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对脑梗死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英国OCSP分型追踪观察了13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白质疏松组78例,非白质疏松组60例.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发现白质疏松(OR=5.294,95% CI:1.451~19.318)和OCSP分型中的全前循环梗死(TACI)和后循环梗死(POCI)类型(OR=14.489,95% CI:4.121~50.934)是影响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发现OCSP分型中的TACI和POCI类型及白质疏松均是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发病时白质疏松组的意识障碍发生率低于非白质疏松组,但意识障碍程度则较非白质疏松组严重且恢复慢,提示白质疏松对意识障碍的影响是双重的.因白质疏松的慢性脑缺血耐受,故脑梗死时发生意识障碍例数少;但对脑梗死发病3个月以内的意识状态的改善则有消极作用.脑梗死后意识障碍的发生OCSP分型可能起主导作用,白质疏松只起次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