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性,52岁,小学教师、因少语、悲观、话多、兴奋反复交替反作8年,第三次入院治疗。病人于8年前因家务纠纷诱发起病,表现话多、兴奋、吹嘘、夸大,自我感觉良好,喜欢串门访
【机 构】
: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52岁,小学教师、因少语、悲观、话多、兴奋反复交替反作8年,第三次入院治疗。病人于8年前因家务纠纷诱发起病,表现话多、兴奋、吹嘘、夸大,自我感觉良好,喜欢串门访友。乐于助人,不吝钱财,花销过度,情绪激惹,动辄毁物骂人、高喊口号,有时外出数日不归。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逐渐变得少语,惊恐害怕,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觉脑力迟
其他文献
为探讨抗精神病药物的理想用药方法,本文抽出1986~1988年同一病区内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曾用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所选病例均为女性,均无躯体疾病。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我国为1.56~4.6‰,在欧洲约为1%。本病在部分患者家族中呈现聚集现象。为探索精神分裂症是否为遗传病,许多学者从家谱分析,双挛生子研究及寄养子女调查方面做了
作者以18例抑郁症病人与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观察在单用利胆斯林(Ritanserin一种高度专一选择性的5HT<sub>2</sub>受体阻滞剂)时的睡眠脑电活动。结果显示对抑郁症病人的慢波睡
“行为康复疗法”是按康复医学原则制定的一项综合性康复医疗措施,主要针对因精神病而伤残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探讨如何改善慢性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功能衰退及生
电抽搐治疗(ECT)至今仍是精神医学领域中最有效的治疗之一,但由于广大群众和部分医务人员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认识不足,以致影响广泛应用,许桐道(1985)、高柏良和陈彦方(1986)
患者韩××,男、38岁,1987年4月因家务不睦与弟弟发生口角,始出现失眠,少言寡语,唉声叹气,不愿出门。20天后患者突然变得话多,做事有始无终,好管闲事。常因毫无意义
Pippard和Ellam(1981)报告在英国的一次电休克治疗调查中发现低年医生判断抽搐发作时间易发生错误。美国精神学会(APA 1978)建议ECT时常规进行EEG监护。本文作者对此做了研究
患者,胡××,男,24岁,因不能控制地数数,怕说错话1年入院,家族史阴性。诊断:强迫性神经症。给佳乐定0.4mg、午,1.2mg晚服用,谷维素6mg每日。服用2s天后,病人出现兴奋、话多,谈话眉
烟酸缺乏症,又名糙皮病。慢性病人可产生典型三联症状:皮炎、胃肠炎,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引起脑病症状。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我院自1977年至1990年间共收5例,其中4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多年来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现将其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