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个体主义及家庭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go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女"是大龄单身女性话题化,是传统"女大当嫁"观念遭遇个体化的结果。剩女的生存际遇说明年轻人还不能彻底地成为个体意义婚恋支配主体。基于传统的、来自社会的总体性压力一方面需要个体去抗争,另一方面从家本位出发,个体对此又有所保留。地方性传统观念与全球化视域个体主义诉求的张力中,中国的个体主义并没有彻底走向西方,一方面因为社会发育不充分,另一方面基于传统社会观念无意彻底退出社会。个体主义在当下中国的发展基于一种生存的支援意识,有着滑向实用主义与个人利己主义倾向,个体、家庭、社会都深受其害。家文化在东西方中的差异以及家观念在中国文化中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性这些特点,对"家"的意义重新评估,通过"拯救家庭"来实现"保卫社会"应该是思考的方向。
其他文献
没有一种"纯粹的生计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所有的生计活动同时还是社会活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物质及其生产方式的制约,同时,人们还在努力试图挣脱这种制约,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