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民族预科生与普通大学本科生相比,由于身份和背景差别从而具有特殊的思想、心理、学习、交往和宗教信仰等特殊的行为。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他们的这些特点,分析他们的行为表现,找出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实现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的有序过渡。
关键词:预科生;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56-02
民族预科教育为众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圆自己的大学梦起到了桥梁作用。然而在这一些预科学生的身上也体现了许多特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方面
民族预科生多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宗教文化等诸多原因,形成了特殊的思想和心理特征。为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1],其突出特点为民族心理的自尊性。在做这些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熟悉党的方针和政策,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理论。才能在工作中用丰富的理论来教育和说服学生。加强守法遵纪与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秩序和学校规章制度。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更方面力量,组建一支包括党政干部、教师、党团员、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利用一切机会,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和民族问题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在党的民族政策下,各民族才能繁荣昌盛。我们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才能够有机会受教育摆脱贫困。
平时,我们还要深入到这些学生中,从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给予他们帮助,要用心与学生交流,同他们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的给予解决。只有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学生更专心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要有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心系学生,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心理方面
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学生心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成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存背景,他们在跨文化、跨区域的求学中除了要经历和汉族学生相同的心理问题之外,还要面对诸多的特殊的心理矛盾冲突,并由此产生了在社会适应、自我意识及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心理问题[2],特别是在异域生活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族心理和生活行为方式。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相对汉族学生,会在社会住行方面和学习方面感到更多不适应。特别是对于新疆维族学生,据笔者统计调查,就黄河科技学院预科学生而言,53%的学生对学校宿舍饭堂一直感到不习惯,许多学生请假原因都是因为胃痛,65%的学生对刚到地方的气候环境不适应,出现感冒症状。另外,由于时差的原因,学生晚上睡的都比较晚,而白天上课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等现象,这种现象在新疆学生身上表现的更加突出。而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在刚入大学初期,又特别强烈和突出。当学生的生活习俗方面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民族学生往往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水土不服,疾病缠身,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3]。
三、学习方面
民族预科生中,大多数学生来自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目前,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大多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求学不容易,生活环境相对落后,他们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受教育模式等因素影响与内地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当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民族学生,他们在家乡都是尖子生,但是在到达预科学校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和其他同学比起来存在很大差距。加上汉语水平不是很熟练,一些学生虽然自己刻苦努力学习,但成绩仍然不理想,甚至远不能和汉族学生相比,再也不能像在初中高中那样成为班级中的尖子生而名列前茅,导致自信心下降自卑感加强,而陷入深深的失落焦虑和厌学的心理之中。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是说明预科学生智力差,而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有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基础知识比较欠缺;还有就是预科学生来内地上学基本上都是汉语教学,而预科学生的汉语底子比较差,老师有时候讲的学生又听不懂,受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自我约束观念浅薄。预科生认为,预科学习只是进入大学学习的“跳板”。在预科学习毕竟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用不着太在意只要混过这一到两年,等进入大学再学,由此产生经常迟到,旷课,学习不认真,考试作弊等现象及其他因素。
四、交往方面
民族学院的学生多来自于民族聚集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规定性、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独具的发展条件,因而独具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和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宗教信仰,个人性格等使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特别是那些来自贫穷,落后和闭塞的边远农村,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氛围中,当外界交往少,人际关系单纯,面窄,人们生活水平的程度不高。这部分人进入高校后,往往事事谨慎,小心翼翼。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往来的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4]。在交往过程中又难免会有些障碍,有的甚至产生摩擦,由此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回避和恐惧。甚至是不信任其他民族的人,包括辅导员老师。突出的表现有在交流过程中不自信,自我封闭,独来独往;有的则只与自己的高中同学或者同族交往,范围十分狭隘,甚至有些学生对别人的言谈举止都很敏感,因为他们的信仰问题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等。其实,他们每个民族的学生普通都有强烈的交往动机,也认识到人际交往对自己在以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个性特征,对社会认识和对他人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缺乏交往的技巧而引发了许多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了正常的成长发展。 五、宗教信仰方面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由来已久,尤其近年来一些敌对分子借助宗教信仰和民族差异频频闹事,危害社会和谐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定。而高校的民族预科是各民族学生聚居生活的集中地区,对这些学生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已刻不容缓。高校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接受过系统的世界观教育和科学知识传授,具有一定的科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一些学生选择宗教信仰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自身因素固然不可缺少,但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乃至宗教的“魅力”吸引作用也不可忽视。而这些学生接触宗教的主要途径有家庭宗教背景、阅读宗教书籍、熟人朋友介绍、观瞻宗教礼仪、传教认识引导等,很多学生信教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态,受时尚潮流思想驱使,或是一种心灵慰藉,情感寄托式希望归宿,并不是对自己信仰的宗教之教理教义有明确的清醒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远远没有达到忠实信仰的程度[5]。因此,我们要科学地理清这些因素和途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正确地辨析科学与宗教,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正确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主动摒弃对宗教的幻想和依赖。
参考文献:
[1] 刘笑玲.政治辅导员工作之我见[J].民族预科教育研究,2004,(10).
[2] 袁波澜,雍克勤.民族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C]//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之论文集,
2009,11.
[3] 南文渊.几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论综述[J].青年民族研究,1997,(3).
[4] 黄路.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与对策[J].民族预科教育研究,2004,(10).
Discussion about the character of kaomin of Xinjiang nationality preparatory students
——Taking the nationality school preparatory students of th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basic research object
HUANG Jing,ZHANG Pu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 Minority education is a special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nority, training minority nationality talented person, important measures for revitalizing the economy in minority areas. Compared to minority students and General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identity and background of philosophical, psychological, learning differences so as to have a special special behaviors such as, Associ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Only intensively study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alyze their behavior, and find out,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to help them adapt to the new college life, achieving an orderly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the University of.
Key words: preparatory students;education; character[责任编辑 柯 黎]
关键词:预科生;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56-02
民族预科教育为众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圆自己的大学梦起到了桥梁作用。然而在这一些预科学生的身上也体现了许多特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方面
民族预科生多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宗教文化等诸多原因,形成了特殊的思想和心理特征。为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1],其突出特点为民族心理的自尊性。在做这些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熟悉党的方针和政策,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理论。才能在工作中用丰富的理论来教育和说服学生。加强守法遵纪与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秩序和学校规章制度。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更方面力量,组建一支包括党政干部、教师、党团员、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利用一切机会,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和民族问题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在党的民族政策下,各民族才能繁荣昌盛。我们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才能够有机会受教育摆脱贫困。
平时,我们还要深入到这些学生中,从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给予他们帮助,要用心与学生交流,同他们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的给予解决。只有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学生更专心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要有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心系学生,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心理方面
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学生心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成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存背景,他们在跨文化、跨区域的求学中除了要经历和汉族学生相同的心理问题之外,还要面对诸多的特殊的心理矛盾冲突,并由此产生了在社会适应、自我意识及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心理问题[2],特别是在异域生活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族心理和生活行为方式。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相对汉族学生,会在社会住行方面和学习方面感到更多不适应。特别是对于新疆维族学生,据笔者统计调查,就黄河科技学院预科学生而言,53%的学生对学校宿舍饭堂一直感到不习惯,许多学生请假原因都是因为胃痛,65%的学生对刚到地方的气候环境不适应,出现感冒症状。另外,由于时差的原因,学生晚上睡的都比较晚,而白天上课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等现象,这种现象在新疆学生身上表现的更加突出。而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在刚入大学初期,又特别强烈和突出。当学生的生活习俗方面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民族学生往往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水土不服,疾病缠身,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3]。
三、学习方面
民族预科生中,大多数学生来自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目前,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大多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求学不容易,生活环境相对落后,他们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受教育模式等因素影响与内地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当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民族学生,他们在家乡都是尖子生,但是在到达预科学校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和其他同学比起来存在很大差距。加上汉语水平不是很熟练,一些学生虽然自己刻苦努力学习,但成绩仍然不理想,甚至远不能和汉族学生相比,再也不能像在初中高中那样成为班级中的尖子生而名列前茅,导致自信心下降自卑感加强,而陷入深深的失落焦虑和厌学的心理之中。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是说明预科学生智力差,而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有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基础知识比较欠缺;还有就是预科学生来内地上学基本上都是汉语教学,而预科学生的汉语底子比较差,老师有时候讲的学生又听不懂,受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自我约束观念浅薄。预科生认为,预科学习只是进入大学学习的“跳板”。在预科学习毕竟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用不着太在意只要混过这一到两年,等进入大学再学,由此产生经常迟到,旷课,学习不认真,考试作弊等现象及其他因素。
四、交往方面
民族学院的学生多来自于民族聚集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规定性、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独具的发展条件,因而独具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和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宗教信仰,个人性格等使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特别是那些来自贫穷,落后和闭塞的边远农村,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氛围中,当外界交往少,人际关系单纯,面窄,人们生活水平的程度不高。这部分人进入高校后,往往事事谨慎,小心翼翼。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往来的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4]。在交往过程中又难免会有些障碍,有的甚至产生摩擦,由此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回避和恐惧。甚至是不信任其他民族的人,包括辅导员老师。突出的表现有在交流过程中不自信,自我封闭,独来独往;有的则只与自己的高中同学或者同族交往,范围十分狭隘,甚至有些学生对别人的言谈举止都很敏感,因为他们的信仰问题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等。其实,他们每个民族的学生普通都有强烈的交往动机,也认识到人际交往对自己在以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个性特征,对社会认识和对他人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缺乏交往的技巧而引发了许多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了正常的成长发展。 五、宗教信仰方面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由来已久,尤其近年来一些敌对分子借助宗教信仰和民族差异频频闹事,危害社会和谐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定。而高校的民族预科是各民族学生聚居生活的集中地区,对这些学生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已刻不容缓。高校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接受过系统的世界观教育和科学知识传授,具有一定的科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一些学生选择宗教信仰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自身因素固然不可缺少,但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乃至宗教的“魅力”吸引作用也不可忽视。而这些学生接触宗教的主要途径有家庭宗教背景、阅读宗教书籍、熟人朋友介绍、观瞻宗教礼仪、传教认识引导等,很多学生信教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态,受时尚潮流思想驱使,或是一种心灵慰藉,情感寄托式希望归宿,并不是对自己信仰的宗教之教理教义有明确的清醒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远远没有达到忠实信仰的程度[5]。因此,我们要科学地理清这些因素和途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正确地辨析科学与宗教,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正确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主动摒弃对宗教的幻想和依赖。
参考文献:
[1] 刘笑玲.政治辅导员工作之我见[J].民族预科教育研究,2004,(10).
[2] 袁波澜,雍克勤.民族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C]//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之论文集,
2009,11.
[3] 南文渊.几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论综述[J].青年民族研究,1997,(3).
[4] 黄路.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与对策[J].民族预科教育研究,2004,(10).
Discussion about the character of kaomin of Xinjiang nationality preparatory students
——Taking the nationality school preparatory students of th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basic research object
HUANG Jing,ZHANG Pu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 Minority education is a special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nority, training minority nationality talented person, important measures for revitalizing the economy in minority areas. Compared to minority students and General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identity and background of philosophical, psychological, learning differences so as to have a special special behaviors such as, Associ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Only intensively study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alyze their behavior, and find out,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to help them adapt to the new college life, achieving an orderly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the University of.
Key words: preparatory students;education; character[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