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新的使用方式为导向的陶瓷产品形态创新设计

来源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ongli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产品形态以其已有的形式影响和规定着人们的认知形式,人们一旦对产品形成了固有的认知习惯,就形成了人类既定的认知方式。因此,如果陶瓷产品的形态仅仅从其构成中创新,设计就难以满足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同样如果仅从功能中创新亦然。而以人的使用方式为导向进行设计,开拓陶瓷产品的形态构成,就有利于打破产品已有的形态模式,同时使产品的预设用途更加匹配用户需求,是设计出“好用的、易用的和用户真正希望拥有的”优秀陶瓷产品的起点。 The form of ceramic products influences and regulates people’s cognitive forms in their existing forms. Once people form their own inherent cognitive habits, they form the established cognitive modes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if the form of a ceramic product is merely innovated from its composition, the design can hardly meet the real needs of the user, and if only the innovation from the function is made as well. The use of human-oriented design, open up the form of ceramic products, it is conducive to breaking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products, while making the product’s intended use to better match the needs of users, is to design a "easy to use, Easy to us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users who really want to have excellent ceramic products.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国外对R290水平光滑管内和强化管内的流动凝结换热的研究,得出R290管内换热系数较常规工质高,而强化管内的凝结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光滑管。另外还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凝结
<正>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论述,有一点新的认识和看法,在此提出以就教于各位同行。一、如何理解偶然性的"不确定性" 现行的教
本文介绍了取40毫升水样,控制在0.24当量浓度的硝酸磷酸酸度下,用二苯碳酰二肼直接显色,即可测得六价铬;如果将40毫升水样控制在0.24当量浓度的硝酸磷酸酸度下,用高锰酸钾氧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智能工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赛博物理系统(Cyber Phyical System,CPS)成为构建智能工厂的重要概念。数字孪生作为CPS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工业机器人状态监测上,可以有效解决设备层与管理层交互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生产管理新模式提供支持。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相关技术与内容:1.分析数字孪生技术
为深入认识振动流化床床层微观结构,模拟、预测和优化控制气固两相流动和传热行为,基于对床层时空多尺度不均匀结构特性的分析,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振动流化床模拟广泛采用的气
镀铬溶液中三价铬的测定,习惯上都用氧化还原滴定,以差减法算出结果,操作麻烦,误差大,耗时多。本文提出用直接光度法测定,利用三价铬与六价铬吸收光谱的差异,选出了620nm作为
对智能仪器系统中的在系统编程(ISP)技术及其在仪器系统中在线编程的实现、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P89C669相对于传统51系列单片机的增强特性,并给出P89C669快闪存储器的I
目的探讨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患者56例(83只眼),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震波通常是以斜入射方式传至近场,并非是以垂直方向向上传播。地震波以不同入射角从基岩传至地面时,对工程场地及地面建筑物产生不同影响。目前,对地震SV波的研究大都是局限于入射角小于临界角范围内,为了将地震SV波入射角拓展至大于临界角范围,实现地震波以任意角度作用下的场地反应分析。基于地震学原理,推求得到地震波倾斜入射至弹性界面和自由表面处的反射、透射系数,进而推求得到SV波以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