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机床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数控机床的日益普及,对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和刚度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在机床的维修和改造方面,对机床主轴轴承进行合理调整和改造,提高机床主轴运转精度,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该文对机床的制造和维修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机床 主轴 回转精度 轴承 精度 刚度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399-02
前言
金屬机床加工工件时,由于种种原因,总会产生加工误差,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严重的将造成工件报废。产生加工误差的因素很多,比如刀具、夹具的误差、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测量和调整误差等等。但就整个机床而言,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主要表现在机床主轴、导轨、传动系统以及机床的磨损等,其中以机床主轴精度误差影响最大。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方法很多,本文从提高机床主轴轴承的精度和刚度的角度出发,谈谈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具体措施。
1 提高主轴轴承的精度和刚度
机床主轴所用的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从旋转精度来看,两大类轴承都能满足要求,但其性能指标相比,滚动轴承优于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的优点是:(1)滚动轴承能在转速和载荷变化很大的条件下稳定地工作。(2)滚动轴承能在无间隙,甚至在预紧(有一定的过盈量)的条件下工作。(3)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小,有利于减少发热。(4)滚动轴承润滑容易,可以用脂,一次装填一直到修理时才换脂。如果用油润滑,单位时间所需的油量也远比滑动轴承小。滚动轴承的缺点是:(1)滚动体的数量有限,所以滚动轴承在旋转中的径向刚度是变化的,这是引起振动的原因之一。(2)滚动轴承的阻尼较低。(3)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比滑动轴大。
在一般情况下机床应尽量采用滚动轴承,特别是大多数立式主轴,用滚动轴承可以采用脂润滑以避免漏油。只有当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小,主轴又是水平的机床,如外圆磨床、平面磨床、高精度车床等才用滑动轴承。轴承的精度和刚度直接影响主轴的回转精度,以下分别说明。
虽然滚动轴承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在机械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又必须采用滑动轴承,这是因为滑动轴承具有一些滚动轴承不能替代的特点。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装拆方便;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吸振性能,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寿命长。其主要缺点是:维护复杂,润滑条件要求高,当轴承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摩擦磨损较严重。
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和轴瓦组成,按所受载荷的方向主要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又称向心滑动轴承)、推力滑动轴承和径向推力滑动轴承;按润滑状态分为液体润滑轴承、气体润滑轴承、混合润滑轴承、固体润滑轴承和无润滑轴承;按承载方法分为润滑模承载、直接接触承载和其他承载滑动轴承。轴瓦是滑动轴承的主要零件,设计轴承时,除了选择合适的轴瓦材料以外,还应该合理地设计轴瓦结构,否则会影响滑动轴承的工作性能。
普通滑动轴承由于自身结构的因素,在生产中易于出现油膜刚度低、精度保持期短、维修困难、加工表面粗糙度高、振纹明显等。实践证明,将主轴滑动轴承选择为液体磨擦滑动轴承时,有较高的精度、刚度,加工质量及生产率均能得到提高。
2 轴承精度应与轴颈的精度、轴承座孔精度相适应
2.1 提高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是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重要措施
主轴的回转精度,指的是主轴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的条件下,主轴安装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和轴向跳动。主轴回转精度取决于各主要部件,如主轴、轴承、壳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工作转速下旋转的精度还决定于主轴的转速、轴承的设计和性能,润滑剂和主轴组件的平衡。主轴的回转精度不仅与轴承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且与主轴组件的精度、装配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与轴承的精度应互相适应。实践证明,选用“P5”级、“P4”级轴承时,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不低于IT6或IT5级;选用“P6”级轴承时,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不低于IT7或IT6级。
轴承座孔和轴颈配合的松紧程度也影响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配合紧些,可以提高主轴部件的接触刚度,从而提高主轴精度和抗振性;但过紧,轴承内圈会胀大,外圈缩小,轴承的正常间隙发生改变,降低轴承回转精度,引起发热,不仅影响轴承的寿命,还给装配工作带来难度。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一般轴承座孔与外圈的配合比轴颈与内圈的配合低一级。
当然,为保证主轴回转精度,轴承座孔的表面质量也很重要,如果粗糙度偏高,在装配和拆卸时,表面微小的凸起受压也要产生塑性变形,使轴承座孔变形,形状误差增大,配合精度降低,接触精度下降。因此,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应与所选用的轴承精度相适应。一般要求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应比轴承外圈的表粗糙度高一级,例如C、D、E级精度的轴承外圈,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则轴承座孔表面的粗糙度应定为Ra0.8μm。
2.2 正确选择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可显著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选择轴承类型和尺寸(型号)是保证轴承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在轴承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轴承和其他相关零件的关系,也就是要解决轴承的轴向位置固定,与其他零件的配合、调整、装拆、润滑与密封等一系列问题。
2.2.1 单个轴承的轴向固定
图1所示为轴承内圈轴向固定的常用方法:图1a是利用轴肩作单向固定,能承受较大的单向轴向力;图1b是利用轴肩和弹性挡圈作双向固定,挡圈能承受较小的轴向力;图1c是利用轴肩和轴端挡板作双向固定,挡板能承受一般大小的轴向力;图1d是利用轴肩和圆螺母(加止动垫圈机械锁紧)作双向固定,能承受很大的轴向力。 图2所示为轴承外圈常用轴向固定方法:图2a利用轴承盖作单向固定,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图2b利用孔内凸肩和孔用弹性挡圈作双向固定,可承受较小的轴向力;图3c利用孔内凸肩和轴承盖作双向固定,能承受大的轴向力。
2.2.2 軸承组合的轴向固定:轴承组合的轴向固定主要有两种方式:
i双支点单向固定。 图3a所示,轴的两端轴承作为两个支点,每个支点都能限制轴的一个单向运动,两个支点合起来就可限制轴的双向运动,这种固定方式称为双支点单向固定(也称为两端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主要用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跨距L≤350mm),可承受轴向载荷。考虑到轴受热后的膨胀伸长,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留有补偿间隙c,c=0.2~0.4mm(图3b)。
ii 单支点双向固定。图3a式的支承结构中,轴的两个支点中只有左端的支点限制轴的双向移动承受轴向力,右端的支点可作轴向移动(称为游动支承),不能承受轴载荷,这种固定方式称为单支点双向固定(也称为一端固定,一端游动)。该固定方式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跨距L﹥350mm)。
iii 轴承组合间隙的调整。在有些场合,当采用轴承作为支承时要求其精度高,器噪声低以及良好的支承刚度,这就需要对轴承间隙作适当的调整。其调整方法有:①加减轴承盖与机座间调整垫片的厚度(图4a);②利用调整螺钉1通过压盖3移动外圈位置,调整好后用再用螺母2锁紧(图4b)。
3 结束语
随着机床制造技术的加速更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特别是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度自动化的数控机床使用日益普及,对主轴的回转精度和刚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主轴转速的变换迅速可靠、自动变速、转速变换范围广等等,这样对主轴轴承的选择、间隙的调整、提高轴承刚度和精度愈发重要。此外,在机床的维修和改造方面,对机床主轴轴承进行合理调整或改造,提高机床主轴精度,是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利用率和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该文对机床的制造和维修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第3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朱东华.樊智敏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戴曙主编.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哈尔滨轴承总厂.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配技术条件Q/HJ1-63-87,1987.
[5]戴曙主编.机床滚动轴承应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关键词]机床 主轴 回转精度 轴承 精度 刚度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399-02
前言
金屬机床加工工件时,由于种种原因,总会产生加工误差,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严重的将造成工件报废。产生加工误差的因素很多,比如刀具、夹具的误差、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测量和调整误差等等。但就整个机床而言,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主要表现在机床主轴、导轨、传动系统以及机床的磨损等,其中以机床主轴精度误差影响最大。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方法很多,本文从提高机床主轴轴承的精度和刚度的角度出发,谈谈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具体措施。
1 提高主轴轴承的精度和刚度
机床主轴所用的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从旋转精度来看,两大类轴承都能满足要求,但其性能指标相比,滚动轴承优于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的优点是:(1)滚动轴承能在转速和载荷变化很大的条件下稳定地工作。(2)滚动轴承能在无间隙,甚至在预紧(有一定的过盈量)的条件下工作。(3)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小,有利于减少发热。(4)滚动轴承润滑容易,可以用脂,一次装填一直到修理时才换脂。如果用油润滑,单位时间所需的油量也远比滑动轴承小。滚动轴承的缺点是:(1)滚动体的数量有限,所以滚动轴承在旋转中的径向刚度是变化的,这是引起振动的原因之一。(2)滚动轴承的阻尼较低。(3)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比滑动轴大。
在一般情况下机床应尽量采用滚动轴承,特别是大多数立式主轴,用滚动轴承可以采用脂润滑以避免漏油。只有当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小,主轴又是水平的机床,如外圆磨床、平面磨床、高精度车床等才用滑动轴承。轴承的精度和刚度直接影响主轴的回转精度,以下分别说明。
虽然滚动轴承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在机械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又必须采用滑动轴承,这是因为滑动轴承具有一些滚动轴承不能替代的特点。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装拆方便;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吸振性能,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寿命长。其主要缺点是:维护复杂,润滑条件要求高,当轴承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摩擦磨损较严重。
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和轴瓦组成,按所受载荷的方向主要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又称向心滑动轴承)、推力滑动轴承和径向推力滑动轴承;按润滑状态分为液体润滑轴承、气体润滑轴承、混合润滑轴承、固体润滑轴承和无润滑轴承;按承载方法分为润滑模承载、直接接触承载和其他承载滑动轴承。轴瓦是滑动轴承的主要零件,设计轴承时,除了选择合适的轴瓦材料以外,还应该合理地设计轴瓦结构,否则会影响滑动轴承的工作性能。
普通滑动轴承由于自身结构的因素,在生产中易于出现油膜刚度低、精度保持期短、维修困难、加工表面粗糙度高、振纹明显等。实践证明,将主轴滑动轴承选择为液体磨擦滑动轴承时,有较高的精度、刚度,加工质量及生产率均能得到提高。
2 轴承精度应与轴颈的精度、轴承座孔精度相适应
2.1 提高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是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重要措施
主轴的回转精度,指的是主轴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的条件下,主轴安装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和轴向跳动。主轴回转精度取决于各主要部件,如主轴、轴承、壳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工作转速下旋转的精度还决定于主轴的转速、轴承的设计和性能,润滑剂和主轴组件的平衡。主轴的回转精度不仅与轴承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且与主轴组件的精度、装配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与轴承的精度应互相适应。实践证明,选用“P5”级、“P4”级轴承时,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不低于IT6或IT5级;选用“P6”级轴承时,轴承座孔和轴颈的精度不低于IT7或IT6级。
轴承座孔和轴颈配合的松紧程度也影响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配合紧些,可以提高主轴部件的接触刚度,从而提高主轴精度和抗振性;但过紧,轴承内圈会胀大,外圈缩小,轴承的正常间隙发生改变,降低轴承回转精度,引起发热,不仅影响轴承的寿命,还给装配工作带来难度。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一般轴承座孔与外圈的配合比轴颈与内圈的配合低一级。
当然,为保证主轴回转精度,轴承座孔的表面质量也很重要,如果粗糙度偏高,在装配和拆卸时,表面微小的凸起受压也要产生塑性变形,使轴承座孔变形,形状误差增大,配合精度降低,接触精度下降。因此,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应与所选用的轴承精度相适应。一般要求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应比轴承外圈的表粗糙度高一级,例如C、D、E级精度的轴承外圈,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则轴承座孔表面的粗糙度应定为Ra0.8μm。
2.2 正确选择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可显著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选择轴承类型和尺寸(型号)是保证轴承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在轴承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轴承和其他相关零件的关系,也就是要解决轴承的轴向位置固定,与其他零件的配合、调整、装拆、润滑与密封等一系列问题。
2.2.1 单个轴承的轴向固定
图1所示为轴承内圈轴向固定的常用方法:图1a是利用轴肩作单向固定,能承受较大的单向轴向力;图1b是利用轴肩和弹性挡圈作双向固定,挡圈能承受较小的轴向力;图1c是利用轴肩和轴端挡板作双向固定,挡板能承受一般大小的轴向力;图1d是利用轴肩和圆螺母(加止动垫圈机械锁紧)作双向固定,能承受很大的轴向力。 图2所示为轴承外圈常用轴向固定方法:图2a利用轴承盖作单向固定,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图2b利用孔内凸肩和孔用弹性挡圈作双向固定,可承受较小的轴向力;图3c利用孔内凸肩和轴承盖作双向固定,能承受大的轴向力。
2.2.2 軸承组合的轴向固定:轴承组合的轴向固定主要有两种方式:
i双支点单向固定。 图3a所示,轴的两端轴承作为两个支点,每个支点都能限制轴的一个单向运动,两个支点合起来就可限制轴的双向运动,这种固定方式称为双支点单向固定(也称为两端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主要用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跨距L≤350mm),可承受轴向载荷。考虑到轴受热后的膨胀伸长,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留有补偿间隙c,c=0.2~0.4mm(图3b)。
ii 单支点双向固定。图3a式的支承结构中,轴的两个支点中只有左端的支点限制轴的双向移动承受轴向力,右端的支点可作轴向移动(称为游动支承),不能承受轴载荷,这种固定方式称为单支点双向固定(也称为一端固定,一端游动)。该固定方式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跨距L﹥350mm)。
iii 轴承组合间隙的调整。在有些场合,当采用轴承作为支承时要求其精度高,器噪声低以及良好的支承刚度,这就需要对轴承间隙作适当的调整。其调整方法有:①加减轴承盖与机座间调整垫片的厚度(图4a);②利用调整螺钉1通过压盖3移动外圈位置,调整好后用再用螺母2锁紧(图4b)。
3 结束语
随着机床制造技术的加速更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特别是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度自动化的数控机床使用日益普及,对主轴的回转精度和刚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主轴转速的变换迅速可靠、自动变速、转速变换范围广等等,这样对主轴轴承的选择、间隙的调整、提高轴承刚度和精度愈发重要。此外,在机床的维修和改造方面,对机床主轴轴承进行合理调整或改造,提高机床主轴精度,是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利用率和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该文对机床的制造和维修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第3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朱东华.樊智敏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戴曙主编.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哈尔滨轴承总厂.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配技术条件Q/HJ1-63-87,1987.
[5]戴曙主编.机床滚动轴承应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