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物流案例教学模式下,结合纺织服装专业背景特色,对纺织服装类物流人才的素质及知识结构分析,设计了由“宽基础”平台、“活模块”平台和实践应用平台共同搭建的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9-0008-03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或物流企业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构建一个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以物流案例及纺织服装行业背景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对纺织服装类高校物流人才的素质及知识结构分析,结合对物流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
1 纺织服装类物流人才素质及知识结构分析
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的,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根据物流职业岗位群(如图1所示)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如图2所示),纺织服装类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作为一种复合型的特殊人才,其培养阶段既有一般物流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又由于纺织服装物流自身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纺织服装品在物流过程中具有“大物流”和“小物流”并存的特点。纺织服装行业资源整合、渠道建设、物流一体化等是一种“大物流”的概念,而服装在生产线上的生产控制是“小物流”。纺织服装物流讲究“物尽其流”,牵涉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属于“大物流”问题,而原料采购、生产到配送等属于“小物流”问题。“大物流”要求着重培养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而“小物流”则要求培养物流人才的应用与操作技能。纺织服装类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及知识结构见表1。
为了既满足纺织服装市场的需求,又使物流管理专业能够稳定发展,将“大物流”部分组合成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宽基础),“小物流”部分组合成具有方向性的模块化的课程(活模块)。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其下一步必然是找到一种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又能锻炼学生专项能力的教学模式。
2 纺织服装背景下的物流案例教学模式
自2005年起,武汉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始致力于研究在纺织服装特色背景下的物流案例教学法,以纺织服装企业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物流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在“宽基础”下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物流案例及行业背景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活模块”中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不同视角的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实施案例教学时还需注意如下方面。
2.1 案例选择
主要着重于原理概念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应当选取能够囊括尽可能多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宽泛)、能说明实际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专业知识的深入性)的案例。要求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同时还要动脑。教师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思路、途径,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从各种类型的案例中看到世界各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和实际运作,另一方面,进行积极思考,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并尽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传统的讲授法无法企及的。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能取得比传统的讲授法更好、更全面的效果。
2.2 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逐步训练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切不可因为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如此则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
2.3 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形式可供选择,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来确定,切不可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就应较多地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使学生交流更加频繁,让其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采用实际模拟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物流案例教学的基础在于课程设置的“宽基础、活模块”。宽基础即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之前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至少是理论知识面),没有较为深厚的背景知识,任何案例只能是流于形式,为了案例讨论而案例讨论。活模块即学生在理解物流案例的基础上,灵活地根据不同立足点深入研究案例,若没有较为灵活的课程模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其专业视角,学生往往对案例泛泛而谈,不能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讨论气氛,因而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案例讨论效果。
3 案例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
以案例教学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平台,在此之上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和实践应用平台,从而构建出纺织服装特色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如表2所示。
3.1 “宽基础”平台
(1)基本素质类课程:核心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物流英语》、《运筹学》、《统计学》等,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提升沟通和协调能力。
(2)专业素质类课程:核心课程有《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经济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以及纺织、服装、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熟悉物流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对物流管理这一专业形成基本概念,为深入学习进行系统训练。
3.2 “活模块”平台
(I)功能物流课程: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与实务》、《运输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物流的某一方向而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目标。
(2)综合物流课程:核心课程有《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等。让学生掌握物流一体化运作的精髓,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对物流流程进行优化。
3.3 实践应用平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展实践教学的良好途径,合作的企业能够成为学生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到合作办学的企业去锻炼,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利用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物流企业接受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性的岗位实训,能够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9-0008-03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或物流企业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构建一个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以物流案例及纺织服装行业背景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对纺织服装类高校物流人才的素质及知识结构分析,结合对物流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
1 纺织服装类物流人才素质及知识结构分析
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的,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根据物流职业岗位群(如图1所示)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如图2所示),纺织服装类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作为一种复合型的特殊人才,其培养阶段既有一般物流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又由于纺织服装物流自身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纺织服装品在物流过程中具有“大物流”和“小物流”并存的特点。纺织服装行业资源整合、渠道建设、物流一体化等是一种“大物流”的概念,而服装在生产线上的生产控制是“小物流”。纺织服装物流讲究“物尽其流”,牵涉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属于“大物流”问题,而原料采购、生产到配送等属于“小物流”问题。“大物流”要求着重培养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而“小物流”则要求培养物流人才的应用与操作技能。纺织服装类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及知识结构见表1。
为了既满足纺织服装市场的需求,又使物流管理专业能够稳定发展,将“大物流”部分组合成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宽基础),“小物流”部分组合成具有方向性的模块化的课程(活模块)。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其下一步必然是找到一种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又能锻炼学生专项能力的教学模式。
2 纺织服装背景下的物流案例教学模式
自2005年起,武汉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始致力于研究在纺织服装特色背景下的物流案例教学法,以纺织服装企业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物流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在“宽基础”下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物流案例及行业背景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活模块”中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不同视角的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实施案例教学时还需注意如下方面。
2.1 案例选择
主要着重于原理概念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应当选取能够囊括尽可能多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宽泛)、能说明实际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专业知识的深入性)的案例。要求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同时还要动脑。教师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思路、途径,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从各种类型的案例中看到世界各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和实际运作,另一方面,进行积极思考,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并尽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传统的讲授法无法企及的。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能取得比传统的讲授法更好、更全面的效果。
2.2 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逐步训练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切不可因为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如此则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
2.3 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形式可供选择,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来确定,切不可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就应较多地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使学生交流更加频繁,让其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采用实际模拟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物流案例教学的基础在于课程设置的“宽基础、活模块”。宽基础即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之前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至少是理论知识面),没有较为深厚的背景知识,任何案例只能是流于形式,为了案例讨论而案例讨论。活模块即学生在理解物流案例的基础上,灵活地根据不同立足点深入研究案例,若没有较为灵活的课程模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其专业视角,学生往往对案例泛泛而谈,不能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讨论气氛,因而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案例讨论效果。
3 案例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
以案例教学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平台,在此之上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和实践应用平台,从而构建出纺织服装特色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如表2所示。
3.1 “宽基础”平台
(1)基本素质类课程:核心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物流英语》、《运筹学》、《统计学》等,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提升沟通和协调能力。
(2)专业素质类课程:核心课程有《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经济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以及纺织、服装、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熟悉物流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对物流管理这一专业形成基本概念,为深入学习进行系统训练。
3.2 “活模块”平台
(I)功能物流课程: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与实务》、《运输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物流的某一方向而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目标。
(2)综合物流课程:核心课程有《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等。让学生掌握物流一体化运作的精髓,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对物流流程进行优化。
3.3 实践应用平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展实践教学的良好途径,合作的企业能够成为学生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到合作办学的企业去锻炼,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利用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物流企业接受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性的岗位实训,能够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