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再结合衡水科技学校的实际,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96-01
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是一门更新速度快、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有时出现这个技术还没有学会,其他的技术又出现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要用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授课方法和授课思维来引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并且教师资源、教学实验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导致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方面。有些教师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本教材、一份讲义,一支粉笔,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计算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东西,仅仅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造成那种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下课后好像不懂了,用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的结果。
(二)教学投入不足。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导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一直没有达到《教育法》里法定的国民生活总值的比例。所以学生的学习设施、实验设施等相对不足,学生的学习实践环节一再被压缩。这一问题在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中矛盾更为突出。
(三)传统教学观念。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辅助工作的工具,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并熟练计算机技术不仅仅对于教育,对于我们个人生活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技能,可以想象计算机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水、电一样重要,离开了计算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会陷入一团糟。所以掌握相当的计算机知识,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事情,而是新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二、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对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计算机的应用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例如“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作为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明确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三、推行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学知识,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即问题式教学模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教师要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四、采用科学授课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每一位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问题的创设,创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辅导者。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效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交流、试验过程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怎样去学习一种软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能独立使用其他软件奠定了基础。
五、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逆向思维、顺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13.
[2]鲁正火,孙名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童之慧.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07.2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96-01
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是一门更新速度快、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有时出现这个技术还没有学会,其他的技术又出现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要用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授课方法和授课思维来引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并且教师资源、教学实验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导致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方面。有些教师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本教材、一份讲义,一支粉笔,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计算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东西,仅仅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造成那种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下课后好像不懂了,用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的结果。
(二)教学投入不足。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导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一直没有达到《教育法》里法定的国民生活总值的比例。所以学生的学习设施、实验设施等相对不足,学生的学习实践环节一再被压缩。这一问题在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中矛盾更为突出。
(三)传统教学观念。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辅助工作的工具,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并熟练计算机技术不仅仅对于教育,对于我们个人生活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技能,可以想象计算机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水、电一样重要,离开了计算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会陷入一团糟。所以掌握相当的计算机知识,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事情,而是新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二、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对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计算机的应用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例如“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作为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明确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三、推行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学知识,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即问题式教学模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教师要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四、采用科学授课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每一位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问题的创设,创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辅导者。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效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交流、试验过程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怎样去学习一种软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能独立使用其他软件奠定了基础。
五、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逆向思维、顺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13.
[2]鲁正火,孙名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童之慧.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