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一位个头不高的中国男人在德国不来梅签署并购协议,成功全资并购SRH Aufzuge GmbH(德国森赫电梯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民营制造业领域海外收购的一段佳话。这个中国男人,就是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流。他作为中国电梯品牌与德国电梯技术合作的实践者,中国特种电梯制造的领航者,电梯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正带领着旗下森赫集团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开始森赫品牌发展的新征程。
梦的启航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业的?
李东流:我是2001年开始创业的,在此之前一直在国营电梯厂担任技术主管,由于长期从事电梯行业,我发现,在中国国内,我们有技术、有市场,为何不挑战一下自我,打造自己的电梯事业,所以就怀揣着自主创业的理想和成功的信念,注册了一家电梯配套公司,开始专门给大电梯企业做配套。
也是2001年,去德国考察,走访了慕尼黑、汉诺威和不来梅等多个地方。期间,一部电梯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部电梯是上世纪60年代制造的,已经安全运行了40多年。当时,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我就开始思考,之所以“德国制造”能在世界上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就是德国人凭借着专注主业、精益求精的理念,仅仅只是为了改进某个细小的零部件,他们就可以倾注所有精办去不断探索、实践。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了,一定要创建中国乃至世界最强大的电梯品牌和企业,为客户提供最安全、舒适、高效的中国制造电梯。
安全与责任
记者:您给自己的企业命名为“森赫”,有什么含义?
李东流:“森赫”,源于德语“Sicher”,意为安全、可靠。森赫品牌的核心价值——“只为安全到达”,相比许多电梯制造公司“舒适、快捷”的口号,似乎显得有点传统,但在我看来,这正是人们对电梯最本质的要求,我就是要把安全做到极致!
记者:那么,你们是怎样保证做到这一点的?
李东流:最重要的是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德国企业的价值观通常都很简单,就是“责任”两个字,但是内涵很丰富。既包括对公司、对同事、对用户负责,也包括对自己、对家庭负责,还包括对社会、对环境负责。德国工人的责任心非常强,如果操作规程要求螺丝要拧12圈,任何人都不会只拧11圈。而且他们工作的计划性特别强,明天要做的事,今天肯定计划妥当。
在和德国公司长期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特有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为了更好地把“安全”融入森赫的基因里,最近几年,我们按照“创新思维、超常运作、整合资源”的思路,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建立了综合性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电梯研发中心”、“森赫学院”、“安全新技术研究平台”等。综合性的产学研平台旨在依托各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院校等具有高层次资质的研发和学术机构,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利用强大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为“森赫电梯,只为安全到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微笑曲线并购模式
记者:请您谈谈并购德国公司的过程。
李东流:我们是2012年3月成功全资并购SRH Aufztige GmbH(德国森赫电梯有限公司)的,为了这次并购,我准备了十年。2002年,我们开始和德国公司合作,双方相互信任,不断沟通协商,逐渐实现了中德文化的融合。2007年,森赫与德方公司在合作基础上,又共同出资建立了合资公司,产品连创了几项“世界之最”。其中,为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矿井量身定做的123.84米长的自动人行道,实现了在井下潮湿和瓦斯环境中的安全运行,这个项目人选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并购中,我们以技术和品牌为重点,真正实现了资本融合,实现了技术管理和产业链的对接,也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
海外并购,跨国经营,不仅可以使中国企业了解世界,还可以使世界了解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梯产业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在管理上、在国际化的经验上,我们仍有很大差距,而海外并购则是缩短这些差距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在德国的全资控股子公司SRH Aufzage GmbH(德国森赫电梯有限公司),拥有企业研究院和制造工厂,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安装与服务的全过程中,一以贯之体现森赫的品牌核心价值。森赫位于浙江的中国工厂是电梯整机制造综合型现代化工厂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的德国全新模块化设计、系统化技术创新、精益化工艺布局,导人德国电梯制造平台的产品,已经实现与德国同步开发、同步投放。
这次并购对于中德双方是一件互利的事情,整个过程被德国不来梅经济促进局局长Andreas Heyer称为“微笑曲线并购模式”。并购之前,德国工厂虽然业绩稳定,但正面临着产业瓶颈,如果进一步发展则后续乏力。德国的人力成本较高,如要扩张就必须要有确定的、可以把握的市场增长点。然而,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这样的“确定性”是不存在的。而中国的人力成本具有相对的优势,中国又是电梯产业快速增长的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产品还能辐射到整个亚洲乃至中东国家。这些因素都是德方所看重的。
通常,海外并购案中最难解决的是工会的阻碍问题,而当我们提出并购意向时,德方工会却首先表示支持,这说明森赫的并购也很符合德方员工的利益。
记者:并购对于森赫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东流:第一,保证了森赫电梯在全球的产能优势能够转化为可持续盈利的优势;第二,抓住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稍纵即逝的机遇,成功买到海外有增值潜力的资产;第三,此次并购是在“以劳务、产品、资本输出为手段,以引进技术、资源为目的”的传统模式上,实现了“以实现全球战略为导向,以创新资本运作模式为手段,以技术输出为特征”的突破;第四,从合作到并购,森赫创造了中国电梯行业以技术和品牌为重心的微笑曲线并购模式。 研发是实现梦想的力量
记者:在经营管理森赫的诸多工作中,您最看重的是哪项工作?
李东流:研发。森赫近些年获得了一些荣誉,如:中国电梯行业首家启动安全新技术与可靠性研究平台的企业,中国首家受邀出席亚太APEC领导人峰会的电梯企业,首家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的电梯企业,首家获得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的电梯企业。另外,在浙江省电梯行业内,森赫还是单体规模最大的整机制造企业,首家成功自主研发8m/s超高速电梯的企业,首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首家与高校合作建立技术学院的企业,首家“浙商制造业百强”企业等等。而这些荣誉的取得,无不与研发工作息息相关。
因此,2013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林宗虎领衔的专家团队与森赫共同成立了森赫电梯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旨在依托高端智囊团队在企业战略决策上发挥咨询作用,在研发方向确定和研发项目实施上发挥指导作用,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上发挥催化作用。通过工作站,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森赫集聚,实现创新人才与项目的对接机制,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记者:您为什么在研发上这么舍得投入?
李东流:这也是受到了德国企业的启示。德国人相信研究与开发决定企业的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研发费用,并且十分重视研发的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为此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潜力,这正是我们中国企业需要借鉴的。
森赫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利用强大的科研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搭建研发平台、拓宽合作渠道等途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降低产品能耗,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企业走出了一条以高新产品拓市场,现在森赫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我欲因之梦寥廓
记者:听说您还打算建立一个电梯博物馆,是真的吗?
李东流:是的。从1852年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诞生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业也在不断进步。电梯的样式已经由直式发展到斜式,操纵控制方式已经从手柄开关发展到按钮控制、信号控制、人机对话等,多台电梯还实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箱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人行扶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有各式各样的观光电梯成为了城市的一道景观。打算建立电梯博物馆,就是想通过展示电梯业的历史,让人们看到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也为我们深入研发电梯积累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
记者:请您描述一下森赫的未来。
李东流:我认为,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的主流。如今,欧美国家已经重新定义制造业。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旨在整体升级德国的工业体系,以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并试图打造“互联网工厂”,全面开启高技术、智能化工业时代。
森赫正是紧紧抓住制造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站在产业的最前端,制订了企业近五年的战略规划: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品牌战略、市场战略、信息化战略、资本战略,实现技术创新、营销与服务创新和价值理念创新,努力实现聚集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发展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未来,森赫要全力打造成为强大的智慧型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强大的电梯品牌和企业。
梦的启航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业的?
李东流:我是2001年开始创业的,在此之前一直在国营电梯厂担任技术主管,由于长期从事电梯行业,我发现,在中国国内,我们有技术、有市场,为何不挑战一下自我,打造自己的电梯事业,所以就怀揣着自主创业的理想和成功的信念,注册了一家电梯配套公司,开始专门给大电梯企业做配套。
也是2001年,去德国考察,走访了慕尼黑、汉诺威和不来梅等多个地方。期间,一部电梯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部电梯是上世纪60年代制造的,已经安全运行了40多年。当时,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我就开始思考,之所以“德国制造”能在世界上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就是德国人凭借着专注主业、精益求精的理念,仅仅只是为了改进某个细小的零部件,他们就可以倾注所有精办去不断探索、实践。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了,一定要创建中国乃至世界最强大的电梯品牌和企业,为客户提供最安全、舒适、高效的中国制造电梯。
安全与责任
记者:您给自己的企业命名为“森赫”,有什么含义?
李东流:“森赫”,源于德语“Sicher”,意为安全、可靠。森赫品牌的核心价值——“只为安全到达”,相比许多电梯制造公司“舒适、快捷”的口号,似乎显得有点传统,但在我看来,这正是人们对电梯最本质的要求,我就是要把安全做到极致!
记者:那么,你们是怎样保证做到这一点的?
李东流:最重要的是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德国企业的价值观通常都很简单,就是“责任”两个字,但是内涵很丰富。既包括对公司、对同事、对用户负责,也包括对自己、对家庭负责,还包括对社会、对环境负责。德国工人的责任心非常强,如果操作规程要求螺丝要拧12圈,任何人都不会只拧11圈。而且他们工作的计划性特别强,明天要做的事,今天肯定计划妥当。
在和德国公司长期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特有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为了更好地把“安全”融入森赫的基因里,最近几年,我们按照“创新思维、超常运作、整合资源”的思路,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建立了综合性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电梯研发中心”、“森赫学院”、“安全新技术研究平台”等。综合性的产学研平台旨在依托各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院校等具有高层次资质的研发和学术机构,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利用强大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为“森赫电梯,只为安全到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微笑曲线并购模式
记者:请您谈谈并购德国公司的过程。
李东流:我们是2012年3月成功全资并购SRH Aufztige GmbH(德国森赫电梯有限公司)的,为了这次并购,我准备了十年。2002年,我们开始和德国公司合作,双方相互信任,不断沟通协商,逐渐实现了中德文化的融合。2007年,森赫与德方公司在合作基础上,又共同出资建立了合资公司,产品连创了几项“世界之最”。其中,为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矿井量身定做的123.84米长的自动人行道,实现了在井下潮湿和瓦斯环境中的安全运行,这个项目人选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并购中,我们以技术和品牌为重点,真正实现了资本融合,实现了技术管理和产业链的对接,也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
海外并购,跨国经营,不仅可以使中国企业了解世界,还可以使世界了解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梯产业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在管理上、在国际化的经验上,我们仍有很大差距,而海外并购则是缩短这些差距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在德国的全资控股子公司SRH Aufzage GmbH(德国森赫电梯有限公司),拥有企业研究院和制造工厂,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安装与服务的全过程中,一以贯之体现森赫的品牌核心价值。森赫位于浙江的中国工厂是电梯整机制造综合型现代化工厂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的德国全新模块化设计、系统化技术创新、精益化工艺布局,导人德国电梯制造平台的产品,已经实现与德国同步开发、同步投放。
这次并购对于中德双方是一件互利的事情,整个过程被德国不来梅经济促进局局长Andreas Heyer称为“微笑曲线并购模式”。并购之前,德国工厂虽然业绩稳定,但正面临着产业瓶颈,如果进一步发展则后续乏力。德国的人力成本较高,如要扩张就必须要有确定的、可以把握的市场增长点。然而,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这样的“确定性”是不存在的。而中国的人力成本具有相对的优势,中国又是电梯产业快速增长的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产品还能辐射到整个亚洲乃至中东国家。这些因素都是德方所看重的。
通常,海外并购案中最难解决的是工会的阻碍问题,而当我们提出并购意向时,德方工会却首先表示支持,这说明森赫的并购也很符合德方员工的利益。
记者:并购对于森赫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东流:第一,保证了森赫电梯在全球的产能优势能够转化为可持续盈利的优势;第二,抓住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稍纵即逝的机遇,成功买到海外有增值潜力的资产;第三,此次并购是在“以劳务、产品、资本输出为手段,以引进技术、资源为目的”的传统模式上,实现了“以实现全球战略为导向,以创新资本运作模式为手段,以技术输出为特征”的突破;第四,从合作到并购,森赫创造了中国电梯行业以技术和品牌为重心的微笑曲线并购模式。 研发是实现梦想的力量
记者:在经营管理森赫的诸多工作中,您最看重的是哪项工作?
李东流:研发。森赫近些年获得了一些荣誉,如:中国电梯行业首家启动安全新技术与可靠性研究平台的企业,中国首家受邀出席亚太APEC领导人峰会的电梯企业,首家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的电梯企业,首家获得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的电梯企业。另外,在浙江省电梯行业内,森赫还是单体规模最大的整机制造企业,首家成功自主研发8m/s超高速电梯的企业,首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首家与高校合作建立技术学院的企业,首家“浙商制造业百强”企业等等。而这些荣誉的取得,无不与研发工作息息相关。
因此,2013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林宗虎领衔的专家团队与森赫共同成立了森赫电梯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旨在依托高端智囊团队在企业战略决策上发挥咨询作用,在研发方向确定和研发项目实施上发挥指导作用,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上发挥催化作用。通过工作站,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森赫集聚,实现创新人才与项目的对接机制,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记者:您为什么在研发上这么舍得投入?
李东流:这也是受到了德国企业的启示。德国人相信研究与开发决定企业的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研发费用,并且十分重视研发的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为此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潜力,这正是我们中国企业需要借鉴的。
森赫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利用强大的科研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搭建研发平台、拓宽合作渠道等途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降低产品能耗,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企业走出了一条以高新产品拓市场,现在森赫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我欲因之梦寥廓
记者:听说您还打算建立一个电梯博物馆,是真的吗?
李东流:是的。从1852年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诞生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业也在不断进步。电梯的样式已经由直式发展到斜式,操纵控制方式已经从手柄开关发展到按钮控制、信号控制、人机对话等,多台电梯还实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箱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人行扶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有各式各样的观光电梯成为了城市的一道景观。打算建立电梯博物馆,就是想通过展示电梯业的历史,让人们看到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也为我们深入研发电梯积累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
记者:请您描述一下森赫的未来。
李东流:我认为,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的主流。如今,欧美国家已经重新定义制造业。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旨在整体升级德国的工业体系,以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并试图打造“互联网工厂”,全面开启高技术、智能化工业时代。
森赫正是紧紧抓住制造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站在产业的最前端,制订了企业近五年的战略规划: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品牌战略、市场战略、信息化战略、资本战略,实现技术创新、营销与服务创新和价值理念创新,努力实现聚集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发展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未来,森赫要全力打造成为强大的智慧型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强大的电梯品牌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