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基本策略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是以统计为主,而现在的教材可能性的知识也就是概率的知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传统教学,课堂上研究的都是一些确定性的内容,教师更关注的是填表,计算等技能方面的一些训练。但统计研究的基础是数据,依赖的是对一些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所以要通过对数据的归纳与整理以及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里面隐藏的一些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之下的统计和概率这部分知识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1、学习统计,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数据的意识,也就是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潜在的一种价值和养成一种自觉用数据来分析的一种习惯,使学生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要通过用事实来分析,用数据来说话。
  2、它有利于建立学生一种随机的观念,因为在我们生活中间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的事件,可能或者发生的或者是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3、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去判断事情的哪些是主要的因素,哪些是非主要的因素。
  要想实现这三个方面的价值,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将预设定位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
  
  数学,因思考而美丽。一个好教师,好就好在她能够感觉出课的发展规律,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在课堂上,教师不应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要去关注学生怎样思考。在教学中应将预设定位在为学生提供服务上,充分让学生暴露出自己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历程”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设计学习活动时,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如吴政宪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她首先让学生在拍球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然后让他们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明理,在明理后应用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的教学原则,以活动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中反思,反思中明理,明理后应用,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就把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究发现
  
  数学教学要体现和重视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发展的特点,但是,数学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活动,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经过探究学生发现,原来“统计与概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常常用到它们。使学生在探索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数学不再是枯燥、无用、虚无飘渺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五、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课堂上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辩”。
  
  六、丰富了”课堂交往方式”
  
  教师应变课堂上师生间的单维互动为师生、生生间的二维互动。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这样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更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总之,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课堂交往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
其他文献
一、背景知识    1、作者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
期刊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知识的殿堂。    一、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巧妙
期刊
【摘要】当前,中学生学习意识偏低,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丧存,教师应该注意教育教学方法,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从中产生兴趣,参与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期刊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各科学习均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我主要谈谈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课程的目的性、针对性。平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课本目录、提示、思考与拓展、单元小结、复习等内容来预习,养成先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师对预习的要求,一要明确具体,使每个学生都明白要做什么,做哪些?例如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利用工具书帮助
期刊
【摘要】思维方法的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方法解题规律审题思维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良好的思维方法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思维方法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学生密切配合。所以才能老师有必要在课内外加强对学生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教育,比如应使学生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关系,懂得解题的一般规律,在
期刊
孔子曰:教学相长。一语道破教与学的真正内涵:互相协调,共同促进。因此,教师除了注重自身的教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本文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探讨数学学法,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学习现状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使我深切地体会到现在的初中生
期刊
在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把常见的简便运算梳理成口算、凑、分、估、合、转、变、略、消等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抓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准确迅速的解题思维活动是思维敏捷性的重要表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口算时应注意两点: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期刊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教学重点】以读感悟,读中熏陶,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
期刊
教学目标: 在现实情形中,进一步丰富对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大小关系的认识,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测角的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角的大小,找出角与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角的比较,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画图,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现在我们
期刊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结合笔者近15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