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商务习俗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有“世界工厂”之称,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其国民特性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英国的经济发展较早,在大部分外国人的眼里,英国人“自命清高”和“难以接近”。但是,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
  
  大家之风的商业习惯
  
  英国人办事认真,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幽默。他们之间善于互相理解,能体谅别人。无论办什么事情,总是尽可能不留坏印象,绅士风度,处处可见。他们懂得如何造就一个协调的环境,让大家和谐而愉快地生活。同时,他们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英国人不轻易动感情和表态,他们视夸夸其谈、自吹自擂为缺乏教养的表现。
  职业感强烈,是英国人的另一大特性。选择了一种职业,就一定要让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他们重交情,不刻意追求物质,不掂斤拨两,一副大家的作风。对商务谈判,他们往往不做充分的准备,细节之处不加注意,显得有些松松垮垮。但英国商人很和善、友好,易于相处。因此,遇到问题也易于解决。在英国经商,必须守信用,答应过的事情,必须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
  
  传承至今的风俗礼仪
  
  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结之后也如此。英国人有些禁忌须注意,如他们从不从梯子下走过,在屋里不撑伞等。
  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按英国的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
  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是英国人的特征。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矜持庄重。一般家庭都喜爱以前几代传下来的旧家俱、旧摆设、旧钟表而炫耀于人。首都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对原有的式样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濃。乘车要让女子先上。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且总是习惯先将妻子介绍给贵宾认识。
  
  朴实休闲的饮食文化
  
  在英国,不流行邀对方共进早餐谈生意。一般说来,他们的午餐比较简单,对晚餐比较重视,视为正餐。因此,重大的宴请活动,大家都放在晚餐时进行。英国商人一般不喜欢邀请客商至家中饮宴,聚会大都在饭店进行。英国人的饮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俭朴为主。他们讨厌浪费的人。比如说,要泡茶请客,如果来客中有三位,一定只烧三份的水。英国对饮茶十分讲究,各阶层的人都喜欢饮茶,尤其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主人常邀请你共同喝下午茶。
  去英国人家里作客,最好带点价值较低的礼品,因为花费不多就不会有行贿之嫌。礼品一般有:高级巧克力、名酒、鲜花,特别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格外欣赏。而对有客人公司标记的纪念品不感兴趣。菊花在任何欧洲国家都只用于万圣节或葬礼,一般不宜送人。白色的百合花在英国象征死亡,也不宜送人。
  在接受礼品方面,英国人和我国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无论礼品价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会给以热情的赞扬表示谢意。
  到英国从事商务活动要避开7月和8月,这段时间工商界人士大多休假,另外在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宜开展商务活动。
  编辑:吕尚融
其他文献
胃癌的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常给诊断造成很大困难。胃癌可分泌一些激素,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诱发血栓形成,以血栓性疾病为首发表现,此应引起临床注意。
5-HT是胃肠道的重要信号分子,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对中枢神经及肠神经系统、肠细胞、平滑肌细胞均有重要影响。目前公认5-HT信号异常与功能性肠病有关。本文就5-HT的基础及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与单纯的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指标以及组织学特征。方法经我院诊断的PBC患者按目前
今年以来,红极一时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出空前的危机。此后,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在此严峻的情势下,中国金融能否独善其身,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乐观不得  全球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借助坚固的资本项目屏障,安然躲过一劫,甚至可能会以新兴市场勃发的生命力给相关国家施以援手,成为西方金融资本保值的避风港。于是,国人自己给自己戴起了高帽子,成为“救世菩萨”,有的甚至乐观地表示,中国或
根据国务院2006年11月1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今年3月20日,就外国银行分行改制所涉及的外汇管理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外资银行改制所涉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