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5年系统调查,分析总结了小麦叶枯病的发生流行成因,并提出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叶枯病;发生流行;原因;防治技术;河南商丘
中图分类号S435.121.4 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147-01
小麦叶枯病已成为商丘市梁园区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为此,笔者从 2005 年开始对小麦叶枯病进行定田块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基本摸清了小麦叶枯病在梁园区的发病种类、发病规律及流行成因,并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找出了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
1小麦叶枯病发生危害情况
根据笔者调查,引起梁园区小麦叶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根腐叶枯菌(Bipolaris sorokiniana)、雪霉叶枯菌(Gerlachia nivalis)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
1.1根腐叶枯病
一般在小麦抽穗前后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小褐点,后发展成椭圆或梭形褐斑。病斑小而多,常相互连片,湿度大时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
1.2雪霉叶枯病
发生较晚,一般在5月中旬后才发病,但病情发展很快。多发生于小麦上部功能叶片(旗叶、倒2叶)和叶鞘上,病斑扩展很快,3~5d即可形成与叶片同宽的大斑,并沿叶片纵向发展,导致叶片枯死。病斑较大,暗绿色,水渍状。
1.3交链孢叶枯病
该病在叶片上病斑较小,椭圆形,浅黄褐色,潮湿时病斑处生暗色霉层。田间常见根腐叶枯、雪霉叶枯、交链孢叶枯等病混合发生。梁园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4.2万hm2, 2005~2009年小麦叶枯病发病面积分别为0.53万hm2、0.40万hm2、1.50万hm2、0.80万hm2、0.92万hm2。发病田块一般减产5%~10%,重病田块减产20%以上。在20世纪90年代,该病仅在个别年份的部分地块零星发生。
2发生流行原因
2.1小麦收割方式的改变
小麦叶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夏、越冬。2000年以前梁园区小麦收割多以手工作业为主,手工收割面积在70%以上,小麦收割后运出田外脱粒,将秸秆堆沤或作为牲口饲料进行过腹还田,小麦叶枯病菌被大量消灭。但近年来90%以上的小麦是大型收割机作业,小麦植株脱粒后,秸秆被粉碎直接还田,小麦叶枯病菌得以顺利越夏、越冬,使小麦叶枯病的发生流行有充足的菌源条件。
2.2栽培措施的改变
由于近几年黄淮海开发项目实施,灌溉条件得到改善,高肥水小麦田迅速扩大。这些田块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量过多,小麦植株营养失调,抗病力下降。据2009年5月16日调查,梁园区高肥水小麦田病株率为30.2%,中低肥水小麦田病株率仅为6.0%,高肥水小麦田的病株率为中低肥水小麦田的5倍左右。
2.3气候条件
经过近几年调查,发现温度、降雨和田间湿度是影响叶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3~4月上旬气温回升快,叶枯病始发期早;4月中、下旬气温偏高,病害发展加快;5月上旬降雨次数多,雨量大,田间湿度高,则病害发生严重。如小麦叶枯病偏重发生流行的2007年,3月平均气温为10.6℃,较常年同期偏高1.21℃,4月气温与常年相近,5月2日、11日分别出现降水过程,5 月上、中旬降水量达41mm,较常年同期偏多16.5mm,田间湿度大,光照明显不足,这样的气候条件是造成当年小麦叶枯病偏重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4认识不够,防治不及时
对小麦叶枯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未掌握叶枯病防治技术,是造成近年小麦叶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观原因。在小麦病害防治上,农户一直把小麦叶枯病作为次要病害。另外,农户对小麦叶枯病初期症状不认识,到病害症状明显时,防治时机已过,即使再进行补治,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如2007年从4月中旬开始,田间出现少量病株,但是,很少有群众进行防治。5月2日、11日分别出现16mm、25mm降雨过程,降雨过后,叶枯病大面积流行。该区麦田病田率达70%~80%,平均病株率15%~40%。其中重病田块小麦旗叶以下叶片变黄、干枯的病株率达1.0%~1.5%。全区重病田面积达0.4万hm2以上,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10,占小麦叶枯病总发病面积的1/4。
3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推广小麦精量播种。对整地质量高、适期播种的小麦,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播种量以75.0~112.5kg/hm2为宜;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宜用105~120kg/hm2。但是,农民普遍播种量过大,一般用种150~225 kg/hm2,高者达300kg/hm2,超过正常用种量的30%~60%。播种量过大,导致小麦群体密度过大,易引起叶枯病发生流行。
(2)适当推迟播期。推广春性、半春性品种适当晚播,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根据调查,根腐叶枯病、交链孢叶枯病始发期早播比晚播提前10~30d,且病情重。2006年 5 月20日笔者分别调查周麦16早播和迟播的2块麦田,早播田块发病重,发病指数较晚播品种高37%。在梁园地区种植的周麦16等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晚播时间可推迟5~6d。
(3)推广春性品种。推广种植豫麦34、郑麦 9023 等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播种,也可有效减轻小麦叶枯病发病程度。
(4)加强水肥管理。增加麦田磷、钾及有机肥施用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合理控水,促进小麦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以梁园区7 500kg/hm2高产麦田为例,除施纯氮225~300kg/hm2外,还应增施磷肥(P2O5)105~120kg/hm2、钾肥(K2O)105~120kg/hm2、微肥22.5kg/hm2,有条件的地方施用有机肥30~45m3/hm2。另外,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严禁大水漫灌浸泡。
3.2治蚜防病
根据调查,小麦叶枯病发生程度与叶片蚜量相关性极显著。蚜虫刺吸叶片造成伤口,并分泌蜜露,有利叶枯病菌的侵入和扩展,加重病害发生程度。因此,要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减轻叶枯病发生流行程度。2006年5月18日笔者调查同期播种、长势一致的周麦16品种麦田2块,百株蚜虫量分别为4 850头、615头,病情指数分别为6.0、3.8,蚜虫发生重的麦田病情指数是蚜虫发生轻的1.6倍。
3.3化学防治
及时掌握小麦叶枯病病情发生流行动态,组织、指导农民在病害发生流行初期开始用药。防治可用20%三唑酮乳油600mL/hm2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kg/hm2,喷施防治2次,防效可达73.5%~80.1%。也可用40%氟硅唑乳油(福星)6 000~8 000倍液,或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第1次施药后7~10d,再施药1次,防效更好。
4参考文献
[1] 刘红彦.防治小麦叶枯病有新法[J].河南农业科学,1990(4):47.
[2] 牛庆国.近年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7(2):16-17,20.
[3] 刘红彦,马奇祥,张忠山,等.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初报[J].植物保护,1992(3):53.
[4] 马奇祥,张忠山.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1(3):14-15.
关键词小麦叶枯病;发生流行;原因;防治技术;河南商丘
中图分类号S435.121.4 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147-01
小麦叶枯病已成为商丘市梁园区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为此,笔者从 2005 年开始对小麦叶枯病进行定田块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基本摸清了小麦叶枯病在梁园区的发病种类、发病规律及流行成因,并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找出了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
1小麦叶枯病发生危害情况
根据笔者调查,引起梁园区小麦叶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根腐叶枯菌(Bipolaris sorokiniana)、雪霉叶枯菌(Gerlachia nivalis)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
1.1根腐叶枯病
一般在小麦抽穗前后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小褐点,后发展成椭圆或梭形褐斑。病斑小而多,常相互连片,湿度大时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
1.2雪霉叶枯病
发生较晚,一般在5月中旬后才发病,但病情发展很快。多发生于小麦上部功能叶片(旗叶、倒2叶)和叶鞘上,病斑扩展很快,3~5d即可形成与叶片同宽的大斑,并沿叶片纵向发展,导致叶片枯死。病斑较大,暗绿色,水渍状。
1.3交链孢叶枯病
该病在叶片上病斑较小,椭圆形,浅黄褐色,潮湿时病斑处生暗色霉层。田间常见根腐叶枯、雪霉叶枯、交链孢叶枯等病混合发生。梁园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4.2万hm2, 2005~2009年小麦叶枯病发病面积分别为0.53万hm2、0.40万hm2、1.50万hm2、0.80万hm2、0.92万hm2。发病田块一般减产5%~10%,重病田块减产20%以上。在20世纪90年代,该病仅在个别年份的部分地块零星发生。
2发生流行原因
2.1小麦收割方式的改变
小麦叶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夏、越冬。2000年以前梁园区小麦收割多以手工作业为主,手工收割面积在70%以上,小麦收割后运出田外脱粒,将秸秆堆沤或作为牲口饲料进行过腹还田,小麦叶枯病菌被大量消灭。但近年来90%以上的小麦是大型收割机作业,小麦植株脱粒后,秸秆被粉碎直接还田,小麦叶枯病菌得以顺利越夏、越冬,使小麦叶枯病的发生流行有充足的菌源条件。
2.2栽培措施的改变
由于近几年黄淮海开发项目实施,灌溉条件得到改善,高肥水小麦田迅速扩大。这些田块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量过多,小麦植株营养失调,抗病力下降。据2009年5月16日调查,梁园区高肥水小麦田病株率为30.2%,中低肥水小麦田病株率仅为6.0%,高肥水小麦田的病株率为中低肥水小麦田的5倍左右。
2.3气候条件
经过近几年调查,发现温度、降雨和田间湿度是影响叶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3~4月上旬气温回升快,叶枯病始发期早;4月中、下旬气温偏高,病害发展加快;5月上旬降雨次数多,雨量大,田间湿度高,则病害发生严重。如小麦叶枯病偏重发生流行的2007年,3月平均气温为10.6℃,较常年同期偏高1.21℃,4月气温与常年相近,5月2日、11日分别出现降水过程,5 月上、中旬降水量达41mm,较常年同期偏多16.5mm,田间湿度大,光照明显不足,这样的气候条件是造成当年小麦叶枯病偏重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4认识不够,防治不及时
对小麦叶枯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未掌握叶枯病防治技术,是造成近年小麦叶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观原因。在小麦病害防治上,农户一直把小麦叶枯病作为次要病害。另外,农户对小麦叶枯病初期症状不认识,到病害症状明显时,防治时机已过,即使再进行补治,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如2007年从4月中旬开始,田间出现少量病株,但是,很少有群众进行防治。5月2日、11日分别出现16mm、25mm降雨过程,降雨过后,叶枯病大面积流行。该区麦田病田率达70%~80%,平均病株率15%~40%。其中重病田块小麦旗叶以下叶片变黄、干枯的病株率达1.0%~1.5%。全区重病田面积达0.4万hm2以上,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10,占小麦叶枯病总发病面积的1/4。
3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推广小麦精量播种。对整地质量高、适期播种的小麦,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播种量以75.0~112.5kg/hm2为宜;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宜用105~120kg/hm2。但是,农民普遍播种量过大,一般用种150~225 kg/hm2,高者达300kg/hm2,超过正常用种量的30%~60%。播种量过大,导致小麦群体密度过大,易引起叶枯病发生流行。
(2)适当推迟播期。推广春性、半春性品种适当晚播,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根据调查,根腐叶枯病、交链孢叶枯病始发期早播比晚播提前10~30d,且病情重。2006年 5 月20日笔者分别调查周麦16早播和迟播的2块麦田,早播田块发病重,发病指数较晚播品种高37%。在梁园地区种植的周麦16等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晚播时间可推迟5~6d。
(3)推广春性品种。推广种植豫麦34、郑麦 9023 等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播种,也可有效减轻小麦叶枯病发病程度。
(4)加强水肥管理。增加麦田磷、钾及有机肥施用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合理控水,促进小麦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以梁园区7 500kg/hm2高产麦田为例,除施纯氮225~300kg/hm2外,还应增施磷肥(P2O5)105~120kg/hm2、钾肥(K2O)105~120kg/hm2、微肥22.5kg/hm2,有条件的地方施用有机肥30~45m3/hm2。另外,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严禁大水漫灌浸泡。
3.2治蚜防病
根据调查,小麦叶枯病发生程度与叶片蚜量相关性极显著。蚜虫刺吸叶片造成伤口,并分泌蜜露,有利叶枯病菌的侵入和扩展,加重病害发生程度。因此,要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减轻叶枯病发生流行程度。2006年5月18日笔者调查同期播种、长势一致的周麦16品种麦田2块,百株蚜虫量分别为4 850头、615头,病情指数分别为6.0、3.8,蚜虫发生重的麦田病情指数是蚜虫发生轻的1.6倍。
3.3化学防治
及时掌握小麦叶枯病病情发生流行动态,组织、指导农民在病害发生流行初期开始用药。防治可用20%三唑酮乳油600mL/hm2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kg/hm2,喷施防治2次,防效可达73.5%~80.1%。也可用40%氟硅唑乳油(福星)6 000~8 000倍液,或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第1次施药后7~10d,再施药1次,防效更好。
4参考文献
[1] 刘红彦.防治小麦叶枯病有新法[J].河南农业科学,1990(4):47.
[2] 牛庆国.近年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7(2):16-17,20.
[3] 刘红彦,马奇祥,张忠山,等.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初报[J].植物保护,1992(3):53.
[4] 马奇祥,张忠山.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