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教学由于舞蹈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因此有着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如何将舞蹈教育学原理运用于舞蹈实践活动中去也是舞蹈教育届所探索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多种教育方式也陆续兴起,提倡以系统的观点去指导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择取原理,培养出具有舞蹈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的舞蹈人才,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成教师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实践;舞蹈艺术;舞蹈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舞蹈教育作为其中一个分支,有着其自身的教育系统理论与发展规律,舞蹈学科是一种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的艺术门类,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也与其它门类有所不同。在教育学这个母系统之下,舞蹈教育学的产生是构筑在普通教育学之上的,舞蹈教育主要教学内容离不开舞蹈艺术,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造就各类合格的舞蹈家,包括表演艺术家、编导家、理论家以及舞蹈组织领导者和舞蹈教育家,因此舞蹈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舞蹈技艺的传授,舞蹈艺术对舞蹈教育接收者在心理、生理上的影响,如何运用身心运动去进行艺术创造等,都是舞蹈教育学要研究的重要方面。 毋庸讳言,在舞蹈教学的实践活动中,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撑,而教育理论的研究同时需要舞蹈实践的反映。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夫人曾指出人类本质所作的首次对象化是舞蹈形象,说明了舞蹈的艺术性与重要性。在舞蹈教学中,“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运用解释为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影响化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对象化”是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受到老师的固有思想的灌输,与老师的要求达到统一。这种现象在民族民间舞中体现较多,我们会为了追求达到给观众欣赏的视觉统一,还需要更好的感受不同民族民间舞的人物性格以及舞蹈形象,所以在对象化中学习到的东西,相对是比较死板没有自我独特个性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合理科学的运用舞蹈教育学原理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训练和创新练习,同时也能够锻炼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舞蹈实践活动中运用教育学原理合理施教
1、引导式教学
舞蹈实践就是用肢体来将舞蹈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在教育界,在否定“注入式教学法”的原则的同时,也在提倡“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也可以运用到舞蹈中,比如在教师进行编导课程教学授课时,不能去固定学生的动作和思维,更好的方法是进行引导,舞蹈编导注重在肢体上更多的丰富和给人不一样求新感,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给学生一些限定性的因素,如空间、节奏等;双人舞时可限定身体部位接触,主题限定等,能够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即兴舞蹈创作中,以鼓点为节奏或者是不同情感的音乐,不断引导学生去跟所音乐节奏随意起舞,完全的去解放身体,解放天性,感受身体的律动和内心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创造出不同的舞蹈语言,也提升了自己的编创能力。
2、示范式教学
由于舞蹈的特殊性需要有特殊的方式去进行舞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示范不仅是教学课程的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口传身授”的方法是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最明显的区别,舞蹈是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所以仅用口头语言不足以对某一个动作作出全面解释,它的特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舞蹈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去模仿自己的形象,也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在课堂中看到舞蹈的标准化动作,边做边体会边讲,这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坚持練功,积极参与舞蹈进修课,保持舞者该有的协调性,不断去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较好的身材体型和体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理论,有能力更清晰的去为学生讲解要点。
学生在模仿过程中,经过视觉控制到身体的动觉控制再到视觉与动觉的综合表象,最终达到动作的高度协调和完美。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从刚开始的视觉观看到身体的实验,最终到达以动觉控制来掌握动作,做到知行合一!
3、讲解式教学
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多的需要完整的做示范,在相对有基础的高年级中示范性动作减化,有时可以手仿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智力,这个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再之后当教师再做很简约的示范时,学生已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自己了。
讲解需要讲解和语言渗透,教师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足够的语言修养,在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有着硬性要求,不论是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都有要求教师需要有准确无误的表达,语言不准确很容易导致学生误解和发生错觉;第二是在讲解中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这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舞蹈学习的枯燥和痛苦,比如在某些动作时可采用拟人化的形象词汇,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更易体会。第三就是精炼,舞蹈教师讲课时最忌啰嗦,当学生在跳舞时,教师最好是在行进中的动作去提醒学生,而不是喊停,这样会让学生本应该连贯性的动作形成断离,肌肉记忆变弱,甚至可能在训练中由于肌肉的收缩发生拉伤危险;最后就是在教学中要注意说话时要亲切,舞蹈动作本身就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的语言如果过于强硬和严肃,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上舞蹈课的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遵守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原则,做一名有耐心和让学生喜爱的合格的舞蹈教师。
二、运用舞蹈教育学原理提升学生学习方法
1、以情带形学习法
舞蹈是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人的内心深处细腻的感情抒发,这一点相对其他体裁的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民族民间舞蹈最初的功能就是自娱娱人,表达人民群众内心喜悦的心情。我们所学习的民间舞是老一辈的舞蹈家经过去民间采风的原生态民间舞,进行元素提炼和不断的美化加工创造出来的再生态的民间舞,即学院派的课堂教学;再在此基础上编排出相关的优秀完整的舞蹈剧目呈现在舞台上。 民间舞蹈是舞蹈情感最为丰富的种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导入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舞蹈风格特点去让学生更好的去感受该民族人民的舞蹈形象,在舞蹈中能够充分去表现,很多舞蹈演员在跳民间舞时会发出兴奋激动的呼喊声,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和舞蹈的融入,等到情与舞完全融合时,我们仿佛看不到任何刻意的舞蹈套路和技术性的展示,比如我国著名的蒙族舞蹈代表艺术家贾作光老师,我们看他表演时感觉他跳的很随心,行云流水,仿佛一切技术性的动作都被抹去了痕迹,从神情到动作质感都是自然的流露出来,让观众置身于意境之中,我们常常说他跳的是一种情怀,进入了“身心一体,无技之技”的高超境界。
我们在民族民间舞中,必须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情舞并茂。舞蹈训练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以舞蹈抒发内心情感,最初的情感舞蹈欣賞到知识准备反复练习,最终深化于心。舞蹈者必须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才能够深刻应用于舞蹈动作形式之中。比如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了解这个民族文化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认同,在舞蹈中就更易表现出本民族的舞蹈气质。
2、镜子观照学习法
在舞蹈教室中,镜子是必不可少的。此处的镜子一是指教室内真实的镜面;而是以老师和同学为镜子,以参照物观照自己,检验自己。镜子是教室中无形的老师,可以通过镜子看见自己优美的舞姿以增强对舞蹈的热爱,亦可通过镜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纠正。对于舞蹈初学者,模仿是学习舞蹈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以及每一个姿态,努力从形似转换到神似。在舞蹈课堂的学习,大家一般都是集体学习,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比较的机会,在比较下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比较重不断进步成长。在多重镜子的辅助之下,最后达到形神一致,二者兼备。
3、反省领悟学习法
此学习方法是在反刍消化之后还不能得到很好的进步的方法,舞蹈是一种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表现艺术。所谓动作技能就是身体各个部位一连串的动作互相配合协调,反复练习而获得的;心智技能则是舞蹈演员在起舞时内心的情感与故事情节,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配合身体的协调默契等。若在学习过程中,若单一练习舞蹈动作而不得要领时,就需要加上心智技能的练习,采用反省领悟学习法,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动作,找出症结所在,进而能够更好的达到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
总而言之,舞蹈教育活动中舞蹈教师占领主导地位,能够合理巧妙的运用舞蹈教育学原理进行授课是至关重要的,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主体感知入手,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以及审美创造,通过与肢体质感的追求、丰富和谐的构图、内蕴深刻的主题思想相结合,达到情感与肢体高度统一的内化,即在感知舞蹈艺术美的同时又能理性认识,体味到生命的哲理,最终更好的投入到舞蹈艺术中去。将舞蹈教育学原理运用于舞蹈实践活动中其,实际上也是一种理论内化于心,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吴翔.论教育学原理在舞蹈技能教学方法中的运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
作者简介:刘瑞婷,1997年5月出生,女,籍贯:(山西省临汾市),汉族,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实践;舞蹈艺术;舞蹈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舞蹈教育作为其中一个分支,有着其自身的教育系统理论与发展规律,舞蹈学科是一种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的艺术门类,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也与其它门类有所不同。在教育学这个母系统之下,舞蹈教育学的产生是构筑在普通教育学之上的,舞蹈教育主要教学内容离不开舞蹈艺术,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造就各类合格的舞蹈家,包括表演艺术家、编导家、理论家以及舞蹈组织领导者和舞蹈教育家,因此舞蹈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舞蹈技艺的传授,舞蹈艺术对舞蹈教育接收者在心理、生理上的影响,如何运用身心运动去进行艺术创造等,都是舞蹈教育学要研究的重要方面。 毋庸讳言,在舞蹈教学的实践活动中,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撑,而教育理论的研究同时需要舞蹈实践的反映。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夫人曾指出人类本质所作的首次对象化是舞蹈形象,说明了舞蹈的艺术性与重要性。在舞蹈教学中,“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运用解释为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影响化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对象化”是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受到老师的固有思想的灌输,与老师的要求达到统一。这种现象在民族民间舞中体现较多,我们会为了追求达到给观众欣赏的视觉统一,还需要更好的感受不同民族民间舞的人物性格以及舞蹈形象,所以在对象化中学习到的东西,相对是比较死板没有自我独特个性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合理科学的运用舞蹈教育学原理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训练和创新练习,同时也能够锻炼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舞蹈实践活动中运用教育学原理合理施教
1、引导式教学
舞蹈实践就是用肢体来将舞蹈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在教育界,在否定“注入式教学法”的原则的同时,也在提倡“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也可以运用到舞蹈中,比如在教师进行编导课程教学授课时,不能去固定学生的动作和思维,更好的方法是进行引导,舞蹈编导注重在肢体上更多的丰富和给人不一样求新感,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给学生一些限定性的因素,如空间、节奏等;双人舞时可限定身体部位接触,主题限定等,能够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即兴舞蹈创作中,以鼓点为节奏或者是不同情感的音乐,不断引导学生去跟所音乐节奏随意起舞,完全的去解放身体,解放天性,感受身体的律动和内心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创造出不同的舞蹈语言,也提升了自己的编创能力。
2、示范式教学
由于舞蹈的特殊性需要有特殊的方式去进行舞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示范不仅是教学课程的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口传身授”的方法是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最明显的区别,舞蹈是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所以仅用口头语言不足以对某一个动作作出全面解释,它的特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舞蹈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去模仿自己的形象,也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在课堂中看到舞蹈的标准化动作,边做边体会边讲,这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坚持練功,积极参与舞蹈进修课,保持舞者该有的协调性,不断去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较好的身材体型和体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理论,有能力更清晰的去为学生讲解要点。
学生在模仿过程中,经过视觉控制到身体的动觉控制再到视觉与动觉的综合表象,最终达到动作的高度协调和完美。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从刚开始的视觉观看到身体的实验,最终到达以动觉控制来掌握动作,做到知行合一!
3、讲解式教学
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多的需要完整的做示范,在相对有基础的高年级中示范性动作减化,有时可以手仿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智力,这个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再之后当教师再做很简约的示范时,学生已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自己了。
讲解需要讲解和语言渗透,教师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足够的语言修养,在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有着硬性要求,不论是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都有要求教师需要有准确无误的表达,语言不准确很容易导致学生误解和发生错觉;第二是在讲解中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这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舞蹈学习的枯燥和痛苦,比如在某些动作时可采用拟人化的形象词汇,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更易体会。第三就是精炼,舞蹈教师讲课时最忌啰嗦,当学生在跳舞时,教师最好是在行进中的动作去提醒学生,而不是喊停,这样会让学生本应该连贯性的动作形成断离,肌肉记忆变弱,甚至可能在训练中由于肌肉的收缩发生拉伤危险;最后就是在教学中要注意说话时要亲切,舞蹈动作本身就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的语言如果过于强硬和严肃,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上舞蹈课的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遵守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原则,做一名有耐心和让学生喜爱的合格的舞蹈教师。
二、运用舞蹈教育学原理提升学生学习方法
1、以情带形学习法
舞蹈是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人的内心深处细腻的感情抒发,这一点相对其他体裁的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民族民间舞蹈最初的功能就是自娱娱人,表达人民群众内心喜悦的心情。我们所学习的民间舞是老一辈的舞蹈家经过去民间采风的原生态民间舞,进行元素提炼和不断的美化加工创造出来的再生态的民间舞,即学院派的课堂教学;再在此基础上编排出相关的优秀完整的舞蹈剧目呈现在舞台上。 民间舞蹈是舞蹈情感最为丰富的种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导入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舞蹈风格特点去让学生更好的去感受该民族人民的舞蹈形象,在舞蹈中能够充分去表现,很多舞蹈演员在跳民间舞时会发出兴奋激动的呼喊声,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和舞蹈的融入,等到情与舞完全融合时,我们仿佛看不到任何刻意的舞蹈套路和技术性的展示,比如我国著名的蒙族舞蹈代表艺术家贾作光老师,我们看他表演时感觉他跳的很随心,行云流水,仿佛一切技术性的动作都被抹去了痕迹,从神情到动作质感都是自然的流露出来,让观众置身于意境之中,我们常常说他跳的是一种情怀,进入了“身心一体,无技之技”的高超境界。
我们在民族民间舞中,必须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情舞并茂。舞蹈训练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以舞蹈抒发内心情感,最初的情感舞蹈欣賞到知识准备反复练习,最终深化于心。舞蹈者必须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才能够深刻应用于舞蹈动作形式之中。比如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了解这个民族文化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认同,在舞蹈中就更易表现出本民族的舞蹈气质。
2、镜子观照学习法
在舞蹈教室中,镜子是必不可少的。此处的镜子一是指教室内真实的镜面;而是以老师和同学为镜子,以参照物观照自己,检验自己。镜子是教室中无形的老师,可以通过镜子看见自己优美的舞姿以增强对舞蹈的热爱,亦可通过镜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纠正。对于舞蹈初学者,模仿是学习舞蹈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以及每一个姿态,努力从形似转换到神似。在舞蹈课堂的学习,大家一般都是集体学习,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比较的机会,在比较下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比较重不断进步成长。在多重镜子的辅助之下,最后达到形神一致,二者兼备。
3、反省领悟学习法
此学习方法是在反刍消化之后还不能得到很好的进步的方法,舞蹈是一种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表现艺术。所谓动作技能就是身体各个部位一连串的动作互相配合协调,反复练习而获得的;心智技能则是舞蹈演员在起舞时内心的情感与故事情节,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配合身体的协调默契等。若在学习过程中,若单一练习舞蹈动作而不得要领时,就需要加上心智技能的练习,采用反省领悟学习法,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动作,找出症结所在,进而能够更好的达到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
总而言之,舞蹈教育活动中舞蹈教师占领主导地位,能够合理巧妙的运用舞蹈教育学原理进行授课是至关重要的,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主体感知入手,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以及审美创造,通过与肢体质感的追求、丰富和谐的构图、内蕴深刻的主题思想相结合,达到情感与肢体高度统一的内化,即在感知舞蹈艺术美的同时又能理性认识,体味到生命的哲理,最终更好的投入到舞蹈艺术中去。将舞蹈教育学原理运用于舞蹈实践活动中其,实际上也是一种理论内化于心,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吴翔.论教育学原理在舞蹈技能教学方法中的运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
作者简介:刘瑞婷,1997年5月出生,女,籍贯:(山西省临汾市),汉族,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