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提出了“五通”概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2015年3月,在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明确将非洲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区域之一,而“五通”概念也再次被提及和阐释。其中,民心相通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及学者的普遍关注,毋庸置疑,促进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是开展区域合作的民意基础和发展基石。
从“兄弟”到“伙伴”,中国与非洲国家已走过了近60年的合作发展历程。从共同建立和发展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到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非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区域,中非合作的现实及历史意义举世瞩目。2015年底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峰会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强调要继续加强中非新闻传播领域的合作发展,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可见,如何做好民心相通,已成为我们全面建设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答之题。
一、“民心相通”是对新公共外交思想的发展与提升
近年来,公共外交成为我国外交及外宣工作的重点。公共外交的概念和外延有多种呈现,但焦点多集中于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尤其是信息的跨国界传播影响他国的公众而非政府,这也是公共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的首要特点。“9·11”事件之后,西方学者开始了新一轮对于公共外交的思考和研究,“新公共外交”概念浮出水面,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及全球传播的研究热点。
有别于单向度、重外宣、以推送为主的传统公共外交,新公共外交更强调双向对话和沟通,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首先,在目标对象上,新公共外交认为,公共外交的对象不应限于他国精英,而应包括所有普通民众。其次,在外交主体上,不同于传统公共外交以国家政府为主体,新公共外交更加倡导参与主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非政府机构、企业、研究机构等均可有所作为。此外,新公共外交强调从“公众到公众”这一渠道,因此也与传统的由“政府到公众”模式的公共外交形成纵横交错之势,有益于建构更加立体的公共外交网络。
传统的公共外交以宣传(propoganda)、国家品牌建设(national branding)及对外文化关系(foreign cultural relation)为三大焦点,而新公共外交则更侧重于对外文化关系的建设,且倾向于用对外文化关系来达成前两点的诉求。①英国学者马克?莱昂纳多认为,虽然公共外交起始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服务于国家的全局战略,但最终还要落实于发展长期良好互动关系。②而文化关系建设与良好公众互动正是新公共外交的重中之重,强调双向的、互动的交流与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民才可以亲。而民心相通的“民”,不仅仅是对象国的普通公众,也同样包括所在国的人民百姓。相通的“相”是互相,相通的“通”是沟通达成的理解与认同。这样,民心相通不仅具有新公共外交的精髓,也更加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它本身既是目标诉求,也是行动路径。藉此,也对我们通过媒体开展新公共外交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挑战。
二、中非“民心相通”的现实挑战与困境
长期以来,世界传播领域话语体系为西方主导,发达国家既是世界话语的主产地,又是传播渠道的主控者,尤其是在国际新闻领域,非洲国家的传播媒介几乎没有自己的国际新闻消息来源。西方媒体对于非洲媒体的消息源的占有极大影响了非洲人民对于中国及中国人的理解,长期以来造成的刻板印象,阻碍着双方民心相通的道路入口。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和传播语境中,中非自身的话语建构与彼此间的认知沟通滞后于双方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非关系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双方的合作模式从援助和普通贸易升级至产业对接、产能合作及技术转移等领域,从承包为主转向投资和金融合作。随着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中国人在非洲也呈现出多维甚至负面的身份特征,中非的经贸往来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出中非双方民众的误解与摩擦。而这些本是双方在经贸领域磨合过程中的正常摩擦却往往被西方媒体夸大其辞,进而影响了中非直接的合作与沟通。
可以说,促进中非间“民心相通”已成为双方全面深入合作的紧迫使命。
三、“民心相通”的媒体路径与建构
媒体一直是公共外交的主渠道,在新公共外交领域也不例外。新公共外交强调主体的多元和开放,以民心相通为目标和思想框架,在促進非洲民众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人的传播沟通中,我们的媒体不仅需要在非洲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对国内讲好非洲故事及中非合作故事;我们不仅要依靠自己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非洲媒体一起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以“互动”和“双向”为路径,建构彼此间的民心相通。
(一)讲好中国故事,让非洲人心通中国
1.中国国家媒体向非洲百姓讲好中国故事
在以新公共外交为导向的对非传播中,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讲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尤为重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以非洲本土母语译制的电视剧在非洲的播出,成为其对非本土化、贴近性传播的增长点。自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希里语版在坦桑尼亚广播公司播出获得好评后,国际台先后推出了一批以非洲本土语言译制的中国优秀影视剧,将中国现代社会家庭伦理生活等内容带入了非洲平常百姓的视野之中。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坦桑尼亚时提到这部电视剧,并认为“这部电视剧使坦桑尼亚普通百姓关注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显然,讲百姓生活故事,是彼此间人民最快捷也是最直接的沟通路径。
在向公共外交为导向转型的传播实践中,我们的国家媒体的对非传播在着重报道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扭转西方传媒对我负面报道的同时,加强传播内容的平民化、生活化取向,是对新公共外交所倡导的“公众到公众”这一路径的有益尝试。《中国日报》非洲版在内容上巧妙回避政治类新闻,而是以经贸、文化等内容为主报道中国及中非合作,封面故事多关注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为让报纸在形象及内容上更加接地气,评论版面往往邀请非洲相关专家撰稿,配以撰稿人的头像,拉进非洲读者距离。该报的人物版面包括在非的中国籍援非志愿者、企业家、华商、中国工人、艺术家以及在中国的非籍非洲歌星演员、商人、留学生等;其生活版面主要以社会文化类话题为主,向非洲介绍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及中国人,点滴间增进非洲人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 2.中国民营媒体贴近非洲人讲好中国故事
新公共外交理念强调传播主体的非官方化及多元化。相比于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民营媒体在非洲传播中国内容和讲述中国故事时,更加润物无声。秉承“让每一个非洲家庭都买得起、看得上、看得好数字电视”的宗旨,四达时代传媒集团自2007年开始在非洲投资,一路开拓下来,至今已发展成为泛非地区最具潜力的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并通过国际化而非中国化的定位实现和打造其本土化公司形象,节目制播均以服务对象国观众的需求而定,包括尽可能争取体育赛事的直播,以满足非洲人对体育节目的需求。
四达集团通过搭建自己的配音译制团队将现有的优秀国产电视剧传播到非洲,并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设了影视剧译制中心,借助当地非洲人力资源,译制、配音、播出更多的国产影视剧。其中,四达译制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有关中国小人物在社会中挣扎奋斗的心路历程引发了同样处于发展阶段的非洲人民的共鸣,对于打通中非民心起到了与官方媒体不一样的传播效果。这种市场化传播媒体的独特身份及发展需求,使得其在传播中国内容的同时更加紧贴地气,也因此充满生机。
3.非洲媒体人对非洲讲好中国故事
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非洲的媒体理念与传媒体制更亲西方而远离中国。因此,非洲媒体,尤其是最为活跃的私营媒体,多倾向于批判性审视中国走进非洲,造成了非洲本土媒体与西方媒体一同呈现负面中国的情形,进而带来了非洲人对中国的认知偏差与误读。
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开始在本土化发展策略的指导下,以采编播人员的雇佣本土化为抓手,广泛雇佣当地媒体编采播人员加盟,让非洲人讲中国故事、让非洲人讲自己的故事。
受制于资金短缺,大多数非洲媒体记者没有机会来到中国直接观察和报道真实的中国国情民生。为此,我国公共外交协会自2014年开始已连续四年邀请非洲国家的记者来华,依托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展开为期十个月的在华采访报道,向非洲报道和讲述非洲人自己看到的中国。此项目的参与人员大多为当地媒体的主编或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讲中国故事时,他们的话语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非洲舆论话语建构中,除新闻媒体人员外,非洲的媒体学者的话语声音不容忽视。非洲的媒体学者享有较高的学术自由,比非洲新闻媒体人员具有更高的话语自主性,在高校及政府部门等具有较强的话语扩散力。他们不仅在媒体课堂、学术会议及学术发表中传播媒体学术主张,更频频在广播电视访谈、報纸专栏中传递个人观点,其学术的话语权威性往往促成其享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及辐射力,在各种社会场域中及公共空间中产生影响力。然而,受限于非洲本土高校的研究经费,非洲的媒体学者大多难于开展深度系统的涉华传媒研究。因此,在对非的公共外交规划中,我国应把引导和影响非洲本土媒体学者纳入人员交流议程。
(二)讲好非洲故事,让中国人心通非洲
在新公共外交视域下,民心相通突出了国家间公众与公众沟通的平衡对等。以此,该理念也打破了传统公共外交中重视影响对象国人员,忽视对本国民众就外交政策及国际合作行动的认知与引导的盲区,无疑这是对新公共外交的丰富与发展。外交是内政的延展,内政是外交的保障。中国媒体如何对内讲好非洲故事,关乎中国公众对国家对非外交的理解与支持,也关乎中国人在非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一个正向的、全面的国内涉非舆情,对于中非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中有关非洲的新闻报道表现为;政经内容为主,3D内容(death、disease、destruction)及猎奇内容为辅。这势必带来中国人对非洲人的刻板印象,并进一步阻挡中非民心相通的中国入口。以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为例,2015年,该报纸的涉非报道中,正面报道占比15.9%,中性报道占比42.3%,负面报道占比41.8%。其中负面报道中以恐怖主义为最多,占比63.6%,治安问题占比19.3%;正面报道主要由文化风俗和自然风光类组成。④在中国的主流媒体的英文报道中,学者在对2008年至2010年间的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的涉非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两家媒体的涉非叙事框架大体分为以下四类:非洲国家处于危机之中;非洲不安全;健康水平在下降;非洲国家需要进一步发展。在这些涉非报道中,正面报道占22.86%,负面报道占33.16,中性报道占26.18%,其他无法明确定性的报道占17.8%。⑤总体来看,我国媒体的涉非报道在叙事方式和框架设立上都还局限于相对狭窄的话题范围,没有能够为国内受众描绘出一个全面而生动的非洲普罗大众的生活场景。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我国媒体的涉非传播须进行的反思和警醒。以民心相通为诉求,我国媒体能够做出的改进空间还很大,在重视报道中非外交、经济往来的同时,必须要超越非洲旅游与动物世界等传统话题,更多地关注非洲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同时融入如非洲体育、音乐、艺术、宗教、习俗、人文等领域的话题,打开中国人的非洲世界与非洲视角。
事实上,我国媒体对展示多元的非洲,已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2011年3月,由旅游卫视播出的30集纪录片《非洲十年》以自由摄影师梁子的十年非洲旅行足迹向中国观众呈现出苦难与幸福并存的真实非洲;2016年春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中国人在非洲》则通过讲述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的故事,表现出中非人民跨越文化和种族的局限共同成长的写实经历。这些纪录片超越了纯粹展现非洲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框架,记录了共处同一时空下的中非人民生活百态,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媒体朝“民心相通”方向所做出的努力。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友好合作需要新公共外交的理念及方法论去加固、传承和创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民心相通,既是对我国民间外交思想的一次升级,也为我国媒体开展公共外交指出了努力方向与建构路径,是对新公共外交理念的一次丰富和完善。民心相通超越了传统公共外交的单向性,突出了新公共外交的双向性互动与平衡传播,在打造“五通”的软力量建设中,将使一带一路推进得有骨有肉,扎实稳健。
(本文系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在非国家形象及影响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XW032)
「注释」
①Jan Melissen,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21-22,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
②Mark Leonard, Public Diplomacy,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2002, p.8.
③郝睿《:转型升级:中非经贸合作的演进与展望》,《非洲发展报告,No.17(2014-2015)——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成效、问题与出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④吴文彬:《中国新闻媒体涉非报道特点分析——以<环球时报>2015年的报道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6月。
⑤Tetteh-Richter, Mary, 《中国英语媒体中的非洲形象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
从“兄弟”到“伙伴”,中国与非洲国家已走过了近60年的合作发展历程。从共同建立和发展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到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非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区域,中非合作的现实及历史意义举世瞩目。2015年底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峰会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强调要继续加强中非新闻传播领域的合作发展,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可见,如何做好民心相通,已成为我们全面建设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答之题。
一、“民心相通”是对新公共外交思想的发展与提升
近年来,公共外交成为我国外交及外宣工作的重点。公共外交的概念和外延有多种呈现,但焦点多集中于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尤其是信息的跨国界传播影响他国的公众而非政府,这也是公共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的首要特点。“9·11”事件之后,西方学者开始了新一轮对于公共外交的思考和研究,“新公共外交”概念浮出水面,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及全球传播的研究热点。
有别于单向度、重外宣、以推送为主的传统公共外交,新公共外交更强调双向对话和沟通,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首先,在目标对象上,新公共外交认为,公共外交的对象不应限于他国精英,而应包括所有普通民众。其次,在外交主体上,不同于传统公共外交以国家政府为主体,新公共外交更加倡导参与主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非政府机构、企业、研究机构等均可有所作为。此外,新公共外交强调从“公众到公众”这一渠道,因此也与传统的由“政府到公众”模式的公共外交形成纵横交错之势,有益于建构更加立体的公共外交网络。
传统的公共外交以宣传(propoganda)、国家品牌建设(national branding)及对外文化关系(foreign cultural relation)为三大焦点,而新公共外交则更侧重于对外文化关系的建设,且倾向于用对外文化关系来达成前两点的诉求。①英国学者马克?莱昂纳多认为,虽然公共外交起始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服务于国家的全局战略,但最终还要落实于发展长期良好互动关系。②而文化关系建设与良好公众互动正是新公共外交的重中之重,强调双向的、互动的交流与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民才可以亲。而民心相通的“民”,不仅仅是对象国的普通公众,也同样包括所在国的人民百姓。相通的“相”是互相,相通的“通”是沟通达成的理解与认同。这样,民心相通不仅具有新公共外交的精髓,也更加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它本身既是目标诉求,也是行动路径。藉此,也对我们通过媒体开展新公共外交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挑战。
二、中非“民心相通”的现实挑战与困境
长期以来,世界传播领域话语体系为西方主导,发达国家既是世界话语的主产地,又是传播渠道的主控者,尤其是在国际新闻领域,非洲国家的传播媒介几乎没有自己的国际新闻消息来源。西方媒体对于非洲媒体的消息源的占有极大影响了非洲人民对于中国及中国人的理解,长期以来造成的刻板印象,阻碍着双方民心相通的道路入口。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和传播语境中,中非自身的话语建构与彼此间的认知沟通滞后于双方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非关系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双方的合作模式从援助和普通贸易升级至产业对接、产能合作及技术转移等领域,从承包为主转向投资和金融合作。随着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中国人在非洲也呈现出多维甚至负面的身份特征,中非的经贸往来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出中非双方民众的误解与摩擦。而这些本是双方在经贸领域磨合过程中的正常摩擦却往往被西方媒体夸大其辞,进而影响了中非直接的合作与沟通。
可以说,促进中非间“民心相通”已成为双方全面深入合作的紧迫使命。
三、“民心相通”的媒体路径与建构
媒体一直是公共外交的主渠道,在新公共外交领域也不例外。新公共外交强调主体的多元和开放,以民心相通为目标和思想框架,在促進非洲民众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人的传播沟通中,我们的媒体不仅需要在非洲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对国内讲好非洲故事及中非合作故事;我们不仅要依靠自己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非洲媒体一起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以“互动”和“双向”为路径,建构彼此间的民心相通。
(一)讲好中国故事,让非洲人心通中国
1.中国国家媒体向非洲百姓讲好中国故事
在以新公共外交为导向的对非传播中,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讲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尤为重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以非洲本土母语译制的电视剧在非洲的播出,成为其对非本土化、贴近性传播的增长点。自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希里语版在坦桑尼亚广播公司播出获得好评后,国际台先后推出了一批以非洲本土语言译制的中国优秀影视剧,将中国现代社会家庭伦理生活等内容带入了非洲平常百姓的视野之中。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坦桑尼亚时提到这部电视剧,并认为“这部电视剧使坦桑尼亚普通百姓关注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显然,讲百姓生活故事,是彼此间人民最快捷也是最直接的沟通路径。
在向公共外交为导向转型的传播实践中,我们的国家媒体的对非传播在着重报道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扭转西方传媒对我负面报道的同时,加强传播内容的平民化、生活化取向,是对新公共外交所倡导的“公众到公众”这一路径的有益尝试。《中国日报》非洲版在内容上巧妙回避政治类新闻,而是以经贸、文化等内容为主报道中国及中非合作,封面故事多关注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为让报纸在形象及内容上更加接地气,评论版面往往邀请非洲相关专家撰稿,配以撰稿人的头像,拉进非洲读者距离。该报的人物版面包括在非的中国籍援非志愿者、企业家、华商、中国工人、艺术家以及在中国的非籍非洲歌星演员、商人、留学生等;其生活版面主要以社会文化类话题为主,向非洲介绍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及中国人,点滴间增进非洲人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 2.中国民营媒体贴近非洲人讲好中国故事
新公共外交理念强调传播主体的非官方化及多元化。相比于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民营媒体在非洲传播中国内容和讲述中国故事时,更加润物无声。秉承“让每一个非洲家庭都买得起、看得上、看得好数字电视”的宗旨,四达时代传媒集团自2007年开始在非洲投资,一路开拓下来,至今已发展成为泛非地区最具潜力的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并通过国际化而非中国化的定位实现和打造其本土化公司形象,节目制播均以服务对象国观众的需求而定,包括尽可能争取体育赛事的直播,以满足非洲人对体育节目的需求。
四达集团通过搭建自己的配音译制团队将现有的优秀国产电视剧传播到非洲,并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设了影视剧译制中心,借助当地非洲人力资源,译制、配音、播出更多的国产影视剧。其中,四达译制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有关中国小人物在社会中挣扎奋斗的心路历程引发了同样处于发展阶段的非洲人民的共鸣,对于打通中非民心起到了与官方媒体不一样的传播效果。这种市场化传播媒体的独特身份及发展需求,使得其在传播中国内容的同时更加紧贴地气,也因此充满生机。
3.非洲媒体人对非洲讲好中国故事
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非洲的媒体理念与传媒体制更亲西方而远离中国。因此,非洲媒体,尤其是最为活跃的私营媒体,多倾向于批判性审视中国走进非洲,造成了非洲本土媒体与西方媒体一同呈现负面中国的情形,进而带来了非洲人对中国的认知偏差与误读。
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开始在本土化发展策略的指导下,以采编播人员的雇佣本土化为抓手,广泛雇佣当地媒体编采播人员加盟,让非洲人讲中国故事、让非洲人讲自己的故事。
受制于资金短缺,大多数非洲媒体记者没有机会来到中国直接观察和报道真实的中国国情民生。为此,我国公共外交协会自2014年开始已连续四年邀请非洲国家的记者来华,依托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展开为期十个月的在华采访报道,向非洲报道和讲述非洲人自己看到的中国。此项目的参与人员大多为当地媒体的主编或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讲中国故事时,他们的话语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非洲舆论话语建构中,除新闻媒体人员外,非洲的媒体学者的话语声音不容忽视。非洲的媒体学者享有较高的学术自由,比非洲新闻媒体人员具有更高的话语自主性,在高校及政府部门等具有较强的话语扩散力。他们不仅在媒体课堂、学术会议及学术发表中传播媒体学术主张,更频频在广播电视访谈、報纸专栏中传递个人观点,其学术的话语权威性往往促成其享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及辐射力,在各种社会场域中及公共空间中产生影响力。然而,受限于非洲本土高校的研究经费,非洲的媒体学者大多难于开展深度系统的涉华传媒研究。因此,在对非的公共外交规划中,我国应把引导和影响非洲本土媒体学者纳入人员交流议程。
(二)讲好非洲故事,让中国人心通非洲
在新公共外交视域下,民心相通突出了国家间公众与公众沟通的平衡对等。以此,该理念也打破了传统公共外交中重视影响对象国人员,忽视对本国民众就外交政策及国际合作行动的认知与引导的盲区,无疑这是对新公共外交的丰富与发展。外交是内政的延展,内政是外交的保障。中国媒体如何对内讲好非洲故事,关乎中国公众对国家对非外交的理解与支持,也关乎中国人在非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一个正向的、全面的国内涉非舆情,对于中非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中有关非洲的新闻报道表现为;政经内容为主,3D内容(death、disease、destruction)及猎奇内容为辅。这势必带来中国人对非洲人的刻板印象,并进一步阻挡中非民心相通的中国入口。以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为例,2015年,该报纸的涉非报道中,正面报道占比15.9%,中性报道占比42.3%,负面报道占比41.8%。其中负面报道中以恐怖主义为最多,占比63.6%,治安问题占比19.3%;正面报道主要由文化风俗和自然风光类组成。④在中国的主流媒体的英文报道中,学者在对2008年至2010年间的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的涉非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两家媒体的涉非叙事框架大体分为以下四类:非洲国家处于危机之中;非洲不安全;健康水平在下降;非洲国家需要进一步发展。在这些涉非报道中,正面报道占22.86%,负面报道占33.16,中性报道占26.18%,其他无法明确定性的报道占17.8%。⑤总体来看,我国媒体的涉非报道在叙事方式和框架设立上都还局限于相对狭窄的话题范围,没有能够为国内受众描绘出一个全面而生动的非洲普罗大众的生活场景。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我国媒体的涉非传播须进行的反思和警醒。以民心相通为诉求,我国媒体能够做出的改进空间还很大,在重视报道中非外交、经济往来的同时,必须要超越非洲旅游与动物世界等传统话题,更多地关注非洲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同时融入如非洲体育、音乐、艺术、宗教、习俗、人文等领域的话题,打开中国人的非洲世界与非洲视角。
事实上,我国媒体对展示多元的非洲,已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2011年3月,由旅游卫视播出的30集纪录片《非洲十年》以自由摄影师梁子的十年非洲旅行足迹向中国观众呈现出苦难与幸福并存的真实非洲;2016年春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中国人在非洲》则通过讲述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的故事,表现出中非人民跨越文化和种族的局限共同成长的写实经历。这些纪录片超越了纯粹展现非洲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框架,记录了共处同一时空下的中非人民生活百态,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媒体朝“民心相通”方向所做出的努力。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友好合作需要新公共外交的理念及方法论去加固、传承和创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民心相通,既是对我国民间外交思想的一次升级,也为我国媒体开展公共外交指出了努力方向与建构路径,是对新公共外交理念的一次丰富和完善。民心相通超越了传统公共外交的单向性,突出了新公共外交的双向性互动与平衡传播,在打造“五通”的软力量建设中,将使一带一路推进得有骨有肉,扎实稳健。
(本文系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在非国家形象及影响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XW032)
「注释」
①Jan Melissen,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21-22,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
②Mark Leonard, Public Diplomacy,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2002, p.8.
③郝睿《:转型升级:中非经贸合作的演进与展望》,《非洲发展报告,No.17(2014-2015)——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成效、问题与出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④吴文彬:《中国新闻媒体涉非报道特点分析——以<环球时报>2015年的报道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6月。
⑤Tetteh-Richter, Mary, 《中国英语媒体中的非洲形象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