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编本”新教材的出现,犹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些年来,随着“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日”“书香校园”等关于“读书”的字眼进入大众的眼睑,我们也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的阅读量并没有随之增加,甚至根本没有阅读,提不起兴趣阅读,拒绝阅读。因而,小学语文在这一契机下,有必要强化阅读,重新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下面我将教师运用“教、扶、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用”的阅读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部编本;小学语文;三位一体
课型的分类,在小学一二年级教科书中尚不明显,到了三年级,课型就分为两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而在初中教材,干脆把“精读”改成“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部编本这一阅读体系下,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希望能‘治一治’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增加阅读量,培养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整体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此,我将结合教学实际、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探索的几种尝试。
一、“精读”——教师“教”读,学生“学”读
1.先激趣
莱辛曾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授新之前,我会提前布置学生找一找关于新课内容的有关知识。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为例,我会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播放童谣《过了腊八就是年》,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春节的喜庆,同时布置活动,让学生自主表达“你眼中的春节”,形式不限。到了分享课时,同学们如期带来了各式各样、出乎意料的“他们眼中的春节”:有带着对联来的,有准备了舞龙舞狮,有自带MP3歌唱春节的,有提着灯笼来的,甚至还带来了红包……学生们欢呼雀跃,热情高涨,喜气洋洋,活动现场简直就是一群炸开锅的蚂蚁,洋洋洒洒,放飞自我。活动结束后,还未等我布置预习新课时,学生竟说他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我想,兴趣就是无言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想要去了解,去探究。
2.再教法
温儒敏教授指出:“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新课伊始,我会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当学生充分地把课文默读了几遍并把思路捋顺之后,我会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引导讨论课文这样详略写作的好处,让组内每个学生都尝试着发表见解,轮流说。特别是阅读水平较差的学生,我会在旁边给予更多的指导性语言,让他融入小组讨论的氛围,发散思维寻找主题内容的关联性,让其“有话可说”。其次,我将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寫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全班读,小组读,点名读,分角色读,充分在“读”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再结合自身的地方习俗,用“说一说”、“画一画”、甚至可以是“唱一唱”的方式自由表达“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接着,出示句子,如“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中的加点词语,体会老舍先生“京味儿”的语言特点。最后,结合写作方法,浅谈老舍先生是怎样写出《北京的春节》一文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尝试把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二、“略读”——教师“扶”读,学生“习”读
1.“找一找”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民风民俗”的单元主题下,带领学生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三篇课文,虽然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一背景下,引导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通过图文资料或视频资料,寻找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挖掘民风民俗的意义与价值,感受作者笔下的内容与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有哪些异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我会跟学生一起研讨,甄别并筛选出符合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
2.“扶一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不同,略读课我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牵引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我在旁边扮演“扶一扶”的角色。
三、“课外阅读”——教师“放”读,学生“用”读
1.链接文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教材是根,阅读方法是源,抓好“根源”,才能向上勃发。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依相扶,交织互搓,互相成就的。
2.课堂分享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周都有一次阅读课,我班干脆把“阅读课”变成了“读书交流会”。学生的阅读书目没有指定,可以选择课文中出现、阅读链接、注释、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中涉及的篇目,也可以借助老师、父母、同学推荐方式,选择人文、百科、历史,甚至可以是烹饪类型等书目,在“交流会”上选择其中的一本交流,分享精彩瞬间,谈谈感触最深或者最喜欢的某一环节。分享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相同的书籍,接受同时发表不同见解。每学期中,我会安排三次“同读一本书”的环节,指定一本书,提前两周告知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做准备。而每次到了阅读课,不知道的老师还以为我班开“辩论会”,交流现场常常“燃烧”了起来!内敛派的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豪放派的学生则用肢体语言表达,常常让人捧腹大笑!交流过后,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分享和交流心得,形成文字,并把想要推荐给全班同学看的书籍写在最后,贴在“班级文化”栏,每周更新一次,“先下架再上新”,一学期下来,我班就会收获厚厚的一叠“读书笔记”,我常常为他们那一沓沓用汗水奋斗得来的痕迹所感动!
总之,小学语文要在“部编本”这一契机下,强化阅读,牢抓阅读,让教育“回到原点”,“治一治少读书,不读书”的通病,教师“带头多读书”,种下更多“读书的种子”!
关键词:部编本;小学语文;三位一体
课型的分类,在小学一二年级教科书中尚不明显,到了三年级,课型就分为两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而在初中教材,干脆把“精读”改成“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部编本这一阅读体系下,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希望能‘治一治’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增加阅读量,培养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整体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此,我将结合教学实际、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探索的几种尝试。
一、“精读”——教师“教”读,学生“学”读
1.先激趣
莱辛曾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授新之前,我会提前布置学生找一找关于新课内容的有关知识。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为例,我会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播放童谣《过了腊八就是年》,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春节的喜庆,同时布置活动,让学生自主表达“你眼中的春节”,形式不限。到了分享课时,同学们如期带来了各式各样、出乎意料的“他们眼中的春节”:有带着对联来的,有准备了舞龙舞狮,有自带MP3歌唱春节的,有提着灯笼来的,甚至还带来了红包……学生们欢呼雀跃,热情高涨,喜气洋洋,活动现场简直就是一群炸开锅的蚂蚁,洋洋洒洒,放飞自我。活动结束后,还未等我布置预习新课时,学生竟说他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我想,兴趣就是无言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想要去了解,去探究。
2.再教法
温儒敏教授指出:“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新课伊始,我会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当学生充分地把课文默读了几遍并把思路捋顺之后,我会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引导讨论课文这样详略写作的好处,让组内每个学生都尝试着发表见解,轮流说。特别是阅读水平较差的学生,我会在旁边给予更多的指导性语言,让他融入小组讨论的氛围,发散思维寻找主题内容的关联性,让其“有话可说”。其次,我将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寫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全班读,小组读,点名读,分角色读,充分在“读”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再结合自身的地方习俗,用“说一说”、“画一画”、甚至可以是“唱一唱”的方式自由表达“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接着,出示句子,如“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中的加点词语,体会老舍先生“京味儿”的语言特点。最后,结合写作方法,浅谈老舍先生是怎样写出《北京的春节》一文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尝试把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二、“略读”——教师“扶”读,学生“习”读
1.“找一找”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民风民俗”的单元主题下,带领学生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三篇课文,虽然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一背景下,引导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通过图文资料或视频资料,寻找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挖掘民风民俗的意义与价值,感受作者笔下的内容与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有哪些异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我会跟学生一起研讨,甄别并筛选出符合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
2.“扶一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不同,略读课我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牵引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我在旁边扮演“扶一扶”的角色。
三、“课外阅读”——教师“放”读,学生“用”读
1.链接文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教材是根,阅读方法是源,抓好“根源”,才能向上勃发。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依相扶,交织互搓,互相成就的。
2.课堂分享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周都有一次阅读课,我班干脆把“阅读课”变成了“读书交流会”。学生的阅读书目没有指定,可以选择课文中出现、阅读链接、注释、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中涉及的篇目,也可以借助老师、父母、同学推荐方式,选择人文、百科、历史,甚至可以是烹饪类型等书目,在“交流会”上选择其中的一本交流,分享精彩瞬间,谈谈感触最深或者最喜欢的某一环节。分享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相同的书籍,接受同时发表不同见解。每学期中,我会安排三次“同读一本书”的环节,指定一本书,提前两周告知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做准备。而每次到了阅读课,不知道的老师还以为我班开“辩论会”,交流现场常常“燃烧”了起来!内敛派的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豪放派的学生则用肢体语言表达,常常让人捧腹大笑!交流过后,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分享和交流心得,形成文字,并把想要推荐给全班同学看的书籍写在最后,贴在“班级文化”栏,每周更新一次,“先下架再上新”,一学期下来,我班就会收获厚厚的一叠“读书笔记”,我常常为他们那一沓沓用汗水奋斗得来的痕迹所感动!
总之,小学语文要在“部编本”这一契机下,强化阅读,牢抓阅读,让教育“回到原点”,“治一治少读书,不读书”的通病,教师“带头多读书”,种下更多“读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