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家具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据文字可考和形象可证,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它们和人类朝夕相处,是华夏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与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至明清时期,家具已发展为具有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它们不但为华夏子孙所珍视,而且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亦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从唐五代使用垂足式高型家具始,经宋元两代高度发展,至明清时期中国已形成了传统家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加上明初手工艺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使家具艺术发展到了成熟时期。其中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其次为紫檀、楠木、铁梨木、鸡翅木、榉木等。
而清式家具以紫檀木为主,次为黄花梨木、花梨木、酸枝木等。
黄花梨又名花梨、花黎、花黎母、花狸,以及降香、降香檀、降真香、花榈、榈木、香枝木、香红木。它产于中国的海南岛,其新切面紫红色或深红色,也有的呈黄色或金黄色,生长年轮明显,新切面气味浓郁,久则微香。黄花梨纹理斜或交错,活节处常带有变化多端的“鬼脸”。形成于明晚期至清前期的明式家具,之所以能达到中国古典家具的高峰,和采用坚硬致密、色泽幽雅、花纹华美的珍贵黄花梨木材,关系绝对密不可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清两代家具甚为丰富,蔚为大观,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其中明代家具三百余件,清代家具品种则一应俱全,其质地就包括不少的黄花梨“国宝”。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具有“皇苑天工”的特点以外,还有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尤见“简约隽永”之美。今笔者精选其代表性藏品若干,与读者共赏。
明代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图1)
高227厘米,纵187.5厘米,横247.5厘米。
此床由床屉、床围、立柱、月洞门、倒挂牙子及床顶等多件组成。各结合部位均用活榫,便于分解组合。床身正面装椭圆形门罩,民间常称此为月亮门。床围以三部分组成,均为雕如意云头纹加十字形构件攒成透棂。床面为棕屉,上附花眼藤席。床面下高束腰,周围用竹节形矮佬界出16格,格内镶板,并浮雕花鸟蔬果,图案无一相同。束腰下承托腮。四面牙板与腿足成壶门形。牙子边缘起线,对称浮雕螭纹及卷草纹。四腿三弯式,云纹足。其为典型的苏州地区制品。
明代黄花梨卷草纹罗汉床(图2)
高88厘米,长218厘米,宽100厘米。
此床围为三屏式,每面均装壶门圈口。藤心床面。壶门牙上雕卷草纹。三弯腿,涡纹足。腿、足上亦雕卷草纹。其造型简练舒展,尤其是壶门圈口围子,通透中显出几分轻便灵秀,具有空灵韵味,为明式风格的典型作品。
清代黄花梨云纹脚踏(图3)
高11厘米,长84.5厘米,宽27厘米。
脚踏通体黄花梨木所制。踏面四边打槽装板,有束腰,束腰下雕洼堂肚,洼堂肚上雕卷云纹,直腿,雕回纹足。此脚踏是典型的清式做法。
清初黄花梨罗锅枨加矮老方凳(图4)
高44.5厘米,长43厘米,宽43厘米。
座面四角攒边框,镶席心。四腿外圆内方,带侧脚,腿间安罗锅枨加矮老。通体光素,体现了明式家具简洁明快的特点。
清中期黄花梨玉璧纹圆凳(图5)
高45厘米,面积36厘米。
凳面圆形,有高束腰,雕六个长方形卷珠纹开光,束腰下有托腮,牙条浮雕海棠式珠花,鼓腿膨牙,腿上下两端雕勾云纹玉璧,璧中心雕花朵纹,腿中心浮雕海棠式珠花,下承须弥式底座。
清中期黄花梨拐子纹挂椅(图6)
高121厘米,长56厘米,宽44厘米。
卷云纹搭脑,两端出头,靠背板与立柱均作弯曲状,背板浮雕拐子纹,背板上端安角牙,立柱与搭脑相接处有倒挂牙,立柱与座面相交处有座牙,管脚枨采用“步步高”手法。其搭脑处因为形似南方家居墙上用来悬挂灯盏的灯架,故名“灯挂椅”。
明代黄花梨南官帽椅(图7)
高105厘米,长65厘米,宽49.5厘米。
椅靠背方直,搭脑凸起,搭脑两侧和扶手前部饰花角牙。背板下部有凸字形亮脚,座面下施方形券口牙。方腿直脚,步步高脚枨。
明代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图8)
高88厘米,长61厘米,宽46厘米。
椅靠背镶板透雕六螭捧寿纹,下以圆形螭纹卡子花支垫。扶手横梁下装壶门牙,浮雕螭纹。藤心座面,下装券口牙子,浮雕螭纹及回纹。圆腿直足,腿间装步步高赶枨。此椅靠背、扶手下壶门牙及座面下券口牙子装饰趣味颇浓,靠背的透雕纹样尤为精细雅致。
明代黄花梨螭纹圈椅(图9)
高100厘米,长61.3厘米,宽49厘米。
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雕如意云头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壶门卷口。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感。圈椅为明代常见椅式,由交椅演变而来。
明代黄花梨交杌(图10)
高55.5厘米,长66厘米,宽29厘米。
交杌杌面用蓝丝绒织成回纹软屉。着地的两根横材底平而宽,可以摆放平稳。凡横材出头处均用鋄金铁叶包裹,并用钉加固。轴钉穿铆处加护眼钱。此交杌为宫廷用具,为皇帝出游时所使用,故制作十分考究。
明代黄花梨交椅(图11)
高104厘米,长69.3厘米,宽47.5厘米。
椅背板微曲,雕如意云头纹。后推弯转处,用角牙填塞支撑,椅面软屉以丝绳编成。下有踏床,既可翻转,亦可卸下。各构件交接处及踏床床面均用铁饰件加固。交椅因其下身椅足呈交叉状而得名。此为明代交椅的典型样式。 明代黄花梨展腿方桌(图12)
高86.5厘米,长100厘米,宽100厘米。
桌面下带束腰,壶门式牙条,牙条与腿足结合处浮雕卷草纹。两侧腿间装双横枨。四腿足展腿式,上端为拱肩三弯腿外翻马蹄,下端为活动式圆形腿,可以拆分。“展腿”是明式家具的常见做法,多可开合,后来演变成为一种装饰手法,采用一木连做,但仍保留两层足的形式。此桌造型大方庄重,线条简练,有装饰但不失其自然。
明代黄花梨嵌石面罗锅枨加矮老条桌(图13)
高88厘米,长126厘米,宽58厘米。
桌面攒框镶大理石心,带束腰。四腿间安曲尺横枨,枨上置矮老。拱肩直腿,足端削成内翻马蹄。
清代黄花梨漆面卷云纹平头案(图14)
高87厘米,长144厘米,宽47厘米。
案面四边攒框,面心髹黑漆,面下牙头雕卷云纹,为格肩榫结构。直腿外侧中心起双阳线,侧面两腿间安有横枨,平底足,下承雕卷云纹须弥式底座托泥。
明末清初黄花梨螭纹翘头案 (图15)
高86厘米,长147.5厘米,宽44厘米。
案面攒框镶板心,两端安装外卷翘头,面沿打洼。牙条与雕有象鼻纹的牙头木连作,并在牙子的边沿起阳线,两端连接牙堵。案腿上部打槽,夹着牙头与案面结合,这种结构称之为夹头榫结构。四腿素混面,两侧腿间镶有鱼肚形绦环板,开光处镶透雕双螭,大螭在上,小螭在下,寓意“教子升天”。足下带托泥。
清代黄花梨回纹香几(图16)
高92厘米,面径33厘米。
炉形,面沿起四层细线,上下两层高束腰,每面中心皆凸起透雕勾莲纹,两侧透雕回纹,并且上下托腮。两层之间向外拱出四根边框,下层束腰下的牙条与腿面起八条阳线,自拱肩处向上至足部外撇并逐渐收细。
明代黄花梨螭龙纹炕桌(图17)
高28厘米,长82厘米,宽52厘米。
桌面外冰盘沿,束腰打洼。牙板满雕纹饰,中间为宝相花纹,两边螭龙纹,边起阳线与腿外侧相连。彭腿彭牙,腿牙从挂肩榫相交,腿肩处雕如意云头纹,内翻珠式足。
清早期黄花梨嵌螺钿夔龙纹炕案(图18)
高28厘米,长91.5厘米,宽60.5厘米。
案面平头,长方形,上用紫檀木片镶成珠花、岔角及开光,正中为嵌色石螺钿螭纹、花朵纹, 边勾涡旋纹加紫色石圆珠。桌面边沿、四角镶紫檀开光,分别嵌饰螺钿色石勾莲纹和飞鹤、彩云。面下雕螭纹花牙、沿板,直腿上嵌螺钿螭纹,两侧腿间有镂空螭纹沿板。四腿缩进安装,雕云头形足。
清代黄花梨亮格柜(图19)
高204厘米,长92厘米,宽59.5厘米。
上层格正面及左右开敞,装三面券口牙子,雕双螭纹、 回纹,边起阳线,券口下透雕螭纹、如意云纹栏杆。下部柜门为落堂踩鼓式,有铜合页及面叶。柜下壶门牙雕卷草纹。
明末清初黄花梨百宝嵌职贡图顶箱柜(图20)
高272.5厘米,长187.5厘米,宽72.5厘米。
柜以杂木为骨架,用黄花梨三面包镶。柜分为上下两节,并各装四门,正中可开,两侧可卸,门上装铜合页与铜锁鼻。柜面用各色叶腊石、螺钿等嵌出各种人物、异兽、山石、花木,上层为历史故事画,下层为《蕃人进宝图》,柜肚为《婴戏图》,边框饰螭龙纹。方足铜包脚。此类柜又称顶箱立柜,由底柜与顶柜两部分组成。一般成对摆设,故又称四件柜。此柜为成对柜之一。柜面所嵌饰件高于面板,具有立体感。于黄花梨上作镶嵌装饰,在家具工艺中较为少见。
明代黄花梨联三橱(图21)
高91厘米,长215厘米,宽60.5厘米。
橱为案形结构,橱面两头翘起,面下两端与橱身相连处有花牙。橱面下设三具抽屉,装白铜拉手、插销及锁鼻。抽屉下为柜,对开两扇门,门旁有可装卸的余塞板。四腿外撇,侧脚收分。此橱具有桌案和柜两种功能,既可储物,又可作桌案使用。此联三橱做工精细,为明式家具的标准器。
清代黄花梨嵌玉璧插屏(图22)
高62厘米,长42厘米,宽62厘米。
插屏边座黄花梨木制作,屏心正中嵌玉璧。玉璧中心镶黄花梨木圆形开光,浮雕八卦“乾”字符,周围饰双螭纹。座的披水牙和绦环板均透雕如意云纹,四个站牙雕卷草纹。清乾隆时期制作。
明代黄花梨龙首衣架(图23)
高188厘米,长191.5厘米,宽57厘米。
衣架搭脑两端雕出须发飘动的龙首,中牌子上分段嵌装透雕螭纹绦环板。立柱下端有透雕螭纹站牙抵夹,如意云头式抱鼓墩。中牌子下部和底墩间原有横枨和棂板,现尚存被堵没的榫眼痕迹。各部榫卯均为活榫,可拆装。衣架为卧室家具,脱下的衣物可搭在搭脑和中牌子的横杆上。因古代皆穿长袍,故衣架也做得较高而使衣物不至垂地。此衣架造型简洁明快,合乎实用,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皇家风格。
明代黄花梨龙凤纹五屏式镜台(图24)
高77厘米,长49.5厘米,宽35厘米。
台座以上为五屏风式,屏风脚穿过座面,植插稳固。中扇最高,向左右递减,并依次向前兜转。搭脑挑出,头作龙头或凤头状。台座为柜式,两开门,内设抽屉三具。横枨下有屈形牙板,四腿施双灯草线并凸出座面,与座面望柱相连形成拦板。柱头与腿上端均雕一狮,与柱、腿为一木连作。镜台雕刻的图案以龙、凤、莲、狮纹为主。屏风四边扇全部透雕龙纹、缠枝莲纹等,唯正中一扇用龙凤纹组成圆形图案,外留较宽的板边,不施雕刻,至四角再镂空透雕,运用虚实对比的手法,使透雕部分突出。使用时,有一木架置台座上承接圆镜,镜面斜倚在屏风上,使器物更见和谐。
黄花梨官皮箱(图25)
高38厘米,长37厘米,宽26.5厘米。
箱盖内有一方形浅屉。箱正面为对开门,内分三层,设抽屉五具。箱盖、门上安铜饰件,箱体两侧装铜提手。下有座台,底边为壶门式曲边。此箱为官员出行时盛物之用,明代使用较多。
明晚期黄花梨百宝嵌石榴绶带纹盒(图26)
高15厘米,长27.4厘米,宽16.3厘米。
盒为长方形,两层,有盖。盖、盒衔接处饰以嵌银丝回纹,盖面凸边微隆,上嵌月季、石榴、绶带鸟。以褐色木制树干,染牙为叶,螺钿为花,绿叶、白花相互辉映,生机盎然,花树间一只红喙的绶带鸟立于枝头,寓意“富贵多子”。此器棕红色,以染牙、大漆、螺钿为主料,采用百宝嵌技法制成。盒、屉衔接紧密,图纹端庄典雅,制作技巧高超,木色纹理清晰自然,为木雕百宝嵌中之精品。
以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部分明清时期黄花梨家具,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可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风格特点,而且对研究明清家具的艺术成就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极具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从唐五代使用垂足式高型家具始,经宋元两代高度发展,至明清时期中国已形成了传统家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加上明初手工艺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使家具艺术发展到了成熟时期。其中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其次为紫檀、楠木、铁梨木、鸡翅木、榉木等。
而清式家具以紫檀木为主,次为黄花梨木、花梨木、酸枝木等。
黄花梨又名花梨、花黎、花黎母、花狸,以及降香、降香檀、降真香、花榈、榈木、香枝木、香红木。它产于中国的海南岛,其新切面紫红色或深红色,也有的呈黄色或金黄色,生长年轮明显,新切面气味浓郁,久则微香。黄花梨纹理斜或交错,活节处常带有变化多端的“鬼脸”。形成于明晚期至清前期的明式家具,之所以能达到中国古典家具的高峰,和采用坚硬致密、色泽幽雅、花纹华美的珍贵黄花梨木材,关系绝对密不可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清两代家具甚为丰富,蔚为大观,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其中明代家具三百余件,清代家具品种则一应俱全,其质地就包括不少的黄花梨“国宝”。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具有“皇苑天工”的特点以外,还有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尤见“简约隽永”之美。今笔者精选其代表性藏品若干,与读者共赏。
明代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图1)
高227厘米,纵187.5厘米,横247.5厘米。
此床由床屉、床围、立柱、月洞门、倒挂牙子及床顶等多件组成。各结合部位均用活榫,便于分解组合。床身正面装椭圆形门罩,民间常称此为月亮门。床围以三部分组成,均为雕如意云头纹加十字形构件攒成透棂。床面为棕屉,上附花眼藤席。床面下高束腰,周围用竹节形矮佬界出16格,格内镶板,并浮雕花鸟蔬果,图案无一相同。束腰下承托腮。四面牙板与腿足成壶门形。牙子边缘起线,对称浮雕螭纹及卷草纹。四腿三弯式,云纹足。其为典型的苏州地区制品。
明代黄花梨卷草纹罗汉床(图2)
高88厘米,长218厘米,宽100厘米。
此床围为三屏式,每面均装壶门圈口。藤心床面。壶门牙上雕卷草纹。三弯腿,涡纹足。腿、足上亦雕卷草纹。其造型简练舒展,尤其是壶门圈口围子,通透中显出几分轻便灵秀,具有空灵韵味,为明式风格的典型作品。
清代黄花梨云纹脚踏(图3)
高11厘米,长84.5厘米,宽27厘米。
脚踏通体黄花梨木所制。踏面四边打槽装板,有束腰,束腰下雕洼堂肚,洼堂肚上雕卷云纹,直腿,雕回纹足。此脚踏是典型的清式做法。
清初黄花梨罗锅枨加矮老方凳(图4)
高44.5厘米,长43厘米,宽43厘米。
座面四角攒边框,镶席心。四腿外圆内方,带侧脚,腿间安罗锅枨加矮老。通体光素,体现了明式家具简洁明快的特点。
清中期黄花梨玉璧纹圆凳(图5)
高45厘米,面积36厘米。
凳面圆形,有高束腰,雕六个长方形卷珠纹开光,束腰下有托腮,牙条浮雕海棠式珠花,鼓腿膨牙,腿上下两端雕勾云纹玉璧,璧中心雕花朵纹,腿中心浮雕海棠式珠花,下承须弥式底座。
清中期黄花梨拐子纹挂椅(图6)
高121厘米,长56厘米,宽44厘米。
卷云纹搭脑,两端出头,靠背板与立柱均作弯曲状,背板浮雕拐子纹,背板上端安角牙,立柱与搭脑相接处有倒挂牙,立柱与座面相交处有座牙,管脚枨采用“步步高”手法。其搭脑处因为形似南方家居墙上用来悬挂灯盏的灯架,故名“灯挂椅”。
明代黄花梨南官帽椅(图7)
高105厘米,长65厘米,宽49.5厘米。
椅靠背方直,搭脑凸起,搭脑两侧和扶手前部饰花角牙。背板下部有凸字形亮脚,座面下施方形券口牙。方腿直脚,步步高脚枨。
明代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图8)
高88厘米,长61厘米,宽46厘米。
椅靠背镶板透雕六螭捧寿纹,下以圆形螭纹卡子花支垫。扶手横梁下装壶门牙,浮雕螭纹。藤心座面,下装券口牙子,浮雕螭纹及回纹。圆腿直足,腿间装步步高赶枨。此椅靠背、扶手下壶门牙及座面下券口牙子装饰趣味颇浓,靠背的透雕纹样尤为精细雅致。
明代黄花梨螭纹圈椅(图9)
高100厘米,长61.3厘米,宽49厘米。
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雕如意云头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壶门卷口。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感。圈椅为明代常见椅式,由交椅演变而来。
明代黄花梨交杌(图10)
高55.5厘米,长66厘米,宽29厘米。
交杌杌面用蓝丝绒织成回纹软屉。着地的两根横材底平而宽,可以摆放平稳。凡横材出头处均用鋄金铁叶包裹,并用钉加固。轴钉穿铆处加护眼钱。此交杌为宫廷用具,为皇帝出游时所使用,故制作十分考究。
明代黄花梨交椅(图11)
高104厘米,长69.3厘米,宽47.5厘米。
椅背板微曲,雕如意云头纹。后推弯转处,用角牙填塞支撑,椅面软屉以丝绳编成。下有踏床,既可翻转,亦可卸下。各构件交接处及踏床床面均用铁饰件加固。交椅因其下身椅足呈交叉状而得名。此为明代交椅的典型样式。 明代黄花梨展腿方桌(图12)
高86.5厘米,长100厘米,宽100厘米。
桌面下带束腰,壶门式牙条,牙条与腿足结合处浮雕卷草纹。两侧腿间装双横枨。四腿足展腿式,上端为拱肩三弯腿外翻马蹄,下端为活动式圆形腿,可以拆分。“展腿”是明式家具的常见做法,多可开合,后来演变成为一种装饰手法,采用一木连做,但仍保留两层足的形式。此桌造型大方庄重,线条简练,有装饰但不失其自然。
明代黄花梨嵌石面罗锅枨加矮老条桌(图13)
高88厘米,长126厘米,宽58厘米。
桌面攒框镶大理石心,带束腰。四腿间安曲尺横枨,枨上置矮老。拱肩直腿,足端削成内翻马蹄。
清代黄花梨漆面卷云纹平头案(图14)
高87厘米,长144厘米,宽47厘米。
案面四边攒框,面心髹黑漆,面下牙头雕卷云纹,为格肩榫结构。直腿外侧中心起双阳线,侧面两腿间安有横枨,平底足,下承雕卷云纹须弥式底座托泥。
明末清初黄花梨螭纹翘头案 (图15)
高86厘米,长147.5厘米,宽44厘米。
案面攒框镶板心,两端安装外卷翘头,面沿打洼。牙条与雕有象鼻纹的牙头木连作,并在牙子的边沿起阳线,两端连接牙堵。案腿上部打槽,夹着牙头与案面结合,这种结构称之为夹头榫结构。四腿素混面,两侧腿间镶有鱼肚形绦环板,开光处镶透雕双螭,大螭在上,小螭在下,寓意“教子升天”。足下带托泥。
清代黄花梨回纹香几(图16)
高92厘米,面径33厘米。
炉形,面沿起四层细线,上下两层高束腰,每面中心皆凸起透雕勾莲纹,两侧透雕回纹,并且上下托腮。两层之间向外拱出四根边框,下层束腰下的牙条与腿面起八条阳线,自拱肩处向上至足部外撇并逐渐收细。
明代黄花梨螭龙纹炕桌(图17)
高28厘米,长82厘米,宽52厘米。
桌面外冰盘沿,束腰打洼。牙板满雕纹饰,中间为宝相花纹,两边螭龙纹,边起阳线与腿外侧相连。彭腿彭牙,腿牙从挂肩榫相交,腿肩处雕如意云头纹,内翻珠式足。
清早期黄花梨嵌螺钿夔龙纹炕案(图18)
高28厘米,长91.5厘米,宽60.5厘米。
案面平头,长方形,上用紫檀木片镶成珠花、岔角及开光,正中为嵌色石螺钿螭纹、花朵纹, 边勾涡旋纹加紫色石圆珠。桌面边沿、四角镶紫檀开光,分别嵌饰螺钿色石勾莲纹和飞鹤、彩云。面下雕螭纹花牙、沿板,直腿上嵌螺钿螭纹,两侧腿间有镂空螭纹沿板。四腿缩进安装,雕云头形足。
清代黄花梨亮格柜(图19)
高204厘米,长92厘米,宽59.5厘米。
上层格正面及左右开敞,装三面券口牙子,雕双螭纹、 回纹,边起阳线,券口下透雕螭纹、如意云纹栏杆。下部柜门为落堂踩鼓式,有铜合页及面叶。柜下壶门牙雕卷草纹。
明末清初黄花梨百宝嵌职贡图顶箱柜(图20)
高272.5厘米,长187.5厘米,宽72.5厘米。
柜以杂木为骨架,用黄花梨三面包镶。柜分为上下两节,并各装四门,正中可开,两侧可卸,门上装铜合页与铜锁鼻。柜面用各色叶腊石、螺钿等嵌出各种人物、异兽、山石、花木,上层为历史故事画,下层为《蕃人进宝图》,柜肚为《婴戏图》,边框饰螭龙纹。方足铜包脚。此类柜又称顶箱立柜,由底柜与顶柜两部分组成。一般成对摆设,故又称四件柜。此柜为成对柜之一。柜面所嵌饰件高于面板,具有立体感。于黄花梨上作镶嵌装饰,在家具工艺中较为少见。
明代黄花梨联三橱(图21)
高91厘米,长215厘米,宽60.5厘米。
橱为案形结构,橱面两头翘起,面下两端与橱身相连处有花牙。橱面下设三具抽屉,装白铜拉手、插销及锁鼻。抽屉下为柜,对开两扇门,门旁有可装卸的余塞板。四腿外撇,侧脚收分。此橱具有桌案和柜两种功能,既可储物,又可作桌案使用。此联三橱做工精细,为明式家具的标准器。
清代黄花梨嵌玉璧插屏(图22)
高62厘米,长42厘米,宽62厘米。
插屏边座黄花梨木制作,屏心正中嵌玉璧。玉璧中心镶黄花梨木圆形开光,浮雕八卦“乾”字符,周围饰双螭纹。座的披水牙和绦环板均透雕如意云纹,四个站牙雕卷草纹。清乾隆时期制作。
明代黄花梨龙首衣架(图23)
高188厘米,长191.5厘米,宽57厘米。
衣架搭脑两端雕出须发飘动的龙首,中牌子上分段嵌装透雕螭纹绦环板。立柱下端有透雕螭纹站牙抵夹,如意云头式抱鼓墩。中牌子下部和底墩间原有横枨和棂板,现尚存被堵没的榫眼痕迹。各部榫卯均为活榫,可拆装。衣架为卧室家具,脱下的衣物可搭在搭脑和中牌子的横杆上。因古代皆穿长袍,故衣架也做得较高而使衣物不至垂地。此衣架造型简洁明快,合乎实用,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皇家风格。
明代黄花梨龙凤纹五屏式镜台(图24)
高77厘米,长49.5厘米,宽35厘米。
台座以上为五屏风式,屏风脚穿过座面,植插稳固。中扇最高,向左右递减,并依次向前兜转。搭脑挑出,头作龙头或凤头状。台座为柜式,两开门,内设抽屉三具。横枨下有屈形牙板,四腿施双灯草线并凸出座面,与座面望柱相连形成拦板。柱头与腿上端均雕一狮,与柱、腿为一木连作。镜台雕刻的图案以龙、凤、莲、狮纹为主。屏风四边扇全部透雕龙纹、缠枝莲纹等,唯正中一扇用龙凤纹组成圆形图案,外留较宽的板边,不施雕刻,至四角再镂空透雕,运用虚实对比的手法,使透雕部分突出。使用时,有一木架置台座上承接圆镜,镜面斜倚在屏风上,使器物更见和谐。
黄花梨官皮箱(图25)
高38厘米,长37厘米,宽26.5厘米。
箱盖内有一方形浅屉。箱正面为对开门,内分三层,设抽屉五具。箱盖、门上安铜饰件,箱体两侧装铜提手。下有座台,底边为壶门式曲边。此箱为官员出行时盛物之用,明代使用较多。
明晚期黄花梨百宝嵌石榴绶带纹盒(图26)
高15厘米,长27.4厘米,宽16.3厘米。
盒为长方形,两层,有盖。盖、盒衔接处饰以嵌银丝回纹,盖面凸边微隆,上嵌月季、石榴、绶带鸟。以褐色木制树干,染牙为叶,螺钿为花,绿叶、白花相互辉映,生机盎然,花树间一只红喙的绶带鸟立于枝头,寓意“富贵多子”。此器棕红色,以染牙、大漆、螺钿为主料,采用百宝嵌技法制成。盒、屉衔接紧密,图纹端庄典雅,制作技巧高超,木色纹理清晰自然,为木雕百宝嵌中之精品。
以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部分明清时期黄花梨家具,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可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风格特点,而且对研究明清家具的艺术成就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极具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