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伴随各项激励政策出台,发行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分析研究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围绕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优势及精准性,提出以健全银行监管体系与第三方认证体系为基础,采取“平台+互联网”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资产证券化最优发展路径。
关键词:绿色ABS;农信机构;路径优化;对策建议
引言
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具体指的是通过结构化设计,使得信用等级有所提高,充分应用基础资产,将其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看作是偿付支持,以这种形式发行资产,进而支持证券。从我国目前的金融业的客观状况来看,在绿色金融的革命过程中,证券化是根本渠道。如今,绿色革命市场日益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绿色资产证券化步入迅猛发展时期。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质量提升的相关文件,强调指出:目前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与“绿色”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今后,绿色债权发展潜力较大。
一、绿色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一)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政策环境
随着“绿色”作为我国主要发展理念被明确提出,我国绿色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期。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手段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入,降低资金流入高污染行业、高耗能行业的比例,助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尝试。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及绿色产业创新融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支持政策频出。2016年,证监会发布《资产证券化监管问答》明确提出对绿色项目的支持:“积极支持鼓励绿色环保产业相关项目比照各交易场所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通知的相关要求,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发展。上述项目(再生能源发电、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源清洁化利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建设、绿色节能建筑等领域的项目)现金流中来自按照国家统一政策标准发放的中央财政补贴部分(包括价格补贴),可纳入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绿色资产证券化迎来发展良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近两年的发行量显著增长。2017,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需要不断增加参与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机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如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改变登记模式等,使绿色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业务取得突破式的进展。
(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现状分析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针对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联合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出:“绿色金融主要指的是,所有对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提供支持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一切服务于节能环保等行业的风险管理、项目运营等方面的金融业务,都属于绿色金融。”明确我国绿色金融的定义。文件同时指出:“需要设置国家专项发展基金,以进一步推动绿色信贷的成长,与此同时,还应该为其设计与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银行绿色评价体制的形成,这有利于绿色信贷尽早实现资产证券化,制定关于贷款人环境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责任等。”该《意见》的发布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我国第一个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相关的文件,体现出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国际范围内是首次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构架,在全世界仅有三个国家完成此举。
二、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优势分析
(一)独特的融资优势
其一,与信贷融资相比,其具有较大优势,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得各种新兴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受到投资者的认可与关注,由于其贷款手续较为简单,限制标准更为宽泛,可以尽快筹到需要的资金。与此同时,因为其自身具有较为容易复制的优势,在实行长期融资的过程中,这种方法适用性比较强。由于绿色资产证券化从属于融资,而其融资基础并非总体资信水平,而属于基础资产形成的现金流。在把增信供给于产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超额抵押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支持,进而为绿色产业带来大量的社会投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二)有助于提高绿色产业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
供给侧改革题中之义就是增强投资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从应用资金的视觉来看,其对应的资产更加明确,应该详细披露有关资产信息,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通过证券化的手段,能夠给社会化监督带来极大的益处,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资金切实地运用到指定的绿色项目当中,使投资更加准确有效。
三、绿色资产证券化问题剖析
(一)制度设计欠缺,政策法规不全
一是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不全面,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针对绿色金融的顶层法律法规,仅有环保等相关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制度。二是这些政策措施在落实中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实现银行规范操作的现实性。三是金融优惠等政策并为完全落实到位。四是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平台未完善,影响绿色资产证券化后续认证实施。
(二)市场尚不完善,认识有欠缺
一是市场尚不完善。自我国发展绿色金融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虽全力推出了部分支持绿色业务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但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年来,绿色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业一直属于尚新事物,合格的绿色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并不多见。二是认识有欠缺。银行业对绿色金融的理解还等同于绿色信贷,而对于其他产品例如绿色证券的理解甚少,主要以支持国家能减排政策为主要母体,导致了ABS基础资产较为匮乏,发展仍然有待完善。
四、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路径优化建议
(一)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
引入“线上+线下”这种新兴的投融资模式,对于促进“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全面应用大数据技术,切实做到绿色资产的稳健运营,构建网络融资平台。充分应用能金云先进经验,引入互联网技术,冲破传统资产投融资方式的桎梏,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较为先进的、成熟的绿色能源项目进行监测等,并引入第三方评审部门以及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等,共同建设绿色能源项目整个周期的资产证券化融资互动与合作。
针对有融资需求的绿色能源项目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首先,收集与整理其研发、设计、运行等流程的监测、评估、运维等动态数据,进而通过汇总,形成科学、详尽的分析报告,动态平台化连接金融机构,以保证其发展为合格的证券化产品;其二,为银行等部门提供专业、全面的顾问式服务,指导其在投资光伏电站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资产管理等,与此同时,由于其以网络为平台,具有实时、直观等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项目资产相关内容与涉猎面,o2o 服务全面涵盖了线上监测与线下考察,这就确保了项目资产数据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水平。实现了金融业与绿色能源产业的安全、直接对接,为资产证券化合作构建了桥梁。
(二)进行绿色 ABS 第三方认证
众所周知,第三方认证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高权威性可使绿色资产证券化得到更多认可。现阶段,如CBI、KPMG等,都是全球较为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于我国绿色债券来说,由于起步晚,相关绿色认证机构尚不完善。鉴于此,银行机构可加强与已认证的绿色机构合作,也可从已有机构,如环保组织、专业审计机构等,挑选拥有认证功能的机构,进而评估债权发行过程,选作第三方机构。在评估的过程中,把全面、标准、详细的认证评估标准提供给债券发行人,使绿色产业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从投资角度来看,第三方认证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其评估,投资者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到项目环境与有关业务产生的影响,指导投资者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五、结语
创新的产品、制度、理念是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驱动力。农信机构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任重道远,需抓住绿色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支持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绿色债券系列研究之——我国主要领域绿色概念的实践研究债券.
作者简介:
施贤军(1970-)男,汉族,浙江乐清人,本科,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方向:绿色金融发展。
刘青(1983-),女,汉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本科,德清农商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研究方向:绿色金融。
关键词:绿色ABS;农信机构;路径优化;对策建议
引言
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具体指的是通过结构化设计,使得信用等级有所提高,充分应用基础资产,将其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看作是偿付支持,以这种形式发行资产,进而支持证券。从我国目前的金融业的客观状况来看,在绿色金融的革命过程中,证券化是根本渠道。如今,绿色革命市场日益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绿色资产证券化步入迅猛发展时期。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质量提升的相关文件,强调指出:目前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与“绿色”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今后,绿色债权发展潜力较大。
一、绿色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一)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政策环境
随着“绿色”作为我国主要发展理念被明确提出,我国绿色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期。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手段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入,降低资金流入高污染行业、高耗能行业的比例,助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尝试。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及绿色产业创新融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支持政策频出。2016年,证监会发布《资产证券化监管问答》明确提出对绿色项目的支持:“积极支持鼓励绿色环保产业相关项目比照各交易场所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通知的相关要求,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发展。上述项目(再生能源发电、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源清洁化利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建设、绿色节能建筑等领域的项目)现金流中来自按照国家统一政策标准发放的中央财政补贴部分(包括价格补贴),可纳入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绿色资产证券化迎来发展良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近两年的发行量显著增长。2017,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需要不断增加参与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机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如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改变登记模式等,使绿色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业务取得突破式的进展。
(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现状分析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针对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联合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出:“绿色金融主要指的是,所有对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提供支持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一切服务于节能环保等行业的风险管理、项目运营等方面的金融业务,都属于绿色金融。”明确我国绿色金融的定义。文件同时指出:“需要设置国家专项发展基金,以进一步推动绿色信贷的成长,与此同时,还应该为其设计与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银行绿色评价体制的形成,这有利于绿色信贷尽早实现资产证券化,制定关于贷款人环境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责任等。”该《意见》的发布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我国第一个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相关的文件,体现出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国际范围内是首次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构架,在全世界仅有三个国家完成此举。
二、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优势分析
(一)独特的融资优势
其一,与信贷融资相比,其具有较大优势,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得各种新兴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受到投资者的认可与关注,由于其贷款手续较为简单,限制标准更为宽泛,可以尽快筹到需要的资金。与此同时,因为其自身具有较为容易复制的优势,在实行长期融资的过程中,这种方法适用性比较强。由于绿色资产证券化从属于融资,而其融资基础并非总体资信水平,而属于基础资产形成的现金流。在把增信供给于产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超额抵押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支持,进而为绿色产业带来大量的社会投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二)有助于提高绿色产业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
供给侧改革题中之义就是增强投资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从应用资金的视觉来看,其对应的资产更加明确,应该详细披露有关资产信息,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通过证券化的手段,能夠给社会化监督带来极大的益处,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资金切实地运用到指定的绿色项目当中,使投资更加准确有效。
三、绿色资产证券化问题剖析
(一)制度设计欠缺,政策法规不全
一是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不全面,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针对绿色金融的顶层法律法规,仅有环保等相关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制度。二是这些政策措施在落实中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实现银行规范操作的现实性。三是金融优惠等政策并为完全落实到位。四是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平台未完善,影响绿色资产证券化后续认证实施。
(二)市场尚不完善,认识有欠缺
一是市场尚不完善。自我国发展绿色金融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虽全力推出了部分支持绿色业务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但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年来,绿色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业一直属于尚新事物,合格的绿色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并不多见。二是认识有欠缺。银行业对绿色金融的理解还等同于绿色信贷,而对于其他产品例如绿色证券的理解甚少,主要以支持国家能减排政策为主要母体,导致了ABS基础资产较为匮乏,发展仍然有待完善。
四、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路径优化建议
(一)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
引入“线上+线下”这种新兴的投融资模式,对于促进“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全面应用大数据技术,切实做到绿色资产的稳健运营,构建网络融资平台。充分应用能金云先进经验,引入互联网技术,冲破传统资产投融资方式的桎梏,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较为先进的、成熟的绿色能源项目进行监测等,并引入第三方评审部门以及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等,共同建设绿色能源项目整个周期的资产证券化融资互动与合作。
针对有融资需求的绿色能源项目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首先,收集与整理其研发、设计、运行等流程的监测、评估、运维等动态数据,进而通过汇总,形成科学、详尽的分析报告,动态平台化连接金融机构,以保证其发展为合格的证券化产品;其二,为银行等部门提供专业、全面的顾问式服务,指导其在投资光伏电站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资产管理等,与此同时,由于其以网络为平台,具有实时、直观等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项目资产相关内容与涉猎面,o2o 服务全面涵盖了线上监测与线下考察,这就确保了项目资产数据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水平。实现了金融业与绿色能源产业的安全、直接对接,为资产证券化合作构建了桥梁。
(二)进行绿色 ABS 第三方认证
众所周知,第三方认证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高权威性可使绿色资产证券化得到更多认可。现阶段,如CBI、KPMG等,都是全球较为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于我国绿色债券来说,由于起步晚,相关绿色认证机构尚不完善。鉴于此,银行机构可加强与已认证的绿色机构合作,也可从已有机构,如环保组织、专业审计机构等,挑选拥有认证功能的机构,进而评估债权发行过程,选作第三方机构。在评估的过程中,把全面、标准、详细的认证评估标准提供给债券发行人,使绿色产业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从投资角度来看,第三方认证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其评估,投资者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到项目环境与有关业务产生的影响,指导投资者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五、结语
创新的产品、制度、理念是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驱动力。农信机构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任重道远,需抓住绿色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支持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绿色债券系列研究之——我国主要领域绿色概念的实践研究债券.
作者简介:
施贤军(1970-)男,汉族,浙江乐清人,本科,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方向:绿色金融发展。
刘青(1983-),女,汉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本科,德清农商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研究方向: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