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在我案头的是一本《郭大川写意人物》。轻轻翻开它,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原汁原味的人物形象自然生动。
郭大川是我国当今有影响力的青年画家,尤以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卓然特立。他的作品平易中见淳厚,质朴中寓性灵,这是他长期深入基层,倾心为百姓作画的结果。
1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创作的主体。人物画家只有用心体察民情,感受生活,其作品才能获得丰沛的元气和鲜活的生命力。
郭大川每年都要下乡写生采风。从山西吕梁到福建惠安,从陕西西安到云南西双版纳,再到河北太行、山东潍坊、江苏常州……
2008年,郭大川随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全体画家,一起到山西革命老区吕梁山体验生活。他不辞辛苦走村串户,历时一个月,完成了《阳光系列》作品。作品为吕梁百姓大量的生活速写,其中有当地农民的田间劳作、窑洞生活、办喜事、赶集等场景,还有民间摄影家、民间音乐家等形象。
美丽和吉祥是郭大川审美意识中的永恒心象。《阳光系列》作品的人物造型清秀温婉,充分表达了郭大川在画中所寄寓的那静谧、深远而恬淡的审美理想。在构图上,他有意识地压缩画面的三度纵深空间,使画面产生了二维的视觉张力。同时,他把人物做团块化的有机处理,强化了构图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整体感平实丰满。
《阳光系列》作品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阳光了,温暖而不躁动,绚烂而不刺眼。郭大川画出了阳光对这片土地的恩赐与眷顾,画出了阳光所赋予这片土地的祥和与安宁,更画出了吕梁如灿烂阳光般的希望。
多年过去了,阳光一直都保留在郭大川心中,并于今年创作了《暖冬》这幅画。画面的人物处理很有特点,老年、少年、儿童都有写生的原型,没有美化,就是原来生活在吕梁地区窑洞里乡民的模样。郭大川通过对人物面貌、表情以及道具和场景的刻画,将幸福不仅写在了他们一张张欢笑的脸庞上,也定格在了孩子们彼此交流的话语中。人物性格极其鲜明,有着突出的地域性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通常外地人想象中的吕梁,灰尘、干渴是这里环境的代名词。然而,郭大川却用自己的笔墨语言,画出了吕梁秀美的山川润泽着百姓的富裕与安康。浪漫的线条挥洒的是发自内心的激情,优美而富有诗意的墨韵折射着勤劳善良的吕梁人民带给他的震撼与崇敬。
2
面对中国绘画处于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转型时期,郭大川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渴望探索出一种新的水墨人物画的形式和语言。
2012年12月,郭大川走进陕西关中,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写生采风活动。关中的父老乡亲、农家院落、农事场景以及家禽耕牛……都成为他笔下创作的题材,都融入了他对关中人民的真切关怀。
其中,国画作品《吉祥关中》,以远处树上挂满一串串红辣椒为背景,画了一位面带笑容手拿装满红辣椒簸箕的老大娘,老大娘周围有几位手拿红辣椒的中年人,老大娘身后是脖子上围着一串红辣椒的小女孩。红红火火的日子让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此作品画面在疏密之间处理得极具灵动感,弥漫着诱人的田园意味。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庄稼人的憨厚和泥土的芳香,还可以看到传统笔墨的传承和新生。
3
画家只有不断到生活、到人民中去寻觅和发现令人感动的东西,才能激起创作灵感,才能画出更好的作品。
今年三、四月间,郭大川与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的同学一起远赴祖国南疆的傣乡。在热带雨林独有的竹楼、山寨中,他领略着傣乡人民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捕捉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回京后,郭大川创作了《傣乡吉日》。他以特写的表现方式描绘出了傣历新年泼水节傣乡赶摆街边一景。浓重而艳丽的红色让傣乡人民的幸福快乐荡漾其间,整幅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笔墨,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郭大川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创作思路。他已意识到,吸收传统艺术的美学积淀,意义就在于对中国水墨人物画进一步发展和拓展。
2013年,郭大川沿着这条路子又创作了以傣族人民为题材的多幅水墨人物画,如《美丽傣乡》系列、《花季》、《佳人有约》等。
与《阳光系列》作品相比,新作更显秀蕴,不同的是在水墨构成方面发生了变化,画面清新雅丽,空间关系明快简洁,线条沉凝而飘逸。此外,画作的整体外轮廓线处理得也清晰明朗,造型与笔墨的融合更为自然。这些创新使作品既有新的视觉感受,又有较强的传统特色,优雅和质朴,相映生辉。
浓墨重彩画苍生,不仅使郭大川寻找到了一片创作的芳草地,而且收获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他先后出版了《郭大川写意人物》、《实力派精英·郭大川专集》、《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郭大川》等多部画集;先后多次举办中国人物画展巡展,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卷)》等多部丛书。
(责任编辑:王锦慧)
郭大川是我国当今有影响力的青年画家,尤以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卓然特立。他的作品平易中见淳厚,质朴中寓性灵,这是他长期深入基层,倾心为百姓作画的结果。
1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创作的主体。人物画家只有用心体察民情,感受生活,其作品才能获得丰沛的元气和鲜活的生命力。
郭大川每年都要下乡写生采风。从山西吕梁到福建惠安,从陕西西安到云南西双版纳,再到河北太行、山东潍坊、江苏常州……
2008年,郭大川随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全体画家,一起到山西革命老区吕梁山体验生活。他不辞辛苦走村串户,历时一个月,完成了《阳光系列》作品。作品为吕梁百姓大量的生活速写,其中有当地农民的田间劳作、窑洞生活、办喜事、赶集等场景,还有民间摄影家、民间音乐家等形象。
美丽和吉祥是郭大川审美意识中的永恒心象。《阳光系列》作品的人物造型清秀温婉,充分表达了郭大川在画中所寄寓的那静谧、深远而恬淡的审美理想。在构图上,他有意识地压缩画面的三度纵深空间,使画面产生了二维的视觉张力。同时,他把人物做团块化的有机处理,强化了构图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整体感平实丰满。
《阳光系列》作品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阳光了,温暖而不躁动,绚烂而不刺眼。郭大川画出了阳光对这片土地的恩赐与眷顾,画出了阳光所赋予这片土地的祥和与安宁,更画出了吕梁如灿烂阳光般的希望。
多年过去了,阳光一直都保留在郭大川心中,并于今年创作了《暖冬》这幅画。画面的人物处理很有特点,老年、少年、儿童都有写生的原型,没有美化,就是原来生活在吕梁地区窑洞里乡民的模样。郭大川通过对人物面貌、表情以及道具和场景的刻画,将幸福不仅写在了他们一张张欢笑的脸庞上,也定格在了孩子们彼此交流的话语中。人物性格极其鲜明,有着突出的地域性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通常外地人想象中的吕梁,灰尘、干渴是这里环境的代名词。然而,郭大川却用自己的笔墨语言,画出了吕梁秀美的山川润泽着百姓的富裕与安康。浪漫的线条挥洒的是发自内心的激情,优美而富有诗意的墨韵折射着勤劳善良的吕梁人民带给他的震撼与崇敬。
2
面对中国绘画处于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转型时期,郭大川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渴望探索出一种新的水墨人物画的形式和语言。
2012年12月,郭大川走进陕西关中,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写生采风活动。关中的父老乡亲、农家院落、农事场景以及家禽耕牛……都成为他笔下创作的题材,都融入了他对关中人民的真切关怀。
其中,国画作品《吉祥关中》,以远处树上挂满一串串红辣椒为背景,画了一位面带笑容手拿装满红辣椒簸箕的老大娘,老大娘周围有几位手拿红辣椒的中年人,老大娘身后是脖子上围着一串红辣椒的小女孩。红红火火的日子让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此作品画面在疏密之间处理得极具灵动感,弥漫着诱人的田园意味。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庄稼人的憨厚和泥土的芳香,还可以看到传统笔墨的传承和新生。
3
画家只有不断到生活、到人民中去寻觅和发现令人感动的东西,才能激起创作灵感,才能画出更好的作品。
今年三、四月间,郭大川与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的同学一起远赴祖国南疆的傣乡。在热带雨林独有的竹楼、山寨中,他领略着傣乡人民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捕捉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回京后,郭大川创作了《傣乡吉日》。他以特写的表现方式描绘出了傣历新年泼水节傣乡赶摆街边一景。浓重而艳丽的红色让傣乡人民的幸福快乐荡漾其间,整幅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笔墨,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郭大川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创作思路。他已意识到,吸收传统艺术的美学积淀,意义就在于对中国水墨人物画进一步发展和拓展。
2013年,郭大川沿着这条路子又创作了以傣族人民为题材的多幅水墨人物画,如《美丽傣乡》系列、《花季》、《佳人有约》等。
与《阳光系列》作品相比,新作更显秀蕴,不同的是在水墨构成方面发生了变化,画面清新雅丽,空间关系明快简洁,线条沉凝而飘逸。此外,画作的整体外轮廓线处理得也清晰明朗,造型与笔墨的融合更为自然。这些创新使作品既有新的视觉感受,又有较强的传统特色,优雅和质朴,相映生辉。
浓墨重彩画苍生,不仅使郭大川寻找到了一片创作的芳草地,而且收获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他先后出版了《郭大川写意人物》、《实力派精英·郭大川专集》、《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郭大川》等多部画集;先后多次举办中国人物画展巡展,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卷)》等多部丛书。
(责任编辑:王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