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hao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率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普通高校能否继续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指标,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普通高校的“一把手工程”。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大改变。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破解这个就业难题呢?文章认为:一是要弄清就业困难的真正原因;二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就业难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
  [作者简介]杨金云(1966- ),男,四川乐山人,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现代管理。(四川宜宾64400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06-02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率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普通高校能否继续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指标,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普通高校的“一把手工程”。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大改变。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破解这个就业难题呢?笔者认为:一是要弄清就业困难的真正原因,二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就业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与高校教学质量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就业途径的大转折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7年的20年里,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几乎都实行统招统分。199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教学[1997]6号)明确指出,“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发布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这标志着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统包统分”时代基本终结,大学生就业开始以“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为主要途径。这种突如其来的大转折,家长、学生和学校没有来得及去调整和适应。由于思维的惯性很多人会仍然以为,考上了大学就是上了天堂,传统的“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这不利于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学生的充分就业。
  (二)招生规模的大跃进
  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是在1999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宣布的。扩招的主要理由:一是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二是广大群众普遍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三是扩招也可增加教育消费,是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四是由于过去招生比例低,迫使基础教育集中力量应付高难度的考试,因此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15%,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2005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
  但是,旧的矛盾得到缓解的同时,新的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大学扩招从1999年到2006年,短短7年时间,大学招生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虽然在2007年、2008年、2009年有所控制,但仍然呈现继续增长的势头。这就使得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日趋凸显,扩招的结果实际上是把这个就业矛盾集中地转移到高校了。
  (三)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一方面,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都保持在10%左右的较高水平,但和我们30%左右的扩招速度相比,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是明显不足。如果不考虑经济增长而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扩招就具有一定盲目性,其结果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对过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减员增效”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共识,失业、待就业人数激增,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高校教改的慢反应
  高等教育改革反应慢,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相对于中小学教育改革来说高校改革相对滞后。1951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开始了学生的“减负运动”;1978年拨乱反正后开始抓双基;1983年北京八中第一次提出了素质教育大纲;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多次提及“素质”问题;1999年6月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此,“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而高校改革呢?其素质教育方面,多半还停留在口号上,照本宣科的传统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德育教育这个核心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这两个重点。
  二是相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说高校改革步伐没有跟上。从专业规划到培养目标,从科目设置到教材选用,从教学方式到考核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多少实质性改变,多半停留在科研成果和工作计划中,还没有真正确立和践行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观念,更没有顾及到可能出现的未来市场需求等前瞻性问题。高等教育还普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完成教学”的层面上。其直接后果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可能“不行销”,企业需要的人才缺乏,从而出现人才的结构性过剩。
  (五)人才市场的趋利性
  市场经济是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社会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决定了人才市场的趋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倡导减员增效和进行产业升级,造成大量失业人员冲击人才市场;二是尽可能节约培训开支,优先录用熟练工,排挤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三是为了保证开工率,企业往往会为减少婚假、产假等而限招女生;四是政府“人才工程”,盲目引进硕士博士,本科生就失去了一些可能的就业机会。
  (六)就业选择的非理性
  就业选择的非理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作要稳定,这主要是受长期以来大学毕业就端“铁饭碗”思维的影响;二是收入要理想,这与我们国家教育的高投入有关,长期高额投资理所应当有较好的回报预期;三是尽量留在父母身边,这与我国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关。所以,离家远了不去,待遇低了不去,私营企业不去……就业选择的非理性,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又一原因。
  二、高校破解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在上面分析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六大因素中,招生规模、经济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等三大因素都是我们高校“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普通高校力所能及的就业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促进就业观念转变,二是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一)积极促进就业观念转变
  1.注意转变家长的就业观。受我国传统家长制影响,家长的意见左右着学生的就业意愿和抉择。我们应该通过校报、通信、家长会甚至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使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的本事大小,清楚当前的就业现状和困难,切实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从而更加实事求是地做出就业选择。
  2.就业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就业观念的彻底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开始就业观念教育,并且要将就业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
  3.就业观教育要实事求是。“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不科学,也不利于学生接受。因为我们常教育学生“事当头三思为妙”,再说不选择就做决定也不符合逻辑。另外,从常理上讲,如果学生是我们自己的子女,面对就业选择,还不是一样要左挑右选、前思后想?
   “先就业后择业”思想,是提高就业率的需要,但事实上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在学生眼里往往是一句废话。
  “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学生眼里可能是句空话,多的不用说,本钱在哪里?本事在哪里?所以,谁都愿意,但很难实现。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学生眼里可能是句大话。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哪里?需要多少人呢?就像“考选调生” “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考村官”一样吗?千军万马大干一场,结果是对绝大多数而言,只有“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最实事求是的就业观。因为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谓“最好”那就是对学生、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等,都是客观的、有利的、实事求是的、切实可行的。这就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低估自己可能自惭形秽,打击就业信心;高估自己可能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实事求是的就业观教育就是要在自我认知教育基础上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业观念。
  (二)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中央二台曾有一个栏目主持人在与企业家谈论就业问题时说:“当前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我们的企业的人才招聘也相当艰难。”这就是说,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一定是社会缺乏岗位,还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能力。
  所谓学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能够向用人单位展示的人文品质、政治素养、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爱好特长以及综合素质等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和能力。高校的学生干部、电子竞赛获奖者、共产党员、文体尖子等都很好就业,因为他们接受了不同的(更多更好的)教育与管理,因而具有更高的能力和更好的素质,也就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
  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呢?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才是破解高校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和关键。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几个要点:
  1.围绕教育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这不仅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要培养学生切实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2.坚持市场导向。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调整。这里的“市场”,既指当前的就业市场,还包括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前瞻性就业市场。
  3.改变教学模式。必须坚持 “精讲理论、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理论讲解要精要,实践教学要加强。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这是学以致用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实用人才的需要。
  4.转变教育方式。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坚持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了解真实的社会不行,学生不懂得如何做人也不行。我们培养的不是书呆子,而是要去理解、适应和改造现实社会的有用之才。
  可见,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与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且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应该只是高校的事情,更应该是由包括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等共同来完成的事业。但是作为高校本身,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应该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一定会更多,人们对就业的认识一定会更透彻,学生的就业前景一定会更好,社会的就业矛盾一定会更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教学[1997]6号)[Z].1997-03-24.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02-1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Z].1999-06-03.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总结了民族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体会,旨在与同行进行探讨,提高民族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民族医学院校 医学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冯治(1965- ),女,广西百色人,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教研室,实验师,主要从事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李新乐(1953- ),男,广西百色人,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医学生中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在护理专业医学生大一至大三年级专业课
集团化是现阶段上海职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一个多种经济体制、多种产业并存的大城市,上海的多元化格局决定了其职教集团类型的多样性。除继续建立行业性职教集团外,组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教集团也成为上海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本刊将连续关注上海职教的集团化战略,深入报道其在集团化发展方面的大胆创新与尝试。    [上海职教的集团化战略之一]    “行业”与“区域”并行    2008年11月2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调查对象,统计了该刊2001—2006年6年间的载文量、载文时滞、地区分布及基金论文情况等,通过对各项统计结果的定量
对柴北缘路乐河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和山前现代河沙中碎屑的锆石U-Pb同位素热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物源区发育-260、-450、500-600、800-900Ma 4个主要年龄峰值和-1.8、2.5-2.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