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却不屑对课本习题作精细化的研究,以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习题中隐含着的一些有价值的因素未能被充分开发与利用,教材意图不能凸显。事实上,优化使用课本习题,大有文章可做。
一、巧妙隐藏,丰富想象
【例1】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中“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该题的处理都会由问题引入,这样处理,教学过程虽然流畅,但训练目标单一,学生对几分之一与1之间的联系,感受不深。教学时我用一张长方形纸条,把它全部涂上颜色,用数“1”来表示,第二个图1/3图上颜色,问学生,学生答后,教师通过移动色块加以验证。第三个图1/6图上颜色,然后问学生,很多学生都回答是1/6,学生可不是随便估计的,他们是借助观察和比较,把整条看作1,平均分成3份,那每一份就是1/3,然后发现第三个图里的每一份正好是第二个图里的一半,所以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1/6。
比较中容易发现,当教者隐去了习题中原本清楚呈现的三、六等分的线段,原来很简单的一道习题呈现了其独特的思考价值和魅力:它既巩固了对分数的认识,沟通了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又拓展并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培养了估算意识,渗透了估算策略,又适时地展开想象,渗透了极限思想。巧妙隐藏使“知识背后的知识”得到了充分揭示,习题的数学内涵得到了充分挖掘。
二、寻找隐含,促使深化
【例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法”“想想做做”中的一道习题:拍皮球比赛,小芳拍了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问(1)小军最多拍多少下?(2)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在引导学生明了题意、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顺利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顺势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既然题目提到“最多”,那与此相对应的就应该有“最少”,请同学们用“最少”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本来一道简单的习题,通过教师提问的层层深入,问题越思越深,真理越辩越明。教师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经历从无疑到有疑继而解疑的过程。及时的反思,制造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极富挑战性,使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刨根究底的科学态度和对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三、增设比较,优化策略
【例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求平均数)“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两道习题:(1)移动笔筒里的铅笔,(铅笔的支数分别为6支、7支、5支)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出来吗?(2)有三根丝带,一根是14cm,另一根是24cm,还有一根是16cm,求这三根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习题的编排意图、目的非常明确:分别用“移”或“算”的方法巩固新知,应该说训练达成了上述目标。但问题是,“移”或“算”这本应是学生自主选择、灵活运用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里却因指令过于明确、直接而成了机械训练。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我们作了如下改进:有三根丝带,一根是14cm,另一根是24cm,还有一根是16cm,能求出下列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吗?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求。
改进后的教学少了限制,多了空间,学生经历了从策略选择到策略优化的真实、生动的过程。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知识的本质的认识得以加深;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和提升,练习的功能得以拓展。
四、练后再思,高潮迭起
【例4】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习题:用一根20cm的线,在方格纸上围出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得出了所有答案;其次,由浅入深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观察这里的长和宽,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
(2)如果周长不是20厘米,这样的结论还成立吗?举例试一试。
(3)倒过来,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4)回顾这一过程,你有怎样的启示呢?
上述这一过程,问题(1)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走向了聚合,从一种散点式的思考走向了有序、全面的思考,它避免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遗漏和重复的发生。问题(2)则引导学生从特例走向一般,更为广泛、全面地寻找例证。问题(3)则向学生渗透这样的信息:事物是普遍联系、辨证的统一。引导学生从对立、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许多老师容易忽视问题(4),这其实是方法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反思探索新知的过程,建立起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供一个舞台,收获片片精彩。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我们要多思考它对提升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探究看似简单的习题背后蕴藏着的丰富、深刻和生动的内涵,挖掘习题资源这一“小动作”就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大目标”的实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需要这样的“小动作”,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的务实行动!
(责编钟岚)
一、巧妙隐藏,丰富想象
【例1】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中“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该题的处理都会由问题引入,这样处理,教学过程虽然流畅,但训练目标单一,学生对几分之一与1之间的联系,感受不深。教学时我用一张长方形纸条,把它全部涂上颜色,用数“1”来表示,第二个图1/3图上颜色,问学生,学生答后,教师通过移动色块加以验证。第三个图1/6图上颜色,然后问学生,很多学生都回答是1/6,学生可不是随便估计的,他们是借助观察和比较,把整条看作1,平均分成3份,那每一份就是1/3,然后发现第三个图里的每一份正好是第二个图里的一半,所以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1/6。
比较中容易发现,当教者隐去了习题中原本清楚呈现的三、六等分的线段,原来很简单的一道习题呈现了其独特的思考价值和魅力:它既巩固了对分数的认识,沟通了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又拓展并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培养了估算意识,渗透了估算策略,又适时地展开想象,渗透了极限思想。巧妙隐藏使“知识背后的知识”得到了充分揭示,习题的数学内涵得到了充分挖掘。
二、寻找隐含,促使深化
【例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法”“想想做做”中的一道习题:拍皮球比赛,小芳拍了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问(1)小军最多拍多少下?(2)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在引导学生明了题意、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顺利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顺势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既然题目提到“最多”,那与此相对应的就应该有“最少”,请同学们用“最少”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本来一道简单的习题,通过教师提问的层层深入,问题越思越深,真理越辩越明。教师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经历从无疑到有疑继而解疑的过程。及时的反思,制造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极富挑战性,使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刨根究底的科学态度和对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三、增设比较,优化策略
【例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求平均数)“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两道习题:(1)移动笔筒里的铅笔,(铅笔的支数分别为6支、7支、5支)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出来吗?(2)有三根丝带,一根是14cm,另一根是24cm,还有一根是16cm,求这三根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习题的编排意图、目的非常明确:分别用“移”或“算”的方法巩固新知,应该说训练达成了上述目标。但问题是,“移”或“算”这本应是学生自主选择、灵活运用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里却因指令过于明确、直接而成了机械训练。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我们作了如下改进:有三根丝带,一根是14cm,另一根是24cm,还有一根是16cm,能求出下列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吗?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求。
改进后的教学少了限制,多了空间,学生经历了从策略选择到策略优化的真实、生动的过程。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知识的本质的认识得以加深;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和提升,练习的功能得以拓展。
四、练后再思,高潮迭起
【例4】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习题:用一根20cm的线,在方格纸上围出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得出了所有答案;其次,由浅入深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观察这里的长和宽,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
(2)如果周长不是20厘米,这样的结论还成立吗?举例试一试。
(3)倒过来,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4)回顾这一过程,你有怎样的启示呢?
上述这一过程,问题(1)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走向了聚合,从一种散点式的思考走向了有序、全面的思考,它避免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遗漏和重复的发生。问题(2)则引导学生从特例走向一般,更为广泛、全面地寻找例证。问题(3)则向学生渗透这样的信息:事物是普遍联系、辨证的统一。引导学生从对立、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许多老师容易忽视问题(4),这其实是方法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反思探索新知的过程,建立起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供一个舞台,收获片片精彩。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我们要多思考它对提升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探究看似简单的习题背后蕴藏着的丰富、深刻和生动的内涵,挖掘习题资源这一“小动作”就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大目标”的实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需要这样的“小动作”,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的务实行动!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