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世界上有个数学公式能指导你怎么寻找灵魂伴侣,你会乖乖按照理论做吗?英国一名数学家就研究出“恋爱方程式”,帮助单身男女找寻另一半。《爱的数学》(The Mathematics of Love)一书作者汉娜·佛莱(Hannah Fry)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应用数学讲师。她提出:你不会和你交往的第一个他或她最终走到一起,第二个,第三个,也不会。你的另一半要在你结识一生中37%的潜在伴侣之后,才会出现。
28万分之一的机率
在《为什么我没有女朋友》(why I don’t have agirlfriend)文章中,作者彼得·巴科斯(Peter Backus)想计算出找到他自己真爱的机率,他就列出条件:单身、住在英国、一定的年龄范围、大学学历、外表还不赖、跟他相处甚欢……
结果他算出来的机率是:全英国跟他相配的女生只有26位。换句话说,彼得想在特定晚上碰见这26位女性其中一位的机率,只有285,000分之1。
躁进冷淡都不妙
知名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ien)曾说过,一个女人要是27岁还没结婚,她等于是失去了感情能力……先不管这句话对不对,但说到成功的感情关系时,并不是说一碰上对你有兴趣的人就黏上去就好,但也不是说完全把感情事抛到脑后不管也没关系,因为约会找对象这件事情有它的限制性一你一旦决定对象后,就不能改变心意回头了。
所以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到底要跟多少个人约过会,才能找到另一半?
找到另一半都要冒点风险。
最佳理论
其实,有个数学公式叫做“最佳停损点理论”(The optimalstopping theory,亦称最佳停止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告诉你在什么时间点能找到最佳另一半。
前37%都别认真
先来假设一下:你是个从15岁时开始约会找对象、然后在35岁时想要找个伴定下来的人,规则是你不能先知道接下来要约会的对象有哪些,你也不能改变心意回头去找那些你放弃约会的人。
所以呢,就这个理论上来说,在你15到35岁这段期间,前37%的时间,你不管碰上谁都不要当成认真的结婚对象,然后一过了这段时期,接下来出现的人就会是比你之前碰到过的人还好的对象。
其他地方也适用
这个理论出来之后,就有人拿到自然界去检查,举例来说,在鱼类的交配季节来临时,它们会不理前37%时期碰上的公鱼,然后一过了这段期间,接下来碰到的第一只公鱼通常是更强壮且具有繁殖力的。
这个理论也可以拿到租屋或买房上来看,举例来说,如果你计划花3个月时间来找房子,你在第一个月(或是找房时间的前30%)可以来感受一下房市的气氛、看看各式各样的房型,然后一过了这个时期后,出现的第一间房就会是你最佳的房子选择。
别忘记风险
但是呢,这个理论有个风险,就是它不保证你真的可以找到完美的对象。
可能的情况是,你真的很不幸地在约会期间的前37%时期错过你的理想对象,理论就会很悲伤地告诉你:你要就此孤独、或是在一群猫的围绕下度过余生。
另种情况是,你很有可能会在找对象的前37%时期都碰上超无聊的人,然后接下来出现的对象大概也就比前几个好一点点,但如果你就这么按照理論跟这个人结婚的话,你就等于是进入一段不怎么美好的关系里。
你的命定另一半是……?
最后,还是别那么悲观,因为从数学统计上来说,如果每个人都照这个最佳停损点理论来走的话,大概是每3个人就有1个人可以找到相当完美的另一半。
回顾这项公式,算出最佳另一半的方式就是:设定你找伴的区间,然后这段区间的前37%时间中碰到的人,就是你不用太认真的对象,然后一过了这段区间后,第一个出现的人就是你最佳的伴侣。
所以,算出你要跟几个人约会才能找到命定另一半了吗?
28万分之一的机率
在《为什么我没有女朋友》(why I don’t have agirlfriend)文章中,作者彼得·巴科斯(Peter Backus)想计算出找到他自己真爱的机率,他就列出条件:单身、住在英国、一定的年龄范围、大学学历、外表还不赖、跟他相处甚欢……
结果他算出来的机率是:全英国跟他相配的女生只有26位。换句话说,彼得想在特定晚上碰见这26位女性其中一位的机率,只有285,000分之1。
躁进冷淡都不妙
知名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ien)曾说过,一个女人要是27岁还没结婚,她等于是失去了感情能力……先不管这句话对不对,但说到成功的感情关系时,并不是说一碰上对你有兴趣的人就黏上去就好,但也不是说完全把感情事抛到脑后不管也没关系,因为约会找对象这件事情有它的限制性一你一旦决定对象后,就不能改变心意回头了。
所以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到底要跟多少个人约过会,才能找到另一半?
找到另一半都要冒点风险。
最佳理论
其实,有个数学公式叫做“最佳停损点理论”(The optimalstopping theory,亦称最佳停止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告诉你在什么时间点能找到最佳另一半。
前37%都别认真
先来假设一下:你是个从15岁时开始约会找对象、然后在35岁时想要找个伴定下来的人,规则是你不能先知道接下来要约会的对象有哪些,你也不能改变心意回头去找那些你放弃约会的人。
所以呢,就这个理论上来说,在你15到35岁这段期间,前37%的时间,你不管碰上谁都不要当成认真的结婚对象,然后一过了这段时期,接下来出现的人就会是比你之前碰到过的人还好的对象。
其他地方也适用
这个理论出来之后,就有人拿到自然界去检查,举例来说,在鱼类的交配季节来临时,它们会不理前37%时期碰上的公鱼,然后一过了这段期间,接下来碰到的第一只公鱼通常是更强壮且具有繁殖力的。
这个理论也可以拿到租屋或买房上来看,举例来说,如果你计划花3个月时间来找房子,你在第一个月(或是找房时间的前30%)可以来感受一下房市的气氛、看看各式各样的房型,然后一过了这个时期后,出现的第一间房就会是你最佳的房子选择。
别忘记风险
但是呢,这个理论有个风险,就是它不保证你真的可以找到完美的对象。
可能的情况是,你真的很不幸地在约会期间的前37%时期错过你的理想对象,理论就会很悲伤地告诉你:你要就此孤独、或是在一群猫的围绕下度过余生。
另种情况是,你很有可能会在找对象的前37%时期都碰上超无聊的人,然后接下来出现的对象大概也就比前几个好一点点,但如果你就这么按照理論跟这个人结婚的话,你就等于是进入一段不怎么美好的关系里。
你的命定另一半是……?
最后,还是别那么悲观,因为从数学统计上来说,如果每个人都照这个最佳停损点理论来走的话,大概是每3个人就有1个人可以找到相当完美的另一半。
回顾这项公式,算出最佳另一半的方式就是:设定你找伴的区间,然后这段区间的前37%时间中碰到的人,就是你不用太认真的对象,然后一过了这段区间后,第一个出现的人就是你最佳的伴侣。
所以,算出你要跟几个人约会才能找到命定另一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