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在远距离眺望军营的老百姓,尽管能听清楚军人说的每一句话,却不一定明白这些话的真正含义。解读军营文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军营方言”入手,军营生活的秘密,全部隐藏在那些词条之中。
按《辞海》的解释,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与之相对应的,古代叫官话,现在称汉语普通话。“方”在这里是指“地方”,与之相对应的词,经常提到的是“中央”,还有一个是“军队”。军队当然不是中央,但军人提及外面的世界,也习惯用“地方”二字。仅从语词角度,就显示了军队和中央的特殊关系。其实,军队总是分散驻扎在各个“地方’,但军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属于哪个具体的“地方”。
因此,使用普通话范围最广的区域,除了中央政府机关,自然是军营。尽管国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但在很多地方政府里,操着方言办公的大有人在。但军营却不同,即便兵员来自五湖四海,进了军营一律使用普通话,不管这座军营在新疆还是云南。当然,驻扎在各地的军营,总会有一些“第二故乡”的方言渗透进来:许多军人服役几年之后,往往又多掌握了一种方言。我军校时期的一个河南籍同学,因为在辽宁服役多年,到了军校一口东北口音。待确认他不是赵本山的老乡后,大家戏谑地给他起了个绰号:“豫籍辽人”。
但是,在军营生活的正式场合,军人一律使用普通话,这是主流。在军事专业场合,比如训练场和战场上,甚至要强制使用“制式”语言——军语。我军校毕业不久分在一个雷达站做技术员。有一次在机房进行卫星测控任务演练,在回答指挥参谋的调度命令时,信口来了一句“知道了!”当即惨遭训斥:“请用规范口令!”我赶紧补充一句:“洞两(02)号明白!”军语得这么说。有时候,从使用语言的细微差别就可以区分出一个真正的军人和外行。比如,张口就叫“王连长”的,大多数是老百姓:而在内部肯定要按序列称“三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共有5227条。如果你能读懂它,你就差不多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这5227条军语,每一条都有特定的含义。看似简单的几个字,有些仅两个字,内涵深,外廷也广。沈阳军区作家杜守林曾言,军语是世界上最简练、准确、坚决而美感无穷的语言,它是“现代文明的典范”。比如“出发线”、“扫荡”、“迂回”,“胶着”、“行军长径”、“换乘”、“假阵地”……你找不到其他词语可以替换。
一个在远距离眺望军营的老百姓,尽管能听清楚军人说的每一句话,却不一定明白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尽管明白对方言词的逻辑意义,却不能听到从它们身上淌过的语义之河的窃窃私语”(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专业军语,缺乏军事知识的人自然不易搞懂,即便是一些军营日常用语,也常常让老百姓云山雾罩。“班长”一词的字面含义你明白,但你未必知道这个词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敬语”:新兵私下场合把这个制式称谓奉献给了所有比自己老的兵,不管这个人是否真的担任了那个职务。“军嫂”这个词系军营制造,指军人妻子,内部称呼“嫂子”。因为基于我军传统军人之间的关系被界定为“兄弟”,“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而不是父子或者叔侄,不管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有多大。新排长刚谈了个女朋友,初次来连队,就遭到战士一连串“嫂子、嫂子”地叫,那也不是搞不清他们关系的进展,而是在实施语言“偷渡”,意在帮助排长使生米成为熟饭。见识少点的姑娘,被这温暖阵势包围,满心都是感动和欢喜,往往在当天就放下矜持过渡为“军嫂”。“军姐夫”和“大哥”一词则流行于女兵连队,说的是女军官的配偶——这个男人初次光临女兵连,忽然在楼道里被如花似玉的兵妹妹们齐声乱喊,往往要兴奋得发飘。“家属”二字为军人专用,特指配偶,而不包括其他亲缘关系。使用这个词时军人有一种微妙的满足感,因为法律上规定的夫妻间的平等关系,在这一刻被修正为主属关系,大男子主义推行得堂而皇之。因为是军人,所以才当得起“大男子”啊,连职业自豪感都捎带着被满足了。“来队”则是说家属来部队探亲了,对军人而言这是最温馨的一段时光。战士们悄悄议论连长嫂子来“慰问”了,非军人无法体会其隐秘语境。在海军舰艇部队,还流传着“靠码头”的暗语,那更是意味着一份温柔的狂喜。像“冒泡”、“单溜”、“顺拐”、“掉链子’、“扛飞机”、“扫跑道”这些词,穿军装半年的新兵还不一定全部搞得懂。
语言是在一定区域内约定俗成的交流符号,对外界而言就成了密码。杨子荣因为掌握了威虎山的切口、黑话,才得以建立传奇功绩。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因为使用印第安的“风语者”搞通信,愣是让善于破解密码的日本人束手无策。军营里看似清晰明白的普通话,在老百姓那眼里,有时就成了军营“方言”。解读军营文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军营方言”人手,军营生活的秘密,全部隐藏在那些词条之中。作家韩少功甚至以几十个方言词条为结构,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马桥词典》。读的时候我感到,如果马桥那个村落的生活是一张大网,其实都挂在那些方言词条的钉子上。受此启发,几年前笔者在刊物上开设了一个“军营流行语”栏目,原本是想和感兴趣的热心读者一道玩味军营里的生活趣味。最近在互联网上无意间检索,发现居然被几十个地方网站转载了,还有大量跟帖和评论,敢情对军营有兴趣的老百姓,是想通过这些“军营词条”来了解部队。
笔者当初搞那些词条的时候,就曾萌生过一个念想:假如刚人营的新兵,在穿上新军装的同时,就从武装部领到一册这样的“军营词典”,肯定会大大缩短适应部队生活的时间,就算是“官方”的《军人须知》之外的一个“民间”补充读本嘛。这样,新兵们就不至于在短短两年服役期满的时候,还有很多军旅生活空白没有来得及品味。
按《辞海》的解释,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与之相对应的,古代叫官话,现在称汉语普通话。“方”在这里是指“地方”,与之相对应的词,经常提到的是“中央”,还有一个是“军队”。军队当然不是中央,但军人提及外面的世界,也习惯用“地方”二字。仅从语词角度,就显示了军队和中央的特殊关系。其实,军队总是分散驻扎在各个“地方’,但军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属于哪个具体的“地方”。
因此,使用普通话范围最广的区域,除了中央政府机关,自然是军营。尽管国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但在很多地方政府里,操着方言办公的大有人在。但军营却不同,即便兵员来自五湖四海,进了军营一律使用普通话,不管这座军营在新疆还是云南。当然,驻扎在各地的军营,总会有一些“第二故乡”的方言渗透进来:许多军人服役几年之后,往往又多掌握了一种方言。我军校时期的一个河南籍同学,因为在辽宁服役多年,到了军校一口东北口音。待确认他不是赵本山的老乡后,大家戏谑地给他起了个绰号:“豫籍辽人”。
但是,在军营生活的正式场合,军人一律使用普通话,这是主流。在军事专业场合,比如训练场和战场上,甚至要强制使用“制式”语言——军语。我军校毕业不久分在一个雷达站做技术员。有一次在机房进行卫星测控任务演练,在回答指挥参谋的调度命令时,信口来了一句“知道了!”当即惨遭训斥:“请用规范口令!”我赶紧补充一句:“洞两(02)号明白!”军语得这么说。有时候,从使用语言的细微差别就可以区分出一个真正的军人和外行。比如,张口就叫“王连长”的,大多数是老百姓:而在内部肯定要按序列称“三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共有5227条。如果你能读懂它,你就差不多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这5227条军语,每一条都有特定的含义。看似简单的几个字,有些仅两个字,内涵深,外廷也广。沈阳军区作家杜守林曾言,军语是世界上最简练、准确、坚决而美感无穷的语言,它是“现代文明的典范”。比如“出发线”、“扫荡”、“迂回”,“胶着”、“行军长径”、“换乘”、“假阵地”……你找不到其他词语可以替换。
一个在远距离眺望军营的老百姓,尽管能听清楚军人说的每一句话,却不一定明白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尽管明白对方言词的逻辑意义,却不能听到从它们身上淌过的语义之河的窃窃私语”(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专业军语,缺乏军事知识的人自然不易搞懂,即便是一些军营日常用语,也常常让老百姓云山雾罩。“班长”一词的字面含义你明白,但你未必知道这个词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敬语”:新兵私下场合把这个制式称谓奉献给了所有比自己老的兵,不管这个人是否真的担任了那个职务。“军嫂”这个词系军营制造,指军人妻子,内部称呼“嫂子”。因为基于我军传统军人之间的关系被界定为“兄弟”,“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而不是父子或者叔侄,不管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有多大。新排长刚谈了个女朋友,初次来连队,就遭到战士一连串“嫂子、嫂子”地叫,那也不是搞不清他们关系的进展,而是在实施语言“偷渡”,意在帮助排长使生米成为熟饭。见识少点的姑娘,被这温暖阵势包围,满心都是感动和欢喜,往往在当天就放下矜持过渡为“军嫂”。“军姐夫”和“大哥”一词则流行于女兵连队,说的是女军官的配偶——这个男人初次光临女兵连,忽然在楼道里被如花似玉的兵妹妹们齐声乱喊,往往要兴奋得发飘。“家属”二字为军人专用,特指配偶,而不包括其他亲缘关系。使用这个词时军人有一种微妙的满足感,因为法律上规定的夫妻间的平等关系,在这一刻被修正为主属关系,大男子主义推行得堂而皇之。因为是军人,所以才当得起“大男子”啊,连职业自豪感都捎带着被满足了。“来队”则是说家属来部队探亲了,对军人而言这是最温馨的一段时光。战士们悄悄议论连长嫂子来“慰问”了,非军人无法体会其隐秘语境。在海军舰艇部队,还流传着“靠码头”的暗语,那更是意味着一份温柔的狂喜。像“冒泡”、“单溜”、“顺拐”、“掉链子’、“扛飞机”、“扫跑道”这些词,穿军装半年的新兵还不一定全部搞得懂。
语言是在一定区域内约定俗成的交流符号,对外界而言就成了密码。杨子荣因为掌握了威虎山的切口、黑话,才得以建立传奇功绩。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因为使用印第安的“风语者”搞通信,愣是让善于破解密码的日本人束手无策。军营里看似清晰明白的普通话,在老百姓那眼里,有时就成了军营“方言”。解读军营文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军营方言”人手,军营生活的秘密,全部隐藏在那些词条之中。作家韩少功甚至以几十个方言词条为结构,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马桥词典》。读的时候我感到,如果马桥那个村落的生活是一张大网,其实都挂在那些方言词条的钉子上。受此启发,几年前笔者在刊物上开设了一个“军营流行语”栏目,原本是想和感兴趣的热心读者一道玩味军营里的生活趣味。最近在互联网上无意间检索,发现居然被几十个地方网站转载了,还有大量跟帖和评论,敢情对军营有兴趣的老百姓,是想通过这些“军营词条”来了解部队。
笔者当初搞那些词条的时候,就曾萌生过一个念想:假如刚人营的新兵,在穿上新军装的同时,就从武装部领到一册这样的“军营词典”,肯定会大大缩短适应部队生活的时间,就算是“官方”的《军人须知》之外的一个“民间”补充读本嘛。这样,新兵们就不至于在短短两年服役期满的时候,还有很多军旅生活空白没有来得及品味。