多,但是非常有表现力。我让一位同学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朗读外祖母的语言,引导学生读出外祖母在生活不顺心的情形下的烦恼和不满、对“我”说话时表现出的无限的温情、孩子般的语言中透露出和“我”之间朋友式的关系等。在朗读中学生对外祖母这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上了一层楼。
2 课堂辩论,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激活思维。有的同学对《“诺曼底”号遇难记》提出了质疑:船沉没之前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葬身大海,他究竟有没有办法自救呢?同学展开激烈的辩论,辩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的碰撞过程,学生思维在论辩中互相激发,相互震荡,所以产生了创造的火花。
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它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缺乏生气的氛围和呆板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情感氛围的重要教育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这样的环境,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奠定情感基调
巧妙的课堂导语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导入新课的环节在一节课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富有情感的导语可以先声夺人,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为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做好铺垫。
1 教师的导入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还要具有激发性,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如《春》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青春,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散步的、放风筝的、耕种的、插秧的……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学生听到这儿,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2 教师的导入语应具有感染力,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学习鲁迅的《社戏》一课时,我首先用浓郁的抒情语调为学生朗诵了一首小诗:“树/如果我是一棵树/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小麻雀会柔顺地在我臂上/挂一串音符/顽皮的蝴蝶啊/悄悄滑一线尘土/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编一网树阴/还有可恶的啄木鸟/用它的尖嘴咯咯向我搔痒。”然后我饱含深情地对学生说:“是啊,当我们回忆童年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浪漫的理想的色彩,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平桥村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生活呢?”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3 示范朗读导入新课,可以传达文本的情感信息。“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以声传情的过程。通过调节自己语音的高低轻重、语速的快慢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将课文中语言文字及其所蕴含的感情传达给学生,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
二、运用背景音乐,感染学生情绪
音乐给人的感染作用是直接而强烈的。在导入新课或范读课文时配以背景音乐,可以给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强烈的情感氛围。当然,背景音乐的选择要和文本本身的情感色彩相协调。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配上钢琴曲《月光奏鸣曲》,同样恬静柔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可以配以慷慨激昂的乐曲。另外,“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营造课堂氛围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调节情绪。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就要求学生学习的情绪也要不同。学习萧乾的《枣核》,如果学生兴高采烈,就很难被课文所表达的乡思乡愁所感染。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听唱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在深沉而略带伤感的歌声中,学生的心会渐渐沉浸在对故乡的怀恋之中,很容易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可以引入意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上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胸中伟大的抱负,我就把豪情万丈的《沁园春·雪》歌曲播放了一下,这样的效果不是口头语言所能达到的。
3 可以调动感情,掀起高潮。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的才具,也反映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总结到文章的中心时,我请全班同学齐唱《烛光里的妈妈》,一下子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三、设置教学疑难,激发求知欲望
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的是显露的,有的是含蓄的。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语句,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于细微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我们的学生阅历浅,视野比较狭窄,对课文中作者的感情以及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经常理解得比较片面。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巧妙地设置疑难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情感的最好的方式。
1 设置悬念,激发求知欲。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设置了悬念。她说:“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后,就可以得到回答。”于漪老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往下讲述的效果自然很好。
2 设置疑难,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我在教《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利用课余时间请同学观看了话剧《孔乙己》,并请同学说说话剧在细节处理上和小说本身的情节有什么不同。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文本后发现,文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里来买酒喝时,小伙计“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而话剧中的小伙计是直接将酒放在孔乙己的手中。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哪个情节设置得好,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将酒放在门槛上,更能表现“小伙计”这个孩子也鄙视孔乙己,作者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更显出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这样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四、组织课堂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我认为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和辩论等教学手段能够起到直接的作用。
1 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课文中的角色所应具有的心理特点、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文中的角色朗读活脱。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描写了外祖母慈爱的形象,文中的人物语言不多,但是非常有表现力。我让一位同学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朗读外祖母的语言,引导学生读出外祖母在生活不顺心的情形下的烦恼和不满、对“我”说话时表现出的无限的温情、孩子般的语言中透露出和“我”之间朋友式的关系等。在朗读中学生对外祖母这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上了一层楼。
2 课堂辩论,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激活思维。有的同学对《“诺曼底”号遇难记》提出了质疑:船沉没之前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葬身大海,他究竟有没有办法自救呢?同学展开激烈的辩论,辩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的碰撞过程,学生思维在论辩中互相激发,相互震荡,所以产生了创造的火花。
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它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缺乏生气的氛围和呆板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情感氛围的重要教育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这样的环境,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