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工业设计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分段 逐级提升
引言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数量大大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传统专业[1] 。然而,工业设计庞大的教育体系并未满足行业的需求,反而造成了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大量企业招聘不到合用人才的矛盾现象[2] 。该现象的背后,是工业设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别,是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3] 。
為了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对标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精细化培养,提出“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模式将培养目标聚焦到“5项核心职业能力”上,将培养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逐级递进式的提升职业能力水平。并结合项目化课程调整,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入“3”种形式的实战项目,按照企业设计流程优化课程结构,采用校企联合的教学形式提升课程项目化调整效果。分阶段考核人才质量,确保高校输出人才能力达标且均衡,如图1。
一、5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收集软科2021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前20所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对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职业能力要求的文字内容,筛选出各高校培养方案中重合度超过70%的几项能力,总结概括为:用户需求洞察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转化能力。
筛选出在国内经营的20家知名工业设计企业,采用问卷的形式开展人才能力需求调研。问卷中共包括8项工业设计师职业能力,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高校培养模式中关注度高的4项职业能力在企业问卷中均获得超过80%的投票占比。此外,20家企业对于“设计协作能力”投票占比达到了85%,而本项能力却在高校培养方案中普遍缺失。考虑到企业对“设计协作能力”的需求认可度较高,因此吸纳本项能力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第五项核心职业能力。
(一)用户需求洞察能力
“用户需求洞察能力”是设计师在项目开展的前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设计师对市场缺口、现有产品缺陷以及用户痛点有较强的洞察力,擅长借助工具进行用户研究,能够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设计师要对市场的动态发展有一定预见性,能够站在行业的前端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用户需求洞察能力”具体细化包括:竞品分析能力、市场数据分析能力、需求研究能力、用户画像能力等。
(二)设计表达能力
“设计表达能力”是设计师的重要基本素质之一,要求设计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采用适当的表达技巧进行项目团队内外交流。同时,设计表达也是产品形态推敲的重要手段。
“设计表达能力”具体细化包括:手绘快速表达能力、计算机二维表达能力、计算机三维表达能力、实物模型制作能力等。
(三)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出设计师能够站在独特的视角去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借助原型验证设计方案是否有效。创新思维的培养即需要大量跨学科知识的储备,又需要积极主动的革新传统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能力”具体细化包括:优缺点列举能力、逆向与发散思维能力、移植思维能力等。
(四)工程转化能力
“工程转化能力”关系到设计师的概念是否能够落地转化?是否能够通过生产部门的可行性评估?是否能够进行后续的市场推广?工业设计方案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之上,或者偏向概念化。工业设计是否能够真正为市场经济服务,其关键在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深入考虑到方案在工程转化中的细节末节。
“工程转化能力”具体细化包括:材料与工艺应用能力、机械与结构设计能力、计算机仿真能力等。
(五)设计协作能力
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地位。成功的产品开发除了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通力协作之外,还常常涉及到外协企业的支持。因此,产品开发的主体往往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团队,而工业设计师也因其职责的特殊性,在项目开发中需要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建立流畅的沟通,甚至会在某些环节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
“设计协作能力”具体细化包括:项目规划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沟通与推进能力等。
二、3阶段递进式提升职业能力
在多年工业设计专业的任教生涯中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在职业能力方面表现卓越的低年级学生也很难超越同等级的高年级学生。这种现象从某个角度反证了工业设计师“天赋的重要性”。天赋好的学生进步速度快,但大器晚成者也不可否定。也就是说,设计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长久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而现有的培养模式却无法支持这种“持续性”。
基于这一教育规律的观察与发现,首先将工业设计专业在校时间规划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立递进式的能力培养目标,同时重构3阶段式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核心职业能力的持续培养。
(一)各级职业能力水平要求
初级培养阶段包括1至2学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了解5项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各项能力水平达到初级要求。
中级培养阶段包括3至5学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掌握5项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各项能力水平达到中级要求。
高级培养阶段包括6至8学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熟悉5项核心技能具体要求的同时,根据自我个性化定制更高的能力目标,各项能力水平达到高级要求,如表1。
(二)3阶段式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传统培养模式中对于能力培养的课程是分散且不持续的,结课之后学生是否继续提升该项能力,要看其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而3阶段职业能力课程的开展则保障了能力提升的持续性,能有效促使毕业生能力水平达标且均衡。
在3阶段式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针对5项核心职业能力分别开设《设计调研与定位》《产品设计表达》《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工程设计》《设计管理与协作》5门课程。每门课程分别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培养阶段各开设一次,并依据各级职业能力水平要求递进式的升级课程内容,提升培养目标。 三、3种形式的项目化课程调整
(一)项目化课程调整方式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经统计,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量超过理论学时量的课程占比大于50%。这说明超过半数的专业课程适宜进行项目化课程调整。在项目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将原本零碎的实践内容连接成线、扩展成面,使得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递进式的提升[4] 。
依据“533”培养模式,在每个培养阶段筛选出一门综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不同形式(难度级别)的项目引入对应培养阶段的课程中,进行项目化课程调整,使得5项核心职业能力得到系统的综合训练。在初级培养阶段,将《三大构成》作为项目化调整课程,在课程中引入难度级别较低的虚拟项目,项目来源主要有“往年学科竞赛项目”和“合作企业已完结项目”;在中级培养阶段,对《交互设计》《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进行项目化调整,在课程中引入难度适中的实战项目,项目来源主要有“当年学科竞赛项目”和“合作企业项目”;在高级培养阶段,对《产品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进行项目化调整,在课程中开展难度级别较高的实战项目,项目来源主要有“教师科研项目”和“合作企业项目”。
(二)项目化课程调整要求
1.重构课程内容
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针对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忽视了课程之间的互补与传承关系。站在一门课程的立场来看,其内容是相对独立的。而站在学生或专业的角度来看,所培养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系统一体的。
所以,遵循企业项目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满足系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所有的项目化调整课程应该突破课程边界,内容全覆盖“5项核心职业能力”。课程间的区别仅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课程所面向的应用领域不同。二是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级别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
2.优化课程结构
传统课程结构依据知识点的先后顺序、难易程度进行安排。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地接受这种“安排”,在学习消化中不断重新梳理、归纳总结,最后才与实践运用联系起来。而课程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知识点在需要用的时候才出现。可以让教学内容设计打破传统的“章节”结构,遵循设计流程,依据技能点的递进关系,采取“递进式”项目教学[5] 。
3.校企联合教学
传统的课程教学与考核往往由校内教师单方完成。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滞后与行业的发展。教学方法单一古板,降低了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单方考核的结果可靠性也不强。
而课程在进行项目化调整之后,在引入企业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入企业设计师、客户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与考核。尤其是考核的方式不再限于期末考查的形式,可采用企业方案汇报、竞赛现场答辩、专家综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在作品评价中,针对企业实战项目,采取以客户评价为主、企业人员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科竞赛项目,采取以竞赛评委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针对校内虚拟项目,采取以教师评价为主、其他行业专家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
四、工业设计专业“533”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在“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过程中,职业技能是分阶段逐级培养提升的。而人才质量的评价不仅需要关注最终的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评价。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培养阶段分别基于一门项目化调整课程进行人才质量评价,形成3阶段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依据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建立评价指标,如表2。
结语
“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业设计行业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构建培养目标,遵循由低到高的分阶段递进式职业技能培养思路,并建立“初級、中级、高级”3个级别的本科工业设计职业能力水平要求,提出了可行性较高的校企联合执行的项目化课程调整方案。本培养模式具有递进式培养、分阶段质量评价、输出人才能力均衡、贴合市场人才需求等优点。因此,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引言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数量大大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传统专业[1] 。然而,工业设计庞大的教育体系并未满足行业的需求,反而造成了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大量企业招聘不到合用人才的矛盾现象[2] 。该现象的背后,是工业设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别,是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3] 。
為了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对标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精细化培养,提出“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模式将培养目标聚焦到“5项核心职业能力”上,将培养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逐级递进式的提升职业能力水平。并结合项目化课程调整,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入“3”种形式的实战项目,按照企业设计流程优化课程结构,采用校企联合的教学形式提升课程项目化调整效果。分阶段考核人才质量,确保高校输出人才能力达标且均衡,如图1。
一、5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收集软科2021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前20所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对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职业能力要求的文字内容,筛选出各高校培养方案中重合度超过70%的几项能力,总结概括为:用户需求洞察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转化能力。
筛选出在国内经营的20家知名工业设计企业,采用问卷的形式开展人才能力需求调研。问卷中共包括8项工业设计师职业能力,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高校培养模式中关注度高的4项职业能力在企业问卷中均获得超过80%的投票占比。此外,20家企业对于“设计协作能力”投票占比达到了85%,而本项能力却在高校培养方案中普遍缺失。考虑到企业对“设计协作能力”的需求认可度较高,因此吸纳本项能力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第五项核心职业能力。
(一)用户需求洞察能力
“用户需求洞察能力”是设计师在项目开展的前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设计师对市场缺口、现有产品缺陷以及用户痛点有较强的洞察力,擅长借助工具进行用户研究,能够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设计师要对市场的动态发展有一定预见性,能够站在行业的前端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用户需求洞察能力”具体细化包括:竞品分析能力、市场数据分析能力、需求研究能力、用户画像能力等。
(二)设计表达能力
“设计表达能力”是设计师的重要基本素质之一,要求设计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采用适当的表达技巧进行项目团队内外交流。同时,设计表达也是产品形态推敲的重要手段。
“设计表达能力”具体细化包括:手绘快速表达能力、计算机二维表达能力、计算机三维表达能力、实物模型制作能力等。
(三)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出设计师能够站在独特的视角去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借助原型验证设计方案是否有效。创新思维的培养即需要大量跨学科知识的储备,又需要积极主动的革新传统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能力”具体细化包括:优缺点列举能力、逆向与发散思维能力、移植思维能力等。
(四)工程转化能力
“工程转化能力”关系到设计师的概念是否能够落地转化?是否能够通过生产部门的可行性评估?是否能够进行后续的市场推广?工业设计方案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之上,或者偏向概念化。工业设计是否能够真正为市场经济服务,其关键在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深入考虑到方案在工程转化中的细节末节。
“工程转化能力”具体细化包括:材料与工艺应用能力、机械与结构设计能力、计算机仿真能力等。
(五)设计协作能力
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地位。成功的产品开发除了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通力协作之外,还常常涉及到外协企业的支持。因此,产品开发的主体往往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团队,而工业设计师也因其职责的特殊性,在项目开发中需要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建立流畅的沟通,甚至会在某些环节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
“设计协作能力”具体细化包括:项目规划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沟通与推进能力等。
二、3阶段递进式提升职业能力
在多年工业设计专业的任教生涯中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在职业能力方面表现卓越的低年级学生也很难超越同等级的高年级学生。这种现象从某个角度反证了工业设计师“天赋的重要性”。天赋好的学生进步速度快,但大器晚成者也不可否定。也就是说,设计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长久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而现有的培养模式却无法支持这种“持续性”。
基于这一教育规律的观察与发现,首先将工业设计专业在校时间规划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立递进式的能力培养目标,同时重构3阶段式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核心职业能力的持续培养。
(一)各级职业能力水平要求
初级培养阶段包括1至2学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了解5项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各项能力水平达到初级要求。
中级培养阶段包括3至5学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掌握5项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各项能力水平达到中级要求。
高级培养阶段包括6至8学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熟悉5项核心技能具体要求的同时,根据自我个性化定制更高的能力目标,各项能力水平达到高级要求,如表1。
(二)3阶段式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传统培养模式中对于能力培养的课程是分散且不持续的,结课之后学生是否继续提升该项能力,要看其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而3阶段职业能力课程的开展则保障了能力提升的持续性,能有效促使毕业生能力水平达标且均衡。
在3阶段式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针对5项核心职业能力分别开设《设计调研与定位》《产品设计表达》《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工程设计》《设计管理与协作》5门课程。每门课程分别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培养阶段各开设一次,并依据各级职业能力水平要求递进式的升级课程内容,提升培养目标。 三、3种形式的项目化课程调整
(一)项目化课程调整方式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经统计,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量超过理论学时量的课程占比大于50%。这说明超过半数的专业课程适宜进行项目化课程调整。在项目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将原本零碎的实践内容连接成线、扩展成面,使得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递进式的提升[4] 。
依据“533”培养模式,在每个培养阶段筛选出一门综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不同形式(难度级别)的项目引入对应培养阶段的课程中,进行项目化课程调整,使得5项核心职业能力得到系统的综合训练。在初级培养阶段,将《三大构成》作为项目化调整课程,在课程中引入难度级别较低的虚拟项目,项目来源主要有“往年学科竞赛项目”和“合作企业已完结项目”;在中级培养阶段,对《交互设计》《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进行项目化调整,在课程中引入难度适中的实战项目,项目来源主要有“当年学科竞赛项目”和“合作企业项目”;在高级培养阶段,对《产品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进行项目化调整,在课程中开展难度级别较高的实战项目,项目来源主要有“教师科研项目”和“合作企业项目”。
(二)项目化课程调整要求
1.重构课程内容
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针对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忽视了课程之间的互补与传承关系。站在一门课程的立场来看,其内容是相对独立的。而站在学生或专业的角度来看,所培养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系统一体的。
所以,遵循企业项目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满足系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所有的项目化调整课程应该突破课程边界,内容全覆盖“5项核心职业能力”。课程间的区别仅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课程所面向的应用领域不同。二是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级别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
2.优化课程结构
传统课程结构依据知识点的先后顺序、难易程度进行安排。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地接受这种“安排”,在学习消化中不断重新梳理、归纳总结,最后才与实践运用联系起来。而课程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知识点在需要用的时候才出现。可以让教学内容设计打破传统的“章节”结构,遵循设计流程,依据技能点的递进关系,采取“递进式”项目教学[5] 。
3.校企联合教学
传统的课程教学与考核往往由校内教师单方完成。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滞后与行业的发展。教学方法单一古板,降低了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单方考核的结果可靠性也不强。
而课程在进行项目化调整之后,在引入企业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入企业设计师、客户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与考核。尤其是考核的方式不再限于期末考查的形式,可采用企业方案汇报、竞赛现场答辩、专家综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在作品评价中,针对企业实战项目,采取以客户评价为主、企业人员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科竞赛项目,采取以竞赛评委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针对校内虚拟项目,采取以教师评价为主、其他行业专家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
四、工业设计专业“533”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在“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过程中,职业技能是分阶段逐级培养提升的。而人才质量的评价不仅需要关注最终的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评价。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培养阶段分别基于一门项目化调整课程进行人才质量评价,形成3阶段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依据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建立评价指标,如表2。
结语
“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业设计行业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构建培养目标,遵循由低到高的分阶段递进式职业技能培养思路,并建立“初級、中级、高级”3个级别的本科工业设计职业能力水平要求,提出了可行性较高的校企联合执行的项目化课程调整方案。本培养模式具有递进式培养、分阶段质量评价、输出人才能力均衡、贴合市场人才需求等优点。因此,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