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9点,地铁里站着几个疲惫的年轻人。一个小伙子讲着电话:“跟你们说了不是加班,北京错峰下班都这个点!我工作不累,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地铁到站,一大拔人挤上车。小伙子有点慌:“就这样嘛,你们照顾好自己……”一边说,一边抱歉地冲旁边的同事笑,好像生怕他们戳穿。
其实,谁会不理解呢?我遇到的大部分年轻“北漂”,都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再苦再累,只字不提,净捡好听的说。有些人是为了逞强,不愿意让亲人看低了自己;也有一些人觉得,父母离得那么远,自己遇到困难,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徒惹一场担心,何苦呢?
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一桩经历:她读本科的时候,有一年生了重病,在北京跑了好几家医院,始终自己应付。最后医生跟她商量手术事宜,提到手术失败会有瘫痪的可能,她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觉得还是有义务跟父母汇报一声。“万一出来最坏的结果,一下子扔给他们,我怕他们犯心脏病。”
“所以在那之前,一个字都没提过?”我问。
“没提。”看病足足有半年,“说了他们肯定着急,要过来看我,可他们就算来了也没什么用,制造紧张气氛。不如等病好了再告诉他们。”
“这么重的病,父母照顾一下不好么?”我想不通。
她摇摇头:“又不是不能照顾自己,再说还有别的朋友陪着。”
她的理由无懈可击:“父母不懂这个病,也没条件帮我在北京找到更好的医生,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顶多就是给我钱,可我已经有钱了。”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心态却颇具代表性。我在大学工作的时候,规定学生遇到了重大困难,校方有义务通告监护人。这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比挂科、处分、学位不保更让他们痛苦10倍。就像小学生,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一听说要“请家长”,就吓得千方百计求饶。但他们毕竟不是小学生了,有的学生就大声跟我们理论:“告诉他们有什么意义?他们什么都帮不了!”
他们说得没错,从理性上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反正帮不上忙,冲父母“报忧”又有何意义?按照这个时代讲求效率的风气,没有“意义”的事自然不必做。但这只是理性层面的考虑,虽然正确,却单薄。人同时也是有情感需要的。情感是非理性层面的存在,倘若完全不理会它的声音,人会孤独。
我们遇到难过的事,常常想找人聊聊。这个人未必“有用”,未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聊聊”这个行为本身,发乎自然,不加思考,不需要那些计较。一个电话拨过去,对方问道:“有什么事?”我们回答:“没事,就想找你聊聊。”吃个饭,喝个茶,逛个街,这些活动有什么非做不可的必要性呢?但情感上我们因此感到踏实。他人的存在,哪怕什么也不做,本身就有分享情感的功能。喜怒哀乐让人们聚到一起,毫无必要地聚到一起,这是一种本能。
但是这种本能,在快节奏高密度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我们的问候从“吃了吗”变成“最近在忙什么”,因为我们假定所有人都在忙,都很累。时间变成了最高昂的成本,任何人付出时间,都期待它有点什么“意义”。同城的朋友见面成了奢侈,哪怕请客,人家还不一定舍得时间。“有什么事?”一条短信发来,谁会厚颜无耻地回以“没事,就想找你聊聊”呢?
既然时间宝贵,凡事必追究意义,报喜不报忧就只能是现代人无奈的选择。独自漂泊在外的人,尤其熟悉这种理智的孤独、无可言说的空虚。小伙子对父母说“我工作不累”,挂掉电话,恐怕也有点怅然若失。理智会说:“有什么用呢?他们又帮不上忙。”而人的情感,总会留恋那一份热汤热水的温暖。
nt-size:8.0000pt; mso-font-kerning:0.0000pt; " >70年代相始终。在这十年里,不仅学英语,还学了法语和日语。他自己说:“从写诗转到学外语,好像是转移一种精神寄托。”“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秋,建华凭着他扎实的外语基础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以同等学力直接考上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在我认识的学者朋友中,陈建华可说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和有学者风度的诗人。
其实,谁会不理解呢?我遇到的大部分年轻“北漂”,都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再苦再累,只字不提,净捡好听的说。有些人是为了逞强,不愿意让亲人看低了自己;也有一些人觉得,父母离得那么远,自己遇到困难,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徒惹一场担心,何苦呢?
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一桩经历:她读本科的时候,有一年生了重病,在北京跑了好几家医院,始终自己应付。最后医生跟她商量手术事宜,提到手术失败会有瘫痪的可能,她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觉得还是有义务跟父母汇报一声。“万一出来最坏的结果,一下子扔给他们,我怕他们犯心脏病。”
“所以在那之前,一个字都没提过?”我问。
“没提。”看病足足有半年,“说了他们肯定着急,要过来看我,可他们就算来了也没什么用,制造紧张气氛。不如等病好了再告诉他们。”
“这么重的病,父母照顾一下不好么?”我想不通。
她摇摇头:“又不是不能照顾自己,再说还有别的朋友陪着。”
她的理由无懈可击:“父母不懂这个病,也没条件帮我在北京找到更好的医生,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顶多就是给我钱,可我已经有钱了。”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心态却颇具代表性。我在大学工作的时候,规定学生遇到了重大困难,校方有义务通告监护人。这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比挂科、处分、学位不保更让他们痛苦10倍。就像小学生,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一听说要“请家长”,就吓得千方百计求饶。但他们毕竟不是小学生了,有的学生就大声跟我们理论:“告诉他们有什么意义?他们什么都帮不了!”
他们说得没错,从理性上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反正帮不上忙,冲父母“报忧”又有何意义?按照这个时代讲求效率的风气,没有“意义”的事自然不必做。但这只是理性层面的考虑,虽然正确,却单薄。人同时也是有情感需要的。情感是非理性层面的存在,倘若完全不理会它的声音,人会孤独。
我们遇到难过的事,常常想找人聊聊。这个人未必“有用”,未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聊聊”这个行为本身,发乎自然,不加思考,不需要那些计较。一个电话拨过去,对方问道:“有什么事?”我们回答:“没事,就想找你聊聊。”吃个饭,喝个茶,逛个街,这些活动有什么非做不可的必要性呢?但情感上我们因此感到踏实。他人的存在,哪怕什么也不做,本身就有分享情感的功能。喜怒哀乐让人们聚到一起,毫无必要地聚到一起,这是一种本能。
但是这种本能,在快节奏高密度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我们的问候从“吃了吗”变成“最近在忙什么”,因为我们假定所有人都在忙,都很累。时间变成了最高昂的成本,任何人付出时间,都期待它有点什么“意义”。同城的朋友见面成了奢侈,哪怕请客,人家还不一定舍得时间。“有什么事?”一条短信发来,谁会厚颜无耻地回以“没事,就想找你聊聊”呢?
既然时间宝贵,凡事必追究意义,报喜不报忧就只能是现代人无奈的选择。独自漂泊在外的人,尤其熟悉这种理智的孤独、无可言说的空虚。小伙子对父母说“我工作不累”,挂掉电话,恐怕也有点怅然若失。理智会说:“有什么用呢?他们又帮不上忙。”而人的情感,总会留恋那一份热汤热水的温暖。
nt-size:8.0000pt; mso-font-kerning:0.0000pt; " >70年代相始终。在这十年里,不仅学英语,还学了法语和日语。他自己说:“从写诗转到学外语,好像是转移一种精神寄托。”“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秋,建华凭着他扎实的外语基础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以同等学力直接考上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在我认识的学者朋友中,陈建华可说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和有学者风度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