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数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并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给现代社会教育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挑战,尤其对高等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和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正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势?笔者认为,应建立个适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势的和谐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指柯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管理、应用所需的科学的、规范的、完整的系统。要构建这个系统工程应从下面的工作着手。
正确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即“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个定义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现代教育技术只有通过作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使其得到改善和发展,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所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手段;也是教育的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小黑板、挂图、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是应倒不过来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则顺应了这种时代的召唤。其最大的优点是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突破在课堂教学上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发挥出最佳,使学生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实验情景(特别是虚拟的实验工具、实验过程、实验分析和实验环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若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通过情景创设,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形象鲜明,表现力更为丰富,感染力更强,而且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安全的运行环境
如何保障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把它放在学校整个系统之中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顺利运行,主要通过3个环节,就是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管理和应用。建设是前提,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保证三者之间的良性运行机制,才能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行环境,才能保障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
1 建立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制
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及优势和效益,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职能部门,大都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电教中心),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管理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手段,也是教育的部分。因而人们必须改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传统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大力普及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线教师都能受到每学期一期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业务培训。培训的结果要计入教学考评,培训要加强领导,要有经费保障。
(2)鼓励更多的任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技术学的学习,使广大教师能自觉地把信息时代的教育学的新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同时学校从考核制度上对教学效果进行扶持和奖励。
现代教育技术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可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步去研究,这是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只搞制作、服务与管理,而放弃教育技术中教与学的实践的研究,那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为了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向科研方向作重点转移是十分必要的。教育技术中心的科研项目很多,教与学的实践研究乃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教育技术的中心环节。教育技术中心不去研究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又怎能健康发展7因而需要不断做出信息技术的新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成果推动研究的创新。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常常容易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这一学科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未能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理论和体系,并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体制,必须适合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学校要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树立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具备较高素质的管理技能,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掌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组织高效的专业管理队伍。
要想消除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优势的不利因素,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职能及定位。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可以确定为具有管理职能的教学单位。教育技术中心该既有管理职能,又有教学职能。管理职能是制定并执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统管理传统视听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学,教学职能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与教学的现代化。
(2)机构设置。畅通的运行机制是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教育技术中心要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层实施的管理体制。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由教学校长为组长,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设备处、财务处以及各部门领导组成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审定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协调各部门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决定重大问题等等。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可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从事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方法、IT技能等的培训。
(3)人员要求。教育技术中心由于职能多、任务重、管理难度大,必须由政治上可靠、业务上懂行、事业心强、有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的人组成领导班子,并保持相对稳定。教育技术专职队伍应由教师、教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构成。
(4)经费保证。学校应加大教育技术经费投入,教育技术经费计划宜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以教育技术名义列出专项,单独列支,保证落实一定的教育技术日常业务费(包括办公 费、维修费、培训费等);大型教育技术设备购置费(如多媒体教室、非线性编辑系统、远程教学系统、网络服务器等);建立CAI的媒体课件的专项经费。
(5)政策保证。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应在政策上给于倾斜。
2 建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机制
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并通过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的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整合的过程就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过程。
在我国,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已获得了长足发展。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已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稀缺资源,大多数城市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大量教育教学应用软件正不断涌现,这些部为现代教育技术进八课堂,并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基本条件。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进入转型期,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资源建设仍是重中之重。没有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软件,再昂贵的设备也是废铁一堆;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网络的普及和远程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的目的及指导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本着“全面科学规划,按需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以不断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和发展,利于自身优势发挥的规范化、科学化、实用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在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机制的同时,要切实注重学校的长远规划,注重整个环境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注重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及师生对本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的评议。
3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的认证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加强对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教育技术发展规律为指导,认真实践。在政策上可实行教育技术人员承担的校级以上立项或认可的教学软件开发项目,或其他教育技术相关课题,可视为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通过鉴定或评审的项目成果按科研成果认定,并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和评选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的依据;学校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上要妥当。目前,由于各学校对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都没有把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计算在内,教师缺乏激励机制;学校在教学效果、职称评定等业务能力考核、评估方面还没有将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制度、课件质量评估机构及统一的课件制作资助机构。
4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紧紧围绕这中心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方式上的深层变革。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工程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核心,主体对象是在校学生及远程终端的学生。建立多媒体网络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数字化,更是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地重组和改革,通过知识创新工程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它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利用多媒体网络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鼓励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模式。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各门课程的学习更多地围绕着高水平的问题讨论展开,与有关的项目和课题(不定是正规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络资源库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广泛地合作探索和讨论交流,并将学校以外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引进到教学中。
建立健全的互动式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基地,重点研究和开发主要学科或学科群的知识库;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根据课程特点,建设虚拟或仿真实验、设计系列教学软件;构建海量教学资源数据库。
建立满足学生和教师互动需要,适应学生自主、交互、协同式学习,具有开放型教学功能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和网站。网络教学系统提供开发基于网络的校内教学平台,包括各门课程的课程指南、教师简介、课程信息发布、课程资源与相关资源、虚拟实验室、交互讨论(包括答疑、作业提交与发布、专题讨论区、论文张贴与评议等)、校际远程协作项目以及网上测验等。
建设网上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和心理咨询体系,以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等,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更为迫切,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务作息等进行全面管理,进一步的智能化将为学校的重大教育工作者决策提供依据。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完成对种类教学信息的管理,具体包括学籍管理(包括招生以及学生的注册、交费、选课、成绩、评价、学籍处理、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就业情况等信息)、任课教师管理(包括开课、评估、考核、选拔、聘任等信息)、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排课、考试、教学评估、教材、实践教学等信息)、教室资源与设备管理以及教务公告发布等。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超越了单纯的媒体观,强调教育信息资源组合,促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组合。能够减少教师数量,实现以人为本,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并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找到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优势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则需要适应目前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在管理体制、技术设备配置、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如何正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势?笔者认为,应建立个适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势的和谐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指柯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管理、应用所需的科学的、规范的、完整的系统。要构建这个系统工程应从下面的工作着手。
正确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即“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个定义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现代教育技术只有通过作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使其得到改善和发展,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所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手段;也是教育的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小黑板、挂图、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是应倒不过来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则顺应了这种时代的召唤。其最大的优点是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突破在课堂教学上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发挥出最佳,使学生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实验情景(特别是虚拟的实验工具、实验过程、实验分析和实验环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若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通过情景创设,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形象鲜明,表现力更为丰富,感染力更强,而且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安全的运行环境
如何保障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把它放在学校整个系统之中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顺利运行,主要通过3个环节,就是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管理和应用。建设是前提,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保证三者之间的良性运行机制,才能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行环境,才能保障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
1 建立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制
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及优势和效益,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职能部门,大都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电教中心),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管理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手段,也是教育的部分。因而人们必须改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传统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大力普及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线教师都能受到每学期一期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业务培训。培训的结果要计入教学考评,培训要加强领导,要有经费保障。
(2)鼓励更多的任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技术学的学习,使广大教师能自觉地把信息时代的教育学的新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同时学校从考核制度上对教学效果进行扶持和奖励。
现代教育技术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可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步去研究,这是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只搞制作、服务与管理,而放弃教育技术中教与学的实践的研究,那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为了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向科研方向作重点转移是十分必要的。教育技术中心的科研项目很多,教与学的实践研究乃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教育技术的中心环节。教育技术中心不去研究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又怎能健康发展7因而需要不断做出信息技术的新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成果推动研究的创新。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常常容易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这一学科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未能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理论和体系,并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体制,必须适合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学校要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树立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具备较高素质的管理技能,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掌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组织高效的专业管理队伍。
要想消除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优势的不利因素,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职能及定位。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可以确定为具有管理职能的教学单位。教育技术中心该既有管理职能,又有教学职能。管理职能是制定并执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统管理传统视听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学,教学职能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与教学的现代化。
(2)机构设置。畅通的运行机制是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教育技术中心要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层实施的管理体制。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由教学校长为组长,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设备处、财务处以及各部门领导组成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审定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协调各部门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决定重大问题等等。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可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从事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方法、IT技能等的培训。
(3)人员要求。教育技术中心由于职能多、任务重、管理难度大,必须由政治上可靠、业务上懂行、事业心强、有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的人组成领导班子,并保持相对稳定。教育技术专职队伍应由教师、教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构成。
(4)经费保证。学校应加大教育技术经费投入,教育技术经费计划宜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以教育技术名义列出专项,单独列支,保证落实一定的教育技术日常业务费(包括办公 费、维修费、培训费等);大型教育技术设备购置费(如多媒体教室、非线性编辑系统、远程教学系统、网络服务器等);建立CAI的媒体课件的专项经费。
(5)政策保证。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应在政策上给于倾斜。
2 建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机制
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并通过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的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整合的过程就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过程。
在我国,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已获得了长足发展。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已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稀缺资源,大多数城市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大量教育教学应用软件正不断涌现,这些部为现代教育技术进八课堂,并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基本条件。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进入转型期,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资源建设仍是重中之重。没有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软件,再昂贵的设备也是废铁一堆;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网络的普及和远程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的目的及指导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本着“全面科学规划,按需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以不断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和发展,利于自身优势发挥的规范化、科学化、实用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在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机制的同时,要切实注重学校的长远规划,注重整个环境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注重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及师生对本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的评议。
3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的认证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加强对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教育技术发展规律为指导,认真实践。在政策上可实行教育技术人员承担的校级以上立项或认可的教学软件开发项目,或其他教育技术相关课题,可视为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通过鉴定或评审的项目成果按科研成果认定,并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和评选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的依据;学校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上要妥当。目前,由于各学校对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都没有把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计算在内,教师缺乏激励机制;学校在教学效果、职称评定等业务能力考核、评估方面还没有将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制度、课件质量评估机构及统一的课件制作资助机构。
4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紧紧围绕这中心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方式上的深层变革。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工程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核心,主体对象是在校学生及远程终端的学生。建立多媒体网络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数字化,更是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地重组和改革,通过知识创新工程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它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利用多媒体网络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鼓励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模式。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各门课程的学习更多地围绕着高水平的问题讨论展开,与有关的项目和课题(不定是正规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络资源库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广泛地合作探索和讨论交流,并将学校以外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引进到教学中。
建立健全的互动式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基地,重点研究和开发主要学科或学科群的知识库;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根据课程特点,建设虚拟或仿真实验、设计系列教学软件;构建海量教学资源数据库。
建立满足学生和教师互动需要,适应学生自主、交互、协同式学习,具有开放型教学功能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和网站。网络教学系统提供开发基于网络的校内教学平台,包括各门课程的课程指南、教师简介、课程信息发布、课程资源与相关资源、虚拟实验室、交互讨论(包括答疑、作业提交与发布、专题讨论区、论文张贴与评议等)、校际远程协作项目以及网上测验等。
建设网上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和心理咨询体系,以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等,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更为迫切,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务作息等进行全面管理,进一步的智能化将为学校的重大教育工作者决策提供依据。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完成对种类教学信息的管理,具体包括学籍管理(包括招生以及学生的注册、交费、选课、成绩、评价、学籍处理、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就业情况等信息)、任课教师管理(包括开课、评估、考核、选拔、聘任等信息)、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排课、考试、教学评估、教材、实践教学等信息)、教室资源与设备管理以及教务公告发布等。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超越了单纯的媒体观,强调教育信息资源组合,促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组合。能够减少教师数量,实现以人为本,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并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找到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优势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则需要适应目前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在管理体制、技术设备配置、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学校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