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会屈从美国放弃核计划吗?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美国一直指责伊朗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实施秘密的核武器发展计划,而伊朗始终否认并声称,建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是自力更生确保核电站的核燃料供应,此核计划是和平利用核能。但美欧对此说法并不买账,相继威胁要对德黑兰挥起制裁的大棒,甚至有媒体称美国正在秘密制订攻打伊朗的计划,随着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加快进行,伊朗核问题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伊朗加紧铀浓缩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已开始核能发展计划,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使伊朗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在俄罗斯的帮助下,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
  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2006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
  
  伊朗核活动触动美国神经
  
  根据西方对伊朗武器项目的最新情报评估称,伊朗已成功地在欧洲采购到了研发一枚核弹所需的先进设备。
  虽然德黑兰新任驻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使苏丹尼耶1月1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表示,伊朗仅仅会进行小规模的铀浓缩试验研究工作。但美国专家警告,伊朗在2006年将拥有1300至1600个离心分离机,这将足够供其进行核燃料生产,然后伊朗将利用大约一年时间进行安装调试工作。“再给它一年时间生产出足够量的高浓缩铀,以及数月时间将高浓缩铀转化成核武器元件,那么伊朗将于2009年制造出第一枚核弹。”
  伊朗的核活动,使美国很是恼火。对此,德国主要媒体就曾纷纷报道称,美国政府可能要对伊朗可疑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并对此向北约盟国发出通报,希望它们对此做好准备。2005年,伊朗新总统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美国大加抨击,继而声称“以色列应该从地图上被抹掉”;在核问题上立场强硬;还不断插手伊拉克事务,断然拒绝美国提出的“希望伊朗参与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邀请。
  伊朗让美国很是没有面子,美国当然不能容忍。2005年12月12日美国中情局局长戈斯访问土耳其时,要求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2006年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这样,美国就可以从这些基地进攻伊朗。
  
  美国早有动武预谋
  
  事实上,早在伊拉克战争前的2003年初,美国就制订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行动计划,代号为“伊朗战区临近”,这个计划甚至包括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进攻伊朗的详细内容。后来,美国利用伊拉克战后获取的情报对这一计划反复进行修正,并为此进行了军事演习。美国空军模拟对伊朗现有防空力量及目标实施打击,海军则对伊朗沿海防御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起草了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演习方案。2004年6月,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命令战略司令部做好全球军事打击计划的准备,其中包括打击伊朗的核设施。根据该计划,在接到总统的命令后,美国轰炸机和导弹在12小时内实施打击行动。从美军目前的评估来看,如果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核打击甚至可能成为其中主要的选择。
  虽然,在过去一年里美国并未对伊朗这个“大不敬”的敌对国家采取军事行动。今年4月底5月初,美国举行了“2006统一寻求”模拟军事指挥部演习,演习的假想双方一个是高加索地区附近、由美国支持的“东南欧洲联邦”,另一个是与俄罗斯南部接壤的、由俄支持的“红色国家”。演习方案中,美国预设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在2004年便出兵占领了这个“红色国家”,多国部队2006年的使命就是大力扶持“东南欧洲联邦”。美国假想的所谓“红色国家”是个伊斯兰国家,有2500年的历史,8200万国民,国土面积大概相当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是重要的产油国之一;它具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并且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足以制造对资源构成威胁并引发许多国家卷入的军事冲突;它是个地区性强国,但在2020年前将成为世界性强国,并妄图消灭该地区由西方支持的非伊斯兰教势力。正如俄罗斯媒体所说,“只要稍有国际政治常识的人,结合以上描述就不难分析,美国虚拟的‘红色国家’就是伊朗”。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演习和训练非常具有针对性,实际上已经到了定期、公开的程度”。
  5月2日,美国“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启程前往海湾。显然,美国对伊朗已经开始了更大的军事威慑行动。一名伊朗军方人士称,按照伊朗的国力,美军至少需动用三个航母战斗群参与对伊朗的一线作战。当前,美国在海湾地区已经部署了“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企业”号航母的到来,大大增强美军在该地区的力量部署。据美国媒体报道,“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已经从2月起就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海外部署,目前到了新加坡的樟宜军港,未来将沿南海向西机动,不排除部署至海湾的可能。如果真是这样,对付伊朗的三个航母战斗群就一应俱全了。从目前的实际部署看,美国空军也已经完成了对伊朗的包围,伊朗周边国家和地区如阿富汗、伊拉克、土耳其、卡塔尔、阿曼和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等均有美军基地。
  与此同时,美国就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问题同盟国的磋商始终没有停止。
  
  伊朗态度丝毫不示弱
  
  面对布什政府的动武准备,似乎伊朗的反应更为强烈。2005年12月初,俄国防部高级官员披露:“伊朗将得到29套‘托尔-M1’防空导弹系统”,这是完全智能化的短程防空导弹系统,可以自动同时跟踪、识别48个空中目标,导航雷达抗干扰能力极强,引进这种武器,将对有可能入侵的美国和以色列的飞机构成重大威胁。
  此外,伊朗与俄罗斯数年前即商讨引进“C300”中程防空导弹的项目。伊朗已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目前,伊朗的“流星3”导弹射程达到1240公里,能够打到以色列及整个中东地区的美军。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阿里·拉里贾尼1月2日在伊朗国家电视台节目中警告说,如果美国或以色列敢对伊朗核设施动手,伊朗将作出“猛烈”反应。“伊朗已经准备好……它们(美国和以色列)如果犯下这样的错误,将遭到猛烈回应,”他说,以色列将“损失惨重”,“因为它是一个在我们射程之内的非常小的国家。我们的准备是一种威慑。”此外,伊朗还以切断海湾地区的石油运输相威胁。
  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国警告“如果伊朗依然我行我素,不听劝告,就不排除武力袭击的可能”的情况下,伊朗的态度始终强硬。目前来看,美国是否最终会选择武力手段,将主要取决于伊朗能否做出妥协和让步。
  
  伊朗何以成为美国眼中钉
  伊朗核危机直接引发了美伊矛盾和冲突,其实,“伊朗问题”的存在才是美国最大的隐忧,美国对伊朗的心态历来是必予除之而后快。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就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美国对伊朗的称呼从“问题国家”到“无赖国家”再到“邪恶轴心”,每个称呼变化的背后都蕴含着伊朗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的演变。到今天,伊朗已经被美国视为心腹大患,成为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的最大障碍。
  2003年,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拔除了萨达姆这个“钉子户”,拆散了中东反美反以“阵线”,在中东地缘战略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建立美国治理下的中东和世界提供了“伊拉克模式”——用外力实现国内政权变更,仁厚实施美国式的民主政治。此后,美国加紧推行其所谓“大中东”计划。美国虽然已在海湾地区事务中具有了相当大的主导权,但并未完全控制这一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伊朗的存在。伊核危机的爆发虽然给美国出了一道难题,但也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彻底解决德黑兰现政权的机会。美国的军事打击准备既有针对伊核问题的现实目标,也有除掉德黑兰现政权的长远考虑。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如果这步棋走好了,则可能盘活整个中东地区的大棋局。当然如果这步棋砸了,美国的中东战略有可能遭遇更大的挫折甚至失败。伊朗核危机就成为美国外交上的一个巨大赌注。
  “伊朗核问题”乃至“伊朗问题”在美国新的安全威胁中是同恐怖主义威胁并列的最大现实威胁之一。美国高官曾宣称,防扩散是美国的“最高政策”。美国本来就是认定伊朗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如果它又拥有了核武器,对于美国国家安全来讲无疑于雪上加霜。何况,许多美国人认为,如果伊朗掌握了核武器,那么沙特阿拉伯、埃及等一些阿拉伯国家必然起而仿效,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那时核不扩散体系就会轰然崩塌,那是美国的梦。因此在许多美国人看来,伊朗核问题是比朝核问题更危险的事情。尽管布什的民意支持率下降,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洛杉时报》和彭博新闻社联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如果伊朗继续生产能够用于核武器的原料,57%的美国受访者支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目前,美国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有三条路可选择:一是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二是进行军事打击;三是采取演变方式,从内部颠覆伊朗政权。无论哪种选择,对美国来说都相当困难,都要冒某种风险。经济制裁的风险虽然相对较小,但效果也值得怀疑;颠覆政权虽然能“一劳永逸”,但在近几年几乎不大可能;军事打击的风险确实很大,特别是后果难料,但它却是在三种选择中相对较为现实可靠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可能解决伊核问题,还有可能解决“伊朗问题”,达到改变德黑兰现政权的目的,风险和效益成正比。
  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对美国来说也是艰难的选择,是最终和不得已的手段,但也不能低估美国的战略决心,最终是否使用武力,主要不取决于盟国的支持或伊朗的威胁和恐吓,甚至主要不取决于军事打击可能给美国带来怎样复杂局面,而是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外交努力的结果,即伊朗最终是否妥协和让步。否则,美伊之战难以避免。加之布什本人在战略上的冒险性、进攻性特征以及他也非常希望自己在第二任期结束前留下可圈可点的政治遗产。所以,布什借伊核问题最终做一番“谢幕表演”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让步等待伊朗回应
  
  近期,伊朗的核问题重新成为焦点。从5月3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就伊朗核问题发表声明,表示如果伊朗终止铀浓缩计划,美国将参加由欧洲几个大国主导的与伊朗的核谈判。这一表态被视为美国政府自1980年和伊朗断交以来的重要政策变化,但伊朗的回应仍然是已经作好了与美国谈判的准备,但不会停止浓缩铀活动。既使在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再警告下,伊朗仍未有妥协的迹象。
  6月1日晚,俄、中、美、英、法、德六国外长就伊朗核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商讨,陷入僵局的伊朗核问题重现一缕希望。俄、中、德等一直呼吁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分歧,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终于意识到谈判解决的不可替代性。当晚六国外长达成共识,在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的前提下,向伊朗提供一项具有吸引力的方案作为欧盟与伊朗恢复谈判的基础,同时推迟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采取行动。
  按此前的路径,这一问题要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要么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表决,无论哪一种方式,实际上都有置伊朗于被动受审的意味,这也恰恰成为伊朗拒不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在德国率先提出六方会谈形式,更好地兼顾了各方的利益和感受,形成了更灵活有效的磋商解决机制。
  在六国外长1日提出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计划后,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日指出,西方强权不能剥夺伊朗利用核的权利。伊朗颇有影响力的宗教人士艾哈迈德·哈塔米2日也表示,伊朗不会因为西方国家施加的压力而放弃核计划。这表明,美伊两国20多年来的敌视与隔阂,并不会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美国国务卿赖斯4日警告伊朗应尽快对六国达成的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作出回应,停止进行铀浓缩活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4日警告说,如果伊朗遭到美国攻击,海湾地区的石油运输将被切断,伊朗不会在“威胁和贿赂”下放弃核权利,也不会寻求发展核武器,因为发展核武器有悖伊斯兰教义。
  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于当地时间5日晚携六国外长会议关于解决伊朗问题的新方案飞抵德黑兰。不愿公开姓名的西方外交官5日透露说,在欧盟提交给伊朗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中,美国方面提出了一些更为优厚的待遇,如解除美国对伊朗的部分贸易制裁,包括向伊朗出售农业技术以及商业飞机等,以争取伊朗承诺永久放弃铀浓缩活动。而且据美国《纽约时报》6日透露,美欧在新方案中重申伊朗可以拥有民用核计划、支持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可以向伊朗出售波音和空中客车民用飞机的零部件等。甚至在解决方案中提出,如果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美国愿意向伊朗提供核技术。与此同时,伊朗将获准继续铀转化过程。
  由此看来,美欧此前一直强调伊朗不能在本国进行铀浓缩活动而现在的立场发生重大转变。 但是美国的让步似乎还不能完全打动伊朗的心。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6日在德黑兰表示,六国外长会议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包含“积极措施”。伊朗总统内贾德8日宣称,德黑兰方面做好了就核问题同西方谈判的准备。他同时指出,在这个问题上,伊朗已经“占有了先机”。内贾德强调,提炼浓缩铀是伊朗“不可侵犯的权利”。言外之意,德黑兰并不会停止此类活动。而且这位领导人也拒绝宣布伊朗是否将接受西方就解决核问题拿出的一揽子“经济政治奖励”方案。
  伊朗迟迟不作正面答复,使急性子的美国有点沉不住气了。9日,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呼吁伊朗接受有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强调美国给伊朗的时间是有限的“几周而不是几个月”。如果伊朗拒不中止铀浓缩活动,那么联合国安理会将对其采取制裁行动。在美国的一再呼吁下,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阿里·拉里贾尼11日说,六国就伊朗核问题提出的一揽子方案中有“问题”,也有“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当天也表示,伊朗认为该方案部分内容“可以接受”,但其他一些内容应该取消。而对于美国所谓的“数周内”作出答复的最后时限,伊朗表示不会接受此限制,也不会刻意拖延向六国作出答复。伊朗将会就方案做出回应,并将提出自己的方案。
  目前看来,伊朗的态度还是不明朗的,未来数周,伊朗核问题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还需要时间去说明,所有关注伊朗核问题的人士都将拭目以待。至少,从目前伊朗反应来看,他们是不会放弃铀浓缩的。
  
  伊朗不会轻易放弃铀浓缩
  
  目前,有关各方不再坚持要德黑兰“长期放弃浓缩铀项目”,转而要求伊朗就核问题同其他国家谈判期间“暂停浓缩铀活动”。如果各方能通过谈判和讨价还价达成共识,那么今后伊朗仍然可以继续开展有限度的浓缩铀提炼工作。
  在六国积极就伊朗核问题进行活动的同时,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不仅没有放慢脚步,反而更加加紧进行。据日本共同社6月9日从维也纳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巴拉迪8日向该机构理事会提交了一份报告,确认在6月6日索拉纳在德黑兰向伊朗转交一揽子方案的同时,伊朗重启164台离心分离机的装料程序,恢复了浓缩活动。
  虽然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及德国等六国已向伊朗方面转交了以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为前提的“一揽子方案”,但伊朗并不打算放弃继续进行铀浓缩的计划。此报告也证实了这一情况。
  伊朗一再指出,自己只有掌握浓缩铀提炼技术,才能为核电站的反应堆提供必需的燃料。尽管如此,美国依然强烈质疑德黑兰积极开展浓缩铀提炼工作的动机,认为伊朗一旦掌握了浓缩铀技术,一定会用来制造核武器。对此,西方国家认为,可以通过向伊朗提供核反应堆以及燃料的方式,劝说对手彻底停止浓缩铀提炼工作。不过,在这个目标很难实现的情况下,美欧双方“退而求其次”,提出在允许伊朗生产专用核电站使用的低浓缩铀,同时对其加强核查,严防此类技术被转成“军用”。欧盟方面表示,希望伊朗政府能够在“数周”之内就上述方案做出答复。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伊朗不可能放弃已具有雏形的浓缩铀提炼技术。
  据悉,核电站使用的浓缩铀纯度仅为3.6%,而制造原子弹则需要纯度90%以上的超级浓缩铀。目前,伊朗的浓缩铀技术已经达到了第一步,并且在积极开展下一阶段研究的准备工作。
  专家指出,美欧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底线依然是坚决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但可以通过让该国“象征性”地保持浓缩铀提炼技术。毕竟,区区164台离心机即便是昼夜不停的运转,也根本无法生产出加工制造原子弹所必需的超级浓缩铀来。但是,这种做法部分满足了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所需要的合法权利。
  
  美欧曾支持伊朗核计划
  
  有趣的是,现在为伊朗核问题剑拔弩张的美欧各国,50年前却曾秘密支持过伊朗前国王巴列维的核计划。1953年8月伊朗国王巴列维与首相摩萨台彻底闹崩,巴列维决定换掉不听话的首相,可没想到摩萨台得到了伊朗人民的广泛支持,巴列维的计划惨遭失败。
  就在他陷入绝望时,忠于巴列维的军队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于8月19日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政权。这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策划的政变让巴列维对美国感恩戴德。
  二战结束时,因为美国的压力,苏联才未能割占伊朗的北部领土,使巴列维保全了伊朗的领土完整。冷战开始后,美国又加大了对伊朗的支持,先后向伊朗提供了2.5亿美元的援助,缓解了伊朗政府的财政危机。与此同时,美国还开始大力扶持伊朗发展军事力量。
  拥有核武器是巴列维国王很久以来的梦想,他要将伊朗建设成继美、苏、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强国,于是,巴列维铁了心要让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最初,巴列维曾考虑过苏联,苏联也承诺帮助伊朗修建核反应堆,并提供浓缩铀。但随着苏联的势力逐步从伊朗退出,其承诺也就无法兑现了。但巴列维很快就看到了新的希望——美国。美国也想借提供核技术的机会,进一步控制巴列维。1957年,经过几轮谈判,巴列维国王亲自与美国签署了协议,美国同意向伊朗提供核技术。
  然而伊朗的核计划进展并不顺利,但巴列维并没有灰心,他多次在伊朗顶尖核科学家马赫维的陪同下视察核研究机构,给科研人员打气,并不断催促美国加速提供核援助。1967年,美国人的承诺终于兑现了,在德黑兰市中心的德黑兰大学旁边一座小型核反应堆悄悄建立。负责反应堆建设的是伊朗原子能机构研究中心。巴列维指示该中心,加快核武器研制的进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加快核建设步伐,巴列维秘密派遣大量研究人员到西欧国家寻求先进核技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核工业。在美国人的带头下,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法国也开始主动向伊朗提供核技术援助。1974年,西德的电站联盟公司与伊朗签署合同,在波斯湾北岸的布什尔动工建造两座130万千瓦的反应堆。到1979年1月巴列维被迫出走之前,伊朗已从美国购得核反应堆8座,从法国购得5座,西德建设的2座核反应堆也已大部完工。有了美欧的支持,巴列维要将伊朗建成核武大国的信心十足,但是1978年底,巴列维的错误经济政策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巴列维被迫出逃海外。2月,宗教领袖霍梅尼抓住机会发动政变,创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80年7月27日,61岁的巴列维带着自己的核武梦客死于埃及首都开罗。
  霍梅尼正式接管伊朗政权后,美国曾试图拉拢伊朗新政权。但在霍梅尼的眼中,美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邪恶超级大国,是穆斯林最大的敌人。伊朗新政权的彻底反美,使美国政策改变,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成为当务之急。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先拥有核武器,从而取得战略上的优势,于是互将对方的核设施作为最重要的打击目标。1980年9月,伊朗空袭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而伊拉克则在1984—1988年间7次轰炸了伊朗的核设施,巴列维留下来的核武计划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责任编辑 魏敏)
其他文献
浙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改革开放的的大潮中,不断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和浙江特点的“三农”发展成功经验。浙江的“三农”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据有关部门统计,浙江省在“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度”、“乡镇企业”及“农民平均收入”这三项指标在全国省区排名中均为第一。浙江的“三农”工作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为了究其原因记者日前采访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三农” 权威学者顾益康。      
期刊
围绕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周围的一干高官近臣中,人称“北方鲨鱼”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尤其引人注目。身为俄罗斯首位文职国防部长,他不仅牢牢掌握着这一传统军事大国的防务大印,更因其特殊背景被媒体称为普京总统最亲密的战友。随着2008年总统选举的临近,伊万诺夫能否再上层楼成为俄罗斯的热门话题。    爱好航海的少年     伊万诺夫于1953年1月31日出生在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
期刊
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重大战略转移决策。并将“全面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作为安徽崛起的必由之路,明确要求马鞍山在内的沿江四市作为第一方阵,在安徽率先崛起。    马鞍山是皖江经济带的“龙头”。地处安徽的“东大门”,人口总量较少,但大多数经济总量指标却处在全省前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外贸出口总额均为第一。我
期刊
提到吉林,有“千年积雪成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美誉的长白山必然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在这座连绵起伏的关东第一山的山脚下,如今,一颗耀眼的明珠正冉冉升起,它就是柳河县。  一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历史长河在这里留下许多厚重的积淀,唐朝名将罗通征战的故事至今流传,由此而得名的罗通山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一片有着革命传统的英雄土地,山山水水曾印着杨靖宇等抗日名将闪光的足迹,解放战争
期刊
赵道真,1952年生于山东临沂,当代著名画家,笔名走峭,艺名蒙山居士、峭幽斋主。艺术大师何海霞的关门弟子。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评论其作品气势浑厚,贴近生活;画风饱满,元气淋漓;云气飘荡,动感丰富;山色苍茫,石壁嶙峋;动静相渗,气势庞大;群山丛生,瀑泉流泻;充实而不迫塞。赵道真山水画在传统上创新,在技法上掺以素描、摄影、立体、明暗、冷暖等色调深入大自然,博采广收宇宙间的万象融入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
期刊
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18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
期刊
张大千《飞霞万里》820万元成交价拍出    北京嘉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经过数月精心准备,多次预展,6月18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成功举行本年度的第二次大型拍卖会,当日收槌的总成交额达9188万元。谈到此次拍卖会的成功,嘉宝公司董事长乔东方这样分析说,从嘉宝此次拍卖所反映的市场风向看,中国油画和玉器、牙雕等古玩风头正劲,中国书画精品依然具有保值增值的潜力,而瓷器中的清代康熙青花三兽长颈瓶和乾隆青花将军盖
期刊
陆天龙(Some)  联搜国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联搜国际(北京)广告有限公司  经营副总、《商告》杂志执行主编      根据中国商业杂志目前的发展形势分析,2006年中国杂志业的发展存在着以下七个必然性趋势:    趋势一:传媒产业结构调整愈加合理,行业效益稳步增长。   2006年,我国广告业总产量将有大幅增长,价格窄幅波动,市场正进一步走向品牌系列化。预计未来几年内,杂志需求总量将以年
期刊
编者按:一个时期以来,行业收入差距、特别是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的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特别是某些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比较突出。前些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说,当前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
期刊
二十年代,全球商人都去上海滩淘金,因为那里遍地都是黄金  二十一世纪,全球商人都在互联网淘金,因为那里是遍地都充满商机  二十一世纪,全球五百强企业在中国没有分部的屈指可数,因为那里有无限的市场      互联网是创造财富神话、奇迹的温床,作为新生的第四媒体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您肯定也体会的到,网易的丁磊、QQ的马化腾、搜狐的张朝阳、阿里巴巴的马云、盛大的陈天桥、百度的李彦宏……这些30多岁就成为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