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27例则根据孕周不同分三个阶段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早产、剖宫产、羊水过多、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发病例数均比对照组更少,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发生例数相同。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不良结局,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在妊娠阶段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引起GDM的外部因素较多,其中孕妇在妊娠期间所表现出的抑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均可致使血糖水平升高,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血糖水平恢复到理想范围内,那么极易致使孕妇出现羊水过多、流产等情况,甚至还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情况。有研究指出[1],通过给予GDM孕妇运动指导、饮食干预、孕期监测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科室在GDM孕妇护理中,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现对其改善妊娠结局的效果进行分析,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妇产科接诊的GDM孕妇,所有孕妇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2]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描述。选取5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孕妇27例,平均年龄为(27.85±1.97)岁;观察组孕妇27例,平均年龄为(27.95±1.8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根据孕妇不同孕周给予其不同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为:
1.2.1第一阶段(孕周<28周) GDM孕妇因对疾病的认识较为薄弱,在获知GDM疾病时,极易出现心理、生理上的变化,致使血糖迅速上升,极不利于母婴健康。在第一阶段应重点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干预,帮助孕妇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GDM疾病知识。干预初期由我科室逐渐的妇产科专家小组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宣教计划。在宣教过程中,充分运用手机短信、多媒体授课、健康教育短片、QQ群以及床边一对一等方式,让孕妇正确、客观地看待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1.2.2第二阶段(孕周为28-36周) 当孕妇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即可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给予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和孕期监测。(1)运动干预:对孕妇的个人体质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散步、瑜伽、孕妇操等运动为主,强度以孕妇自我耐受度为宜。餐后90min后进行运动,每日1次,每次30min。(2)饮食干预:为孕妇提供我科室制定的膳食食谱,以优质蛋白为主,并尽量增加蔬菜、水果、海藻等含有丰富纤维的膳食;同时叮嘱孕妇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坚果、猕猴桃、豆制品、洋葱等食物,另可适当增加苦瓜的食用量,其可对胰岛素生理活性进行合理的调节。(3)孕期监测:通过对母婴情况进行监测,更利于医护方案的调整,且可有效掌握胎儿的健康状况。
1.2.3第三阶段(孕周36周到产后) 该阶段孕妇已接近分娩期,孕妇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为此,在这个阶段,除了继续为孕妇提供健康宣教干预、饮食和运动干预之后,还需要给予孕妇心理干预和感染预防。(1)心理干预:全面评估孕妇的心理状况,并预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孕妇疏导不良情绪,引导她们放松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2)感染预防:叮嘱孕妇加强个人卫生,坚持做到勤换洗、勤清洗;产后则每日对其体温变化进行监测,同时对子宫恢复情况与会阴伤口进行观察,尤其是需要注意观察恶露排除颜色、量和特殊气味等。鼓励产妇早下床、早活动,更利于恶露的快速排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
2 结果
观察组27例患者中,1例前置胎盘,1例早产,9例剖宫产,1例羊水过多,1例宫内窘迫,2例胎膜早破,1例产后出血,1例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27例患者中,5例妊娠期高血压,1例前置胎盘,6例早产,17例剖宫产,8例羊水过多,6例宫内窘迫,2例胎膜早破,4例产后出血,7例泌尿系统感染。
3 讨论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这给母婴健康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注妊娠期糖尿病,并重视起对孕期身体变化的监测,这为孕期护理干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不少医院均加强了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全面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效果,维持血糖水平,降低不良结局。国内外有多项研究表明[3],通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饮食控制、心理干预、感染预防、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我科室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报道,通过对传统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剖宫产、羊水过多、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发病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发生例数相同。该结果充分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的母婴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证实,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更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轩.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2):347-348.
[2]韩思敏,许波,肖玉英.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2,54(8):621-622.
[3]杜献,阮淑萍,朱剑峰.小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1(14):2069-2072.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在妊娠阶段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引起GDM的外部因素较多,其中孕妇在妊娠期间所表现出的抑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均可致使血糖水平升高,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血糖水平恢复到理想范围内,那么极易致使孕妇出现羊水过多、流产等情况,甚至还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情况。有研究指出[1],通过给予GDM孕妇运动指导、饮食干预、孕期监测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科室在GDM孕妇护理中,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现对其改善妊娠结局的效果进行分析,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妇产科接诊的GDM孕妇,所有孕妇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2]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描述。选取5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孕妇27例,平均年龄为(27.85±1.97)岁;观察组孕妇27例,平均年龄为(27.95±1.8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根据孕妇不同孕周给予其不同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为:
1.2.1第一阶段(孕周<28周) GDM孕妇因对疾病的认识较为薄弱,在获知GDM疾病时,极易出现心理、生理上的变化,致使血糖迅速上升,极不利于母婴健康。在第一阶段应重点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干预,帮助孕妇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GDM疾病知识。干预初期由我科室逐渐的妇产科专家小组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宣教计划。在宣教过程中,充分运用手机短信、多媒体授课、健康教育短片、QQ群以及床边一对一等方式,让孕妇正确、客观地看待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1.2.2第二阶段(孕周为28-36周) 当孕妇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即可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给予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和孕期监测。(1)运动干预:对孕妇的个人体质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散步、瑜伽、孕妇操等运动为主,强度以孕妇自我耐受度为宜。餐后90min后进行运动,每日1次,每次30min。(2)饮食干预:为孕妇提供我科室制定的膳食食谱,以优质蛋白为主,并尽量增加蔬菜、水果、海藻等含有丰富纤维的膳食;同时叮嘱孕妇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坚果、猕猴桃、豆制品、洋葱等食物,另可适当增加苦瓜的食用量,其可对胰岛素生理活性进行合理的调节。(3)孕期监测:通过对母婴情况进行监测,更利于医护方案的调整,且可有效掌握胎儿的健康状况。
1.2.3第三阶段(孕周36周到产后) 该阶段孕妇已接近分娩期,孕妇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为此,在这个阶段,除了继续为孕妇提供健康宣教干预、饮食和运动干预之后,还需要给予孕妇心理干预和感染预防。(1)心理干预:全面评估孕妇的心理状况,并预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孕妇疏导不良情绪,引导她们放松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2)感染预防:叮嘱孕妇加强个人卫生,坚持做到勤换洗、勤清洗;产后则每日对其体温变化进行监测,同时对子宫恢复情况与会阴伤口进行观察,尤其是需要注意观察恶露排除颜色、量和特殊气味等。鼓励产妇早下床、早活动,更利于恶露的快速排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
2 结果
观察组27例患者中,1例前置胎盘,1例早产,9例剖宫产,1例羊水过多,1例宫内窘迫,2例胎膜早破,1例产后出血,1例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27例患者中,5例妊娠期高血压,1例前置胎盘,6例早产,17例剖宫产,8例羊水过多,6例宫内窘迫,2例胎膜早破,4例产后出血,7例泌尿系统感染。
3 讨论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这给母婴健康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注妊娠期糖尿病,并重视起对孕期身体变化的监测,这为孕期护理干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不少医院均加强了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全面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效果,维持血糖水平,降低不良结局。国内外有多项研究表明[3],通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饮食控制、心理干预、感染预防、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我科室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报道,通过对传统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剖宫产、羊水过多、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发病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发生例数相同。该结果充分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的母婴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证实,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更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轩.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2):347-348.
[2]韩思敏,许波,肖玉英.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2,54(8):621-622.
[3]杜献,阮淑萍,朱剑峰.小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1(14):2069-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