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书写 烟火味生活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nhai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乡愁是一种人性,与生俱来,程度人各有异,但从未缺失。在城市化日益扩张的今天,人员流动频繁,从山里到山外,从农村到城市,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乡愁也因此成为城乡二元结构或跨地区生存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广西壮族诗人梁洪的诗歌,对这种文化现象给予了深度的关注。
  梁洪出生于被称为广西“省尾”的西林县。那里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端,山高水长。现居南宁的他,几十年来上演着“双城记”,因为西林居住着他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有他熟悉的山山水水。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地域性、烟火味十足,拙朴,真性情,辨识度高。我国壮族文学史上第一套壮族作家作品丛书中的诗集《一个饺子的距离》就是如此,与众不同。

书写人性的温馨与善良


  “春天来的时候啊/暖风就会爬过那山岗/火亮山上的美林花啊/红透了我少年脸庞。”《我的八达小镇》是一首很温馨的诗。少年的脸庞,充满朝气、生机蓬勃。“我”现在已不再“少年”,但“少年”常驻心间。从作品中,读者很容易感受到诗人的“暖男”形象。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离不开时代的特征。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梁洪的童年是稳定、幸福和精彩的,这让他养成了一种儒雅、善良而温婉的性格。在他的眼中,世界复杂多变,但总能找到积极而温暖的一面,他希望把生活中的美好放大,既是乐观、理想的表达,也是鼓励人性向善。《有人惦记着你的惦记 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便是如此,“今天凤翔路又不见了阳光的踪影/这倒没有坏了我的心情/总是在这个年来的时候/龙州香糯沙糕也就来了/总有人惦记着你的惦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梁洪诗歌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和对象,具有清晰、定向和日常化等特征。在诗集《一个饺子的距离》里有很多这种例子,比如《三十一年前他们走上讲台就从未离开过》,“他们”是普普通通的教师;《三月三还没到,就已经是糯糯的了》,“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传统而盛大的节日;《你能平安到达是因为有人为你把稳方向》,为你把稳方向的“人”平凡之至,特别是那个“老司机”,但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你才能平安抵达。每个普通人的存在都有意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深刻原乡的人文和地理标识


  “站在妈妈家小小的天台上/我右手边是滑滑坡 石砲坡 旺子坡/再翻过几个坡 就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苗族乡”。《从一寸土地上生长或出发》里,或大或小的地名都来自诗人的家乡。家乡永远是诗人创作的富矿,一辈子也写不完。梁洪也不例外。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梁洪的诗歌创作绝大部分在书写家乡,可谓十足的乡愁诗人。
  梁洪诗歌在创作方向上趋于现实主义。但和众多现实主义诗歌作品所不同的是,梁洪的诗歌还有一种非虚构叙事的探索和实践。因此,梁洪诗歌深刻原乡标识。这些标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然地理符号。包括村寨、高山、河流、物产等。比如,八达小城、旺子坡、孟沙屯、美林花、稔子、牛甘果等,不一而足。二是家乡人物。其中尤以亲人、同学、发小和朋友为甚。三是区域或民族文化。如杀年猪、喝大锅汤、灌红肠、腌腊肉、裹肉粽等。民俗成了诗歌创作的对象,诗歌成了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

注重生活细节的深邃


  梁洪喜欢将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细节或事物入诗。诗歌文本传达出一种生命哲学。
  “黑云压城/你是躲不过重压的一块砖/站在你该站在的地方/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城堡”。抗疫诗《妈妈家天台上的那颗辣椒 朝天红》,饱含着同情、感恩与坚强。面对“重压”,一块砖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站在你该站在的地方”,每个人都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城堡”。何惧重压?
  一滴水照见太阳。梁洪生活入诗的另一个妙处是以小见大。《从一寸土地上生长或出发》从妈妈天台上的种种菜蔬出发,联想到无数个中国家庭的前庭后院,联想到和自己一样的中国孩子群体,紧接着“站在妈妈家小小的天台上”,放眼辽阔的祖国,终于明白“总是从原点出发或是回到原点 我才明了妈妈家小小天台上的那一寸土地/是我的家园 是我的祖国”。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还有,“我在场”让梁洪的诗歌有一种“入世”之美。“我”的情感、思想和经历等生命体验,零距离接触读者,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融入其中。《如果他想要遇到的一万个人 都像你一样呢》讲述身边朋友众筹为重病或受灾亲友解困,遇到这种情况,“我”不会“避而不见”,而是“略表心意”,“我”热爱生活,“我在场”和读者一起。

平实的语言和别致的结构


  梁洪诗歌的语言是平实的,有一种“讲”的意味,就像聊天,你讲我听,或者一起讲。和先锋诗歌的跳跃性不同,这种讲故事的写法有点像新闻播报或者散文叙事,是集中、連贯的,同时也是简练、形象的。用平实的语言讲生活的日常,让读者更容易接近诗人创作的想法,理解诗人的心境。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通俗易懂这个层面,过分口语化,无疑诗味将大打折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将难以实现。事实上,诗人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深刻的。
  在语言技巧的运用上,梁洪大量运用排比、叠加、反问、对比等手法,让平实的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发酵,酝酿出各种优美的旋律和蒙太奇效果。比如,《总有一种方式可以消遣不悦》中的排比让“懒洋洋”的情绪加重,为后面的“不悦”做铺垫,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更是如此。梁洪深谙此道,他的诗歌的结构大多是两种:一种是从平原到高峰,比如《今晚的月亮看得见每一个人》把八桂大地上的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同学与汉族的朋友交织在一起,讲了一通日常故事之后,突然漂亮转身,“今晚的月亮很大/它住在很远的地方/但它看得见我们每一个人”,全诗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具有深深的哲学意味。另一种是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如《有一种味道,住在我味蕾最深的地方》一样,每一部分都有起伏,都有让人心动的地方,都可以独立成诗,但组合在一起又是严丝合缝、自然流畅,有一种韵律之美。
  作者简介:宾阳,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文化报主任记者,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出版著作3部,获省部级奖项十多次。
其他文献
金色的七月  稻菽千重浪,歌声竞飞扬  仰望一百年前的七月  上海,望志路的一座民宅  从浏阳河边走来的伟人  那颗“指点江山”的心  和战友的心一起滚烫  嘉兴 南湖  橘红的曙光铺在水面  一艘柳条点缀的红船  驶出岁月的深处  它以最高的吨位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冀  从此,船傍着水,水依着船  搏击千里一帆撑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您是一颗不落的太阳  给当时的中国指明了航向  给东方睡狮
期刊
那些碳酸钙的堆积物  被风和雨  两位大师  雕刻成艺术品  排立天地间,巧夺天工  特有的尖硬  透过橡胶  让脚板有微痛的快感  七百个弄,远远不止  那是明清土巡检司的管理方式  群山堆成海洋  植物被挤进夹缝里  这里的人也是这样  把这里视为天堂  只有飞翔的鸟类  这些与风为伴的精灵  羽毛贴着铁褐的岩体  悠闲地滑翔  那一条条挂壁公路  就是一部部天梯  从弄底可以爬到云层  从山
期刊
一  产霜的空气中  一只鸟在投入,那些模糊出塔尖的静寂  曲折了一片坡地的轮廓  直到平分天空的光线,在行星的下面  幽暗的竹林  冒着热气的物种顿足着二  母亲说,你要学会这些  那晚裁剪的壮锦图案  堆在有围墙的古宅院  流水带着声响  在绕村的沟渠,整晚就只会重复  远处蛙虫轻率的报鸣音三  “春天只是悲伤一个人”  林中的杂树丛,到处是些小鹌鹑  吹下稀疏的尾巴  水塘开始满了,一个新修
期刊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陆定一《老山界》  猫儿山,她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漓江,她因陆定一的《老山界》而声名远扬。  猫儿山为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海拔2141.5米,是广西第
期刊
在那遥远的地方——流水潺潺,把一栋栋楼宇送入梦乡;鸟鸣啾啾,打开一个山城的黎明。用“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形容与描述是真实而贴切的。走进金秀县城,第一印象是坐拥流水的弦音、青山的绿意和山间梦幻般的云霞,所谓的“梦和远方”,我认为就在这里了。跟着我的脚步在小城里转转,感受“低调而奢华”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环境,也许你会深深地爱上她。  小城坐落在“桂中屋脊”大瑶山腹地,海拔800米左右,是广西海拔最
期刊
不是每一种李果,都能让你情不自禁地叫好。除非你来到南丹,除非你尝到地道的罗富黄腊李。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心甘情愿为一枚李果叫好,除非你学会与一枚李果对话,除非和你对话的是南丹罗富的黄腊李。  甜,是一定的。没有甜味,黄腊李就失去了它的本色。甜得爽心,甜得自然,甜得毫无顾忌……但是只有甜,还远远不够,一枚有内涵的黄腊李,必须能读懂你的心事,必须是酸甜苦辣涩五味兼有。只有这样,它才味道协调,体感净爽。
期刊
摘 要:《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最重要的作品,出版后虽然得到一些正面评价,但在黑人权利运动的挟裹下湮没了十几年才被沃克偶然发现,逐渐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本文在人类学仪式阈限理论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视阈中,把赫斯顿的民俗学研究及其以《他们眼望上苍》为代表的文学生涯当作整体,结合其经历分析小说内容及作品接受,指出赫斯顿在黑人尚处权利争取阶段不可能融入到白人群体,而她对人生和创作道路的选择造成
期刊
摘 要:这部分访谈稿记述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杨圣敏先生关于生态人类学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思考与见解。在访谈中,杨先生回顾了个人的学术经历,从学科史的角度简述了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关键词:生态人类学;地理学派;经济文化类型;干旱区文化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5-0105-07  杨圣敏教授对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文
期刊
永州暗河,又称“中国玄河”,是我国最长的地下暗河,也是广西暗河漂流第一河。其位于“马山县尾”的永州镇青春村,距广西首府南宁168公里,距马山县城71公里,因位于骆越古国定乐部的故地,故在古代也叫定乐江或定罗江。  因爱人的家乡就在永州,作为永州女婿的我,自然得天独厚地得以游览永州暗河的如梦仙境。端午节一过,我和爱人一大早就出门前往永州暗河了。  一路曲径延伸,奇山秀水交接相迎,一片又一片喀斯特地貌
期刊
罗漫山是藤县天平镇的一个景点。  “罗漫”的发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英文里的“Roman”(罗马人)和“romantic”(浪漫的)。罗漫山也确实浪漫。它傲然站立在众山之间,在海拔四五百米的高处仰着头,向着大海一样的蓝天,露出高耸的脊梁。这种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和半山腰上的袁崇焕雕像相呼应。四五百米的海拔,在其他地方也许并不算高,但这里的丘陵一般只有百米左右,罗漫山就极其显眼了。  更浪漫的是,山上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