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学科渗透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小学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这种“德育渗透”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点,在语文教学中,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德育,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意识;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中西文化、道德意识、价值观的碰撞、交流和输入。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出现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而学校却片面追求入学率,无心顾及德育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淡化、软化。另外,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复杂化,德育教育日益显得重要。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和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学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道德、规范准则等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德育渗透”的意识
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一方面能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品德的塑造和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而且这种“德育渗透”的意识是自发的,不是别人强加的,也不是上级刻意要求的,而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语文学科德育目标的渗透应当是无痕的、水到渠成的。
二、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点
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知识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语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三、认真备好课、使德育渗透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 在揭示课题中渗透。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2. 在读中渗透。新编的语文教材不仅故事性强,还极富情趣,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表演读、跟读、赛读,在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人物的心理,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3. 在讲中渗透。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选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体会,在分析课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重要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对自己的教育意义,特别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演情景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情感的教育。
4.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四、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实践活动,是对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形成个性的另一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自行编制拾金不昧的小品,体验失主丢弃东西找不到的心情,以增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这些体验活动的积聚,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发现自我,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思想品德的养成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以语文知识为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巍,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2]董恩菊,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师版),2007(3)
[3]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意识;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中西文化、道德意识、价值观的碰撞、交流和输入。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出现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而学校却片面追求入学率,无心顾及德育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淡化、软化。另外,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复杂化,德育教育日益显得重要。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和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学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道德、规范准则等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德育渗透”的意识
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一方面能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品德的塑造和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而且这种“德育渗透”的意识是自发的,不是别人强加的,也不是上级刻意要求的,而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语文学科德育目标的渗透应当是无痕的、水到渠成的。
二、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点
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知识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语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三、认真备好课、使德育渗透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 在揭示课题中渗透。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2. 在读中渗透。新编的语文教材不仅故事性强,还极富情趣,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表演读、跟读、赛读,在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人物的心理,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3. 在讲中渗透。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选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体会,在分析课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重要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对自己的教育意义,特别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演情景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情感的教育。
4.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四、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实践活动,是对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形成个性的另一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自行编制拾金不昧的小品,体验失主丢弃东西找不到的心情,以增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这些体验活动的积聚,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发现自我,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思想品德的养成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以语文知识为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巍,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2]董恩菊,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师版),2007(3)
[3]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