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本义是“用象来协助人的劳作”,这种用法现在已经消失。许慎的《说文解字》把“为”字作实词讲,充当动词使用。虚词用法和“为”的本义毫无关系,可推知虚词“为”所使用的是假借义并在文言文中大量使用。本文即以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教材中《庄子》选篇为例,整理归纳“为”字的用法和读音。
关键词:为、用法、读音、《庄子》
《说文解字·爪部》卷三中提到: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又引王育的话说:“爪,象形也。”薳枝切。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甲骨文和金文的“为”字如人手牵象,意思是用象来协助人的劳作,而这个意思现在已经消失。由《说文解字》可知“为”字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本义是做、作。“为”作实词,具有实词意义,又可充当虚词。虚词“为”与本义无关,可推知虚词“为”用的是其假借义。
一 “为”的实词用法
“为”字的实词用法,集中在其本义和引申义,如下所示:
1. 动词:干,当,做
2. 动词:制作,制造
3. 动词:治理
4. 动词:学习,研究
5. 动词:变成,成为
6. 动词:是,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判断
7. 动词:叫做,算做,称为
8. 固定格式:常和“以”字构成“以……为……”或“以为……”式,相当于“把……当做……”“认为……是……”或“认为……”
9. 动词:通“谓”,认为
10. 动词:称,道,说
二 “为”字的虚词用法
“为”字的虚词用法使用比较广泛,其与本义无关,据此可推知“为”字的虚词用法所使用的是它的假借义。
(一)介词,“为”与其宾语一同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例:
1. 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解释为“向、对、跟”
2. 引出动作行为所收益的对象,解释为“替、给”
3.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解释为“为、为了”
4.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为“为、因为”
5. 用在被动句中,可介绍出施动者,解释为“被”
6. 构成固定的格式,介词“为”和助词“所”前后呼应构成,“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二)连词
1. 可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假设,解释为“如果”
2. 可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表选择,解释为“还是”
3. 构成固定的格式,连词“为”用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中,表选择关系。解释为“是……还是……”
(三)语气词,一般用在句尾,表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解释为“了”“呢”
(四)特殊用法
1. 表示承接关联和肯定强调,可译为“则”
三 “为”字的读音分析
我们都知道“为”的读音有两种,一是阳平,二是去声。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一)去声
1. 作介词,表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2. 作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3. 作介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二)阳平
1. 实词用法中的动词
2. 虚词用法中的连词
3. 虚词用法中的语气词
4. 虚词用法介词中用于被动句,介绍出施动者,可译为“被”
综上,“为”字在做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原因、目的时读去声,其它情况下均读阳平。
四 《庄子》选篇中“为”字具体用法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共33篇。一般认为内篇应是庄周自己所写,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本文将以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教材中《庄子》选篇即《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为例,分析“为”字的用法和读音。
“为”字在选篇中共出现39次,其中动词用法出现25次,介词用法出现了12次,语气词出现了1次,特殊用法出现1次。
(一)动词,读音均为阳平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2.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3.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4.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秋水·惠子相梁》
“为”的意义是“算作、叫做、称为”。
5.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俢者,其名为鲲。——《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当“为”字充当动词时,译为“叫做”或者判断系词“是”的较易混淆。如1-5中,翻译成“叫做”和“是”都是合理的。但我们更倾向于译为“叫做”,这里的“为”后一般为事物的名称。“为”字后跟表某类事物的性质、职业或者官职,则只能翻译成“是”,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为鱼肉”。
6.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北冥有鱼》
7.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节録·胠箧》
例句6-7中“为”的意义是“变成、称为”。
8. 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北冥有鱼》
9. 以八千岁为春。——《逍遥游·北冥有鱼》 10.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8-10中“为”与“以”连用,可译为“把……作为”。
11.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北冥有鱼》
12. 五百岁为秋。——《逍遥游·北冥有鱼》
13.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列御寇·曹商使秦》
14. 八千岁为春。——《逍遥游·北冥有鱼》
例句11-14中“为”的意义是“作为”。
15.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15中“为”的意义是“制作、制造”。
16. 今子有王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16“为”与“以”连用,可译为“把……做成”。
17. 聚族而某曰:我世世为洴澼絖。——《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17中“为”的意义是“做、干”。
18. 尝试为寡人为之。——《徐无鬼·运斤成风》
同上,意义是“做,干”在这里可译为“砍”。
(接106页)
(转107页)
19.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养生主·庖丁解牛》
例句19中“为”的意义是“做”。
20.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养生主·庖丁解牛》
例句20中“为”的意义是“做,干”,在这里可译为“解”。
21.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节録·胠箧》
22.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节録·胠箧》
23. 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节録·胠箧》
24. 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节録·胠箧》
例句21-24中“为”是为动用法,可译为“给……制定”。其在教材中的翻译成动词“给”,如“为之斗斛以量之”译为“给天下[之人]制定斗斛”,在这里解释成为动用法,译为“制定”更加合适。
25. 问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百川灌河》
例句25中“为”与“以”连用,可译为“认为”。
(二)介词,读音为去声
26.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不用而掊之。——《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27.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养生主·庖丁解牛》
28. 视为止,行为迟。——《养生主·庖丁解牛》
29. 视为止,行为迟。——《养生主·庖丁解牛》
30.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养生主·庖丁解牛》
31.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养生主·庖丁解牛》
例句26-31中“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32.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养生主·庖丁解牛》
33. 然则乡之所为者,不乃为大道积者也。——《节録·胠箧》
34. 尝试为寡人为之。——《徐无鬼·运斤成风》
35.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列御寇·曹商使秦》
例句32-35中“为”引出动作行为所收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
36.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节録·胠箧》
例句36中“为”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
37.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秋水·庄子钓于濮水》
例句37中“为”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
(三)语气词,读音为阳平
38. 奚以知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北冥有鱼》
例句38中“为”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四)特殊用法,读音为阳平
39.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秋水·百川灌河》
例句39中“为”做副词用,表示承接关联和肯定强调,可译为“则”,这种用法在“为”字用法里较为少见。
五、结语
本文把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中《庄子》选篇中“为”字的用法和读音进行简要整理和归纳,以此能加深对“为”字的理解与读音辨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
[2]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M],中华书局,2014年1月。
[3] 《古代汉语字典》编纂委员会:《古代汉语字典》(彩色版大字体)[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7年1月。
关键词:为、用法、读音、《庄子》
《说文解字·爪部》卷三中提到: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又引王育的话说:“爪,象形也。”薳枝切。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甲骨文和金文的“为”字如人手牵象,意思是用象来协助人的劳作,而这个意思现在已经消失。由《说文解字》可知“为”字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本义是做、作。“为”作实词,具有实词意义,又可充当虚词。虚词“为”与本义无关,可推知虚词“为”用的是其假借义。
一 “为”的实词用法
“为”字的实词用法,集中在其本义和引申义,如下所示:
1. 动词:干,当,做
2. 动词:制作,制造
3. 动词:治理
4. 动词:学习,研究
5. 动词:变成,成为
6. 动词:是,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判断
7. 动词:叫做,算做,称为
8. 固定格式:常和“以”字构成“以……为……”或“以为……”式,相当于“把……当做……”“认为……是……”或“认为……”
9. 动词:通“谓”,认为
10. 动词:称,道,说
二 “为”字的虚词用法
“为”字的虚词用法使用比较广泛,其与本义无关,据此可推知“为”字的虚词用法所使用的是它的假借义。
(一)介词,“为”与其宾语一同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例:
1. 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解释为“向、对、跟”
2. 引出动作行为所收益的对象,解释为“替、给”
3.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解释为“为、为了”
4.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为“为、因为”
5. 用在被动句中,可介绍出施动者,解释为“被”
6. 构成固定的格式,介词“为”和助词“所”前后呼应构成,“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二)连词
1. 可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假设,解释为“如果”
2. 可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表选择,解释为“还是”
3. 构成固定的格式,连词“为”用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中,表选择关系。解释为“是……还是……”
(三)语气词,一般用在句尾,表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解释为“了”“呢”
(四)特殊用法
1. 表示承接关联和肯定强调,可译为“则”
三 “为”字的读音分析
我们都知道“为”的读音有两种,一是阳平,二是去声。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一)去声
1. 作介词,表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2. 作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3. 作介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二)阳平
1. 实词用法中的动词
2. 虚词用法中的连词
3. 虚词用法中的语气词
4. 虚词用法介词中用于被动句,介绍出施动者,可译为“被”
综上,“为”字在做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原因、目的时读去声,其它情况下均读阳平。
四 《庄子》选篇中“为”字具体用法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共33篇。一般认为内篇应是庄周自己所写,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本文将以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教材中《庄子》选篇即《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为例,分析“为”字的用法和读音。
“为”字在选篇中共出现39次,其中动词用法出现25次,介词用法出现了12次,语气词出现了1次,特殊用法出现1次。
(一)动词,读音均为阳平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2.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3.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4.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秋水·惠子相梁》
“为”的意义是“算作、叫做、称为”。
5.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俢者,其名为鲲。——《逍遥游·北冥有鱼》
“为”的意义是“叫做、算作,称为”。
当“为”字充当动词时,译为“叫做”或者判断系词“是”的较易混淆。如1-5中,翻译成“叫做”和“是”都是合理的。但我们更倾向于译为“叫做”,这里的“为”后一般为事物的名称。“为”字后跟表某类事物的性质、职业或者官职,则只能翻译成“是”,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为鱼肉”。
6.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北冥有鱼》
7.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节録·胠箧》
例句6-7中“为”的意义是“变成、称为”。
8. 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北冥有鱼》
9. 以八千岁为春。——《逍遥游·北冥有鱼》 10.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8-10中“为”与“以”连用,可译为“把……作为”。
11.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北冥有鱼》
12. 五百岁为秋。——《逍遥游·北冥有鱼》
13.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列御寇·曹商使秦》
14. 八千岁为春。——《逍遥游·北冥有鱼》
例句11-14中“为”的意义是“作为”。
15.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15中“为”的意义是“制作、制造”。
16. 今子有王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16“为”与“以”连用,可译为“把……做成”。
17. 聚族而某曰:我世世为洴澼絖。——《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例句17中“为”的意义是“做、干”。
18. 尝试为寡人为之。——《徐无鬼·运斤成风》
同上,意义是“做,干”在这里可译为“砍”。
(接106页)
(转107页)
19.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养生主·庖丁解牛》
例句19中“为”的意义是“做”。
20.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养生主·庖丁解牛》
例句20中“为”的意义是“做,干”,在这里可译为“解”。
21.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节録·胠箧》
22.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节録·胠箧》
23. 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节録·胠箧》
24. 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节録·胠箧》
例句21-24中“为”是为动用法,可译为“给……制定”。其在教材中的翻译成动词“给”,如“为之斗斛以量之”译为“给天下[之人]制定斗斛”,在这里解释成为动用法,译为“制定”更加合适。
25. 问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百川灌河》
例句25中“为”与“以”连用,可译为“认为”。
(二)介词,读音为去声
26.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不用而掊之。——《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27.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养生主·庖丁解牛》
28. 视为止,行为迟。——《养生主·庖丁解牛》
29. 视为止,行为迟。——《养生主·庖丁解牛》
30.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养生主·庖丁解牛》
31.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养生主·庖丁解牛》
例句26-31中“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32.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养生主·庖丁解牛》
33. 然则乡之所为者,不乃为大道积者也。——《节録·胠箧》
34. 尝试为寡人为之。——《徐无鬼·运斤成风》
35.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列御寇·曹商使秦》
例句32-35中“为”引出动作行为所收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
36.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节録·胠箧》
例句36中“为”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
37.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秋水·庄子钓于濮水》
例句37中“为”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
(三)语气词,读音为阳平
38. 奚以知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北冥有鱼》
例句38中“为”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四)特殊用法,读音为阳平
39.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秋水·百川灌河》
例句39中“为”做副词用,表示承接关联和肯定强调,可译为“则”,这种用法在“为”字用法里较为少见。
五、结语
本文把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中《庄子》选篇中“为”字的用法和读音进行简要整理和归纳,以此能加深对“为”字的理解与读音辨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
[2]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M],中华书局,2014年1月。
[3] 《古代汉语字典》编纂委员会:《古代汉语字典》(彩色版大字体)[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