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会。上午,大家实地考察了山东省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烟台市第三中学、烟台市芝罘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现场。刚才,6位省教育厅和师范院校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的做法各有特点,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质量、规模、效益、结构和模式等内容。其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关键点和着力点。各地各师范院校要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大胆探索,深化改革。要面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五类教育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积极创新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五类教师的培养新模式,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模式、课程、教学、实践、师资五大领域改革,探索建立师范生招生、培养、评价、激励、就业五项保障制度,建立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培养师范生新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师德素养良好和业务能力突出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2012年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9月7日,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口径全国教师工作会议,会前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3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要求,抓好2013年教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教师工作会议指明了教师工作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现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抓好落实。落实,是2013年教师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央要求、人民期盼、教育需要。
一是中央的明确要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提出今年政府工作建议时指出,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强调,要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两次提到教育,一是谈到施政目标时,强调不断改善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二是谈到推进社会领域相关改革时指出,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落实中央的要求,无不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
二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机会,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集中体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成为有用之才。“两会”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补充和交流机制,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快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二是提高绩效工资总额和标准,将青年教师住房纳入政府保障房范围;三是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培养贫困地区教师,加强县级培训机构建设,重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幼儿园教师应持证上岗。
三是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教育部近期将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五个学科,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五个学段,统筹课程、教材、教师、教学、考试五个环节,统筹教育专家、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社会力量五个资源,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个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施立德树人工程,重中之重在于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义务教育看,优秀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局面尚未形成,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尚需建立;从职业教育看,生师比依然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依然偏低;从高等教育看,青年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工作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从学前教育看,合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职业吸引力严重缺乏;从特殊教育看,教师数量亟待增加,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大。
总之,教师队伍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能不能把有利条件转化为工作举措,能不能把重大考验转化为工作成效,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决心、工作状态和能力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抢抓机遇,不惧挑战,齐心协力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二、总结回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
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师范院校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国发41号文件以及教育部的6个配套文件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教师工作的新机制、新举措,取得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
第一,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更加突显。各地党政领导亲自推动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牵头制定贯彻国发41号文件及配套文件的政策举措。山东省召开了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将2013年确定为全省教师工作年。甘肃省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召开了全省教育人才工作会议。江西省颁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河南省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提出了落实国发4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安排。其他各省教育、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部门正在抓紧工作,制订出台本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举措。 第二,各地教育部门勇于攻坚,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所突破。各地教育部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抓住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的主要矛盾、瓶颈问题、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探索师德建设新制度。浙江省在全省建立每学期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从去年起把师德师风纳入对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重庆市出台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探索教师教育新举措。河南省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发展计划”,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上海市完善市区校联动的教师教育模式,加强“学分银行”建设,建立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天津市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三是探索教师管理新机制。安徽省颁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实施意见,建立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用”体制,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陕西省出台《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通过公开招聘、转岗等形式着力补足配齐全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广东省中山市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校长职级体系和津贴制度。四是探索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办法。湖北省加强省级统筹,建立了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和评价新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框架。福建省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设立规模较小学校的教师编制最低保障数。河北省、江西省设立农村教师津贴,提高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工资待遇。
第三,师范院校锐意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各师范院校认真贯彻《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西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紧扣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教师培训模式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探索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二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促进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与学科最新成果紧密结合。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探索建立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三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华中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促进教师自主学习。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半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要继续坚持的有效做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距离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教育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各师范院校落实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区、师范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尚未真正启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落实意识,努力提高落实能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举措、更加积极的行动,狠抓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
三、切实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关于2013年的教师工作,教育部工作要点已作了全面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师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与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之一,切实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第二,狠抓工作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完善工作责任制,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确保各项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教育部门政绩考核、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教师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跟踪督查,及时发布工作的进度和取得的成效,力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奋力改革创新。改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为推动和引领各地各校改革创新,教师工作司近期遴选了部分地区和高校实施45类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各地各校要以此为契机,在破除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力争取得更具标志性、更有显示度、结果可衡量、群众能感知的成效。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聚焦改革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和定期注册制度、深化教师职务(职称)改革、推进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统筹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待遇保障等各个环节,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统筹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各个方面,确保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相协调;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统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各方面资源,在立足自己培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引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方面优秀人才来校任教,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第五,加强舆论宣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校要重视总结推广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综合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手机短信、微信、微访谈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加强舆情应对,把握回应主动权,赢得舆论话语权。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商业网站的合作,形成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为实现“中国梦”、“教育强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会。上午,大家实地考察了山东省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烟台市第三中学、烟台市芝罘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现场。刚才,6位省教育厅和师范院校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的做法各有特点,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质量、规模、效益、结构和模式等内容。其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关键点和着力点。各地各师范院校要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大胆探索,深化改革。要面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五类教育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积极创新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五类教师的培养新模式,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模式、课程、教学、实践、师资五大领域改革,探索建立师范生招生、培养、评价、激励、就业五项保障制度,建立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培养师范生新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师德素养良好和业务能力突出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2012年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9月7日,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口径全国教师工作会议,会前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3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要求,抓好2013年教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教师工作会议指明了教师工作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现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抓好落实。落实,是2013年教师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央要求、人民期盼、教育需要。
一是中央的明确要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提出今年政府工作建议时指出,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强调,要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两次提到教育,一是谈到施政目标时,强调不断改善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二是谈到推进社会领域相关改革时指出,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落实中央的要求,无不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
二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机会,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集中体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成为有用之才。“两会”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补充和交流机制,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快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二是提高绩效工资总额和标准,将青年教师住房纳入政府保障房范围;三是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培养贫困地区教师,加强县级培训机构建设,重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幼儿园教师应持证上岗。
三是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教育部近期将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五个学科,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五个学段,统筹课程、教材、教师、教学、考试五个环节,统筹教育专家、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社会力量五个资源,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个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施立德树人工程,重中之重在于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义务教育看,优秀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局面尚未形成,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尚需建立;从职业教育看,生师比依然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依然偏低;从高等教育看,青年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工作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从学前教育看,合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职业吸引力严重缺乏;从特殊教育看,教师数量亟待增加,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大。
总之,教师队伍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能不能把有利条件转化为工作举措,能不能把重大考验转化为工作成效,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决心、工作状态和能力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抢抓机遇,不惧挑战,齐心协力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二、总结回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
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师范院校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国发41号文件以及教育部的6个配套文件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教师工作的新机制、新举措,取得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
第一,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更加突显。各地党政领导亲自推动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牵头制定贯彻国发41号文件及配套文件的政策举措。山东省召开了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将2013年确定为全省教师工作年。甘肃省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召开了全省教育人才工作会议。江西省颁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河南省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提出了落实国发4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安排。其他各省教育、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部门正在抓紧工作,制订出台本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举措。 第二,各地教育部门勇于攻坚,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所突破。各地教育部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抓住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的主要矛盾、瓶颈问题、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探索师德建设新制度。浙江省在全省建立每学期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从去年起把师德师风纳入对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重庆市出台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探索教师教育新举措。河南省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发展计划”,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上海市完善市区校联动的教师教育模式,加强“学分银行”建设,建立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天津市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三是探索教师管理新机制。安徽省颁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实施意见,建立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用”体制,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陕西省出台《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通过公开招聘、转岗等形式着力补足配齐全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广东省中山市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校长职级体系和津贴制度。四是探索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办法。湖北省加强省级统筹,建立了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和评价新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框架。福建省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设立规模较小学校的教师编制最低保障数。河北省、江西省设立农村教师津贴,提高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工资待遇。
第三,师范院校锐意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各师范院校认真贯彻《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西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紧扣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教师培训模式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探索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二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促进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与学科最新成果紧密结合。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探索建立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三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华中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促进教师自主学习。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半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要继续坚持的有效做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距离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教育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各师范院校落实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区、师范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尚未真正启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落实意识,努力提高落实能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举措、更加积极的行动,狠抓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
三、切实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关于2013年的教师工作,教育部工作要点已作了全面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师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与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之一,切实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第二,狠抓工作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完善工作责任制,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确保各项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教育部门政绩考核、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教师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跟踪督查,及时发布工作的进度和取得的成效,力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奋力改革创新。改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为推动和引领各地各校改革创新,教师工作司近期遴选了部分地区和高校实施45类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各地各校要以此为契机,在破除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力争取得更具标志性、更有显示度、结果可衡量、群众能感知的成效。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聚焦改革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和定期注册制度、深化教师职务(职称)改革、推进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统筹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待遇保障等各个环节,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统筹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各个方面,确保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相协调;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统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各方面资源,在立足自己培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引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方面优秀人才来校任教,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第五,加强舆论宣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校要重视总结推广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综合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手机短信、微信、微访谈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加强舆情应对,把握回应主动权,赢得舆论话语权。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商业网站的合作,形成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为实现“中国梦”、“教育强国梦”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