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侨乡忆“过番”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汕地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潮籍华侨、华人的人数几近于潮汕本土的潮人人数。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把漂洋过海、出国谋生的人称为“番客”,这些人在长期漂洋过海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习俗。
  在过去,凡是乡中有人要“过番”,不管是“新番”初次出国,还是“老番”回国省亲后要重返侨居地,其亲房族人、邻居戚友,都要带上当地土特产、糖果饼食之类的礼品前来送行,俗称“送顺风”,意在祝福“番客”一路平安,顺风得利。父母则赠以香灰符咒、“顺治”铜钱;妻子赠以榴花木梳,甜鸡蛋。皆寓顺风到达,得利回归,合家团圆之意。
  潮汕地区地属亚热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之间,处于东北信风带的南缘。在夏季,潮汕地区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频繁且时间较长的地区之一,农历九月份以后台风则逐渐减少。因此在每年九月、十月间,出洋谋生的潮汕人便在汕头樟林港乘搭红头船,乘东北信风出发,顺风一月半方能抵达南洋。出国新客一般会带着糯米蒸的甜粿,作为途中食粮,因为甜粿保存得久,而且耐饿;其次还会带上一些大冬瓜,大冬瓜有多种用途:既可压舱,又可在缺乏淡水时食用,遇险时又可利用其浮力作救生之用;另外还会带上一条浴布,用于包一些零碎的日用品。
  在以前谋生艰难、交通电讯不发达的年代,华侨“过番”,一去就是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才能回家乡一次,有的甚至一辈子也没法回来,最终客死异国他乡。“平安”对飘洋过海、离乡别井的华侨和侨眷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因而,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地形成一个习俗:华侨寄批(或寄钱),无论是哪个所在国家和地区,“新番”或“老番”,信文内容长短,有无批封或是封信合一印成一定格式的简易批纸,都照例在开头或结尾写上:“蒙神天庇佑,内外平安”、“幸得内外平安,喜之胜也”、“祈望诸事合想、两地平安”等祝颂词,祈祷平安发财。这类“常批”俗称“平安批”。“平安批”除了向家人报平安外,一般还必须付上一点钱,无论钱银多少,一至两元都可寄。有的“新番”上岸,一时未找到工作,处在投亲靠友、居无定所的情况下,这头一封“平安批”的银项,往往是向亲友先支借或向当地批局申请先垫付的。另外,“平安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报喜不报忧,目的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让亲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由于天气因素,每年农历的九月、十月间,乘搭红头船从南洋返乡的“番客”甚多。港口往往会有专人远望,见红头船进港就立即鸣锣通知迎接。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九月尾,铜锣‘撑撑’叫”这句俗谚。出洋者回家乡探亲,亲朋好友会各备猪肉鸡蛋为礼品前往迎贺,俗称“接番客”,也有人称“接落马”。“番客”则以面巾、浴布、糖饼、红包回赠,或开席宴请,俗称食“番客桌”。邻里孩童凡围观者,均分给糖饼,称为分“番客糖”。此俗今仍盛行,但带物赠物较麻烦,对至亲者,多改送红包、首饰,糖饼多就地购买分赠。
  “番客”海外发迹后一般会回乡建房置业,有演戏以贺并酬乡土的,俗称演“顺风戏”或演“番客戏”。澄海是华侨较多的乡村,每年农历八月有演“顺风戏”之举,由华侨集资聘潮剧、外江、纸影戏来演出酬神。解放后已不兴此举,有些华侨改为赞助乡里办业余剧团、文化室或乐社。(广东文化网)
其他文献
货郎又叫货郎担,也叫挑货郎。卖货人用扁担挑着箱子卖些针头线脑的日用品之类,游走在乡村里,手里摇着拨浪鼓,发出“扑棱咚咚,扑棱咚咚……”的声音,以招徕顾客。这一行当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货郎担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仍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乡间购买方式逐渐被小卖部、超市所替代,卖货郎的身影逐渐消失。  货郎是乡野一道遥远的风景。这风景在七十年代末是极
期刊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责任。如何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助于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青少年文化学习,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协助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进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的构建也成了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的关键,做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对
期刊
[摘 要]文化惠民即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工程,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强市,英德市2011年至2014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 文化惠民幸福英德” 城乡广场文化活动,为民众、乡镇村民送去文化大餐,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当前,对于文艺界来说,树立起群众观念,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举办以群众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惠民活动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惠民 本地化 文艺精品  文化惠民即文化为
期刊
曾名不见经传的云南墨江县,近几年随着整体形象的大变迁而日益被外界所关注。惊鸿一瞥,人们突然发现:“太阳转身的地方”已成为墨江响亮的代名词;原老旧的墨江城已变成一座亮丽的“回归城”。  墨江县是云南省思茅市的北大门,国际大通道昆曼高速公路穿城而过,距省会昆明270公里,离思茅市163公里,是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镇之一。境内居住着以哈尼族为主的2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其中哈尼族有11个支
期刊
[摘 要]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益智和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实践和必要手段。  [关键词]幼儿舞蹈 创编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素质教育是对儿童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方位的教育。而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益智和娱乐活动,对
期刊
在《冒险岛》新版本中,玩家们可以到传说中的东方神州畅游一圈。它的更新不是很大,只开放了少量具有东方特色的地图及相应的怪物,而且新地图难度不高,可以说这次版本的更新并不是为顶级玩家服务的,怪物的等级和出产的装备等级都更有利于中级玩家。
期刊
“怪哉”现在是奇怪的意思。其实,“怪哉”作为一种奇怪的虫子,汉代时就已经存在了。  相传汉武帝有一次到甘泉宫游玩,在专供皇帝行走的驰道上发现了一种虫子,全身都是红色的,像人一样有头有牙有齿有耳有鼻子,可是谁都没见过这种虫子,也没人认识。汉武帝于是派著名的博物学家东方朔前去察看。东方朔回来向汉武帝禀报说:“此虫名叫‘怪哉’,是被关押到监狱里的无辜之人忧愁抱怨,仰首叹息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这种哀怨的声音
期刊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西晋 石崇 《王明君辞》  汉朝王昭君和亲远嫁匈奴,历来被认为是件极其悲惨的事。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西晋首富石崇喜欢举行大型歌舞宴会,他自己还为这些娱乐演出谱曲写歌,其中有一首《王明君辞》就是歌唱王昭君的,因为老大叫司马昭,所以要避讳,把古人改了名,叫做王明君。石首富眼中的王昭君,
期刊
被称为“国槐”、“家槐”的槐树在传统文化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是古代最高官职“三公”的象征,古人常在自家门前、庭院、屋后种植槐树以图吉兆。人们还认为种槐树能招来财宝,民间有句谚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另外,槐树还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象征。  槐树在周代是“三公”的象征  “玉树临风”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玉树”是一种什么树。有人认为,“玉树”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树,或者是
期刊
婚日又称“吉日”、“喜日”。选择日期定“吉日”、“喜日”时,不择腊日。何谓腊日?民间把正月初一称为“天腊”,农历五月初五称为“地腊”,农历七月初七称为“道德腊”,农历十月初一称为“民岁腊”,农历十二月初八或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称为“王候腊”。  中华大地大部分地区都流行儒、道、释三道合一,避腊的禁忌出于《太上感应篇》中“晦腊若歌朔量号怒”一语。  朔为初一,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称天腊,避开这日操办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