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天才工厂不靠谱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亿万富翁格雷汉姆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旅游小镇,他十岁时,家乡的一位设计蒸汽火车的发明家去世了。他听说自己崇拜的发明家没有留下后代(实际上这是个乌龙事件,那位发明家有后代),感觉很遗憾:“上帝把他最好的生殖细胞散播在我们的镇子上,可惜那非凡的基因却绝种了,这实在是令人痛心。”自那时起,格雷汉姆就希望能传播人类的优秀基因,以免这些“优质的基因”消失。
  格雷汉姆长大后,白手起家,从事验光配镜生意,通过改良镜片的材料,成为亿万富翁。结婚生子后,格雷汉姆再次从儿子的身上发现了基因的力量,这时候他想起童年时传播人类优秀基因的愿望。可他毕竟只是个商人,虽然有奋斗的目标,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格雷汉姆遇到了赫尔曼·穆勒——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穆勒觉得,日益增强的大气辐射正在加速摧毁人们的DNA,唯一能有效遏制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将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的精子冷冻起来,用来繁育下一代。穆勒的想法与格雷汉姆不谋而合,两人当下决定:要为杰出人物建立一个精子库。
  那么筛选标准是什么呢?穆勒对家财万贯的富翁们很着迷,可格雷汉姆却认为那些拥有顶尖智力的科学家才是真正值得被保存基因的杰出者,他最终选择的目标是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穆勒在1965年就去世了,并没有真正参与精子库建立的事。格雷汉姆一个人开始了他“伟大的计划”。他购置了显微镜与用来装精子的生物样本瓶和两个能装下几千份样本的液氮储存罐。他学会了如何处理精子,检测精子的活力,再用稀释液将其稀释保存起来。
  格雷汉姆收集精子的热情高涨,他给所有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写信:“亲爱的先生,您的基因太宝贵了,您有没有想过为世界多做一件善事,献出您的精子,给那些不能生育的可怜夫妇?”居然真的有人回复他了,很快,他收到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精子。
  其中一位是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肖克利是个偏激的种族主义者,20世纪60年代末期,他曾经大肆鼓吹他的理论,说黑种人的遗传基因低劣,注定要过着不幸、贫穷、罪恶的生活。至于那些有杰出成就的黑人,是因为他们的身上“白色基因”比一般的黑人多,可所谓的“白色基因”是什么,连肖克利自己也说不清楚。肖克利甚至还提出了“资源绝育奖励计划”,智商不到100的人如果愿意进行绝育手术,政府就应该付钱给那个人,智商100以下,每低一分便付1000美元。可以想象,当收到格雷汉姆信的时候,肖克利是多么激动。
  尽管只收集到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精子,但开张是没什么大问题了。1980年2月,格雷汉姆公布了这个精子库的存在。《洛杉矶时报》刊登了对格雷汉姆的采访,介绍了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精子库:人类基因发展计划”。一时之间,全世界都轰动了。
  众多的商业公司更是红了眼,都想拿下这个项目。可是格雷汉姆说,他做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希望精子库能够帮助人类优化到一个新的层次,甚至创造出人类永恒的救星。面对那些希望获得精子的妇女,他分文不取。
  有人把他與践行种族主义的希特勒相提并论,面对质疑,他说:“我不太了解希特勒以及他的思想,但我并非‘希特勒第二’,我考虑的也不是超级种族,我只考虑少数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智慧的人,这些人以其他方式很可能并不会降生。”
  可是,拿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很多都已经上了年纪,他们的精子活力都比较低,数量也较少。三位诺奖捐献者的其中两位也很快退出了这个项目,20世纪80年代末期,精子库的货源就断了。为了有更充足的货源,格雷汉姆只好放宽了自己的标准,很多学者、运动员都参与到了精子库的项目中。1997年格雷汉姆去世,两年后,“诺贝尔奖获得者精子库”停止了运转。那些没用完的精子,被倒进了红色的生化废品专用袋子,运往了焚化炉。这个人类史上最疯狂的生育实验宣告破产。
  然而,在精子库存在的19年里,一共有两百多个孩子从精子库中诞生。这些孩子中,也有一些智商180的“天才儿童”。一个叫维基·科尔瓦斯基的女孩从小才华横溢,几乎每年都获得国家数学奖学金,可考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她却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最终失业在家。
  天才工厂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算是比较知名的成功人士叫多伦·布莱克。布莱克两岁就能操纵电脑,三岁识字,五岁的时候就能看懂《哈姆雷特》,现在的布莱克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音乐家。
  这些孩子确实有着天才父亲身上的基因,可这些基因似乎对这些孩子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天才儿童”多数有智商很高的母亲,或者很不错的成长环境。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精子库应该帮助孕育健康的孩子,而不是“创造天才”,因为很多天才并非“基因出众”,有些天才有生理上的缺陷,有些天才有精神偏执倾向。如果说成功有条件的话,DNA不是最重要的一个。
  编辑/灯火
其他文献
在风沙雾霾多发的季节,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戴口罩出行。古代没有口罩怎么办?  面衣是古人对付风沙雾霾的首选装备,在先秦已出现。当时女性外出,得把面部遮挡起来。虽说这种遮面要求,是出于儒家所提倡的“礼”的考虑,却意外地起到了挡避风沙雾霾的作用。  比面衣时尚的帷帽在隋代出现,初唐后流行开来。初唐画家阎立本创作《昭君出塞图》时,考虑到北方风沙大,特给王昭君加了一顶帷帽。结果,不少人指出这是败笔,因为西
五代时期北汉国君刘承钧没有子嗣,驾崩之前,他将几位心腹大臣叫到床前,就传位之事征询他们的意见。刘承钧想要传位于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却又不无忧虑地说:“继恩虽孝,却不是济世之才,恐难继我帝业。”事关皇帝家事,谁敢说三道四?唯有宰相郭无为顺着刘承钧的意思多说了几句。此事传到刘继恩那里,刘继恩对他怀恨在心。刘继恩当了皇帝后,剥夺了郭无为大部分权力,还和心腹密谋,要找机会除掉他。郭无为洞察出刘继恩的心思,决
1914年8月,一战爆发,街头艺术家希特勒立即参战,此后,希特勒又参加过索姆河等一系列战役。随着战事进入胶着状态,交战双方开始使用一些新式武器,其中就包括各种毒气弹。  1918年10月,一战已接近尾声,时年29岁的希特勒正在比利时前线充当传令兵。结果,他所在的部队在一场战役中遭受了芥子气的攻击,以致许多士兵双目失明,希特勒也不例外。于是,他们被带到了柏林附近的一家军事医院接受治疗。在医生的精心治
遇到李隆基,杨玉环靠颜值就能得宠吗?先看下李隆基是个什么人物!别的不说,李隆基擅长打击乐,尤其是羯鼓。这玩意儿是用桑木蒙上羊皮做的,用棒槌敲打,声音急促响亮,如果是在高处,更是昂扬。李隆基玩羯鼓玩到什么地步呢?有一回,他问大唐中央乐团的王牌乐手、歌手李龟年:“你练习羯鼓,敲断多少根棒槌?”李龟年得意地回答:“敲断若干根。”李隆基笑了:“你得努力,我敲断的棒槌能堆满几柜子。”  李隆基是顶级敲打乐手
1917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与协约国战斗得筋疲力尽时,美国宣布参战。潘兴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总司令,赶赴欧洲战场。这对当时已疲于战争的英法联军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然而,潘兴在6月份率领部队到达法国后,却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对新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战前训练。他從实战出发,要求部队加强“火力与机动”,突破原来固有的战术,并从各方面借鉴英、法、德军的作战经验。在潘兴的严格训练下,一年后
苏青于191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因为父亲在美国求学,她便被寄养在外婆家。此时,外公已经离世,外婆家是清一色的女性,对女子细腻的观察和感同身受的体悟,成了苏青成长过程中不可省却的一幕。  比如,外公与一个唱戏的好上了,外婆气得浑身乱抖却不敢吱声,怕人笑话她吃醋,几番思量之后,三从四德的外婆想通了:“男人三妻四妾是正经,索性劝你外公把她娶进门来,落得让人家称赞我一声贤惠。”  母亲是
一  公元960年前后,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少女萧胡辇正在波浪起伏的绿海中策马奔驰,她欢笑着、喊叫着,阳光照在她青春明媚的脸上,只见笑靥如花,眉目生动。下马时,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绯红的衣衫。小妹萧绰跑过来,一边给姐姐擦汗,一边怪她骑马太用力,弄得大汗淋漓。萧胡辇只笑不语,她就喜欢这样用尽全力地奔跑,这种大汗淋漓的感觉让她由衷得惬意欢畅。  身为辽国贵族萧思温与燕国公主的大女儿,萧胡辇是天生的白富美,
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出生于意大利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由于家庭富有,她的生活非常优裕,与他们家来往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这使她从小就很有见识。养尊处优的南丁格尔没有选择享乐,而是决定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1837年,17岁的南丁格尔和家人一起出国旅游,每到一地,她必定要参观当地的医療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英国的医疗形势最糟糕:英国护士地位低下,且素质参差不齐,无法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使
我时常伫立于三尺讲台上,凝望着埋头在课桌上的学生发呆片刻,想起自己求学路上关于课桌的二三事……  我念小学低年级时,教室里的课桌是黄泥垒的土台子,土台子中间夹杂着秫秸之类的秸秆,以增强其坚固性与耐用性。土台子的台面毕竟是泥土,我们这帮学生娃的袄筒、衣角、裤腿子少不了沾满土末儿,课本和作业本更是难见一页干净的。每每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各自的土气样儿就够滑稽可笑了,倘若再扮个鬼脸,更让人笑得肚子发疼。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的居处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谢缙于是在自家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后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岂能为他人借用,于是命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读后更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终于拿他没办法了。  解缙为官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