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放映室,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发展的调整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映室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本文的小小放映室是指教师将幼儿园的会议室与电子设备巧妙地结合,通过模拟真实的放映室,如设置座位序号、播放孩子们喜欢的影片、买票入场等,创设出来的适合幼儿进行社会性游戏的场所。该区域是幼儿园特色活动“游戏大广角”中的一个项目。孩子们通过主动感受、深入学习,努力实践,从而获得幼儿与他人、幼儿与环境之间真实的体验,追求幼儿个体的自然发展,强调幼儿与幼儿的差异发展,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放映室 社会性品质
  放映室是我园游戏大广角中20多个各项目中的一项,而且也是与孩子们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场所,我们把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搬至幼儿园内,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幼儿进行社会性游戏的体验式放映室的场所。
  一、小小“放映室”初成立:因地制宜,设置座位。
  会议室,是老师们开会的场所,这里,一把把绿色的靠背椅很温馨、很舒适,这也是孩子们所喜欢和向往的地方,因为他们总想试试老师们坐的椅子是什么样的感觉。因此,我将椅子的摆放调转方向,将电子产品和会议室结合变成多媒体场所,播放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孩子们通过买票入场看电影。依次促进孩子社会性品质的发展,如孩子们的自主性、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我们通过自主选择、以大带小、教师现场指导等形式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品质。
  二、影院从简单到复杂的三次调整过程
  第一次:简易放映室中的新鲜事。
  放映室开展初期,场内很乱。在场内我看一个孩子,他很好奇这些椅子,一会儿坐这把椅子、一会儿坐那把椅子。可是这样的移动妨碍了其他小观众,“老师,他挡住我了!”“老师,他老是走来走去!”……这样的情况一下子不能掌控。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简易条件下,孩子们的活动是无序的。原因是电影票上面没有显示座位号,而座椅上也没有座位号。因此,我将设置座位号,电影票和座位号一一对应。活动中我还观察到,在门口需要设置广告牌,告知顾客每月要播放的电影,促进游戏的开展。
  第二次:设置座位号、电影票以及门口的广告牌。
  1、模拟真实影院,自制幼儿游戏时的电影票与座位号,并一一对应。
  ●自制幼儿游戏时的电影票
  电影票重新规划,分蓝色和绿色的两种,与座位号进行一一对应,然后进行塑封,方便使用和保存。孩子购票入场后,由场内的工作人员负责回收电影票。
  ●设置座位号,与电影票一一对应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现实场地,模拟现实的放映室,将位置以一排四把的顺序排列,用1-6的数字标示,便于孩子识别。有了座位的编号,大部分孩子进入放映室后,都能找到自己位置,但还会有个别孩子来问“老师,我找不到位置?”在我的指导下帮助孩子找到位置。
  ●搜集资料,美化影院门口,在门口设立“电影上映广告牌”。
  放映室营业一段时间,放映室非常受欢迎,但发现:有的孩子和同伴讨论“哦!米奇妙妙屋。太幼稚了,我们不要看了。”孩子们喜欢看什么电影?我要做收集资料的工作。我结合收集来的资料,分成5个月的展示区块;把孩子们的喜爱的电影,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每月上映电影的广告牌上,孩子一看便知近期上映的电影内容,自主选择是否参与观看。
  第三次:教师退位,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1、分析由老师主导着开展放映室的一些弊端
  ●影院开放时,老师无法引导孩子们游戏。
  活动初期, 教师承担起售票工作,在门口给每个进入影院看电影的小观众售票。因为看电影的人多,在工作期间还要回答孩子们的各种问题,买票时间就只有五分钟,教师既要买票,又要回答孩子的问题,还要帮助孩子解说。教师工作太繁忙,无法很好地引导孩子游戏。
  ●活动的主动权没有交给孩子。
  活动中的放映室场内,孩子找不到位置。第一个寻求帮助就是老师,但觉得孩子还小找不到位置,我应该去帮助他。影院场外,我当心孩子不会买票,对钱没有概念,于是教师又自己承当起了买票的工作。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孩子自主游戏的权利,还影响了孩子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2、教师逐渐退位,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招聘启事,明确工作岗位;
  在小小放映室里,扮演的角色有很多:顾客、售票员、检票员。由于幼儿对活动的过程不是很了解,组织活动的时候更多的是教师在忙前忙后,一会儿当售票员,一会儿当检票员。老师退位,把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们。
  ●活动前对工作人员进行简短的指导
  我的放映室招聘2名工作人员,一名检票员,一名售票。每次活动的开展准备工作,组织给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如果表现出色,颁发工作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
  ●活动中根据需要介入指导游戏
  在活动中,虽然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了,但工作人员还会寻求帮助。如工作人员没有为顾客解决掉的问题、工作人员和顾客之间或者是顾客之间发生的小争执。都需要老师介入指导让游戏更好的开展。
  三、对小小放映室三次调整的整体反思
  1、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影片,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孩子通过自己的选择,给自己做主。利用自己合理的时间来观看电影:有的是想看自己喜欢的;有的是看自己没有看过的;有的是为了陪弟弟妹妹看的等等原因都是让孩子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2、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发展
  《指南》中,孩子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习惯;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
  ●关心他人
  在交往过程中,幼儿不仅通过他人的外显行为了解其特点,形成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发展过程中,能够共同游戏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它意味着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初步归属感
  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所谓“归属感”是指个体同所在的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
  总之,放映室的开放,使孩子更加真实地体验到了看电影要经历的一些事情,同时,学会了自主选择和分配看电影的时间。另外,以大带小活动形式,增进了孩子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让孩子感受到与人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来理解别人;通过海报展示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鼓励他们自主解决,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机制的改革,人们对小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 教育改革带来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也给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保证课堂气氛,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听课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但是我国的情境教学法相对来说应用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儿童绘画疗法是儿童绘画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通过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疏解与满足,从而通过绘画达到诊断与治疗儿童情绪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儿童 绘画 治疗  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可以反映儿童基本的心理,表达出比语言更加丰富的信息。他们的任何一个涂鸦、画面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色彩、构图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
针对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超标的问题,通过测试关键测点的振动数据,结合管道结构的模态分析与气柱的声学分析,得出气流脉动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为了消减振动,在管道的适
喷油螺杆真空泵近年来在真空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厂家还是客户都需要对这种产品的性能参数、验收试验方法有明确的了解。但是当前国家标准中对于喷油螺杆真空泵的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