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宝宝9大睡眠烦心事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每个人的一生中,睡眠的时间要占到1/3,对于宝宝来说,睡眠更为重要,正常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健康的睡眠,然而睡眠中出现的小问题,也让妈妈们很烦恼,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睡眠难题呢?
  
  世界睡眠日由来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历年世界睡眠日主题
  
  2001年:睁开眼睛睡首个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open your eyes to sleep,中文直译是“睁开眼睛睡”,这当然不是让我们真的瞪大眼睛入睡,而是提醒我们:要去熟悉、关注我们的睡眠。
  2002年:开启心灵之窗,共同关注睡眠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03年:睡出健康来2003年3月21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宣布把“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国。
  2004年:睡眠,健康的选择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
  2005年:睡眠与女性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调查指出,30岁~60岁的女人,四个人之中就有三个人每天睡不到八小时;而必须出门工作的妈妈们。也有四分之三总是感到很疲倦。
  2006年:健康睡眠进社区 “健康睡眠进社区”是通过组织有效的宣传、免费诊治等公益活动,促进公众对睡眠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睡眠的关注意识。
  2007年:科学的睡眠消费中国睡眠研究会还发出了“科学的睡眠消费”倡议,鼓励睡眠障碍的重度患者主动就医,轻度患者通过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为改善睡眠质量适当消费等方法,积极进行自我调理。
  2008年:健康生活,良好睡眠关注睡眠质量就是关注生活质量,关注睡眠就是关注健康。
  2009年:科学管理睡眠从睡眠认知、睡眠健康产品的研发、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健康水平。
  
  惊跳
  
  新生儿在睡眠过程中,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他的体位,都会使宝宝惊跳起来,表现为双手向上张开,又很快缩回,有时还会啼哭(又称为“拥抱反射”),手的动作与哭声又加重惊吓程度而哭得更凶。有时声响和震动都不大,但距离较近时,也会如此。
  
  惊跳原因
  1.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形成好,等于神经系统冲动传导会有一个泛化现象,所以跟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系。
  2.可能就是有疾病状态,比如孩子缺钙,会使这种惊跳现象增加或者持续时间延长,这个时候应该请医生检查以后确定妈妈这样做
  ●新生儿惊跳时,只要成人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可以使他安静。
  ●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将一双小手交叉按在胸前,也可使他安静下来。
  ●给宝宝裹上包被睡觉,会让宝宝有安全感,减少惊跳发生。
  
  夜啼
  有些宝宝子夜间突然哭闹不休,让父母惊慌不安,不知所措。与其马上匆匆忙忙上医院,不如定下心来,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找出原因所在。
  
  夜啼原因
  1.引起宝宝夜啼的最常见原因是非病理性的。比如饥饿、口渴、憋尿或尿布潮湿,过冷、过热、衣服过紧不适、蚊虫叮咬、尖锐的东西触着皮肤或睡卧姿势不好,引起肢体疼痛麻木、呼吸困难等。
  2.肠痉挛。如果宝宝在夜间突然哭闹、挣扎或翻滚、面色苍白,不让别人触按腹部,哭闹时发时止,肚子不胀,摸不到包块,也没有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这可能是肠痉挛的表现。
  3.佝偻病。患这种病的宝宝多汗、烦躁、易惊、经常在夜间哭闹不休。
  妈妈这样做
  ●如果是非病理的原因,当原因去除,宝宝就可以安静入睡了。如果经过这些处理仍哭闹不止,可能是疾病原因造成的。
  ●可以轻轻按摩腹部,或者是抱紧宝宝,如果仍不能缓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缓解痉挛的药物。
  ●如果宝宝有夜间哭闹并伴呕吐、大便像果酱样,腹部可以摸到包块,那么切不可延误时机,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这种情况可能是肠套叠,也是造成宝宝腹痛的原因。
  ●如果是缺钙引起的,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平时多让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等。
  ●其他疾病也会引起宝宝哭闹不安,必要时需带宝宝看医生,查看是何种原因引起。
  
  昼夜颠倒
  
  2个多月的宝宝,虽然每天能睡16小时左右,但总是白天睡得多,一到晚上就来精神,迟迟不肯入睡了,经常要折腾到午夜12点以后才肯睡,与大人的作息规律不一致,会让父母亲筋疲力尽。
  
  昼夜颠倒原因
  宝宝白天睡得香晚上就兴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睡倒觉”。面对这样的宝宝,妈妈首先不要着急,因为心烦气躁可能会导致自己对宝宝大发脾气,结果会使宝宝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的刺激,失去睡眠的安全感,即使睡着了也会不安稳。
  妈妈这样做
  ●试着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不要过长,以一次不超过3小时为好。弄醒宝宝的办法多种多样:打开衣被换尿布、触摸皮肤、挠脚心、抱起说话等等。
  ●在白天时,房间里的光线要尽量明亮一些,经常有一些悦耳动听的声音或轻音乐。当宝宝醒来时,一定逗引他多玩一会儿,尽量延长宝宝在白天兴奋的时间。白天有规律地外出玩耍,使宝宝适度疲劳,白天睡眠时室内光线不要太暗,可适当有响动。
  ●夜间则提供较暗和安静的睡眠环境,帮助宝宝区别日夜;夜间喂奶最好不开亮灯,说话用耳语状态。
  ●等到晚上8点左右,先给宝宝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给他喂奶、换尿布。这时,宝宝可能会感到疲倦。很快就能人睡。每天坚持这样做,慢慢地就能把宝宝“睡倒觉”的不良习惯纠正过来。
  
  打鼾
  
  宝宝睡眠时,本来应是很安静的,但如果出现呼噜声。也要引起注意。打鼾在婴幼儿时期十分常见,这与他们上呼吸道的结构特征有关。婴幼儿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故感染时鼻黏膜充血肿胀,容易引起堵塞。
  
  打鼾原因
  1 仰睡时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而向后倒,阻塞了部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
  2 当感冒造成喉咙部位肿胀、扁桃腺发炎、分泌物增多时,更易造成气流不顺而鼾声加重。
  3 肥胖的人或扁桃腺肿大的宝宝,因口咽部的软肉构造较肥厚,睡觉时口咽部的呼吸道更易阻塞,所以鼾声也非常大。更严重者甚至会有呼吸困难及呼吸暂停的现象。
  4 宝宝的咽部相对狭小而且较垂 直,咽部富于集合淋巴组织,其中包括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又称增殖体,在6个月前即发育,如增生过大则为增殖体肥大。
  
  妈妈这样做
  ●调整宝宝的睡眠姿势,如仰卧位改为侧睡位。
  ●加强喂养,增强体质,减少患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对于增殖体肥大和慢性扁桃体炎引起打鼾,要及时治疗,如果消炎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睡眠磨牙
  
  睡眠磨牙是睡眠中咬肌节律性收缩,常伴有身体的翻动和心动过速,多见于儿童及青春期的少年,成年人少见,常有家族史。睡眠磨牙的主要表现是:睡眠中牙齿相互咬嚼、牙龈疼痛、咀嚼肌疼痛、腭关节异常、偏头痛等,久之可使牙釉质过早磨损,造成牙本质过敏,还可使咀嚼肌增粗,影响面容。
  
  磨牙原因
  1 有些宝宝从小喜欢躺着吃一侧乳房的奶,睡觉时也偏好向这一侧偏,这会使受压的脸部肌肉紧张,导致磨牙。
  2 精神紧张。宝宝在晚间看了惊险、恐怖的电视或动画片,或入睡前玩耍过度,都会使精神紧张而引起夜间磨牙。
  3 有些宝宝则是因为顽皮受到父母的责骂,引起压抑、不安和焦虑,而发生夜间磨牙。
  4 消化功能紊乱。宝宝晚间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吃东西,因此在入睡时胃里积了不少食物,迫使胃肠道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从而引起不自主的睡时磨牙和流涎。
  5 营养不均衡。有些宝宝有挑食习惯,造成营养不均衡,缺少钙、磷和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体内缺钙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导致晚间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牙齿来回磨动。
  6 牙齿生长不良,如果患了佝偻病、营养不良,使牙齿咬合不良,上下牙接触时就会发生咬合面不平,只要将牙齿高出来的部分磨掉,就能“磨掉”令人头痛的夜间磨牙。
  7 也有少数宝宝是由于肠道中有蛔虫的缘故,如果大便中找到蛔虫卵,不妨先打虫。
  
  妈妈这样做
  ●要注意白天不要让宝宝玩得过于疲劳、兴奋,指导他们玩得愉快又轻松,尤其在睡觉前1~2小时,不要进行紧张剧烈的活动。
  ●调节好宝宝的日常饮食,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晚饭不要吃过多不容易消化的肉食,不要吃得过饱,老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还是有些道理的。此外临睡前尽量不要吃东西,如果有喝奶的习惯,也要在睡前半小时吃完。
  ●均衡营养,给宝宝提供丰富、新鲜、可口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
  ●如有牙齿咬合障碍,慢性牙周炎等,则应去口腔科检查治疗。对于顽固性宝宝磨牙症,可特制一个夜磨牙矫治器,让宝宝晚上睡觉时戴上,防止夜间磨牙,保护牙齿。
  ●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的,应注意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小剂量镇静药物。
  
  夜惊
  
  晚上的惊恐喊叫现象称为夜惊。夜惊的宝宝表情常常表现惊骇。他会突然惊醒坐起,面露恐惧表情,但意识仍朦胧,同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发作时,如果妈妈叫唤宝宝,一般很难叫醒。宝宝常会紧张地抓住任何人,面对妈妈的安抚、拥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自行入睡。夜惊可一夜发生数次,也可能几天或十几天发作一次。
  夜惊可能发生在儿童的任何年龄段,但以5~7岁最为常见。发生时间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
  
  夜惊原因
  1 主要为焦虑、受惊等心理因素,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事件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
  2 在睡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或看恐怖紧张的影视等,都可导致夜惊的发作。
  3 疾病原因。癫痫、佝偻病、脑发育不全都可能是夜惊的原因。
  
  妈妈这样做
  ●如果发现宝宝夜惊,妈妈可以轻轻地拍拍他、轻声细语地哄他,让他安定下来继续睡觉。
  ●不要让宝宝睡前太兴奋;不要让宝宝在睡前吃得过饱;不要让宝宝接触到恐怖紧张的场景。
  ●随着年龄增长,宝宝依然夜惊。或是某一段时期内宝宝夜惊频繁,妈妈应仔细观察并带宝宝前去求诊,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宝宝患了癫痫病、夜惊可为癫痫的早期症状之一,可由医生结合脑电图检查,加以区分和治疗。也可能是佝偻病。还可能是脑发育不全。
  
  梦游
  
  梦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在神经学上是一种睡眠障碍,症状一般为在半醒状态下在居所内走动,但有些患者会离开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险的举动。以往人们认为,梦游发生是因为人在做梦。其实不然。近年实验研究发现,梦游并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3~4期,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所以梦游通常发生在入睡后2~3小时。梦游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儿童的年龄多在6~12岁之间。大约每十个正常的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会发生梦游症。
  
  梦游原因
  这种症状有家族遗传倾向,但大部分孩子是因为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或与精神创伤、心理紧张等因素有关。妈妈这样做
  ●一般来说,发现宝宝梦游,妈妈不必强行叫醒宝宝。因为那样可能会使宝宝出现更为严重的意识模糊、兴奋躁动等状态。如果发现宝宝走出门外或意识迷糊地做事,妈妈可轻柔温和地把宝宝牵回床上,让他继续睡觉。
  ●宝宝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白天过度疲劳、睡前兴奋都容易诱发梦游的发作,妈妈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对于梦游频繁的宝宝,妈妈要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按医嘱服用药物。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层逐渐完善,宝宝的梦游症将不治而愈,妈妈不必为此害怕、担忧。
  ●妈妈要注意加强对宝宝的保护,防止宝宝在夜游时发生意外。比如:把门窗加锁,注意防火,把刀具收藏好,不在房间内堆放危险物等。
  
  梦魇
  梦魇与夜惊的最大区别是,夜惊的宝宝醒后本人什么也不知道,事后没有记忆,而梦魇的宝宝从梦中惊醒后。感到非常害怕,并且能生动地回忆起恐怖的梦境。本病常见于5~10岁儿童,6~7岁发病率最高。
  梦魇的宝宝梦境非常可怕,让他遭受到极度的恐惧、焦虑。许多梦魇的宝宝会梦见自己被妖魔鬼怪玩弄,或被坏人猛兽追赶,或是自己及亲人处于某种灾难中,当时想喊喊不出,想逃逃不了,往往是处于无可奈何和透不过气来的状况中。在将醒末醒之际,宝宝常感到身躯和四肢难以动弹,如同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似的,须几经挣扎,才能完全清醒。梦魇在后半夜和凌晨发生的机会更多。
  
  梦魇原因
  1 心理原因。入睡前听了恐怖故事,看了恐怖影视。心里害怕引起睡眠障碍;白天被吓唬或批评,心理压力过大。
  2 睡眠姿势的原因。如睡姿不舒服,鼻子被毯子盖住,身体露在被子外受 凉,胸口受压迫等。
  3 疾病原因。有些宝宝因感冒而引起呼吸不畅,或过饥过饱,均可引起梦魇发作。
  
  妈妈这样做
  ●临睡前不要讲恐怖的故事,不要看恐怖的动画片。
  ●临睡前玩些温和的游戏,如画画、讲故事、玩积木等,不可以玩得太疯。
  ●发现宝宝梦魇,妈妈要尽快唤醒他,温柔地拥抱他,安慰他,告诉他:这是做梦。不是真的,妈妈在,不要怕。等宝宝情绪稳定后,再让他入睡。也可以给宝宝讲一个轻松、温暖的小故事,让宝宝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重新入睡。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大脑的发育逐渐完善。梦魇的发生也会自然减少或停止。
  ●宝宝梦魇,妈妈需细心观察他的生活,为他解除各种容易导致梦魇的诱因。如果宝宝梦魇发作频繁,妈妈可带他到医院,按医嘱口服药物。
  
  遗尿
  
  2岁之前的宝宝夜间尿床是正常情况,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具备控制排尿的能力;而2岁半以上的宝宝,60%已经能够控制排尿了。如果5足岁的宝宝仍然经常尿床,那就可以诊断为遗尿症。
  
  遗尿原因
  1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均患遗尿,其子女遗尿的发病率约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时候患遗尿,其子女途尿的发病率约为44%。
  2 膀胱容量小。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
  3 睡眠过深。由于睡得太深,以至于大脑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因而发生遗尿。
  4 心理因素。亲人的突然死亡或受伤、父母吵架或离异、母子长期分离、黑夜恐惧受惊等原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5 排尿习惯训练不当。有的家长给孩子使用尿布的时间过长,使孩子不能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
  
  妈妈这样做
  ●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
  ●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孩子起床排尿1~2次。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消除宝宝紧张情绪多陪伴孩子。
  ●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训练尿道括约肌:当孩子排尿排到一半时,叫他用力屏住,片刻后再将余尿排完,这样反复训练可使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防止夜尿。
其他文献
新妈妈抓狂事件:翻越“尿布山”    新妈妈抓狂:刚出生的宝宝。最大的本事就是:尿。前脚刚给他换了尿布,后脚他就能水漫金山。而且,现在不少妈妈怕宝宝的小PP不透气,不愿意用纸尿裤;可是用尿布,眼看着一个小时尿布就堆成小山……  解决方案:找替身  按理说,新妈妈坐月子期间是不能沾凉水的,即便用温热水,像洗衣服这种“重”体力活也是不能干的。此时不用“义工”更待何时?  替身对象一:老公  男人从决定
期刊
0~4个月的宝宝开始抬头,好奇地张望这个世界,并对爸妈挂在摇篮和小床上的鲜艳吊饰“拳打脚踢”。4个月到8个月的宝宝什么都要摸一摸,什么都要尝一尝。6个月到8个月的宝宝非常喜欢蹬腿运动,最喜欢爸妈躺着,让他在大人的肚皮上“踏浪”;8个月到15个月的宝宝突然对扔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把什么都扔出去,专听那一声响,然后发出咯咯的笑声;16个月到20个月的宝宝开始爬高摸低,让人整天担心他会从窗口倒栽葱或
期刊
捧着周国平的新书《宝贝,宝贝》,当我用了一个整晚看完了这么充满浓浓亲情的书时,被深深打动。但凡见过周国平与女儿相处的朋友都说,没见过他那么痴情的爸爸。女儿,就是书名中第一个“宝贝”的含义,是小爱;人生当中,除了这些有具体指向的宝贝,比如父母子女、比如心爱的玩具、甚至收到的第一封情书,其实还有更多值得珍藏的,那可能只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人生大爱,不仅爱自己,更要有广
期刊
亲子时间≠教肯时间    随着育儿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和孩子共处的重要性,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时间已经被爸爸妈妈们提到日程上来,但好不容易挤出的这一点时间,到底应该如何度过呢?儿童教育与心理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亲情培养。和孩子平等的交流,畅所欲言;和他一起完成一件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为孩子大声朗读一本他最喜欢的图画书等等,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父母的关心与爱心,要比对孩子进行枯燥空洞
期刊
宝宝学步,小鞋帮助  Applwlulu
期刊
“爱哭鬼”妈妈易生早产儿    很多女性在,怀孕后都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但你知道吗?孕期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会对胎儿健康不利。那些在孕期总是难过、哭泣、抑郁的准妈妈,所生的宝宝通常体重比较轻,而且有2倍的早产风险。同时因胎盘的血液供应不足,宝宝不能得到很好的血液供应,发育也会相对有所迟缓。此外,准妈妈焦虑的时候,胎儿也处在比较焦虑的荷尔蒙中,所以出生后,这些宝宝会更加爱哭泣,不易安抚。所以,为了亲爱的
期刊
让“孝顺”参透到生活中  郜 莹    一个邻居在我家里聚会,做主人的我避开小朋友,取出一盒哈根达斯冰淇淋说:“快快,趁小鬼们不在,我们赶紧吃些私房点心。”  刘妈妈说: “哎哟,还是把孩子叫过来一起吃吧!”  王奶奶说:“我吃冷的就犯牙疼,我的那份留给我孙子吧!”  我不依: “拜托,这哈根达斯冰淇淋很贵呢!这样的好东西,给小鬼们吃,他们也吃不出来好坏的。”  王奶奶却说: “谁说小孩吃不出来东
期刊
  
期刊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需要“传统文化”?  其一,因为有根的树才能长高长大。“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孩子们心灵的根,文化的归属。  其二,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四书五经六艺,是数百年来袅袅的昆曲声韵,是家家灶头经年积尘的灶王爷,是两岸故宫博物馆的绵延宫殿群落和字画珍玩,是北京四合院和皖南古村落里悠长的岁月,是街头的泥人儿,面人儿,糖人儿在民间艺人手里的转眼成型,和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看到它们时热切的眼
期刊
母乳是宝宝最佳的食品,但在特殊情况下,不宜喂奶母乳,有哪些情况需要注意呢?下面就让《母子健康》带您了解一下,让新妈妈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给宝宝用哪种哺乳方式。    情况一:新妈妈患有传染病时    新妈妈:我在孕期检查出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不知道能否母乳喂养?  专家支招:如果新妈妈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不但不能哺乳,还应当与宝宝分离开来。待新妈妈的病情好转一些,经过医师的同意方可哺乳。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