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入选“世界十大建筑奇迹”的北京当代MOMA让美国建筑现象学代表人物斯蒂文·霍尔走入了国人的视野,其实,位于南京佛手湖畔的南京建筑艺术博物馆才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近日,这座历时七年有余的作品终于竣工。国际建筑实践展是个汇聚了二十余名国内外著名建筑师的集群作品,位于入口处的南京建筑艺术博物馆便是其中的一座,建筑师以抽象的形式传达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园林的平行透视、步移景异与空间曲直变化的感受。
“我主要关注的是‘视角’的问题。”斯蒂文·霍尔表示,“其实,西方绘画所惯用的焦点透视法在十五、十六世纪时就已经为中国人所熟知了,不过,中国人却没有将之付诸实践,我觉得这与中国画的卷轴形式是有关系的。当你展开一轴画卷时,你的视角是不断移动变化的,不可能像西方绘画那样停在一个消失点上。中国画不受实际空间和视线的限制,不考虑远近比例,将想要囊括的一切景物都收入画中。这种透视方式其实是我最大的灵感来源,我也将此应用在南京建筑艺术博物館的设计中。”
虽然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古典绘画,但霍尔的设计绝没有丝毫中国古风的样子。整座建筑非常抽象,像黑色的院墙上漂浮着的一个半透明的结构体,这些走廊高度不一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整个空间都是开放式的,进入庭院内部后,低层的直线通道逐步上升为一条蜿蜒环绕的走廊,沿着走廊而上,你可以在欣赏博物馆里艺术品的同时,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上欣赏博物馆外古老的南京城。当走完一圈时,回头一看,会发现眼前的就是南京古城。
建筑师将整个项目限制为黑白两色,不仅使其能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联系起来,同时有利于展览建筑与艺术作品的色彩与纹理。构成这两种颜色的材料主要为竹模板黑色混凝土和多层复合白色阳光板。“竹”因其劲节竖直而被中国古代文人视为良师益友的形象,也有很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博物馆庭院的地面由南京城中心已经湮没的古老胡同旧砖石铺成,体现了建筑对南京古城文脉的延续,以及对整个项目“重建平衡”的信心。
“我主要关注的是‘视角’的问题。”斯蒂文·霍尔表示,“其实,西方绘画所惯用的焦点透视法在十五、十六世纪时就已经为中国人所熟知了,不过,中国人却没有将之付诸实践,我觉得这与中国画的卷轴形式是有关系的。当你展开一轴画卷时,你的视角是不断移动变化的,不可能像西方绘画那样停在一个消失点上。中国画不受实际空间和视线的限制,不考虑远近比例,将想要囊括的一切景物都收入画中。这种透视方式其实是我最大的灵感来源,我也将此应用在南京建筑艺术博物館的设计中。”
虽然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古典绘画,但霍尔的设计绝没有丝毫中国古风的样子。整座建筑非常抽象,像黑色的院墙上漂浮着的一个半透明的结构体,这些走廊高度不一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整个空间都是开放式的,进入庭院内部后,低层的直线通道逐步上升为一条蜿蜒环绕的走廊,沿着走廊而上,你可以在欣赏博物馆里艺术品的同时,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上欣赏博物馆外古老的南京城。当走完一圈时,回头一看,会发现眼前的就是南京古城。
建筑师将整个项目限制为黑白两色,不仅使其能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联系起来,同时有利于展览建筑与艺术作品的色彩与纹理。构成这两种颜色的材料主要为竹模板黑色混凝土和多层复合白色阳光板。“竹”因其劲节竖直而被中国古代文人视为良师益友的形象,也有很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博物馆庭院的地面由南京城中心已经湮没的古老胡同旧砖石铺成,体现了建筑对南京古城文脉的延续,以及对整个项目“重建平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