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麻风畸残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麻风畸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确定护理对策,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积极接受矫治手术。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例麻风畸残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患者(SCL-90)中9个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经统计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2)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我歧视、绝望、焦虑、抑郁等。结论:麻风畸残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麻风畸残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59-02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及周围神经系统,发病晚期病人的颜面和四肢外观出现严重畸变。长期以来由于科学知识不普及和社会的偏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婚姻及社会活动,因此这些畸残者心理反应剧烈,表现为:自我歧视、绝望、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本文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例麻风畸残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原因确定护理对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控制,心理应激水平提高,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顺利接受矫治手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调查2010年1月-2月在本院接受矫治术的38例麻风畸残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34~72岁,已婚20例、未婚18例,病史5-50年,手术项目:截肢5例、截足5例、截趾3例、垂足矫治术8例、眼科手术14例。
  1.2 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每项症状按0、1、2、3、4五个等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3 资料收集与统计方法由科室护士发放问卷,并指导患者填写,共发放38份,回收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采用分析比较处理。
  
  2、结果
  
  38例麻风畸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3、心理特点及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麻风畸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在麻风畸残者SCL-90测量中,9个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统计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其主要心理特点有:
  3.1 自我歧视自我歧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对病人的态度和患者自身的畸残以及社会隔离使患者感到耻辱。其中一位兔眼的病人说:自从落下这后遗症后已有几年不敢照镜子了,也极少参加社会活动。
  3.2 焦虑麻风历来受歧视,患者往往摒弃于社会之外,因此患者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于是患者普遍存在着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表现面容紧张、眉头紧锁、姿势紧张,并伴有情绪不良、强迫等观念。
  3.3 绝望麻风畸残者大多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有些因此遭受亲人的遗弃,只能长期居住在麻风村靠政府的支助过日子,生活极为贫困,加上没有钱做矫治术,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容易产生绝望的心理,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3.4 抑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主要是由现实丧失和预期丧失引起的。麻风病人长年居住在麻风村与社会接触少,即便有些也能在家生活,但社会活动空间狭小,心理狭隘,于是逐渐产生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面容呆板,少言寡语、心灰意懒、动作减少、食欲差、失眠。
  3.5 恐惧多见于病史短,年纪轻的患者。他们通常担心疾病及生活、工作婚姻带来的影响。本组有一位年轻的患者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就表现出坐立不安、神情紧张等不良情绪,甚至想要离开病房,并一再叮嘱不让记者采访他。
  
  4、护理措施
  
  4.1 保守医密,理解、同情、体贴患者
  对麻风病传统的认识,使麻风患者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已患病。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要严格保守医密,理解、同情、体贴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为健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同情、理解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麻风病晚期导致的各种畸残,使患者情绪常常不稳定,护士应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从各方面体贴患者,主动和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帮助病人恢复自尊和自信。
  4.2 加强护患沟通,积极让病人获得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
  加强护患沟通,及时通过不同途径如:标语、手册等,定时不定时宣教,让病人获得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给病人更多的心理支持,端正对疾病的态度,并向患者介绍好的典型病例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还可以与其共同研究将来生活的计划:鼓励患者经过治疗后可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工作,帮助患者重建精神和生活信念,以利于健康和重返社会。
  4.3 倾听患者心声,适时做好心理疏导
  首先做一个倾听者,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紧张、不安和恐惧,然后针对产生的原因,做解释和诱导,改变病人的知识结构,使病人看到治疗中的病情好转,看到生活的希望,并鼓励其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4.4 有效发挥社会支持系统
  4.4.1 加强宣教与知识普及工作
  麻风一直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歧视,近年来虽然宣传的力度有所增强,但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麻风病人被拒乘坐公交车、购物和住宿现象仍有发生。因此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宣传应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从而才能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教育和媒体也可消除麻风的错误观念,提高对麻风的新认识。
  4.4.2 加大投入为麻风畸残者提供康复服务
  麻风畸残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数没有经济来承担手术的费用,免费手术是绝大多数麻风畸残者的唯一希望。本组38例患者就是得益于中国残联专项彩公益金的帮助。因此各级政府大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并加大投入为更多的麻风畸残者提供康复服务,减轻残障,促使其回归社会和家庭。
  4.4.3 争取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给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外,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保障之一。因此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对病人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感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端正对疾病的态度,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解除心理包袱,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患者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95:244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卫生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36
  [3]孙玉梅,阮海荷,孟春英。老年住院股民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5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口服芝麻油缓解子宫肌瘤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8例子宫肌瘤术后发生腹胀的患者,按发生腹胀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6例采用传统方法缓解腹胀,62例采
为了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笔者对75例该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5例,男18例,女57例,年龄20~72岁;其中甲状腺瘤32例,
在交叉配血工作中,本人遇到1例患者因冷凝集素所致血型鉴定困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李勇,男,21岁,因车祸伤进入我院抢救,患者失血较多,需输血救治。2、方法:采用长春博迅生
本资料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急救、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本院近年来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指导日常生活、保护好血管通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心理开导和保健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保持较理想,均积极配合治疗,血管通道无闭塞,避免了加重病情的不良因素,及时做到无症状透析。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对我科3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护理的观念和工作方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护理工作的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重要的因素就是护理管理者应具有的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护士长不仅具备一般护理人员所具有的素质外还应特别加强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科学管理素质的修养。
1 藏木香(玛奴)与木香  藏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藏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 f.或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的干燥根。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前者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慢性胃炎,胃肠机能紊乱,肋间神经痛,胸壁挫伤和岔气作痛等症。后者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脑卒中患者,并对其进行建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脑卒中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各种相关疾病对脑卒中的
于乃博主任医师,生于1956年,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与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医骨伤科疾病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干预方面,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笔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