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学习出版社2013年推出了《习仲勋画传》一书。该书以历史照片和文字记述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反映了习仲勋同志革命、战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全书所展示的习仲勋同志的卓越贡献和高尚人格,不仅令读者肃然起敬,更成为我们锤炼党性、作风和人格的生动教材。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对习仲勋同志一生的经历和光辉业绩不很了解。2013年,按照有关规定和规格,中央举办了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有关方面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制作播放了《习仲勋》电视文献纪录片等,习仲勋同志的事迹才为更多人所了解。我作为有关纪念工作的参与者之一,阅读《习仲勋画传》,对习仲勋同志的敬意再次油然而生。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经历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他13岁入团,15岁转为党员,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32岁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33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39岁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49岁起蒙冤16年,65岁恢复工作,67岁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8岁成为书记处书记,69岁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说:“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仅从这些年龄和任职,就不难看出习仲勋同志的传奇色彩。
对习仲勋同志的贡献,2013年10月15日,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同志代表中央作了全面的评价。《习仲勋画传》一书,则用一组精炼的词组作为每章的标题,清晰、完整而有重点地勾勒了习仲勋同志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的一生:立志存高远、创建根据地、六年关中情、绥德建功勋、解放大西北;主政大西北、勤政中南海、蒙冤十六年、南国春来早、清气满乾坤。习仲勋同志在很多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不仅展示出他的突出贡献,也成为党的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亮点。
比如,1933年,习仲勋同志与刘志丹同志等一起,先后创建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又与陕北根据地统一为陕甘根据地(又称“西北根据地”)。这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后来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地,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延安时期,习仲勋同志先后担任关中和绥德地区党政军负责人,为陕甘宁边区牢牢地把守好了南大门和北大门,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进而为我们党从延安走向全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习仲勋同志长期主持西北局工作,在夺取西北地区革命胜利、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夙兴夜寐、忘我工作,不仅展示出杰出的领导党政工作的才能,而且驰骋疆场,指挥作战,展示出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
习仲勋同志在国务院工作期间,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参加重要的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受到周总理的高度称赞,被大家誉为国务院的“大管家”。他曾代表国务院宣读第一次授衔的命令,还几次制止拆除西安古城墙的动议和行为,避免了重要古迹被毁于一旦。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还没有正式平反的情况下,习仲勋同志就受命走马南粤,主政广东,大刀阔斧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提出广东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的建议,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区和排头兵,表现出一个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引领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
习仲勋同志的卓越贡献,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先后称赞习仲勋:“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炉火纯青”、“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印在《习仲勋画传》封底的评语,清楚表明了习仲勋同志在毛泽东同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时,党中央对习仲勋同志的一生做了这样的评价:“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党的认定,更是人民的赞扬和历史的结论。
《习仲勋画传》不仅记录了习仲勋同志的人生历程和卓越贡献,而且以大量事实展示了习仲勋同志的精神风貌和高尚人格。
李建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强调,习仲勋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这些精神和品格,主要表现为:始终不渝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格;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生为党和人民事业呕心沥血的革命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一生热爱人民、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崇高风范。这四个方面的概括和评价,实事求是,全面准确,集中而深刻地揭示了习仲勋同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品德和风范。 这些品德风范,在习仲勋同志身上,集中表现为一种高尚的人格。这是《习仲勋画传》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也是我们近年来研究和纪念习仲勋同志获得的共同感受。
人格是与人品相连的一个范畴。人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和一贯的品行、品德和品质。而人格,是对人品的一种更高程度的抽象,指的是人的品行、品质、品德经过长期修炼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体现着一定价值取向、具有一定尊严威望、得到社会积极评价的人的行为格调。人格是人的志趣、性格、能力、心理、气质等等的集中表现,是其毕生知识积累、道德修养和意志磨炼的结晶。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知识涵养、学习精神、工作能力所达到的水准,是对一个人的人品的评价。
习仲勋同志的高尚人格,首先表现在实事求是、敢说真话上。习仲勋同志明确表示:“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在“左”的倾向发展和泛滥之时,习仲勋同志都敢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延安整风期间,发生“抢救运动”,习仲勋同志从绥德师范发现了问题,很快报告给中央和西北局,建议立即停止“逼供信”,纠正“左”的偏向。1959年至1961年间,习仲勋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了很多浮夸风、“共产风”方面的问题。他坚持实事求是,向中央领导同志报告真实情况。主政广东时,他实事求是分析“逃港潮”问题,积极推行搞活工农业的灵活措施,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推动了广东的改革开放。他在很多重要关头挺身而出,发表意见,虽然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但他正如中央评价的,“坚持真理、敢讲真话、直言不讳”,体现出刚直不阿、无私无畏的高尚人格。
习仲勋同志的高尚人格,还表现在对人厚道、从不整人上。2001年10月15日,习仲勋同志88岁寿辰,习近平同志因公务未能回家祝寿,便以拜寿信代之。信中说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第一个就是“学父亲做人”。“您是为人坦诚、忠厚”,“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历史上,我们党曾经错误地开展过很多党内斗争,也形成了一种随意整人的不良风气。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不少人都曾主动或被动地整过人。但纵览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我们确实没有发现习仲勋同志整过什么人。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习仲勋同志通情达理,为人宽厚,经常替人着想,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以各种方式保护他人。他爱护干部、平易近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至诚之心交友。从宗教领袖、著名少数民族和民主人士到文艺工作者、普通职工,都有他的挚友。
热爱人民、关心群众,也是习仲勋同志高尚人格的重要表现。他始终认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习仲勋画传》里引用了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档案中对习仲勋同志所做的一段鉴定:“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有一次,一位团长和他同道走路,见到每一家都对他表示亲热和欢迎,并且丰盛地招待他,很为惊奇和感动。在一个夏天,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着苍蝇。”“群众信任他,把他看作是自己人。当群众有疑难时,就说:找仲勋去。”1999年10月1日,习仲勋同志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会。面对如花似锦的热烈场面,习仲勋同志对前来观看的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人民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由衷的感叹,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廉洁勤政、家教严格,是习仲勋同志高尚人格的又一个表现。还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时期,习仲勋同志就把惩治贪官污吏、树立廉洁政风作为政权建设的重要任务。很多人不知道,1958年北京的十大建筑,最初设想里还有一个国务院办公大楼。周总理征询意见,习仲勋同志明确表示不主张盖这座大楼。周总理说:“你的意见很好”,“在我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绝对不盖政府办公大楼”。后来,这项建筑计划就取消了。习仲勋同志为政清廉、生活俭朴,穿衣吃饭从不讲究,住房年久失修不让粉刷维修,家具陈旧也不同意更换。对待家庭,他以身作则、严慈相济,言传身教,树立优良家风,悉心教育子女做人做事。齐心同志回忆说:“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过的衣服和花布鞋。记得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是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仲勋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习仲勋同志在最后日子里多次对儿女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习仲勋同志一生达观,豪放。齐心同志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句话,还郑重镌刻在陕西富平习仲勋同志的墓碑上。仔细咀嚼这一话语,认真思索习仲勋同志走过的道路,我们不能不由衷地对这位可亲的老人肃然起敬。
习仲勋同志的传奇经历、卓越贡献、精神风貌和高尚人格,为编写一本高质量的图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而完整、准确地把习仲勋同志的这一切反映和展示出来,就成为编写习仲勋同志有关图书的一个重要任务。由学习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的《习仲勋画传》,最新颖之处,是采取了“画传”的形式。
首先,《习仲勋画传》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来反映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从2011年开始,主创人员就着手搜集照片,从中遴选出1000多幅。经过精心挑选,最后使用了700多幅。这些照片连贯起来,完整地再现了习仲勋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和活动。既比较全面,又突出重点。不少照片非常珍贵。经过加工,又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和沧桑感。这些照片,犹如历史的广角和特写镜头,把习仲勋同志可敬、可亲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现场的真实感,又有人物的亲切感,更有历史的厚重感。使我们如同在与习仲勋同志交流、谈心,不自觉地沉浸在历史的回眸和沉思之中。
其次,《习仲勋画传》又不仅仅是照片,还配上了文字。这种文字,不是简单的对照片的说明,也不是与照片无关的单纯传记。而是把习仲勋同志的传记作了压缩、提炼和精编,又补充了不少其他材料,形成了30万字的文稿。文字传记与历史照片互相融合,构成一体。在文字中全面介绍习仲勋同志的生平,实际上是对照片作了更加详尽的铺展。图文并茂,使习仲勋同志的形象更加生动,内涵更加饱满,视觉冲击力也大大增加。通过这种形式,将读者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活动融合到一起,不仅使广大读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更能从中得到历史和人格的教益。
再次,在编辑设计上,《习仲勋画传》也作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全书把文字和照片有机结合加以编排,以文带“画”,以“画”说文,使读者阅读起来倍感轻松、方便。全书的目录标题都比较形象,有助于将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为了帮助读者迅速、准确抓住主题、核心和精彩内容,每一章都安排了一篇概述,每一节又有一段导语,每一目的标题下还有一段内容提示。书末配上了习仲勋同志生平年表,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查阅和准确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实。为了保证质量,出版社还聘请专家润色文字,改进版式设计,进行多遍审校。根据不同的读者和需要,《习仲勋画传》分别出版了8开精装本和16开普及本。所有这些技术措施,都为表达和反映主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编好《习仲勋画传》,各方领导和编创人员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宣部领导始终关心和支持这一选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学习出版社做了大量组织工作,解决了很多问题。编创人员广泛搜集资料,精心写作文稿,严格筛选照片。特别是沿着习仲勋同志的足迹,奔赴6省49市120多个地点搜集资料。多次征求习仲勋同志亲属的意见,也征求了许多部门、单位的意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进行了审读。许多地方的党委、政府、党史研究室给予了大力支持。
正是在众多方面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习仲勋画传》无论内容还是编辑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全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历史线索清楚,基本史实准确,评述客观准确,语言朴实流畅,照片选用恰当,装帧设计舒展大气,堪称一部全面反映习仲勋同志生平的鸿篇巨制、精品力作。如同一幅精美的历史画卷,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一个曾经不为很多人熟悉的、一个至爱齐天、大道于怀的习仲勋同志。从这幅画卷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习仲勋同志的奋斗历程、思想脉络和历史贡献,而且看到了他的精神境界、品德胆识和人格风范;不仅看到了习仲勋同志的形象和经历,而且看到了他身处其中、毕生参与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艰难而辉煌的奋斗历程。
习仲勋同志去世已经12年了,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习仲勋画传》的出版再次表明,习仲勋同志的卓越贡献、高尚人格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将继续不断地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力量。(编辑 杨 琳)
(作者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卓越贡献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对习仲勋同志一生的经历和光辉业绩不很了解。2013年,按照有关规定和规格,中央举办了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有关方面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制作播放了《习仲勋》电视文献纪录片等,习仲勋同志的事迹才为更多人所了解。我作为有关纪念工作的参与者之一,阅读《习仲勋画传》,对习仲勋同志的敬意再次油然而生。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经历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他13岁入团,15岁转为党员,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32岁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33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39岁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49岁起蒙冤16年,65岁恢复工作,67岁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8岁成为书记处书记,69岁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说:“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仅从这些年龄和任职,就不难看出习仲勋同志的传奇色彩。
对习仲勋同志的贡献,2013年10月15日,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同志代表中央作了全面的评价。《习仲勋画传》一书,则用一组精炼的词组作为每章的标题,清晰、完整而有重点地勾勒了习仲勋同志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的一生:立志存高远、创建根据地、六年关中情、绥德建功勋、解放大西北;主政大西北、勤政中南海、蒙冤十六年、南国春来早、清气满乾坤。习仲勋同志在很多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不仅展示出他的突出贡献,也成为党的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亮点。
比如,1933年,习仲勋同志与刘志丹同志等一起,先后创建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又与陕北根据地统一为陕甘根据地(又称“西北根据地”)。这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后来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地,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延安时期,习仲勋同志先后担任关中和绥德地区党政军负责人,为陕甘宁边区牢牢地把守好了南大门和北大门,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进而为我们党从延安走向全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习仲勋同志长期主持西北局工作,在夺取西北地区革命胜利、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夙兴夜寐、忘我工作,不仅展示出杰出的领导党政工作的才能,而且驰骋疆场,指挥作战,展示出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
习仲勋同志在国务院工作期间,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参加重要的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受到周总理的高度称赞,被大家誉为国务院的“大管家”。他曾代表国务院宣读第一次授衔的命令,还几次制止拆除西安古城墙的动议和行为,避免了重要古迹被毁于一旦。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还没有正式平反的情况下,习仲勋同志就受命走马南粤,主政广东,大刀阔斧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提出广东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的建议,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区和排头兵,表现出一个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引领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
习仲勋同志的卓越贡献,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先后称赞习仲勋:“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炉火纯青”、“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印在《习仲勋画传》封底的评语,清楚表明了习仲勋同志在毛泽东同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时,党中央对习仲勋同志的一生做了这样的评价:“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党的认定,更是人民的赞扬和历史的结论。
高尚人格
《习仲勋画传》不仅记录了习仲勋同志的人生历程和卓越贡献,而且以大量事实展示了习仲勋同志的精神风貌和高尚人格。
李建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强调,习仲勋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这些精神和品格,主要表现为:始终不渝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格;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生为党和人民事业呕心沥血的革命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一生热爱人民、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崇高风范。这四个方面的概括和评价,实事求是,全面准确,集中而深刻地揭示了习仲勋同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品德和风范。 这些品德风范,在习仲勋同志身上,集中表现为一种高尚的人格。这是《习仲勋画传》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也是我们近年来研究和纪念习仲勋同志获得的共同感受。
人格是与人品相连的一个范畴。人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和一贯的品行、品德和品质。而人格,是对人品的一种更高程度的抽象,指的是人的品行、品质、品德经过长期修炼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体现着一定价值取向、具有一定尊严威望、得到社会积极评价的人的行为格调。人格是人的志趣、性格、能力、心理、气质等等的集中表现,是其毕生知识积累、道德修养和意志磨炼的结晶。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知识涵养、学习精神、工作能力所达到的水准,是对一个人的人品的评价。
习仲勋同志的高尚人格,首先表现在实事求是、敢说真话上。习仲勋同志明确表示:“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在“左”的倾向发展和泛滥之时,习仲勋同志都敢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延安整风期间,发生“抢救运动”,习仲勋同志从绥德师范发现了问题,很快报告给中央和西北局,建议立即停止“逼供信”,纠正“左”的偏向。1959年至1961年间,习仲勋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了很多浮夸风、“共产风”方面的问题。他坚持实事求是,向中央领导同志报告真实情况。主政广东时,他实事求是分析“逃港潮”问题,积极推行搞活工农业的灵活措施,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推动了广东的改革开放。他在很多重要关头挺身而出,发表意见,虽然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但他正如中央评价的,“坚持真理、敢讲真话、直言不讳”,体现出刚直不阿、无私无畏的高尚人格。
习仲勋同志的高尚人格,还表现在对人厚道、从不整人上。2001年10月15日,习仲勋同志88岁寿辰,习近平同志因公务未能回家祝寿,便以拜寿信代之。信中说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第一个就是“学父亲做人”。“您是为人坦诚、忠厚”,“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历史上,我们党曾经错误地开展过很多党内斗争,也形成了一种随意整人的不良风气。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不少人都曾主动或被动地整过人。但纵览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我们确实没有发现习仲勋同志整过什么人。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习仲勋同志通情达理,为人宽厚,经常替人着想,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以各种方式保护他人。他爱护干部、平易近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至诚之心交友。从宗教领袖、著名少数民族和民主人士到文艺工作者、普通职工,都有他的挚友。
热爱人民、关心群众,也是习仲勋同志高尚人格的重要表现。他始终认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习仲勋画传》里引用了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档案中对习仲勋同志所做的一段鉴定:“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有一次,一位团长和他同道走路,见到每一家都对他表示亲热和欢迎,并且丰盛地招待他,很为惊奇和感动。在一个夏天,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着苍蝇。”“群众信任他,把他看作是自己人。当群众有疑难时,就说:找仲勋去。”1999年10月1日,习仲勋同志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会。面对如花似锦的热烈场面,习仲勋同志对前来观看的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人民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由衷的感叹,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廉洁勤政、家教严格,是习仲勋同志高尚人格的又一个表现。还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时期,习仲勋同志就把惩治贪官污吏、树立廉洁政风作为政权建设的重要任务。很多人不知道,1958年北京的十大建筑,最初设想里还有一个国务院办公大楼。周总理征询意见,习仲勋同志明确表示不主张盖这座大楼。周总理说:“你的意见很好”,“在我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绝对不盖政府办公大楼”。后来,这项建筑计划就取消了。习仲勋同志为政清廉、生活俭朴,穿衣吃饭从不讲究,住房年久失修不让粉刷维修,家具陈旧也不同意更换。对待家庭,他以身作则、严慈相济,言传身教,树立优良家风,悉心教育子女做人做事。齐心同志回忆说:“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过的衣服和花布鞋。记得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是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仲勋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习仲勋同志在最后日子里多次对儿女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习仲勋同志一生达观,豪放。齐心同志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句话,还郑重镌刻在陕西富平习仲勋同志的墓碑上。仔细咀嚼这一话语,认真思索习仲勋同志走过的道路,我们不能不由衷地对这位可亲的老人肃然起敬。
精美画卷,生动教材
习仲勋同志的传奇经历、卓越贡献、精神风貌和高尚人格,为编写一本高质量的图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而完整、准确地把习仲勋同志的这一切反映和展示出来,就成为编写习仲勋同志有关图书的一个重要任务。由学习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的《习仲勋画传》,最新颖之处,是采取了“画传”的形式。
首先,《习仲勋画传》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来反映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从2011年开始,主创人员就着手搜集照片,从中遴选出1000多幅。经过精心挑选,最后使用了700多幅。这些照片连贯起来,完整地再现了习仲勋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和活动。既比较全面,又突出重点。不少照片非常珍贵。经过加工,又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和沧桑感。这些照片,犹如历史的广角和特写镜头,把习仲勋同志可敬、可亲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现场的真实感,又有人物的亲切感,更有历史的厚重感。使我们如同在与习仲勋同志交流、谈心,不自觉地沉浸在历史的回眸和沉思之中。
其次,《习仲勋画传》又不仅仅是照片,还配上了文字。这种文字,不是简单的对照片的说明,也不是与照片无关的单纯传记。而是把习仲勋同志的传记作了压缩、提炼和精编,又补充了不少其他材料,形成了30万字的文稿。文字传记与历史照片互相融合,构成一体。在文字中全面介绍习仲勋同志的生平,实际上是对照片作了更加详尽的铺展。图文并茂,使习仲勋同志的形象更加生动,内涵更加饱满,视觉冲击力也大大增加。通过这种形式,将读者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活动融合到一起,不仅使广大读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更能从中得到历史和人格的教益。
再次,在编辑设计上,《习仲勋画传》也作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全书把文字和照片有机结合加以编排,以文带“画”,以“画”说文,使读者阅读起来倍感轻松、方便。全书的目录标题都比较形象,有助于将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为了帮助读者迅速、准确抓住主题、核心和精彩内容,每一章都安排了一篇概述,每一节又有一段导语,每一目的标题下还有一段内容提示。书末配上了习仲勋同志生平年表,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查阅和准确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实。为了保证质量,出版社还聘请专家润色文字,改进版式设计,进行多遍审校。根据不同的读者和需要,《习仲勋画传》分别出版了8开精装本和16开普及本。所有这些技术措施,都为表达和反映主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编好《习仲勋画传》,各方领导和编创人员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宣部领导始终关心和支持这一选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学习出版社做了大量组织工作,解决了很多问题。编创人员广泛搜集资料,精心写作文稿,严格筛选照片。特别是沿着习仲勋同志的足迹,奔赴6省49市120多个地点搜集资料。多次征求习仲勋同志亲属的意见,也征求了许多部门、单位的意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进行了审读。许多地方的党委、政府、党史研究室给予了大力支持。
正是在众多方面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习仲勋画传》无论内容还是编辑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全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历史线索清楚,基本史实准确,评述客观准确,语言朴实流畅,照片选用恰当,装帧设计舒展大气,堪称一部全面反映习仲勋同志生平的鸿篇巨制、精品力作。如同一幅精美的历史画卷,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一个曾经不为很多人熟悉的、一个至爱齐天、大道于怀的习仲勋同志。从这幅画卷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习仲勋同志的奋斗历程、思想脉络和历史贡献,而且看到了他的精神境界、品德胆识和人格风范;不仅看到了习仲勋同志的形象和经历,而且看到了他身处其中、毕生参与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艰难而辉煌的奋斗历程。
习仲勋同志去世已经12年了,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习仲勋画传》的出版再次表明,习仲勋同志的卓越贡献、高尚人格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将继续不断地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力量。(编辑 杨 琳)
(作者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