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交叉在不断适应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发展起来,在“设计”回到问题发现与解决的原点时,能够综合、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中心。学科交叉融合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及目标。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属性、传播模式、规律以及社会条件和创新代理人等要素,阐明了这些要素在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扩散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设计 交叉融合 学科建设 传播扩散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 A
1.学科交叉融合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
随着包豪斯时期的设计生活、21世纪初的“纯”设计与商业时代的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挑战——整体设计(intergrated design)。如今,各行各业分工细化,但行业间的界限却越来越模糊,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很早就体现过这种设计理念,比如在弗兰克赖特于1911年在塔里埃森(Taliesin)和西塔里埃森(Taliesin West)建立的两个从事建筑设计和传播建筑教育理念的场所中,试图创造一种对建筑和规划的学习具有传导性的环境气氛。比如,在堪萨斯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建造的形式与文化”学位课程中,研究针对许多国家的本国建筑和原住民居展开。再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技术与创新学院Global Resolve是另一种跨学科的课程,针对发展中国家研究设计低成本的人道主义设计。一些世界一流的跨学科设计院校(例如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东京的武藏野美术大学)也存在这样的交叉授課平台。
国内的这种教育在一些知名学者的带动下,也逐渐的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柳冠中先生就提出:“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柳冠中先生强调并总结: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2.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们的生活需求,客观上要求艺术设计不仅仅是针对不同专业分类而进行设计,而应该让设计与艺术、科学等之间发生关联,使设计发挥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按照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规律,追求“实践理性”的学科品质的学理建构,显示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创新属性,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点。
2.1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相对优势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含有特定的优势。例如美术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这些有着完整、体系健全的概念、工具与研究方法,为新兴的交叉性设计学科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式,强化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清晰理念,形成了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优势,不断促进学科领域的扩展。
2.2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性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含有其复杂性。尽管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已达成了人们的共识,但它不是单纯简单的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更要求各学科之间充分发挥其内在联系性,使艺术设计学科之间在不同维度上交叉融合。艺术设计各学科的知识也存在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这也会为学科交叉融合带来一定难度。
2.3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相容性与扩张性
艺术设计的学科有着非常庞大的体系。艺术设计学科体系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构成艺术设计学科的有机整体,其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极好的相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表现出更为专业的细分,比如建筑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等。专业的细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同时展现出其学科发展的扩张性。艺术设计的学科视野不断扩大,延生出更广阔的学域范围。知识更新和知识领域的扩大为学科建设的创新提供可能,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在整体上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3.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扩散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知识的不断演进与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范畴既源于学科建设中解决学科问题的原创性概念,但更多的是表现为相邻学科范畴的方法和理论的借鉴与改造。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是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借用成熟学科的学科理论、学科结构、建构方法等来获得新的观念和建构范式,以此来促进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下面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扩散的构成要素来进行具体的探讨。
3.1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条件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理论的扩散,与观念的改变和社会认知度的提高息息相关,它们有助于交叉融合学术氛围的营造,是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基础。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延续了 “工艺美术”的学科体系。在“学科中心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基础上,重“术”轻“学”,缺乏“实践理性”的学科建设认识的高度,客观上导致高等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类学生只注重其某一专业的学习,不重视文化基础的学习,更不用说与以艺术设计相关的文、理等学科知识的交叉学习,这样闭塞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导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发展存在着不足。因此,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应该加强其学科交叉融合的观念转变,按照艺术设计学科交叉的特性,在课程设置上系统规划,全面推进文、理以及艺术设计等诸如艺术设计传播学、艺术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课程的实施,将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性”提升至“实践理性”的高度,才能提升学科的品质。
3.2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代理人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源于学科建设中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传播,离不开创新的代理人。罗杰斯认为:“创新代理人是指那些按照创新机构的意愿,去影响客户创新决策的个体。创新代理人的任务通常是保证某个新的观念被接受……”[1]322在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传播扩散中,那些具有锐意改革的教学管理者、教师以及主动的受教育者等都可以作为创新的代理人。因为,他们一方面是学科建设中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者、尝试者,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将他们的创新成果扩散、推广的重任。
首先,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但现行的机制却不太鼓励学科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毕竟不同于传统学科,在学科建设上会面临诸如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出现的知识孤岛、建设经验、学科发展指向以及学生的采纳等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构建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交流平台,有利于鼓励和积极引导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次,是作为创新代理人人才的匮乏。所以,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代理人队伍的建设,要不断的培训与提高,还应重视不同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以加强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
3.3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采纳者
在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代理人,同时也需要哪些后续的采纳者。他们扮演着“二级传播”者的角色,即“二次创新者”或“再发明”。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为采纳不是教条式的,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代理人的观点进行再细化与改进。这样层层的传播,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加深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4.总结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传播扩散,具有跨越时空和持续创新的特点。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范式,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是由少数人先采纳,然后逐渐的扩散开来,首先在部分学科领域,而后逐步扩大的普遍性,从而揭示了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传播扩散规律。因此,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牢牢把握学科交叉融合传播扩散的各种要素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把握创新内容传播扩散的规律,都将有助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
关键词:艺术设计 交叉融合 学科建设 传播扩散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 A
1.学科交叉融合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
随着包豪斯时期的设计生活、21世纪初的“纯”设计与商业时代的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挑战——整体设计(intergrated design)。如今,各行各业分工细化,但行业间的界限却越来越模糊,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很早就体现过这种设计理念,比如在弗兰克赖特于1911年在塔里埃森(Taliesin)和西塔里埃森(Taliesin West)建立的两个从事建筑设计和传播建筑教育理念的场所中,试图创造一种对建筑和规划的学习具有传导性的环境气氛。比如,在堪萨斯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建造的形式与文化”学位课程中,研究针对许多国家的本国建筑和原住民居展开。再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技术与创新学院Global Resolve是另一种跨学科的课程,针对发展中国家研究设计低成本的人道主义设计。一些世界一流的跨学科设计院校(例如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东京的武藏野美术大学)也存在这样的交叉授課平台。
国内的这种教育在一些知名学者的带动下,也逐渐的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柳冠中先生就提出:“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柳冠中先生强调并总结: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2.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们的生活需求,客观上要求艺术设计不仅仅是针对不同专业分类而进行设计,而应该让设计与艺术、科学等之间发生关联,使设计发挥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按照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规律,追求“实践理性”的学科品质的学理建构,显示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创新属性,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点。
2.1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相对优势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含有特定的优势。例如美术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这些有着完整、体系健全的概念、工具与研究方法,为新兴的交叉性设计学科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式,强化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清晰理念,形成了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优势,不断促进学科领域的扩展。
2.2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性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含有其复杂性。尽管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已达成了人们的共识,但它不是单纯简单的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更要求各学科之间充分发挥其内在联系性,使艺术设计学科之间在不同维度上交叉融合。艺术设计各学科的知识也存在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这也会为学科交叉融合带来一定难度。
2.3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相容性与扩张性
艺术设计的学科有着非常庞大的体系。艺术设计学科体系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构成艺术设计学科的有机整体,其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极好的相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表现出更为专业的细分,比如建筑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等。专业的细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同时展现出其学科发展的扩张性。艺术设计的学科视野不断扩大,延生出更广阔的学域范围。知识更新和知识领域的扩大为学科建设的创新提供可能,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在整体上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3.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扩散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知识的不断演进与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范畴既源于学科建设中解决学科问题的原创性概念,但更多的是表现为相邻学科范畴的方法和理论的借鉴与改造。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是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借用成熟学科的学科理论、学科结构、建构方法等来获得新的观念和建构范式,以此来促进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下面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扩散的构成要素来进行具体的探讨。
3.1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条件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理论的扩散,与观念的改变和社会认知度的提高息息相关,它们有助于交叉融合学术氛围的营造,是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基础。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延续了 “工艺美术”的学科体系。在“学科中心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基础上,重“术”轻“学”,缺乏“实践理性”的学科建设认识的高度,客观上导致高等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类学生只注重其某一专业的学习,不重视文化基础的学习,更不用说与以艺术设计相关的文、理等学科知识的交叉学习,这样闭塞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导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发展存在着不足。因此,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应该加强其学科交叉融合的观念转变,按照艺术设计学科交叉的特性,在课程设置上系统规划,全面推进文、理以及艺术设计等诸如艺术设计传播学、艺术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课程的实施,将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性”提升至“实践理性”的高度,才能提升学科的品质。
3.2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代理人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源于学科建设中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传播,离不开创新的代理人。罗杰斯认为:“创新代理人是指那些按照创新机构的意愿,去影响客户创新决策的个体。创新代理人的任务通常是保证某个新的观念被接受……”[1]322在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传播扩散中,那些具有锐意改革的教学管理者、教师以及主动的受教育者等都可以作为创新的代理人。因为,他们一方面是学科建设中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者、尝试者,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将他们的创新成果扩散、推广的重任。
首先,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但现行的机制却不太鼓励学科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毕竟不同于传统学科,在学科建设上会面临诸如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出现的知识孤岛、建设经验、学科发展指向以及学生的采纳等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构建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交流平台,有利于鼓励和积极引导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次,是作为创新代理人人才的匮乏。所以,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代理人队伍的建设,要不断的培训与提高,还应重视不同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以加强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
3.3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采纳者
在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代理人,同时也需要哪些后续的采纳者。他们扮演着“二级传播”者的角色,即“二次创新者”或“再发明”。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为采纳不是教条式的,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代理人的观点进行再细化与改进。这样层层的传播,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加深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4.总结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传播扩散,具有跨越时空和持续创新的特点。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范式,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是由少数人先采纳,然后逐渐的扩散开来,首先在部分学科领域,而后逐步扩大的普遍性,从而揭示了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传播扩散规律。因此,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牢牢把握学科交叉融合传播扩散的各种要素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把握创新内容传播扩散的规律,都将有助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