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营口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引导支持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营口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营口的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加速提升。据初步测算,产业数字化规模约374.5亿元,占数字经济总量的96.7%。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营口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一、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营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抢抓机遇顺势发展的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产业数字化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再造新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只有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掌握主动权,才能实现营口的跨越式发展。
(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传统产业是支撑营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传统制造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我市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6%;镁产业占10.8%;精细化工产业占10.2%;先进装备制造业占6.8%;快速消费品产业占6.5%;汽保产业占2.0%。面对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竞争压力加大的形势,必须下决心加快制造业突破传统制造方式和产业生态。只有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才能真正抓住营口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近年来营口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传统产业的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行业内外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资源配置效率低,新旧动能转换相对缓慢。只有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补齐结构性短板,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
我市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紧扣“两化”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在东北地区率先建设工业互联网“星火·链网”的二级节点,目前接入企业137家,注册了产品身份标识340万个,为本地企业打造了加入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为进一步抢抓机遇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已有部分企业顺应市场和生存需要,率先走上探索数字化改造的道路。比如五矿中板去年10月建成数字可视化智能管理平台,集生产现场、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实时数据、画面于一体,实现了全面信息融合互通、一体化智能调度、站所无人化管控、数字化孪生工厂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决策等。阿布配线有限责任公司经过5年努力已经建成完善的四级内网等。
必须清醒看到的是,我市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一是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了解不够,观念较为陈旧,尚未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二是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数量还不多,数字化转型投入成本高、周期长,存在不确定性和高风险,三是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不敢、不想、不会”数字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强,缺乏本地化的技术支撑,无法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四是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大,引才成本较高。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六是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服务还有待加强等等。
三、推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要深化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要强化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对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优化更新,使企业从单机生产向网络化、连续化生产转变,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面向重点行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进存量装备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探索中小企业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部署应用,强化测试评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着力打通中小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数据链。根据基础条件分阶段逐步推进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数字化转型必须以企业自愿为主,要从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业务发展需求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出发,逐步推进转型进程。
三是开展网络化、智能化试点示范。在已经开展数字化改造的企业中筛选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引导企业深入开展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智能现场,上云上平台,着力提高生产设备联网率,鼓励企业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促进设计、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数智化水平,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进行战略性部署,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大数据平台,推动5G网络建设,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新基建”不仅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而且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投资。
五是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建议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国家、省相关奖补政策的迭加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助力数字化转型。鼓励我市智能化改造典型企业转型成为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智能升级提供针对性技术服务。立足本地,推动企业和院校联合建立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数字化人才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石耀东.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与路径 [J].智慧中国. 2018(05).
作者简介:赵 丹(1967-),女,辽宁营口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职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营口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营口的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加速提升。据初步测算,产业数字化规模约374.5亿元,占数字经济总量的96.7%。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营口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一、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营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抢抓机遇顺势发展的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产业数字化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再造新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只有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掌握主动权,才能实现营口的跨越式发展。
(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传统产业是支撑营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传统制造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我市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6%;镁产业占10.8%;精细化工产业占10.2%;先进装备制造业占6.8%;快速消费品产业占6.5%;汽保产业占2.0%。面对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竞争压力加大的形势,必须下决心加快制造业突破传统制造方式和产业生态。只有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才能真正抓住营口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近年来营口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传统产业的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行业内外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资源配置效率低,新旧动能转换相对缓慢。只有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补齐结构性短板,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
我市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紧扣“两化”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在东北地区率先建设工业互联网“星火·链网”的二级节点,目前接入企业137家,注册了产品身份标识340万个,为本地企业打造了加入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为进一步抢抓机遇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已有部分企业顺应市场和生存需要,率先走上探索数字化改造的道路。比如五矿中板去年10月建成数字可视化智能管理平台,集生产现场、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实时数据、画面于一体,实现了全面信息融合互通、一体化智能调度、站所无人化管控、数字化孪生工厂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决策等。阿布配线有限责任公司经过5年努力已经建成完善的四级内网等。
必须清醒看到的是,我市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一是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了解不够,观念较为陈旧,尚未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二是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数量还不多,数字化转型投入成本高、周期长,存在不确定性和高风险,三是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不敢、不想、不会”数字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强,缺乏本地化的技术支撑,无法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四是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大,引才成本较高。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六是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服务还有待加强等等。
三、推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要深化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要强化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对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优化更新,使企业从单机生产向网络化、连续化生产转变,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面向重点行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进存量装备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探索中小企业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部署应用,强化测试评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着力打通中小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数据链。根据基础条件分阶段逐步推进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数字化转型必须以企业自愿为主,要从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业务发展需求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出发,逐步推进转型进程。
三是开展网络化、智能化试点示范。在已经开展数字化改造的企业中筛选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引导企业深入开展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智能现场,上云上平台,着力提高生产设备联网率,鼓励企业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促进设计、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数智化水平,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进行战略性部署,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大数据平台,推动5G网络建设,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新基建”不仅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而且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投资。
五是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建议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国家、省相关奖补政策的迭加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助力数字化转型。鼓励我市智能化改造典型企业转型成为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智能升级提供针对性技术服务。立足本地,推动企业和院校联合建立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数字化人才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石耀东.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与路径 [J].智慧中国. 2018(05).
作者简介:赵 丹(1967-),女,辽宁营口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职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