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外向型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及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落实,2010年来,园区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更趋明显,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高开”局面,外向型经济指标明显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水平。但仍有一些经济发展问题需要充分关注,比如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园区当前处在“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旨在介绍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情况及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近况,分析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总结借鉴国际知名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对苏州工业园区转型期“二次创业”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概览
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2009年。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具体经济数据见下表。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0.4%。出口总额及进口总额虽仍比去年同期下降,但降幅分别小于全国同期(-16%、-11.2%)7.35和2.3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稳定。
在这些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区启动时间较晚,但综合实力位于开发区前列,由于其高质量的园区规划和大规模招商,特别是与国际先进管理团队的合作,使其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也是中国开发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因此,回顾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分析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其他开发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大合作项目之一,于1994年5月12日破土启动。工业园区紧靠苏州古镇,距上海1小时车程。总规模253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完成7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成片开发由中新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引资由中新联合共同负责。启动16年以来,园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10.12亿元,居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4位,较上年增长0.35%。2010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1亿元,同比增长1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30.1%;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增长10.4%;完成进出口总额356.5亿美元,增长67.8%。园区经济正呈良好发展势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高外向依存度的园区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制造业占比较高、资源紧缺等瓶颈倒逼苏州工业园区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占比不足
从园区三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较大。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09亿元,工业增加值677.9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0.5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40%,虽然高于同期国家级开发区服务业占比(30%),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园区服务业占比。
2 重“引资”轻“引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招商引资历来是开发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发区经济赖以发展的引擎。我国开发区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建设,招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2009年,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2%。2010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然而,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更重视引资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对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重视及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往往不能有效占据市场主动与产业链上游获取高额利润。
二、国外知名园区发展经验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变革和技术升级换代,世界各地兴起了创办各类园区的热潮,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园区。总结学习这些知名园区的成功经验,有利于解决我国园区发展中的问题,创建世界一流园区。
(一)美国硅谷工业园的大学+企业“高技术产业”模式
上世纪40年代,硅谷地带还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地方,但现在已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拥有7000余家科技企业,平均每周有11家新公司成立,每5天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上市,硅谷是有史以来唯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掘最大财富和最多经济活动的地方。其经验是大学与企业共同创业的“高技术产业”模式。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形成高技术综合体。
(二)日本筑波科学城的政府主导模式
筑波科学城始建于1963年。当时由于日本主要依赖引进吸收欧美各国先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战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从强调应用研究逐步转向注重基础研究,政府从政策、计划、财政、金融等方面,对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尤其是对高技术大力引导和支持,开始兴建科学城。其经验是政府主导模式,首先制定“技术立国”战略,而后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筑波科学城,大力迁人引进研究和教育机构,并举办筑波世界博览会扩大其影响力。
(三)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产业高度专业化模式
1990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软件科技园计划,班加罗尔软件园是最早设立的软件园。在短短20年时间内,班加罗尔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奠定了印度软件大国的地位。其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印度优先发展软件业:其次,印度教育发达,每年向软件业输送大量人才:第三,政府为软件业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并创造良好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可借鉴的经验在于印度特别注重园区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功能,往往在某一高新技术链条中的某一环节做大、做强,实现高度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三、国家级开发区“二次创业”路径探讨
从以上国际知名园区发展的成功路径和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在知名园区发展过程中,往往由政府主导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产学研结合,扶持某个或某些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形成具备高科技含量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开发区在转型期“二次创业”过程中,可以联系自身实际,借鉴国际知名园区成功经验促进自身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现阶段可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促进“二次创业”。
(一)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16年来,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电子信息、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制造业已形成具有 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一步,需要重点支持园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一是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支持理念,积极发掘并培育主导产业中的战略核心客户,着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产业集团。二是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各种服务方式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
(二)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多年来,园区通过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发挥低成本优势,发展制造业。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10.12亿元,在全国54家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制造业”,但仍不算“强制造业”,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都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若以后低成本优势丧失,就很难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要与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结合起来。温家宝在第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结合园区实际,应着力培育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包括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融合通信、软件及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一是要制定五大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未来3-5年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重点支持的细分行业、客户等。二是对于新兴产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利用风险投资、风险分担工具,批量支持一批新兴中小企业。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改善供给、扩大就业、增加消费、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打造CBD品牌文化,完善各种功能设施。园区湖西CBD世纪广场项目,开发面积共12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0亿元,开发周期5-8年。项目投资大、周期长,为充分发挥项目收益,要提前规划好政府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投入、滚动开发,将湖西CBD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金融服务创新区之一,完善各类功能设施,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2 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推动服务外包业向高端化发展。围绕综合保税区,完善虚拟空港、虚拟海港、“沪苏直通放行”等快速通关模式,提高通关便利水平。
3 促进商贸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利用毗邻上海的有利地缘优势,积极衔接与世博有关的商贸旅游服务,打好“世博牌”。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朝阳行业。要加快打造国家动画基地、创意设计基地、出版发行基地、新闻传媒基地等文化基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概览
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2009年。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具体经济数据见下表。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0.4%。出口总额及进口总额虽仍比去年同期下降,但降幅分别小于全国同期(-16%、-11.2%)7.35和2.3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稳定。
在这些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区启动时间较晚,但综合实力位于开发区前列,由于其高质量的园区规划和大规模招商,特别是与国际先进管理团队的合作,使其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也是中国开发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因此,回顾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分析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其他开发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大合作项目之一,于1994年5月12日破土启动。工业园区紧靠苏州古镇,距上海1小时车程。总规模253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完成7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成片开发由中新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引资由中新联合共同负责。启动16年以来,园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10.12亿元,居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4位,较上年增长0.35%。2010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1亿元,同比增长1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30.1%;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增长10.4%;完成进出口总额356.5亿美元,增长67.8%。园区经济正呈良好发展势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高外向依存度的园区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制造业占比较高、资源紧缺等瓶颈倒逼苏州工业园区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占比不足
从园区三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较大。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09亿元,工业增加值677.9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0.5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40%,虽然高于同期国家级开发区服务业占比(30%),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园区服务业占比。
2 重“引资”轻“引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招商引资历来是开发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发区经济赖以发展的引擎。我国开发区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建设,招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2009年,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2%。2010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然而,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更重视引资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对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重视及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往往不能有效占据市场主动与产业链上游获取高额利润。
二、国外知名园区发展经验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变革和技术升级换代,世界各地兴起了创办各类园区的热潮,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园区。总结学习这些知名园区的成功经验,有利于解决我国园区发展中的问题,创建世界一流园区。
(一)美国硅谷工业园的大学+企业“高技术产业”模式
上世纪40年代,硅谷地带还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地方,但现在已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拥有7000余家科技企业,平均每周有11家新公司成立,每5天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上市,硅谷是有史以来唯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掘最大财富和最多经济活动的地方。其经验是大学与企业共同创业的“高技术产业”模式。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形成高技术综合体。
(二)日本筑波科学城的政府主导模式
筑波科学城始建于1963年。当时由于日本主要依赖引进吸收欧美各国先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战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从强调应用研究逐步转向注重基础研究,政府从政策、计划、财政、金融等方面,对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尤其是对高技术大力引导和支持,开始兴建科学城。其经验是政府主导模式,首先制定“技术立国”战略,而后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筑波科学城,大力迁人引进研究和教育机构,并举办筑波世界博览会扩大其影响力。
(三)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产业高度专业化模式
1990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软件科技园计划,班加罗尔软件园是最早设立的软件园。在短短20年时间内,班加罗尔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奠定了印度软件大国的地位。其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印度优先发展软件业:其次,印度教育发达,每年向软件业输送大量人才:第三,政府为软件业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并创造良好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可借鉴的经验在于印度特别注重园区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功能,往往在某一高新技术链条中的某一环节做大、做强,实现高度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三、国家级开发区“二次创业”路径探讨
从以上国际知名园区发展的成功路径和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在知名园区发展过程中,往往由政府主导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产学研结合,扶持某个或某些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形成具备高科技含量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开发区在转型期“二次创业”过程中,可以联系自身实际,借鉴国际知名园区成功经验促进自身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现阶段可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促进“二次创业”。
(一)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16年来,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电子信息、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制造业已形成具有 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一步,需要重点支持园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一是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支持理念,积极发掘并培育主导产业中的战略核心客户,着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产业集团。二是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各种服务方式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
(二)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多年来,园区通过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发挥低成本优势,发展制造业。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10.12亿元,在全国54家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制造业”,但仍不算“强制造业”,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都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若以后低成本优势丧失,就很难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要与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结合起来。温家宝在第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结合园区实际,应着力培育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包括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融合通信、软件及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一是要制定五大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未来3-5年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重点支持的细分行业、客户等。二是对于新兴产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利用风险投资、风险分担工具,批量支持一批新兴中小企业。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改善供给、扩大就业、增加消费、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打造CBD品牌文化,完善各种功能设施。园区湖西CBD世纪广场项目,开发面积共12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0亿元,开发周期5-8年。项目投资大、周期长,为充分发挥项目收益,要提前规划好政府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投入、滚动开发,将湖西CBD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金融服务创新区之一,完善各类功能设施,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2 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推动服务外包业向高端化发展。围绕综合保税区,完善虚拟空港、虚拟海港、“沪苏直通放行”等快速通关模式,提高通关便利水平。
3 促进商贸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利用毗邻上海的有利地缘优势,积极衔接与世博有关的商贸旅游服务,打好“世博牌”。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朝阳行业。要加快打造国家动画基地、创意设计基地、出版发行基地、新闻传媒基地等文化基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