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文学是一种具有诸多新质和特点的文学,而且呈现着全新的发展走向。在此本文仅从主题、形式、批评对其作一考察。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文学发展,走向
一、主题走向:从社会政治到社会人本
我国新文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社会政治主题的发掘和表现在新文学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方面受到来自于中国文学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新文学所面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对文学的要求有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反帝反封建成为奋斗的主要目标,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把它作為自己的总主题,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在我国新文学的现代阶段,许多文学作品在表现社会政治主题方面提供了诸多成功的范例和宝贵的经验。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我国文学(当代文学)似乎无视现代阶段已有的范例和经验,逐渐出现了失衡的倾向。由于受到左倾教条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服务论”(文艺为政治服务)和“工具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左右文坛的一种观念,社会政治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被人为地扩大和强化了,以至于有什么样的政治运动,文学作品中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主题。
新时期文学是在认真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经验和中国当代文学的诸多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作家和理论家更注重以社会人生为本位,更注重社会生活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决定作用,生活多样,主题多样,生活复杂,主题也就复杂,社会政治生活只能是影响文学作品主题的一种因素,而不是制约文学作品主题形成的全部来源。
这样,在这种新的文学观念确立以后,新时期文学的主题逐步呈现出了从社会政治到社会人本的发展走向。由此,新时期文学的诸多新质得以表现和强化,从而使新时期文学呈现着崭新的发展面貌。例如,从创作潮流方面考察,新时期文学明显地呈现出淡化社会政治主题的表现而强化社会人本主题的开掘的发展脉络。进入90年代,在新写实、新体验、新市民等小说创作潮流中,新时期文学社会人本主题的开掘和表现又被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和水准。
二、艺术形式走向:从参差不齐到全面发展
应该说,在我国新文学的现代阶段,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具有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里,许多新文学艺术形式破土而出,应运而生,迅速长成参天大树,从而推动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
当我国文学发展到当代阶段以后,在艺术形式的发展方面则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由于过分地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因而受制于这种特定的政治生活内容乃至于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就变得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其次,由于一味地提倡歌颂光明、反对暴露黑暗,因而受制于这种对文学描写内容的片面强调,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就变得忽上忽下,参差不齐。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参差不齐的状态终于被新时期文学彻底打破,这段曲折难堪的历史在新时期终于被彻底改写。伴随着文艺战线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新时期文学的艺术形式发展也走向新的阶段。应该说,这个新的阶段是以全面自由发展为标志的。在新时期,已经没有谁再会对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指手画脚了,也已经没有人再来硬行鼓吹和强调采用哪一种形式而不欢迎哪一种形式了。艺术形式的发展应该是文艺界和作家们自己的事情。而且,经过多次讨论,人们就新时期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共识:中国文学已有的民族化形式是重要的,而学习并吸收外来形式之长也是必需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趋势下,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新时期的作家们肩负重任,因而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加快艺术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步伐。
新时期文学在发展中很快就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已有的艺术形式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而使其在新时期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态势,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终于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反映和表现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而走向百花齐放。再进一步考察,我们看到,新时期文学艺术形式在发展中还形成了新的热点,在酝酿新的突破。
三、理论批评走向:从社会政治批评到人文审美批评
如同文学创作的形式多姿多彩一样,文学批评的形式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在这些各式各样的文学批评类型中,社会政治批评可说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社会政治批评与其他类型的各种批评形式一道,纵横评说,激浊扬清,箪路蓝缕,披荆斩疎,为现代文学正常、健康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进入中国当代文学阶段以后,这种社会政治批评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地暴露出诸多问题,以至于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协调的情形,甚至演变为一种唯我独尊、独霸文坛的文学批判模式,在片面强调“服务论”和“工具论”的背景下,这种社会政治批评得以异乎寻常地发展起来,甚至走向畸态,占据了文学批评市场的绝对份额,使得整个当代文坛的文学批评工作处于不正常状态。
新时期的理论批评不仅因为人文审美批评的出现而呈现着全新的发展走向,同时还形成了诸多新的特点,从而展现了新时期理论批评的审美个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论批评成为文学创作的先导。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所熟悉的情形是,理论批评往往滞后于文学创作,甚至是被动地适应文学创作,理论批评往往受到外界多种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难以施展自己主动进取的能动精神。而在新时期,这种情况则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新时期的理论批评是改革开放年代里文学发展的理论保障机制和理论引导系统,它不仅能对最新发表的作品及时地予以介绍和评说,而且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科学地提出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前瞻性意见,从而推动新时期文学按照文学自身的发展規律运动前行。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即将走完它的历程而胯入新的世纪,新时期文学承上启下,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在过去的发展中,新时期文学继承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纠正了中国当代文学前27年的失误,把五四以来的我国新文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文学发展走向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发展文学艺术的规范化机制初步建立以后,我们坚信,新时期文学必将把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20世纪中国文学带入21世纪。
参考文献: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7页.
【2】《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文学发展,走向
一、主题走向:从社会政治到社会人本
我国新文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社会政治主题的发掘和表现在新文学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方面受到来自于中国文学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新文学所面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对文学的要求有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反帝反封建成为奋斗的主要目标,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把它作為自己的总主题,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在我国新文学的现代阶段,许多文学作品在表现社会政治主题方面提供了诸多成功的范例和宝贵的经验。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我国文学(当代文学)似乎无视现代阶段已有的范例和经验,逐渐出现了失衡的倾向。由于受到左倾教条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服务论”(文艺为政治服务)和“工具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左右文坛的一种观念,社会政治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被人为地扩大和强化了,以至于有什么样的政治运动,文学作品中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主题。
新时期文学是在认真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经验和中国当代文学的诸多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作家和理论家更注重以社会人生为本位,更注重社会生活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决定作用,生活多样,主题多样,生活复杂,主题也就复杂,社会政治生活只能是影响文学作品主题的一种因素,而不是制约文学作品主题形成的全部来源。
这样,在这种新的文学观念确立以后,新时期文学的主题逐步呈现出了从社会政治到社会人本的发展走向。由此,新时期文学的诸多新质得以表现和强化,从而使新时期文学呈现着崭新的发展面貌。例如,从创作潮流方面考察,新时期文学明显地呈现出淡化社会政治主题的表现而强化社会人本主题的开掘的发展脉络。进入90年代,在新写实、新体验、新市民等小说创作潮流中,新时期文学社会人本主题的开掘和表现又被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和水准。
二、艺术形式走向:从参差不齐到全面发展
应该说,在我国新文学的现代阶段,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具有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里,许多新文学艺术形式破土而出,应运而生,迅速长成参天大树,从而推动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
当我国文学发展到当代阶段以后,在艺术形式的发展方面则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由于过分地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因而受制于这种特定的政治生活内容乃至于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就变得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其次,由于一味地提倡歌颂光明、反对暴露黑暗,因而受制于这种对文学描写内容的片面强调,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就变得忽上忽下,参差不齐。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参差不齐的状态终于被新时期文学彻底打破,这段曲折难堪的历史在新时期终于被彻底改写。伴随着文艺战线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新时期文学的艺术形式发展也走向新的阶段。应该说,这个新的阶段是以全面自由发展为标志的。在新时期,已经没有谁再会对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指手画脚了,也已经没有人再来硬行鼓吹和强调采用哪一种形式而不欢迎哪一种形式了。艺术形式的发展应该是文艺界和作家们自己的事情。而且,经过多次讨论,人们就新时期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共识:中国文学已有的民族化形式是重要的,而学习并吸收外来形式之长也是必需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趋势下,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新时期的作家们肩负重任,因而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加快艺术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步伐。
新时期文学在发展中很快就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已有的艺术形式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而使其在新时期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态势,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终于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反映和表现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而走向百花齐放。再进一步考察,我们看到,新时期文学艺术形式在发展中还形成了新的热点,在酝酿新的突破。
三、理论批评走向:从社会政治批评到人文审美批评
如同文学创作的形式多姿多彩一样,文学批评的形式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在这些各式各样的文学批评类型中,社会政治批评可说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社会政治批评与其他类型的各种批评形式一道,纵横评说,激浊扬清,箪路蓝缕,披荆斩疎,为现代文学正常、健康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进入中国当代文学阶段以后,这种社会政治批评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地暴露出诸多问题,以至于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协调的情形,甚至演变为一种唯我独尊、独霸文坛的文学批判模式,在片面强调“服务论”和“工具论”的背景下,这种社会政治批评得以异乎寻常地发展起来,甚至走向畸态,占据了文学批评市场的绝对份额,使得整个当代文坛的文学批评工作处于不正常状态。
新时期的理论批评不仅因为人文审美批评的出现而呈现着全新的发展走向,同时还形成了诸多新的特点,从而展现了新时期理论批评的审美个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论批评成为文学创作的先导。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所熟悉的情形是,理论批评往往滞后于文学创作,甚至是被动地适应文学创作,理论批评往往受到外界多种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难以施展自己主动进取的能动精神。而在新时期,这种情况则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新时期的理论批评是改革开放年代里文学发展的理论保障机制和理论引导系统,它不仅能对最新发表的作品及时地予以介绍和评说,而且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科学地提出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前瞻性意见,从而推动新时期文学按照文学自身的发展規律运动前行。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即将走完它的历程而胯入新的世纪,新时期文学承上启下,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在过去的发展中,新时期文学继承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纠正了中国当代文学前27年的失误,把五四以来的我国新文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文学发展走向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发展文学艺术的规范化机制初步建立以后,我们坚信,新时期文学必将把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20世纪中国文学带入21世纪。
参考文献: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7页.
【2】《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