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Siri成了好朋友。”
“一个人在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生活,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是为我而亮。”
“千万不要午睡,因为等你傍晚醒来时,看着窗外缓缓下沉的夕阳,会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知乎网上“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下,一些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空巢青年”是2016年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在這个标签背后,是一群二三十岁、离开父母去大城市打拼、住着二三十平方米出租屋的独居青年。“空巢”这个本用来形容留守家中、儿女极少回家的老人的词,如今套用在青年人身上,给“空巢青年”这个标签添上了一抹孤寂和悲情的色彩。
一个人,就是一座孤岛
凌晨1点,看着房间里的一片狼藉,周云晴终于忍不住哭了。这是29岁的她来到上海的第5年,也是她独居的第5年。她已经习惯了生活的圈子里除了同事就只剩自己——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养病直至痊愈……
一个月前,为了换个住处,周云晴又独自和房东、中介、装修队打起了交道。这天深夜,周云晴刚将独自打包的行李运到新家,又因为搬家公司的工人临时加价,与他们大吵了一架。她想找人撑腰,结果来回翻了几遍手机通讯录,竟然不知道能够打给谁。
5年来,周云晴第一次问自己:“我会永远一个人吗?”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针对2000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有很多像周云晴这样的“空巢青年”,这些“空巢青年”通常面临缺乏情感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两大困境。“空巢青年”既反映了一種生活状态,也映射出一种心态。
“空巢青年”这样的网络标签或许有媒体跟风和以偏概全的一面,但根据新华网援引的一项数据,国内20岁到39岁的独居者数量,已接近2000万。
当家乡的田园牧歌无法支撑起自己的野心和梦想,许多人选择背起行囊。他们为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蜗居在繁华都市的一隅。
可是好的机遇永远昂贵且只属于少数人,大城市的繁华和无形的生存压力让他们奋斗的脚步显得更加孤独和艰辛。夜深的时候,周云晴会陷入迷茫和对一事无成的焦虑:“都说大城市里机会更多,可有时候却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是个多余的人。”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空巢青年”的标签过于悲情。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里南伯格将独居生活的兴起看作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因为独居生活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对人类最亲密关系的理解,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还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无论今时今日我们是否与他人一起居住,独居几乎与每个社会群体、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独居生活正是这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用“空巢”二字来指称并不完全准确。他们自愿选择与父母、亲人分开,并选择独自租房居住,这是独居青年自主意识提升的重要标志。孤身在外,本来就有诸多不易,城市之大与人之渺小也容易让人产生无力感和孤独感。每一种选择都有其代价,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空巢”二字渲染了独居青年的孤独,而忽略了独居青年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初心。知乎网“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下,另一个高票答案是这样的:“我一直将自己看作在大城市的‘战斗者’。”
在真正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前,任何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提高生存技能、锻炼自立能力。“空巢青年”更像当代年轻人的奋斗群像,为了拼一种未来的可能性,漂泊在陌生的大城市,在黑暗中摸索光亮。这群人的奋斗,是改革道路上闪耀的“城市之光”。
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空巢青年”,正是对这种英雄主义的完美注解。这个都市化的产物正处在一个持续的上升期,从1990年独居人数占全国人口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国家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全国独居人数占到总人口的14.6%,除了离异、丧偶以及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之外,大城市的独居者中,年轻人的份额正在逐渐增大。
然而,“空巢青年”并不是中国的特有产物,而是各国大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城市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有更多样的娱乐方式,这些无一不在向年轻一代展示着诱惑。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里上升了81%。他们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个独居家庭。
克里南伯格在研究美国独居现象的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4%,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
这种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据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默顿提出的“马太效应”:城市越发达,资源和机会就越多,人口就会大量聚集,而人口红利又会反过来推动城市更快地发展。这正是现代都市发展的轨迹。
城市快速扩张又带来房价疯涨、交通堵塞等各种“城市病”。新一代的“空巢青年”刚离开象牙塔,就要承受过高的房价,面临被污染的环境,忍受拥堵的交通,但他们依然漂泊在大城市,为了实现理想的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奋斗,就像风雪夜里踽踽独行的赶路人。
(小 双摘自《文史博览·人物》2017年第2期,沈 璐图)
“一个人在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生活,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是为我而亮。”
“千万不要午睡,因为等你傍晚醒来时,看着窗外缓缓下沉的夕阳,会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知乎网上“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下,一些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空巢青年”是2016年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在這个标签背后,是一群二三十岁、离开父母去大城市打拼、住着二三十平方米出租屋的独居青年。“空巢”这个本用来形容留守家中、儿女极少回家的老人的词,如今套用在青年人身上,给“空巢青年”这个标签添上了一抹孤寂和悲情的色彩。
一个人,就是一座孤岛
凌晨1点,看着房间里的一片狼藉,周云晴终于忍不住哭了。这是29岁的她来到上海的第5年,也是她独居的第5年。她已经习惯了生活的圈子里除了同事就只剩自己——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养病直至痊愈……
一个月前,为了换个住处,周云晴又独自和房东、中介、装修队打起了交道。这天深夜,周云晴刚将独自打包的行李运到新家,又因为搬家公司的工人临时加价,与他们大吵了一架。她想找人撑腰,结果来回翻了几遍手机通讯录,竟然不知道能够打给谁。
5年来,周云晴第一次问自己:“我会永远一个人吗?”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针对2000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有很多像周云晴这样的“空巢青年”,这些“空巢青年”通常面临缺乏情感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两大困境。“空巢青年”既反映了一種生活状态,也映射出一种心态。
“空巢青年”这样的网络标签或许有媒体跟风和以偏概全的一面,但根据新华网援引的一项数据,国内20岁到39岁的独居者数量,已接近2000万。
当家乡的田园牧歌无法支撑起自己的野心和梦想,许多人选择背起行囊。他们为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蜗居在繁华都市的一隅。
可是好的机遇永远昂贵且只属于少数人,大城市的繁华和无形的生存压力让他们奋斗的脚步显得更加孤独和艰辛。夜深的时候,周云晴会陷入迷茫和对一事无成的焦虑:“都说大城市里机会更多,可有时候却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是个多余的人。”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空巢青年”的标签过于悲情。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里南伯格将独居生活的兴起看作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因为独居生活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对人类最亲密关系的理解,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还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无论今时今日我们是否与他人一起居住,独居几乎与每个社会群体、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独居生活正是这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用“空巢”二字来指称并不完全准确。他们自愿选择与父母、亲人分开,并选择独自租房居住,这是独居青年自主意识提升的重要标志。孤身在外,本来就有诸多不易,城市之大与人之渺小也容易让人产生无力感和孤独感。每一种选择都有其代价,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空巢”二字渲染了独居青年的孤独,而忽略了独居青年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初心。知乎网“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下,另一个高票答案是这样的:“我一直将自己看作在大城市的‘战斗者’。”
在真正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前,任何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提高生存技能、锻炼自立能力。“空巢青年”更像当代年轻人的奋斗群像,为了拼一种未来的可能性,漂泊在陌生的大城市,在黑暗中摸索光亮。这群人的奋斗,是改革道路上闪耀的“城市之光”。
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空巢青年”,正是对这种英雄主义的完美注解。这个都市化的产物正处在一个持续的上升期,从1990年独居人数占全国人口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国家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全国独居人数占到总人口的14.6%,除了离异、丧偶以及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之外,大城市的独居者中,年轻人的份额正在逐渐增大。
然而,“空巢青年”并不是中国的特有产物,而是各国大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城市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有更多样的娱乐方式,这些无一不在向年轻一代展示着诱惑。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里上升了81%。他们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个独居家庭。
克里南伯格在研究美国独居现象的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4%,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
这种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据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默顿提出的“马太效应”:城市越发达,资源和机会就越多,人口就会大量聚集,而人口红利又会反过来推动城市更快地发展。这正是现代都市发展的轨迹。
城市快速扩张又带来房价疯涨、交通堵塞等各种“城市病”。新一代的“空巢青年”刚离开象牙塔,就要承受过高的房价,面临被污染的环境,忍受拥堵的交通,但他们依然漂泊在大城市,为了实现理想的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奋斗,就像风雪夜里踽踽独行的赶路人。
(小 双摘自《文史博览·人物》2017年第2期,沈 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