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及OSAS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其存在的共同点,提高对这两种病的认识。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鼾症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53例患者中,45例经扩冠、抗凝治疗后憋气、心慌症状改善不佳,后又经耳鼻喉科行腭咽成形术,上述症状消失。8例经内科CPAP治疗后,症状改善尚可,未行手术。结论:冠心病与鼾症存在很多共同点,临床治疗中应仔细区分。冠心病患者大多以憋气、胸闷为主,检查心脏存在缺血等疾病,鼾症常以憋气为主,夜间更明显,时间长后可出现原发性高血压及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治中要兼顾两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OSAS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及多元化。很多疾病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作为我们常见的冠心病,很多伴随憋气、心慌、胸闷不适,再加上若心电图、彩超、心肌酶显示心脏有异常,很容易把思想局限于扩冠、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其实有的患者伴随有OSAS,OSAS以肥胖患者多见,长时间的憋气、缺氧、夜眠差易导致高血压及心脏病的出现。若打鼾、缺氧不解决,上述症状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2011年1~1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80例,其中53例伴随OSAS。合并发生率9.1%。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3例,男41例,女12例,肥胖患者48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3岁。53例患者均有夜间睡眠憋气35例有家族高血压、心脏病史。38例有长期吸烟史,14例有酗酒史。38例显示心肌缺血(心电图典型缺血性ST段改变、心肌血流灌注减少等)15例显示冠状动脉硬化。53例均出现夜间平卧呼吸困难,坐起后症状减轻。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给予扩冠、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心内科治疗后症状不佳,后转入耳鼻喉科45例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症状渐消失。8例行CPAP治疗。
结果
53例患者中,45例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其中40例憋气、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消失,5例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偶有胸闷不适。8例经药物及CPAP治疗、适度运动、减肥等生活方式改变,症状渐消失。
讨论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平均患病率约6.4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该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及年轻化。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常可自行缓解。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伴随肥胖,缺乏锻炼,长期易造成咽腔狭窄,软腭松弛,鼾症形成。
鼾症的发病率尚难以确定,肥胖患者出现鼾症的要比瘦者多出3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其病情多较男性为轻。
长期的鼾症,以致低氧,使交感神经兴奋,中心静脉血流回流增加,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多,引起肺循环机体循环压力上升,产生肺动脉甚至全身动脉压力周期性升高,从而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出现。
冠心病和鼾症互为影响,当冠心病患者伴随肥胖或夜间打鼾憋气明显时应该考虑伴随鼾症的可能。多导睡眠监测仪是诊断OSAS的金标准,可以资鉴别。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沈锦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007,12:375-387.
2徐曙东,陈宇清,赵科鹏.冠心病合并鼾症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4,11(3):286-287.
3岳红梅,余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00,5.
4張希龙,童茂荣,夏锡荣,施毅.鼾症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
关键词冠心病OSAS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及多元化。很多疾病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作为我们常见的冠心病,很多伴随憋气、心慌、胸闷不适,再加上若心电图、彩超、心肌酶显示心脏有异常,很容易把思想局限于扩冠、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其实有的患者伴随有OSAS,OSAS以肥胖患者多见,长时间的憋气、缺氧、夜眠差易导致高血压及心脏病的出现。若打鼾、缺氧不解决,上述症状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2011年1~1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80例,其中53例伴随OSAS。合并发生率9.1%。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3例,男41例,女12例,肥胖患者48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3岁。53例患者均有夜间睡眠憋气35例有家族高血压、心脏病史。38例有长期吸烟史,14例有酗酒史。38例显示心肌缺血(心电图典型缺血性ST段改变、心肌血流灌注减少等)15例显示冠状动脉硬化。53例均出现夜间平卧呼吸困难,坐起后症状减轻。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给予扩冠、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心内科治疗后症状不佳,后转入耳鼻喉科45例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症状渐消失。8例行CPAP治疗。
结果
53例患者中,45例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其中40例憋气、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消失,5例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偶有胸闷不适。8例经药物及CPAP治疗、适度运动、减肥等生活方式改变,症状渐消失。
讨论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平均患病率约6.4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该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及年轻化。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常可自行缓解。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伴随肥胖,缺乏锻炼,长期易造成咽腔狭窄,软腭松弛,鼾症形成。
鼾症的发病率尚难以确定,肥胖患者出现鼾症的要比瘦者多出3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其病情多较男性为轻。
长期的鼾症,以致低氧,使交感神经兴奋,中心静脉血流回流增加,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多,引起肺循环机体循环压力上升,产生肺动脉甚至全身动脉压力周期性升高,从而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出现。
冠心病和鼾症互为影响,当冠心病患者伴随肥胖或夜间打鼾憋气明显时应该考虑伴随鼾症的可能。多导睡眠监测仪是诊断OSAS的金标准,可以资鉴别。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沈锦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007,12:375-387.
2徐曙东,陈宇清,赵科鹏.冠心病合并鼾症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4,11(3):286-287.
3岳红梅,余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00,5.
4張希龙,童茂荣,夏锡荣,施毅.鼾症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