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问题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能源数量不断增加,产生的能源消耗数量比例也不断加大。根据一定的统计结果发现,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已经达到40%的比例,而我国某省的建筑能耗在该省总的能源消耗中也占到了27.8%的比例。在建筑能耗中,30%—60%的建筑能耗都是暖通空调系统的消耗,并且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状况,会激化我国能源的供求矛盾,不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节能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降低20%—50%的空调系统能耗。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以实现绿色建筑。
  二、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冷热负荷计算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的冷热负荷计算之是最为重要数据。冷热负荷计算的数据是输送管道尺寸;供暖与空调冷、热源容量;空气处理设备能力等方面最有利的依据。当前,设计人员在施工图纸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面积冷、热负荷设计的指标不加区别的将其确定为施工阶段所应达到的冷热负荷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末端设备偏大、水泵配置过大、管道直径过大以及冷热源设备装置容量过大的“四大”现象【1】。“四大”现象将直接导致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建筑工程能耗增加,直接给我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对建筑的门窗、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使得其设计的成果与实际不相符,因此只能根据经验来设计。为促进设计人员的估算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建筑工程建设推出了“设计指标”这一概念。“设计指标”指的是建筑工程的建设应与相同面积建筑的冷热符合保持相似的取值,这样获得的数据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据实际设计效果可以发现,由于各个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使得其计算的数据差距较大,很难得出较为理想的数据。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建筑工程建设时有必要采用上下两条轴线进行回归。至于“设计指标”,其实质是一种较为粗略的计算方法。在建筑工程设计之初使用设计指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后期工程建设中由于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计算条件,再继续使用设计指标进行定值,实属不当。因此,这时应当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条文来确定冷热负荷的计算。这些文件确定冷热负荷的计算,不仅可以引起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的重视,还能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以达到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
  2、合理进行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
  建筑室内设计温度的取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取合适的值。在取值过程中,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室内功能不同,对于室内温度的取值也不相同。室内温度取值的高低与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耗能具有重要的联系。据调查显示,室内夏季制冷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暖通空调耗能就会降低10%左右;冬季室内制暖温度降低1摄氏度时,其能耗就会降低8%左右。可见,在室内温度计算取值中,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取值可以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的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建筑室内暖通空调温度取值的标准。在夏季,公共建筑工程室内的温度不得低于25摄氏度,居民建筑和办公室冬季制暖温度不得高于20摄氏度。建筑工程建筑中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的标准来执行。
  三、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分析
  1、采暖与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采暖系统时,应该尽量保证空调管路系统的结构简单化,方便操作,有效降低相关设备的能源消耗,在建筑建设前期就有效降低完工后的维护费用;保障建筑内不同空间之间的调温系统独立运行;热量消耗分户平摊等等多方面原则。目前多采用下供下回垂直双管系统作为采暖系统的主要形式,此外,也包含了上供下回垂直双管系统、水平式双管系统以及高层建筑竖向分区供暖系统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系统形式【2】。在设计冷冻水系统时,结合国家规定,遵循负荷变化同系统流量的自动调整相适应的基本原则,降低系统运行时的能源消耗。一般多采用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当然也包含了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以及两管或四管制系统等个种类,同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冷热源设备选型
  节能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冷热源设备的选型。建筑的规模、功能、造价同时还得结合当地具体的能源市场和环境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第一,在毗邻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可将其作为冬季的热源,使用溴化锂吸收冷水机循环可作为夏季制冷源。使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经济产生的一些热源运用到建筑建设中,可以有效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节能设计的要求。第二,结合当地的能源结构,使用较为富余的能源做为冷热源。可见,在冷热源设备选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对整个建筑的节能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3、风系统的设计
  风系统的设计,包含了空调自身风系统和通风系统两个部分。空调自身风系统的设计,首先应当遵循我国规定,在严格控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基础上,对风系统进行设计。若建筑内人员分布为集中式,则使用集中供暖系统;若建筑内人员较多且建筑规模又较大,人员分布较散时,则可以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若建筑高度较大,还可以在基础上,合理应用分层式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散热性能以促进其稳定运行,更是为了保障室内空气的健康无害。既关系着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又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排风与热回收功能设计乃至设备的选择,应先符合国家节能相应原则为基础,针对部分不需要严格环境通风系统的建筑,可沿用自然通风系统,从而减少暖通空调系统整体能源消耗。
  4、合理应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4.1 低温送风空调技术
  建筑设计中的低温送风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主要是指从空气的集中处理机组中送出具有较低温度的冷风,进入空调房间。其中,低温主要是相对于常规的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送风温度。一般情况下,常规暖通空调系统中从空气处理器中散发的空气温度,大约保持在10~15℃。但是,低温送风空调中所散发出的送风温度,基本上保持在4~10℃。因为低温送风可以降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送风温度,所以有效的减少了空调系统中的送风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空气出料口设备的尺寸和产生的电量能源消耗,降低了暖通空调设备的初始投资。相对于常规温度的送风空调来说,低温送风空调具有节能、投资较少、节省空间、舒适度较高和运行费用较低等特点,是一项具有较好效果的节能技术,已经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
  4.2 变流量技术
  现代建筑大量采用全水,空气一水空调系统方式,室内的冷、热负荷主要由制冷机提供的冷冻水和锅炉房提供的熱水来承担。因此,空调水系统相当庞大和复杂,不仅需要复杂的管路和较大的设备投资,而且水泵要消耗较大的输送能量。一般空调水系统的输配用电,在冬季供暖期间约占整个建筑动力用电的20%~25%;夏季供冷期间约占12%~24%,因此水系统节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对水系统进行节能控制,一级泵、二级泵系统实现变流量运行可以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4.3 变风量技术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是一种可根据室内负荷变化或室内要求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送风量,从而使室内参数达到要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VAV系统追求以较少的能耗来满足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现在世界各地高档写字楼大量采用了VAV系统【3】。
  结束语
  总之,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的耗能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对其进行节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需要不断加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节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邦亮.住宅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08:88-89.
  [2]梁琳,翟荣兵,黄红.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22.
  [3]陈昀,米泉龄,杜志宏.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0,07:55-56+15.
其他文献
摘要:轻质隔板墙作为建筑物的内围护结构,融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装饰于一体,具有既美观又实用的特点,其施工速度快、整体效果好,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隔断、框架结构内填充墙。文章结合广西体育中心配套工程(新闻中心及体育宾馆),从轻质隔板墙施工细节入手,探讨轻钢龙骨隔墙施工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轻质隔板墙;施工;板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绿化只重视建设而不重视养护管理的问题,致使绿化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作为有效改善环境面貌、提升环境品位重要手段之一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作了浅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6
期刊
摘要:在测绘项目的发展下,结合计算机、网络、遥感等技术,测绘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文章分析其技术特点,探讨其应用。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测绘线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地质测量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结合计算机、网络、遥感等技术,测绘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地質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一、现代工程测量研究的
期刊
摘要:在当今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如何进行科学的资金运用以及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预算当中,依旧还是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已经严重影响到建筑施工管理目标和利润的收入。因此,如何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 C29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建筑功能日趋复杂,高层和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高大模板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高大模板工程具有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大、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事故性质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地方建设政府主管部门一再对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安全予以发文强调,高大模板工程的坍塌事故仍时有发生。为此,本文探讨了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并从中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电力的自动化发展。随着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证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工作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电力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中进行一定的管理,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管理可以确定工程的关键线路,并对关键线路上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质量管理可以对施工中用到的材料、設备等进行管理,保证了施工材料的合格性,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对施工进行安全保障措施构建,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等;人员管理旨在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加其工作责任感,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已经步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向高技术、信息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建筑行业来说,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建筑行业的
期刊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和各项使用功能,关系到影响到建筑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从对建筑材料的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材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材料设计和使用上也更加的严密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是保证工程主题质量的重要措施
期刊
[摘要]运用离子分光光度吸收法对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319个空间样本点的重金属浓度进行检测,并综合常见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选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该城市在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的污染程度,然后对各种方法的结果进行精确度分析,最后提出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