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与就业关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的企业择用毕业生不仅注重其专业素质,还非常注重其非专业素质。本文探讨了企业对毕业生在非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以及加强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以阐述加强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专业素质 非专业素质 就业
  
  一、素质教育总的育人目标
  
  什么是素质?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些学者、专家各自对素质作了一番论述,收到了不同时期的效果和相似的反映。由于定义的视角不同、行业各异,因而产生了多种定义和解释。
  1990年《教育大辞典》中对素质又解释为:“素质是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素质是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但不是惟一的因素。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等,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人才素质与教育改革》一文写道:“人的素质,狭义上看,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脑神经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其机能特点。这是心理学上讲的遗传素质。它给人的个性、才能和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广义上看,素质是指人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具备的品格。从这个角度说,人的素质是时代的产物。”1991年《素质教育纵横谈》中提出“素质就是他的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的综合水平”。距离目前较近的1997年《全面素质教育手册》中综合说明:“素质就是人的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较为内在的、较为基本的那些品质,是人们先天的自然性与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
  基于上述列举素质定义、解释的演变,我们可把素质的内容归纳为:素质是指一个人能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事物而生存,并能挑战其环境事物而贡献服务社会的能力总和。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最终总的育人目标也就是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乐群、学会创造,以更好地立足社会、奉献社会。
  
  二、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我们将素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职业岗位相关度较高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实际解决工作岗位中出现的业务问题的能力等。二是非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指的是与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相关度较低的其他素质,如非专业能力、身心素质、非专业知识等。非专业能力是指与所属专业能力无关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身心素质则是指人的身体素质(如体质、耐力、敏捷性等)和心理素质(如心境、情绪、情感、精神、毅力等)。非专业知识是指与具体职业的专业领域相关性不大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更能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更能指导学生在社会中如何做人。
  
  三、影响就业的非专业素质因素
  
  用人单位在面试的时候,一般都要求应聘者的专业素质过硬,但当应聘者的专业素质不相上下的时候,用人单位就特别看中非专业素质较好的应聘者,即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也有要求德胜于才的企业。那么影响就业的非专业素质主要有哪些呢?
  (一)非专业能力方面。
  1.环境适应能力
  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面临的是个新环境,如何尽快适应环境、投入到工作中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适应力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非专业素质之一。
  2.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善于与人交际,才能更有利于团队的协同工作。
  3.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系统,绝大多数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协作才能完成,所以,从某种角度讲,每一个人都是组织管理者,承担着一定的组织管理任务。
  4.自我学习的能力
  职业生涯的成长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任何一项学历(学位)教育,能够提供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有限,真正有用的,可能还是边学边干。所以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够一劳永逸。只有拥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不会害怕工作中的新挑战。
  5.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问题处理的能力。中外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重视人才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中的问题都是交错复杂,且常常都是突发的没有固定模式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处理起来也就会乱了方寸。
  (二)身心素质方面。
  在对毕业生的身心素质方面,用人单位的要求依次为:品格(道德、诚信、创新、意志毅力等)占92.9%,奉献和敬业精神占83.3%,责任心与责任感占81%,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占66.7%。
  1.品格
  从中外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看,品格事实上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是做人的准则和范式,包括道德、爱心、诚信、创新、顽强的毅力等。
  (1)诚信: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
  (2)创新:企业永远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创新,工作才会变得更加有特色,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3)坚韧和耐心:坚韧和耐心是考量一个人的意志力。只有在困难面前一直都保持坚韧和耐心,才会有不服输的精神,在工作中才会有钻劲。坚忍不拔、耐心和恒心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2.敬业精神
  “敬业”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了出来。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一个从业人员只有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偷懒耍滑,得过且过,就会被用人单位所淘汰。
  3.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事业心、同情心相比,是“群心”中的核心。“人人一份事,事事尽责任,万事贵在责任心”。责任心首先与使命感紧密相连。使命感是一种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实现自我理想和信仰的心理状态,是决定人们行为取向和行为能力的关键因素。富有使命感的员工,一心牵挂工作,没有他人的督促,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4.团队合作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仅凭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他人的帮衬,唯其如此才能达到事业的高峰。
  (三)非专业知识。
  高职学生知识面偏窄的问题早已存在,主要是非专业知识的贫乏,非专业知识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这些知识既是高职生就业成为“社会人”的需要,也是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方法
  
  学院应确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个素质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包括学生的专业素质,但同时也包括非专业素质这一目标,要在高职学生中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精心设计教育方案,积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加强教师的非专业素养的提高,以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合力,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一)精心设计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的方案。
  从企业用人单位所提出的用人的新标准来看,企业对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可以分成三大块: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培养、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修订教学目标,建设新的教材,开设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将教学内容整合到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例如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相整合。
  (二)加强教师的非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榜样,好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的品质、道德修养、身心素质、人格魅力等不仅单纯表现为一种个人的素质,更多地体现为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力量、榜样力量,是一种最为直接、最具示范作用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作用是教书育人的最现实体现,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样是不可少的。
  (三)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创造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培养非专业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设计能给学生自我培养机会的活动。如学校提供相关非专业素质课程的选修课,多请相关的成功人才来校作报告会,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主题影片,举办图书馆的图书阅读月等,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要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修养,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受到相应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龙卫兵.论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7号中旬刊.
  [2]王开桃.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月.
  [3]张杰.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7期.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CD44与nm23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探讨CD44和nm23 mRNA的表达与NB发生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术前未经化疗的NB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术中切除的无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