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顺应百年变局的主动选择,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比较研究世界经济史中荷兰、英国、日本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内外循环发展可知,能否构建一个立足国
【机 构】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和发展趋势研究”(19LLKDA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ZDA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顺应百年变局的主动选择,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比较研究世界经济史中荷兰、英国、日本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内外循环发展可知,能否构建一个立足国内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是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理解“循环”,它是个体资本循环和社会总资本循环的统一,是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辩证统一的过程,是国家参与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前提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要实现经济循环和产业联通。所以,基于历史经验、原理规律和现实要求,中国应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化供给侧
其他文献
第四代战争的内在动力是技术、观念、信息的传播和建构话语权的竞争。在网络2.0时代,技术已臻成熟,话语和观念能够大量复制和传播,建构话语权以语言模因为重要形式之一,利用
文章以云南白药为例,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研发投资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研发投资能够产生激励作用,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优化国企股权结构、
西方心理哲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最初引入汉语论域的过程中因为含义理解和用语选择方面的不尽成熟而在思想史上遗留下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今天的研究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