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侗族建筑简析:中国上下有5000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运用了上千年斗栱结构,榫卯结构。侗族“三宝”这是他们建筑的代表。他们擅长木石建筑,鼓楼、风雨桥、凉亭,是这个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全用杉木为材,结构复杂,造型壮丽,以榫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结实牢固。形式多样,尤以从江县的增冲“鼓楼”最为秀丽。如黎平县的已堂“鼓楼”,均可与之比美,对此我们应该做的是要正确的保护这些文化遗址。
关键词:侗族三宝;榫卯结构;文化遗产;保护
当我们眼前的历史文化遗址,而更多的却是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难道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所需要发展的旅游业?
中国到了清朝末期到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失去了丢失毁坏了太多太多的文物与古迹。好比侗族的风雨桥根本就经不起当时的炮火,我们呢,来到其地方看的当然就不是用水泥柱仿建的风雨桥吧。更希望观赏的应该是经历枫林弹雨的遗址;或者是那有着地道的名族特色的建筑。
这次我有机会游玩了湖南侗族聚居地,了解了不少他们的民间文化。当地各种各样的美食,有着独特的节日风俗。然而更多的是对他们当地的一些特色的古建筑考察分析。从大的方面讲,侗族建筑有着高度艺术性的古建筑。这是侗族的人们长期的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这些与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与他们的历史传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有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是世世代代侗族木匠的智慧的结晶,更是侗族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展现!它们独特的美学形式,早早已经成为了侗族人民最独特的象征了,风雨桥、鼓楼、还有凉亭,这些更是侗族文化最经典的代表 ,大家甚至把它们称之为侗族建筑中的“三宝”。
风雨桥,在南方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所在,南方丘陵地带多雨潮湿,当地侗族人民为了在劳作事突降暴雨能及时的避雨,从而形成了有着侗族人们特色的风雨桥,从而也有了风雨桥上特有的文化。
鼓楼,侗族叫做“堂瓦”,是公共场所的意思。侗乡村寨都有鼓楼,大的村寨有三四座,一般是一姓一座。塞子里有几族姓,就建几座鼓楼。鼓楼富丽堂皇,雄伟壮观,高耸寨中。低的有三五层,高的达十余层。它是一种纯木结构,全用卯榫嵌合,飞檐重阁,层叠而上。最上层是在顶,高插入云。有的尖顶学装有能迎风鸣叫的铜质飞鸟,颇具匠心。鼓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像宝塔又似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柱头挂满金匾,对联。重檐下的彩绘,有龙、凤、鱼、鸟、葫芦、花草等图案,或装饰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有着侗族特色的浮雕。
凉亭,大多建于山坳或路旁,给行人乘凉歇息之用。侗乡的凉亭热心公益事业,爱做好事,每三五里即建一亭。所以,侗乡的凉亭特别多。许多凉亭建于泉水之旁,亭畔多古树遮阴。没有泉水的地方,凉亭里也有人挑去泉水,供人解渴。他们的凉亭同样也有着与鼓楼,风雨桥一样的建筑结构与用料。
随着我国第一产业的快去发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走进了侗族人们的生活区,给他们带来财富,同时也破坏了当地历史悠久的侗族文化。面对侗族建筑的“三宝”慢慢的失去自己的特色,面对着水泥柱代替这一根根用着榫卯结构的木柱,我们怎么会没有感想呢?木头那是我们祖先在建筑中的载体,现在我们丢弃了艺术结晶的木头。这绝对不是我们旅游者所需要看到的,更不是中国文物保护的方向,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树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让我们子子孙孙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而不是那冰冷的水泥柱的仿制品。
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这个主体,生产方式、物质条件与生活模式构成了传统民居建筑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对于传统民居改建而出现的建筑地域文化的丧失问题,原因足多样的。旧城改造是不可回避的,在我们认识到传统民居改建的必然性的同时,客观地探讨一下传统民居改建的成因是十分必要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我们对侗族建筑改变的主要原因。当地政府发展旅游,有了一定的资金收入,从而没有真正的了解市场,了解游客的目的,更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就变相的破坏了有着侗族特色的建筑“三宝”。同时我国的保护古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立法的层次比较低,没有实际针对性。特别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古建筑这个问题,应该从立法的角度加以界定。政府部门的一些领导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在破旧建新的思想意识下,对古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盲目开发,建设宾馆、酒店等娱乐性设施,毫不顾及古建筑的周边环境。并且相关的专业性保护人才较为缺乏,建筑专业的对旅游缺乏认识,而旅游的对建筑专业知识不甚了解,仅有的相关人才也因为收入等问题转行,造成人才缺乏,一些古建筑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从而就出现了现在的水泥柱式风雨桥,混凝土式鼓楼,更有琉璃瓦式凉亭。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的象征。面对侗族建筑‘三宝’改建原因的分析的前提之下提出具体的改建方案,是传统民居改建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这也是当地政府所应该面对的问题,只有做好最好的保护,才有更久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柏如.侗族建筑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徐辉.中国古建筑之旅----黔东南苗乡侗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侗族建筑简析:中国上下有5000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运用了上千年斗栱结构,榫卯结构。侗族“三宝”这是他们建筑的代表。他们擅长木石建筑,鼓楼、风雨桥、凉亭,是这个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全用杉木为材,结构复杂,造型壮丽,以榫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结实牢固。形式多样,尤以从江县的增冲“鼓楼”最为秀丽。如黎平县的已堂“鼓楼”,均可与之比美,对此我们应该做的是要正确的保护这些文化遗址。
关键词:侗族三宝;榫卯结构;文化遗产;保护
当我们眼前的历史文化遗址,而更多的却是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难道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所需要发展的旅游业?
中国到了清朝末期到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失去了丢失毁坏了太多太多的文物与古迹。好比侗族的风雨桥根本就经不起当时的炮火,我们呢,来到其地方看的当然就不是用水泥柱仿建的风雨桥吧。更希望观赏的应该是经历枫林弹雨的遗址;或者是那有着地道的名族特色的建筑。
这次我有机会游玩了湖南侗族聚居地,了解了不少他们的民间文化。当地各种各样的美食,有着独特的节日风俗。然而更多的是对他们当地的一些特色的古建筑考察分析。从大的方面讲,侗族建筑有着高度艺术性的古建筑。这是侗族的人们长期的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这些与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与他们的历史传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有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是世世代代侗族木匠的智慧的结晶,更是侗族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展现!它们独特的美学形式,早早已经成为了侗族人民最独特的象征了,风雨桥、鼓楼、还有凉亭,这些更是侗族文化最经典的代表 ,大家甚至把它们称之为侗族建筑中的“三宝”。
风雨桥,在南方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所在,南方丘陵地带多雨潮湿,当地侗族人民为了在劳作事突降暴雨能及时的避雨,从而形成了有着侗族人们特色的风雨桥,从而也有了风雨桥上特有的文化。
鼓楼,侗族叫做“堂瓦”,是公共场所的意思。侗乡村寨都有鼓楼,大的村寨有三四座,一般是一姓一座。塞子里有几族姓,就建几座鼓楼。鼓楼富丽堂皇,雄伟壮观,高耸寨中。低的有三五层,高的达十余层。它是一种纯木结构,全用卯榫嵌合,飞檐重阁,层叠而上。最上层是在顶,高插入云。有的尖顶学装有能迎风鸣叫的铜质飞鸟,颇具匠心。鼓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像宝塔又似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柱头挂满金匾,对联。重檐下的彩绘,有龙、凤、鱼、鸟、葫芦、花草等图案,或装饰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有着侗族特色的浮雕。
凉亭,大多建于山坳或路旁,给行人乘凉歇息之用。侗乡的凉亭热心公益事业,爱做好事,每三五里即建一亭。所以,侗乡的凉亭特别多。许多凉亭建于泉水之旁,亭畔多古树遮阴。没有泉水的地方,凉亭里也有人挑去泉水,供人解渴。他们的凉亭同样也有着与鼓楼,风雨桥一样的建筑结构与用料。
随着我国第一产业的快去发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走进了侗族人们的生活区,给他们带来财富,同时也破坏了当地历史悠久的侗族文化。面对侗族建筑的“三宝”慢慢的失去自己的特色,面对着水泥柱代替这一根根用着榫卯结构的木柱,我们怎么会没有感想呢?木头那是我们祖先在建筑中的载体,现在我们丢弃了艺术结晶的木头。这绝对不是我们旅游者所需要看到的,更不是中国文物保护的方向,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树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让我们子子孙孙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而不是那冰冷的水泥柱的仿制品。
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这个主体,生产方式、物质条件与生活模式构成了传统民居建筑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对于传统民居改建而出现的建筑地域文化的丧失问题,原因足多样的。旧城改造是不可回避的,在我们认识到传统民居改建的必然性的同时,客观地探讨一下传统民居改建的成因是十分必要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我们对侗族建筑改变的主要原因。当地政府发展旅游,有了一定的资金收入,从而没有真正的了解市场,了解游客的目的,更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就变相的破坏了有着侗族特色的建筑“三宝”。同时我国的保护古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立法的层次比较低,没有实际针对性。特别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古建筑这个问题,应该从立法的角度加以界定。政府部门的一些领导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在破旧建新的思想意识下,对古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盲目开发,建设宾馆、酒店等娱乐性设施,毫不顾及古建筑的周边环境。并且相关的专业性保护人才较为缺乏,建筑专业的对旅游缺乏认识,而旅游的对建筑专业知识不甚了解,仅有的相关人才也因为收入等问题转行,造成人才缺乏,一些古建筑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从而就出现了现在的水泥柱式风雨桥,混凝土式鼓楼,更有琉璃瓦式凉亭。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的象征。面对侗族建筑‘三宝’改建原因的分析的前提之下提出具体的改建方案,是传统民居改建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这也是当地政府所应该面对的问题,只有做好最好的保护,才有更久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柏如.侗族建筑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徐辉.中国古建筑之旅----黔东南苗乡侗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