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海
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跨界人,活跃于跟艺术有关的各种跨界领域中。策展览,写评论,做跨界,游离在独立的艺术精神里。曾任北京798艺术区民艺美术馆馆长,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
修行日常禅
廖建华的作品无疑是他个人风格的体现,这种风格和自我符号的体现在当代艺术中也是相对重要的。如果把廖建华的作品看作为一场修行或修心,那么他静下心来每画一笔都是有触动的,在这样的触动下,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艾海&廖建华
Q&A
艾:你认为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廖:艺术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
艾:对于艺术家来说,其实生活就是艺术,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吗?
廖:对我来说是一种独立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艾:有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挂在一些商业公共空间里?
廖:想过,那是一件很渴望很开心的事情。
艾:你能告诉我在你的作品里面是要给观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吗?
廖: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每个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是安静的,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愉悦身心的,也许是
艾: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做了多少年艺术了?还会继续多久?
廖:10年了。如果还会有下辈子,或者下下辈子,或者是1万年,我都觉得时间还不够。
艾: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
廖:其实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因为这样的表现形式适合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确切地说是能表达我前世今生的某种记忆和感觉。
艾: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当代性”?
廖:这个时代好像做什么文化都要和“当代”这个词扯上点关系,我觉得不管是谁的作品,还是什么形式的作品,只要能够感动当下活着的人就是好作品,就具备当代性。
艾:在你的作品中,你是如何思考当代性的?
廖:绘画表达始终都是一种个人的东西。不会承载太多内容,仅仅是作者内心表达的需要。如果作品在感动自己的同时还能够让极少数人得到安慰和思考,那作者也许就不需要思考“当代性”这个词了。
艾:你认为绘画与设计的共同点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
廖:都是视觉艺术。区别是绘画更多是个人的情感表达,设计更针对大众。
艾:幻想下,什么样的空间最适合你作品的气场?
廖:我一直都想在一个白色的简洁大气的空间展示我的作品。谢谢!
闫占城
1984年出生于陕西延安,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获毕业创作“一等奖”和马利奖学金“一等奖”,《记忆的碎片》入选“学院之光”。2008-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举办10余个画展。作品具有梦想家的朦胧美。
生存是个实验
第一次看见闫占城的作品还是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走进他的工作室,他的作品看起来让人感觉有些恍惚,似乎有着他自己探索的一条路,独自走着。他的作品色彩朦胧,图像模糊,像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整个图像形成更像一部发黄发旧的老电影,把那种不清晰的画面呈现出来。假若看着这样梦寐的作品,听着一张老黑胶唱片,手持红酒杯,想必也正是大家期许的享受吧。
Q&A 艾海VS闫占城
艾:你认为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闫:生活是艺术的来源。
艾:对于艺术家来说,其实生活就是艺术,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吗?
闫:是的。
艾:有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挂在一个商业公共空间里?
闫:画廊也是商业的。
艾:你能告诉我在你的作品里面是要给观者带来什么感受吗?
闫: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都可能具有意义。
艾: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多少年艺术了?还会继续多久?
闫:10年了,会一直做下去。
艾: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
闫:合适。
艾: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当代性”?
闫:我不知道当代这个概念是谁提出的。
艾:在你的作品中,你是如何思考当代性的?
闫:其实我没想过当代性。
艾:你认为绘画与设计的共同点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
闫:原创性,绘画是精神上的满足,而设计更多的是实用性。
艾:幻想一下,什么样的空间最适合你作品的气场?
闫:有品质,干实事,年轻的空间。
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跨界人,活跃于跟艺术有关的各种跨界领域中。策展览,写评论,做跨界,游离在独立的艺术精神里。曾任北京798艺术区民艺美术馆馆长,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
修行日常禅
廖建华的作品无疑是他个人风格的体现,这种风格和自我符号的体现在当代艺术中也是相对重要的。如果把廖建华的作品看作为一场修行或修心,那么他静下心来每画一笔都是有触动的,在这样的触动下,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艾海&廖建华
Q&A
艾:你认为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廖:艺术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
艾:对于艺术家来说,其实生活就是艺术,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吗?
廖:对我来说是一种独立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艾:有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挂在一些商业公共空间里?
廖:想过,那是一件很渴望很开心的事情。
艾:你能告诉我在你的作品里面是要给观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吗?
廖: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每个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是安静的,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愉悦身心的,也许是
艾: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做了多少年艺术了?还会继续多久?
廖:10年了。如果还会有下辈子,或者下下辈子,或者是1万年,我都觉得时间还不够。
艾: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
廖:其实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因为这样的表现形式适合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确切地说是能表达我前世今生的某种记忆和感觉。
艾: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当代性”?
廖:这个时代好像做什么文化都要和“当代”这个词扯上点关系,我觉得不管是谁的作品,还是什么形式的作品,只要能够感动当下活着的人就是好作品,就具备当代性。
艾:在你的作品中,你是如何思考当代性的?
廖:绘画表达始终都是一种个人的东西。不会承载太多内容,仅仅是作者内心表达的需要。如果作品在感动自己的同时还能够让极少数人得到安慰和思考,那作者也许就不需要思考“当代性”这个词了。
艾:你认为绘画与设计的共同点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
廖:都是视觉艺术。区别是绘画更多是个人的情感表达,设计更针对大众。
艾:幻想下,什么样的空间最适合你作品的气场?
廖:我一直都想在一个白色的简洁大气的空间展示我的作品。谢谢!
闫占城
1984年出生于陕西延安,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获毕业创作“一等奖”和马利奖学金“一等奖”,《记忆的碎片》入选“学院之光”。2008-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举办10余个画展。作品具有梦想家的朦胧美。
生存是个实验
第一次看见闫占城的作品还是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走进他的工作室,他的作品看起来让人感觉有些恍惚,似乎有着他自己探索的一条路,独自走着。他的作品色彩朦胧,图像模糊,像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整个图像形成更像一部发黄发旧的老电影,把那种不清晰的画面呈现出来。假若看着这样梦寐的作品,听着一张老黑胶唱片,手持红酒杯,想必也正是大家期许的享受吧。
Q&A 艾海VS闫占城
艾:你认为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闫:生活是艺术的来源。
艾:对于艺术家来说,其实生活就是艺术,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吗?
闫:是的。
艾:有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挂在一个商业公共空间里?
闫:画廊也是商业的。
艾:你能告诉我在你的作品里面是要给观者带来什么感受吗?
闫: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都可能具有意义。
艾: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多少年艺术了?还会继续多久?
闫:10年了,会一直做下去。
艾: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
闫:合适。
艾: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当代性”?
闫:我不知道当代这个概念是谁提出的。
艾:在你的作品中,你是如何思考当代性的?
闫:其实我没想过当代性。
艾:你认为绘画与设计的共同点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
闫:原创性,绘画是精神上的满足,而设计更多的是实用性。
艾:幻想一下,什么样的空间最适合你作品的气场?
闫:有品质,干实事,年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